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656节

  和青云零售业务的核心根本,躲是躲不开了,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想了想又道:“归根结底还是各地的利益不好协调,网约车新增的业务量,怎么分都有人不满意。”

  事实上网约车作为对线下运营力量的补充,是增量,不是抢夺存量,可奈何以前这块收入基本属于地方。

  青云进场以后,拉上了国资,免不了将一部分收益直接从地方划归给财政口,换取更高层面的支持。

  加上对现有分配模式的冲击,让原有受益集团利益受损,虽然青云及时调整策略,通过拉拢分化其中一部分人。

  但问题的核心没改变,那些曾经依靠出租车市场窃取大量利益的关键人物,很难通过小恩小惠改变立场。

  而青云集团积极推动交管部门插手运管的计划,也因为多地不配合而陷入停滞,接下来该怎么做,大家一时没了头绪。

  “说到底,问题还是出在那些核心人物身上,要我说,还不如趁着它们没形成抱团力量之前,通过杀鸡儆猴打掉几个出头的。

  剩下那些人也就不敢继续针对公司了。”

  杨志超的意见代表集团内部很多人共同心声,连投资人也有许多持有类似看法,这年头不争不抢,怎么让原有体系让出份额?

  青云之前运气好,挑得都是没有人挖掘的空白市场,现在壮大了,想再偷偷摸摸发展,怎么可能?

  李泽华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问题该怎么把控其中的度,不至于向历史上阿狸一样,完全失控成为鱿太资本妄图插手的棋子呢?

  物流快递行业,青云牵头整合了蜂鸟,顺丰,京东,通达系,俨然成为超越邮政的事实上第一大物流快递联盟。

  好在他有分寸,并不试图抢夺邮老大的固定业务,相反还积极协调双方矛盾。

  在中高端配送领域,拼夕夕也好,京东也罢,连最新加入进来的铛铛网,都让出一定份额给到邮政。

  由青云主导的无人机配送战略,也积极拉拢邮政参与,后者对大酱科技的实力还是比较认可,对无人机涉及山区,偏远地区快递投送也有兴趣。

  投了钱,有了共同利益基础,加上青云的刻意退让,双方关系还算过得去,尤其是东南亚分公司允许邮政入股,顺利走出国门后。

  矛盾就更小了。

  李泽华千方百计保护国资利益不受损,归根结底是因为青云还离不开东大资本的庇护,别说现在旗下没有几家上市公司。

  就算按未来最高市值成功上市,坐拥几千上万亿资产支配权,在有先发优势的鱿太资本,脚盆鸡欧洲资本面前,青云也是小字号。

  世界本就是弱肉强食,横空出世的青云,搞不好就在某次金融危机中被做局针对,就算他有先见之明,提前布局躲开。

  又能如何?

  正常经济手段无法重创,鱿太资本掀桌子谁能硬抗?比如前世鱿太资本控制的公司,发起强行收购案,如何抵挡?

  人家甚至不用花费太多资金,直接强迫所在国衙门,以立法形式公开出售,不同意?

  管理层全部以各种各样理由抓起来,派人强行接收,青云如何应对?

  前世抖音互娱在美利坚的遭遇,花瓣高管出国开个会直接被扣押,都说明竞争的残酷性,青云现阶段还不配成为鱿太资本主要敌人。

  可再等几年,互联网金融和舆论掌控布局完成,在东南亚,南美,非洲具有威胁性时,鱿太资本还会放任不管?

  所以青云在选择寄主时,一门心思帮助东大资本外扩,轻易不敢,也不会做出有损东大利益的选择。

  哪怕是一个运管部门的下属行业利益,宁愿把矛盾压缩在下面,也不会轻易转嫁矛盾,更不会在上层公开表态之前。

  做出格举动。

  因为得罪一个运管部门容易,青云有资格让投资所在地衙门做出让步,但以后呢?

  总不能每介入一个行业,就要打垮行业内所有竞争对手吧?

  那样只会把人得罪光,到以后决战时,内部一大堆声音跳出来反对,青云又如何自处?

