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637节

  如果说评一家2010年第四季度,发展最好的互联网企业,大家肯定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可要说最倒楣的一家,那肯定是铛铛无疑。

  前一秒管理层还兴致勃勃准备赴美敲钟上市,下一秒被人掀翻在地,打得差点生活不能自理。

  短短两个多月时间,京东依靠青云担保从燕京当地银行和工行,顺利拿到20的多亿软妹币贷款,有了钱,东哥不再留手。

  铛铛也算是倒了血霉,碰上火力全开的东哥,但凡它家有的品类,通通以低一元还包邮的价格穷追猛打。

  俞渔是以财务玩资本运作闻名,奈何面对青云京东系不差钱打法,哪怕她背后有高盛支持,也不敢正面迎战。

  谁家好人一个月真金白银投上亿资金做优惠?

  铛铛刚开始还没当回事,采取跟随政策,结果打着打着发觉不对,京东这是下死手啊!

  无论铛铛怎么做优惠,京东就是比它低一点,在价格,产品种类,配送速度,消费体验等各方面全面碾压。

  换平时,铛铛就算难受,也不至于到命悬一线面临破产危机,可架不住铛铛上市在即,需要拿出亮眼业绩讨好投资人。

  金融行业也想趁机看看铛铛的水准,评估它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所以一起给铛铛施压,迫使它不得不拿出十二分态度应付挑战。

  一打,就出问题了。

  别看东哥人长得老实,可玩的花呀。

  他一方面调集资源和铛铛开战,一方面派人私下注册大量铛铛账户,趁着双方互不退让,将价格战打到最激烈时,偷偷大量在铛铛下单。

  当时俞渔,李中秋还没注意,反而沉浸在网站用户规模极速扩大喜悦中,互联网追求的是预期收益,亏本无所谓,用户量起来就行。

  可很快,他们发现情况很不对劲,因为公司账户资金消耗很快,以铛铛网数次融资和日常经营资金积累,竟然撑不过一个月。

  再一查,都懵了。

  京东做事太不讲究,它在业务层面针对铛铛搞出个永远低一元政策,铛铛卖十元,它就九元,哪怕商品进价要20元,也是这个价。

  哪怕有渠道供应商看在未来市场销售份上,咬着牙承担大部分损失,加上铛铛利用进货,销售,结算,回款等各环节时间差。

  将商家沉淀资金,应付账款握在手里提前透支消费,用来支撑价格战消耗。

  问题架不住京东家大业大,死咬着不放,还私下持续给铛铛放血,偷偷从它家大量采购商品用于自家门店销售。

  事情起因还要从铛铛先发优势明显,掌握的图书种类比京东更齐全说起,刚开始是消费者在京东下单购买图书,结果发现没货。

  因为专利号,发行渠道等因素,销售权在铛铛手里,京东客服一上报,东哥直接让从铛铛买,一买就发现问题不对劲。

  比如铛铛和京东同样拥有一款产品代理销售权,进价10元,现在打价格战,铛铛咬咬牙卖11块,京东卖10块,不赚钱啦,还要赔本。

  铛铛一看,卧槽,上市在即,你要我的命?

  万一消费者都被京东抢走,以后还哪来的成交量?

  于是一咬牙,我也不赚钱啦,大家拼吧。

  京东一看,哟呵,这么勇敢的嘛?

  那干脆都别过了,于是你8我7,你7我6,最后干脆豁出去,卖一单亏50%也要照跟不误,以至于出现用户买10本书只花十几块钱的奇葩事。

  如果两家就这么打下去,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其中一家举手投降结束,可铛铛要上市,京东背后有人支持,不把钱当钱花,谁也不肯轻易退一步。

  可京东率先发现漏洞,它卖一单亏50%,可如果把这个单转移到铛铛买,再降价一块钱卖给消费者,岂不是亏得少很多?

  不管它成本多少,理论上京东付出的成本就是减一元加物流成本,而且这个单,是由消费者在京东下单,京东再去铛铛下单。

  真实成交信息数据还在京东手里,压根不担心被铛铛拐跑。

  “别人做海外代购,我们做转手代购,都是一回事,兄弟们不要怕,通通都去铛铛薅羊毛,别管消费者下没下单。

  总之只要是铛铛卖出,远低于它真实成本的货品,通通给我买断货,不发货就投诉。”

  随着东哥一声令下,铛铛好日子到头了,京东有多少员工?

