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
“不客气。”
小姑凉强忍着惊慌与恐惧,一路将壶中水倒完,绷着脸赶紧离开,嘴里小声念叨着,“完啦完啦~千万别被主管看到,不然死定了。”
可偏偏怕什么来什么,刚从侧门出来,主管就把她叫住,“你先等会。”
小姑凉艰难回头,露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啊?”
谁知主管压根没提她的失误,反而问别的:“小灵呀,我记得你是签合同进来事务局的吧?”
小姑凉强忍着夺眶而出的泪水,浑身躯体僵硬着点头,脑海里就剩下一个念头,“完了,工作保不住了。”
在城市领导,都只能坐下方第一排的超高规格会场闹出乱子,哪怕参会人员不提,其内部都会做出严肃处置。
何况还是那样一位超级大人物,人家嘴上不说,万一心里有疙瘩,谁来补救?
小姑凉宁愿被扣工资绩效,也不想失去这份体面的工作,奈何她很清楚,如自己这样毫无背景可言的小人物,只剩下被开除一条路。
这个年,恐怕都过不好。
正当她陷入胡思乱想时,主管却突然被人叫走,她侥幸逃过一劫,却逃不开同样眼尖的其她服务人员排挤嘲讽。
“这下傻了吧,平时还以为多清高呢,仗着有几分姿色这个不理,那个不搭,结果看到年少多金大富豪,还不是现出原形。”
“就是就是,差点就惹出大麻烦,这次连累大家被扣绩效,说不定还要被问责。”
小姑娘面对四面八方传来的指责,软弱无力辩解着,“不,我不是~”
“不是什么,你就是。”
“是什么?”
正当众人憋着火打算更进一步时,一道中气十足的威严声音传过来,大家回头一看,几乎各个吓得魂飞魄散。
来人正是事务ji关直属主管副主任,他亲自出面,看起来问题很严重,搞不好大家都要跟着倒霉。
“看你惹出来的好事。”
一众人不敢停留,只好恨恨离去,留下忐忑不安的小姑娘直面大佬压力。
殊不知这位副主任压根没提这事,反而直截了当问,“你认识李董事长?”
“啊?”
“不方便说,没事嘛,谁还没几个认识的朋友,不过你怎么不早说,有这层关系完全可以大方说出来。”
副主任满脸堆笑,随后更是张嘴说出一个让小姑娘梦寐以求的决定,“你来事务ji关也有两年多了吧,鉴于你一贯表现优异……
经研究决定特批准你的转正申请,另外你还没加入x吧,回去按你们主管按流程递上来,我亲自批!”
小姑娘还不知道,上面已经准备将她纳入重点后备培养名单,不为别的,就因为刚才李董的行政助理,特意出来看似顺嘴提了一句。
这么大老板做任何事,都不可能无的放矢,况且不止一个人看见,不仅李董,连旁边孙总也对小姑娘特别关心。
不认识,不熟,至于让助理出来单独说?
小姑娘整个人都晕了,压根不知道怎么回事。
李泽华也没想到,自己只是看小姑娘长的可爱,又因为孙桐喻这家伙不知道脑子抽什么风,从头笑到尾,连累人家工作失误。
他是好心,可架不住其他人不这么想啊!
就算退一万步来说,李董和她确实不认识,那又如何?
就凭多看几眼也是缘分,也理所应当被照顾!
李董被上面当成宝,以后来燕京开会次数不会少,万一哪天回忆起来,问一句,嗯,说开除了,这不扯淡嘛?
事务ji关家大业大,也不差安排一个位置端碗吃饭,毕竟给谁不是给?
第620章 ,最神秘的新晋首富
年前,忙。
集团家大业大,各方面需要处理审核的大事很多,加之各种顶级荣誉不要钱一样塞过来,李泽华忙到飞起。
不是在开会路上,就是在颁奖现场~
“咯咯咯~看起来好奇怪,你和电视上完全不一样呢,现场看起来像个三十来岁的社会成功人士,现在嘛,你成年了没有呀,小弟弟~
哈哈。”
林清怡放寒假没回家,她没回,吴轻语也不会走。
这会电视里正播放年度十大评选节目,林清怡倍感希奇,因为真人之一就穿了件单衣,在沙发上毫无形象侧躺着。
她看会电视,又低头看某人侧脸,玩心大起,还伸手戳戳,“嗯,感觉真不错,可是反差怎么会这么大呢?