  “还是要慎重,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对特定人群下手,竞争应该集中在行业本身,哪怕最终要消灭一个群体,也不要去专门针对个人。”

  李泽华思来想去,还是按住本心,站在全局的高度上思考问题,“旧行业经过市场竞争被淘汰,上面不会说话。

  只要我们把握住网约车业务的利益分配标准,适当向底层倾斜,自然而然能吸引大多数人加入和使用,当涉及的人足够多。

  利益足够大,比如有五百,八百万,甚至更多人依靠网约车服务养活家人,上交税收时,上面哪怕再不愿意,也要尊重事实结果。

  至于其中的曲折竞争,让它去吧,不就是卡双证想迫使集团妥协吗?那就从自身找问题,把流程做扎实,让他们无可挑刺。

  当然了,故意刁难的人,必须受到惩罚。

  除此之外,不要做过激举动,只要我们坚持拉拢运管部门的中上层,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获益,久而久之就自然有人站出来替我们说话。”

  李泽华有底气说这些,因为他比原时空有更多筹码,如果只看网约车本身,他可能要进一步压榨司机群体,才能有更多钱收买更多人。

  但现在不一样,他背后有一个即将破茧而出的新能源市场。

  一但网约车在全国推行,乃至于在国外站稳脚跟,接下来,无论是比亚迪的混动还是纯电,时代新能源的电池,还是青云动力科技都会迎来梦幻开局!

  连带着,国家寄希望于弯道超车的想法,也能落地,一个崭新的,只被东大资本和美利坚传统资本支配的。

  独占超过万亿美元的大市场,在大行业前所未有的洗牌中,主导重新分配资源权柄,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新时代!

  没人能拒绝将脚盆鸡,欧洲制造业一网打尽的诱惑,g2,或许在未来真能够站稳脚跟。

  杨志超对这些了解不多,主要是太深层次的利益交换,他参与的并不多,看问题难免带着局限性。

  “之前说要杀猴敬鸡,现在连杀鸡儆猴都不让,总不能看着下面一天天乱下去吧?”

  李泽华不答反问,“我问你,现在网约车一公里司机能拿多少,乘客又付出多少?”

  杨志超不假思索道:“抽佣后,司机到手每公里约1.6元,乘客支出每公里1元,公司补贴在0.8元左右(多出的0.2元是抽佣,账面交易不发生实际交易)。”

  “出租车呢?”

  “普遍高出这个价格一倍以上。”

  杨志超道:“看似各地都有最低里程价格上限,但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监管,司机们普遍选择放飞自我。

  诸如绕路,一口价,不打表,或者干脆调表,变相让消费者多掏钱,甚至还有拒载等恶劣事件时常发生。

  如果下暴雨,冰雪天气,价格还会暴涨,逢年过节加价好像都成了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历史上网约车行业,硬抗着上面压力,一门心思把数据往外送,早期还对北斗导航挑三拣四,指指点点,都能把线下运营集团打趴下。

  青云手里掌握更多更有利的底牌,实际上只要按部就班发展下去,只会比原时空做得更好。

  可李泽华野心很大,他要的不仅仅只是打趴下竞争对手,而是想完全吃掉原有集团的市场份额。

  鼓动交管集团去抢夺运管部门关于查处的权柄,就是赤果果阳谋,与其让青云在前面冲锋陷阵,不如找个更强势部门介入。

  一但成功,监管部门没了查处无证车辆的职权,届时就如同没了牙齿的老虎。

  而上面得到一个足以支撑起新能源未来发展的大市场,监管部门得到每年30%运营车辆利益,青云拿下完整市场。

  投资人因为暴涨的市场份额,通过股价上涨收获投资利息,皆大欢喜。

  至于被消亡的整个行业,谁在乎?

  没人规定一个行业能够千百年长期存在。

  青云的图谋,有些人已经看出来了,可在阳谋面前,个人力量很难阻挡,有眼界的已经在寻求跳出运管体系。

  没眼力见的还在煽动底下人拱火闹事,殊不知它们的所作所为,都被有心人记录,只等着上面下定决心整改以后,一网打尽。

  李泽华不急,“所以你看,仅仅曝光出来的问题就有这么多,现在是一点点收紧某些人口袋的问题,因为涉及分配模式不同。

  地方衙门往往很重视线下运营集团提供的收入,但别忘了,集团在土地财政,产业投资,甚至是地方对外发行建设债务上。

  都能为许多地区提供决定性支持,在追求经济建设的美好时代里,一个集团和一个部门的利益取舍,两者孰轻孰重?”