  加上他们的家属,现在几万十几万人是有的,何况后面还有个老六在拱火,青云光全职兼职员工就有三百多万人,随便一人下几单。

  就能把铛铛买破产。

  幸亏俞渔反应迅速,发现不对后,立马修改优惠规则,暂停跟进京东的针对政策,不然铛铛别说上市,他两口子大概率会因此进去。

  因为用于活动补贴的资金来源,有很多是客户资金,涉嫌挪用可不是道德问题,而是要承担法律责任啊!

  俞渔和李中秋面对困局,也没闲着,反手就照方抓药,准备给京东来一手反向订单爆破。

  结果发现屁用没有,因为京东家大业大,品类齐全,还有微支付提供全程活动优惠支持。

  说白了就是京东做对标铛铛减一元活动,付出的不是真金白银,而是变通手段,它付出的是微支付绑定资金,或者京东豆。

  原价40元的产品,做完活动20元对吧,可消费者支出不止20,它是通过科学计算后制定出的价格,比如消费者需要购买会员卡。

  包邮卡,才能享受整体优惠,比如商品成本35,那么理论上消费者支出的资金也是35元以上,保证账面上不亏本。

  (低于成本大量出售,上面会介入调查,容易被认定为倾销而遭受处罚)

  而赠送的东西也很实惠,比如各种无限制优惠,青云京东通达系的所有商品,服务,以及关联企业的商品。

  打到激烈时,微支付干脆打赤膊下场,直接送绑定金,只要在青云体系内完成支付,通通可以抵扣现金。

  其中差价由京东支付,当然,它也不吃亏,还能从关联公司获得推广渠道费用,比如一个订单平均支出十几元。

  可一但给相关企业带来一个新增客户,反过来企业又给京东付出几十元的费用,大家互利互惠,最后算笔帐,不仅没亏还有得赚。

  所以铛铛反过来玩这一手时,还变相给青云业务增加流量,钱花了不少,效果几乎等同于零。

  打到今天,李中秋俞渔两口子算是彻底服气,他们和投资人一商量,决定停止优惠政策,事实上举手投降。

  可晚了,因为钱已经花掉,还挪用大量本该支付给商家的资金,投资人也被吓怕了,通过活动竞争,它们赫然发现。

  铛铛的商业运营逻辑竟然有明显短板,那就是品类不全,背后商业生态链极其脆弱,很容易被彻底击垮。

  目前当务之急是冲击上市,用募集到的资金填补窟窿,于是俞渔飞往美利坚和高盛谈判,争取早点通过审核。

  而李中秋,被投资人委托出面和京东谈判,一定要说服后者放弃继续针对,不然失去优惠政策吸引的消费者很快会流失。

  没有钱,还没有业绩,铛铛别说上市,能不能顺利活下去都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在付出一定代价,顺利从投资人手里借到一笔救命资金,稳定企业内部后,李中秋就跑来求和,不过不没找刘强栋。

  而是第一时间找到李泽华。

  因为李中秋发现,铛铛的情况似乎很不妙,就算京东给面子,不再继续打下去,可铛铛的商业模式也完了,想上市难如登天。

  就算勉强推动,也拿不到什么估值,更别说他两口子能从中套现多少。

  辛苦一辈子,一朝回到原点,谁能接受?

  “所以你就直接来找我?可是没用啊,刘强栋刘总不松口,我怎么敢替他当家做主?”

  李泽华表情很微妙,听完李中秋的长篇大论后,他忍不住道:“你有没有兴趣,把铛铛融入京东体系?”

  李中秋懵了,“京东要收购铛铛?”

  “也不能算彻底收购吧,就是这么一个提议,类似淘淘和淘淘商城那样,京东做全品类总代销售模式,铛铛也可以走精品细分路线。”

  对李泽华来说,钱是赚不完的,他也不可能把各行各业全吃掉,扶持京东走总代模式,绑定生产制造业,进而建立影响就足够。

  可这条路注定会走得很艰难,因为有追求有抱负的企业,不会轻易把主动权交出来。

  所以需要更多人参与进来,看似给企业更多自由选择机会,其实换来换去都是他家,用来掩人耳目罢了。

  李中秋沉思片刻,“让京东收购,恐怕投资人那里通不过,哪怕是俞渔也不会同意。”

  “投资人求财,铛铛现如今情况你我都心知肚明,如果没有外力介入,用不了几个月就得破产清算。

  是抱着注定一文不值的股份去死,还是死中求活被收购,盘活资产,相信大家会做出正确选择。”

  李泽华没有给他考虑机会,“我能答应的就是,京东并购铛铛后,不会进行两家合并,而是将铛铛变成细分领域子公司独立运营。

  甚至继续冲击上市,也不是不可能。

  届时无论你和俞总是选择套现离场,还是继续参与管理,我和刘总都不过分干预,如何?”