不行,我得好好检查检查。”
“别闹,正烦着呢。”
李泽华没好气打开她伸来的女版安禄山之爪,“还是轻语好,看你这人来疯模样,也不知道给谁学的。”
吴轻语也不说话,乖乖坐在一侧,小手暖暖,一门心思给他轻轻按压头部。
林清怡嘟着嘴,“是哦,有了新人忘旧人,媳妇娶进门,媒婆丢过墙,你烦我了呗。”
“满嘴歇后语,你要考研啊?”
李泽华没好气瞪她一眼,把手机在她眼前晃悠一下,“看到没,美利坚福布斯杂志封面人物,最新一期是我。”
“呀,真的上封面了哦,这是大好事呀,为什么不开心?”
“真的吗?这也太厉害了,我看看。”
连吴轻语也微微起身弯腰凑上来看,李某人闲得无聊顺手轻轻把握,吴轻语红着脸瞥他一眼,眼神中媚态一闪而过。
见林清怡似乎没注意,她也不好有大动作,只是保持姿态不变,却暗中伸手撑在他胸膛,手指还不老实,轻轻隔着衣服画起圈圈。
“还好事呢,看字,事先都打过招呼不要胡编乱造,要么别统计,要么实事求是,结果呢。
弄了个老三,这算什么事啊?”
李泽华有理由发火,因为福布斯财富榜,第一次评估时将他列在本年度东大富豪榜第三位,还是王建宁出面澄清才改成国内第一位,总身价从90亿改成110亿美元。
本来么统计错误也无所谓,他都打算彻底走到台前,借个人名声与正面形象,为接下来一系列大动作提供额外助力。
可没曾想,因为青云投资产业基金的间接持股问题,让他个人名下资产“严重缩水”,那些通过海外基金代持的股份。
连福布斯也没查出来,事实上很多人对此心知肚明,奈何找不到他持有的关键证据,福布斯作为一家相对权威的专业机构。
自然不能胡编乱造,只是统计他纸面财富,比如持有上市集团公开股份,以及青云控股,青云投资和淡马锡控股的明面上股份价值。
而在此之前通过一系列股份交换和互持,以及基金代持,成功让他持有的青云系各集团股份,从40-100%下降到2-4.9%不等。
这就导致通过公开渠道能查到的个人资产,与实际身家严重不符,起码低估二三十倍以上。
好死不死福布斯本年度公布名单,将成功推动企业在李家坡交易所,成功上市的亿达集团董事长王建宁,评为国内首富。
第二位则是众所周知的原时空首富,叁壹重工老板梁文根,以102亿美元位居第二,可怜的李某人以明面财富90亿美元屈居第三。
福布斯排行榜和国内杀猪榜,甚至还煞有介事评论道:这是近几年来,前三甲个人财富最接近一次。
实际上排第四的勇闯集团掌控人,神州电子集团董事长孙洪斌,同样以78亿美元迅速拉近与前三甲的差距。
而后面则是一群大佬,如哇哈哈老总,千度老总等等,倒是腾达小马哥第一次掉出前三十,因为腾达股价血崩,以后再想回来也不太容易了。
凭借上市后稳定上涨的股价,王建宁首度以105亿美元成功登顶,可事实上李泽华个人独资的青云投资(期权奖励也由他代持,高管只享有最终15%的分红权。)
持有的亿达集团21.25%股份(上市后发行流动股,被动稀释15%用于募集资金),按1月底亿达最新市值1700多亿软妹币计算。
即高达三百六十多亿软妹币,合50多亿美元。
更别提青云投资管理的其它基金,还是京东方,中芯国际,勇闯地产集团,拼夕夕团购等上市集团第一大股东,持有超过上百家a股优质上市公司股份。
其投资净值部分(持有股票的资金相当一部分是融资再抵押,或通过银行资管计划借贷,总规模惊人)超过三千亿以上。
其控制的海外基金,还拥有超过600多家欧美股市大公司股份,仅持有特斯拉股票就超过20%,其流通股的50%以上都在青云手里。
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甲骨文,高通可口可乐英特尔等公司股份更是一家没放过,虽然都经过抵押套现后将资金进行满世界投资。
可投资净值仍达到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恐怖规模,钱,对李某人来说如同废纸一张,如果不能快速将其转化成对核心资源的控制。
也免不了被当成猪宰!