  他就是在等待青云投资的那些城市站出来表态,可别小看这股力量,因为它们任何一座城市,都是所在省份最重要组成部分。

  有了它们开口,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得多,一但形成风潮,就可以让上面做出决策,从根本上解决隐患。

  不然一座座城市打过去,青云要得罪多少人啊?

  杨志超似懂非懂,“你的意思是,保持现状观望就行了?”

  李泽华点点头,“平时怎么做,以后就怎么做,保持舆论攻势,把对方拖到辩论上来,等着利益分配到位,自然会决出胜负。”

第532章 ,霸道总裁看上我了

  “让软件公司和电子集团递交一份详细未来合作规划过来,决策委企划办公室可以直接找吴奕斌,以他为首弄个谈判团队。

  和中兴,花瓣聊一聊合作,再让采购和技术研发部弄一份需求清单,这趟去法兰克福,争取从诺基亚手里取得支持……”

  将一天工作处理完,李泽华给张德发吩咐道:“给北美的周总打招呼,预约好到法兰克福见面的时间,有什么额外需求,你和他对接好。”

  说完之后,他径直离开,留下张德发在办公室继续忙碌。

  才三四点,魔都的大街小巷还不算忙碌,只不过偶尔一闪而过的黄袍蓝袍骑士身影,还是他华感受到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气息。

  “如果没有青云,外卖业务现在才刚起步,饭急送的张总应该才和金沙江朱总接触,得到后者一百万美元天使投资,逐渐开启在魔都扩张。

  想做到如今青云的规模,似乎还要等千团大战打完之后,美团王携十亿软妹币杀入外卖赛道,才会彻底热闹起来。”

  他有些感慨,前世的自己这会应该还在卖电脑手机产品呢,别说现在能坐着迈巴赫出门,恐怕一个月工资连个轮胎都买不起。

  张涛一如既往沉默寡言,只是将车内的音响声音调得更柔和一些~

  车,很快平稳停靠在一处幽静的别墅庄园前,早就有几位衣冠楚楚的人等候在大门处,等他到了,簇拥上来,各个带着拘谨的笑容。

  等张涛下来打开车门,大家迫不及待涌上来热情打着招呼。

  “李先生好。”

  “董事长下午好。”

  “你们也好。”

  李泽华一边打着招呼,一边带着人往里走,这是一处集休闲娱乐为主,有赛车赛道及高尔夫球场的高端别墅度假区。

  而这些人,大多都是集团下属的法务团队负责人,以及友商公司老板。

  之所以选在这个地方碰面,主要是有些事不愿意让外人知晓,或者说,有些公事不能放在台面上处理。

  “这就是集团董事长,这么年轻?”

  来的人其实不少,不过有资格到大门口迎接老板的人,不多。

  其中有位特别年轻的人,看起来刚毕业不久,脸上的绒毛还未散去,此时远远跟在人群后方,好奇道:“我感觉也不认识他啊。”

  “你不认识他,可人家知道你。”

  领着他过来的是,原方圆国际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王建明,现任青云集团法务部知识产权事务部总监。

  “说起来,我能坐上这个位置,还多亏了你呢。”

  “总监,您越说我越胡涂,我真不认识老板,刚才还是第一次见面呢。”

  年轻人苦笑一声,“再说你觉得我如果真认识,那不得进来就混个总监副总监位置啊,最不济也得在事务所弄个高级合伙人干干吧?”

  “小周啊!”

  王建明一脸怪异盯着他,没忍住停下脚步拍拍他的肩膀,“做人嘴巴严实是好事,可你不能当着老板的面还给我装糊涂吧?

  如果不是老板特意吩咐,你觉得我能把你带过来?

  另外你的未来发展,还真不是我们律所,或者说法务部能决定的,如果按方总意思,当初招你进来时,就该给你中级合伙人位置。

  到今天正式入职有小半年时间,你的努力和专业素养,大家都在眼里,如果不是有那位压着,不是高级合伙人,也该是总监助理了。”

  “有这么夸张吗?王总,你可别夸我,我这人经不起夸奖。”

  小周一脸懵,实在想不出自己有哪点能被集团老总,和律所几位大佬看重。

首节上一节656/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