  他自然是看中两口子背后的人脉关系,说什么人家也是最早的电商平台创始人之一,在业内,尤其是教育出版行业有很强人脉关系。

  融入进来,对集团在未来教育电子行业发展,能提供很强助力,何况他用人向来不会亏待谁,俞渔李中秋想要的他都能给。

  比如俞渔的资本运作能力,未来可以进入青云投资,专门负责在美利坚运作吸纳投资。

  而李中秋,专门为他成立一家青云教育集团都不过分,依靠他在教培出版领域的能力,人脉,足够从源头上堵住文化上的入侵。

  他下的棋盘很大,需要出色的棋子去完成各项计划,何况教育出版和教育电子行业本身,就足够支撑起一家千亿市值的大公司。

  和他合作,不亏!

  “你可以把这个消息和身后人商量一下,不过我个人忠告一句,不要试图去找腾达阿狸。

  更不要试图拖延时间!

  因为后果,你们承担不起。”

  李中秋听着这霸道的话语,脸色骤变,强压着怒火道:“李董这是在威胁我?”

  “那倒不至于,阐述一个残酷的现实而已。”

  李泽华笑道:“大家都是成年人,现实点,如今铛铛是鱼肉,我相信只要刘强栋刘总加把劲,不出一个月就能让铛铛破产。

  无论是谁此时想要进场接盘,他都要考虑如何面对竞争劣势,说白了,就算有大资金进来,你能保证他会给你预留合适份额吗?

  辛辛苦苦创业到今天,你甘心拿着一点点钱回家养老吗?

  跟我合作就不一样,最起码你能拿到更多,还有一定程度自主权,如何考虑,你自己想吧。”

  说完,他也不再说话,而是玩着手机,顺带把刚才发生的事和刘强栋说一遍。

  后者回复很快,“等我,马上到,看今天不把他最后一分油水炸出来,我就不信刘。”

  以前铛铛配合连想,阿狸对京东玩二选一,把他折腾得极为难受,现在能抓住机会报仇,岂有不开心的道理。

  就是略有埋怨,“铛铛有什么好,等京东的图文频道做起来,要什么人脉没有?”

  “从无到有想打通关节,要多久?

  时间不等人,李中秋进来,马上可以整合资源向地级市延伸,最多三四年就可以进入全国大部分中小学校市场。

  等你来做,十年也未必能成功,因为你的根在京东。

  何况也不亏啊,有铛铛在,细分领域你就不用担心,到时候再弄几个比如美妆,名牌服装,尾仓清理,母婴频道之类的网站。

  由京东作为一整个战斗群的航空母舰,铛铛做驱逐舰,护卫舰提供保驾护航,不好么?”

  李泽华自问拼夕夕主营一个农村市场,接下来还要走出国门,经营更多国家业务,根本不可能分散精力多线作战。

  那样只会鸡飞蛋打,一个都做不成,所以扶持起京东势在必行。

  刘强栋这次没有再拒绝,因为他想过京东很多发展路线,最适合的当时是学习青云,做全产业链高商业生态圈。

  可市场虽大,有一个青云珠玉在前,他既没资金,也没天时地利人和帮助,丧失最好机会,等到京东起来以后想争,几乎不可能成功。

  横向发展不起来,在电商领域的上下游完成全渠道建设,也未曾不是一条出路。

  刘强栋来的很快,李中秋还在和投资人商量呢,他就忍不住开口要谈,李中秋招架不住,频频给李泽华使眼色求援。

  后者压根不理,反过来又劝他开拓眼界,又把青云的一些战略挑出来给他说,最后还承诺保证他两口子的利益。

  李中秋无奈,只能搬出俞渔和背后的高盛。

  “那就等俞总想清楚以后,回国亲自来谈,我相信你们都是聪明人,不会做傻事。”

首节上一节637/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