所以他联合内地诸多国资大基金,开始大把撒钱,扩充核心资产规模,拉拢各路盟友积极布局,从而有效避免各种不怀好意窥视。
没曾想,装过头了。
青云旗下那些乱七八糟巧立名目弄出来,或匿名代持,或收购老牌经营不善基金会,或掩人耳目挂靠其它公司名下的基金。
尤其还涉及针对海外特殊布局的秘密基金会,这里面的钱压根不能见光,都是留给游说集团的特殊资金,来源和去向都是绝密。
哪怕青云集团按投资花名册,派出大规模内部人手下去审计调查,没个一年半载也很难搞清楚老板究竟有多少钱。
只知道富可敌国四个字,仿佛为他量身定制。
连自己人都搞不明白,就更别指望外人能查清楚了,甚至他们连李泽华究竟持有多少青云系股份,都弄不明白。
比如最容易计算总资产,净资产的青云置业,它手里持有超1.3亿平方米的东大最核心城市地段,商业地产和商品房住宅。
这部分按理来说,用总估值减去总负债就很容易得出结论,偏偏非上市核心经营数据不对外公布,而根据披露出来的有限信息。
福布斯简单一算账,取平均值单价得出总资产,再把放大两三倍以上的总负债拉进报表,直接得出一个结论。
青云置业一文不值,这是家严重资不抵债,随时可能陷入破产境地的垃圾级公司!
顺带就把李某人的总资产给拉下来,不然仅曝光出来的部分,净资产怎么着也得有个两百亿美元。
逻辑很简单,青云置业公布出来的债务总规模,比持有物业标的总价值还高!
其根子出在从创立这家公司开始,某人就准备好的退路。
穿越重生者最大优势在哪?
在于先知先觉!
东大核心地产价值必定升值,这是不可逆大趋势,任何人只要提前看到底牌,能得到金融机构和上层支持,就可以无限量买下去。
哪怕买成最大庄家无法脱手也不怕,因为它手握最大的城市白领用户规模,可以轻易内部消化几百万套精品出租房,横竖稳赚不赔!
有如此大的利益诱惑,几乎所有人都想进场分一杯羹,李泽华何德何能,敢一个人吃独食。
虽然青云置业的股份不会分出去,但并不妨碍他疯狂拉拢银行,其它大金融机构进场,置业公司享受单价上涨收益,其它公司享受持续高额利息收益。
用5-7.5%的年化稳定收益率,彻底绑住一大堆金融机构,谁想对付青云,就必须面对金融机构的集体反击。
一百亿的6%稳定利息收益(平均值)相较于五大行,三大保障基金的规模或许不值一提。
可一千亿,一万亿,乃至于三万亿,五万亿规模时,每年能通过青云系拿到稳定的几百亿,上千亿利息收益时,谁敢乱来?
别以为有人能一手zhetian,那是在实力对比严重失衡的极端条件下,才会出现的大鱼吃小鱼,可青云本身也是一头鲸鱼。
谁能彻底压制住青云,让它只能吃哑巴亏不敢反击?
没有,所以当青云和五大行,三大保障基金等超级机构,形成核心利益互相捆绑时,就再也没人敢在这方面下手。
得罪一个就是得罪一大群,别以为这些机构是吃干饭的,青云正循环的经济模式摆在那,未来三五十年都能延续下去。
(其实就是超级dizu的国内简化版,青云买di建设,维护好市场价格整体缓慢上涨,利益均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