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763节

  “事实胜于雄辩,欧洲和脚盆鸡还算好,可美利坚和代英已经出现这种苗头,李家坡也有类似情况,一切为了更高效率的赚钱嘛。

  不寒碜!

  大量使用三哥家的管理人员和客服,以及科研人员,成本低不说,关键还听话,除了喜欢介绍同乡之外,没什么不好。”

  李泽华内心笑呵呵,“就是有点费质量,因为待遇低要求就不能太高,适当牺牲品质为代价也很正常,正好省了品控的钱嘛。

  接下来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公司陷入这种怪圈,其中原因不必多说,资本天然亲近愿意匍伏着,这会省去许多沟通和预防成本。

  这块你配合林总和老杨吧,把有能力的人赶回来,想尽办法把三哥家的人送出去,送的越多越好,只有当他们充斥着各个跨国科技企业中高层时。

  我们的好日子才能快点到来。”

  李泽华做事一向喜欢简洁明了,看准目标就去做,原时空发生的种种光怪陆离事件已经证明一切,当你选择使用一大堆听话的人时。

  就必须容忍他们在能力和工作态度上有所欠缺,有舍有得嘛,大不了多花点钱加强公关应对舆论的能力,反正这方面是它们强项。

  搞定大方向上的事情,李泽华又着手准备解决,和高盛摩根等一众华尔街金融机构的谈判工作。

  从目前来看双方合作还处在蜜月期,起码高盛的人愿意坐下来谈,华府的游说团队也乐意从青云接单子,无论多麻烦多棘手的事。

  只要舍得花钱,这帮人就能想尽一切办法,帮青云买到想要的设备和技术,比如批准脚盆鸡出售光刻机技术问题上。

  叁星和东南小岛一些企业,联合欧洲部分企业一起想要阻止,但欧洲本身对这事不太感冒,毕竟脚盆鸡在光刻机技术上。

  压根和何兰阿斯麦走的不是一个技术路线,这有点类似于当初液晶显示面板上的液晶,和等离子技术分歧。

  无所谓技术先进落后,主要取决于主流市场更愿意接纳和使用谁的产品,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到更多人支持的一方。

  就能凭借更庞大资源和市场迅速摊低研发和生产成本,进而拿出技术更成熟产品攻略市场,落后一方必然面临血本无归的结局。

  所以脚盆鸡企业在面对天价打包收购时,表现的很积极,除极个别领域的基础核心专利不愿意出售外,其余通通可以商量。

  对脚盆鸡企业存着的心思,青云和东大心知肚明,这家伙就是想等将来东大趟出一条血路后,凭基础专利大发横财。

  在这一点上,双方进行了长达半年多的持续交锋,最终以东大的完胜告终,原因么,非常简单!

  因为除了东大和青云这个“冤大头”,全球找不出第二家有实力接盘的买家,脚盆鸡企业当然可以选择不卖,但东大对外扩张过程中。

  那些顺带掉落的好处,脚盆鸡企业也别想安稳吃到嘴里,尤其是青云产业基金的份额真实价值,距离发行时已经普遍暴涨3-12倍。

  包括软银,三菱,东芝,索尼等集团背后大资本,都认购几亿美元到几十亿美元份额,但先决条件是帮助青云解决光刻机合作,及半导体显示面板生产线引入难题。

  最终合作一天达不成,青云跨越式发展红利,这些脚盆鸡企业就一天吃不到嘴里,更无法借此为跳板影响青云内部决策。

  所以它们比青云更急。

  而欧美的想法更简单,因为它们掌握半导体最重要生产制备工艺,和设备关键技术,其产品占据主流95%的市场份额。

  在国际资本普遍追求利益,降低风险,摊平成本争夺竞争优势的全球化时代,东大愿意花大价钱试图另起炉灶,在它们看来就是自寻死路,压根没有任何成功的希望。

  脚盆鸡企业背后也有美资利益,之前投几百亿美元,花费二三十年时间弄出来的产品,技术没有市场,从而烂在仓库里吃灰。

  现如今能拿出来换真金白银(出售的是次一级技术和生产设备专利),简直是天降横财意外之喜,所以欧美大基金做梦都想快点成交。

  只是按它们一贯作风,哪怕再想赚你的钱,也得摆出一副高高在上施舍模样,仿佛唯恐真被东大弄到好东西。

  抠抠搜搜也就算了,还附带一大堆让人看了火冒三丈的附加条件,全答应,青云索性直接不要钱打包送给它们算了。

  就这,人家还振振有词呢,这都是特别关照你,带你发财,换一般人有钱都买不着。

  李泽华为了大计划,捏着鼻子派人慢慢磨,等内部打听清楚对方的实际态度后,东大和青云也不急了,大有一副你爱卖不卖的架势。

  这下反而轮到卖方市场着急了。

  连脚盆鸡产经部门都主动跳出来,大谈特谈友好,仿佛两国这次不合作,就会怎么怎么样云云,让人看了实在觉得无趣。

  东大和青云就是不接招,先集中力量推动半导体显示面板,芯片晶圆厂和储存闪存的设备技术引入。

  青云还配合削减各子公司非必要投资,装出一副我快没钱了的架势,实际上也真没钱了,海外还有一部分,但无法正大光明用。

  倒不是说来源不正规,而是投资美股欧股赚取的净利润(没卖,找银行抵押出来的借款),钱虽多架不住不敢明目张胆转回国内。

  不然就会被人家顺藤摸瓜查到青云的具体持仓情况,进而进行针对性布局打击。

  青云铺的摊子太大了,到处是用钱地方,君不见大酱科技这种一类子公司,都被迫找青云动力科技集团拆借7亿美元,用以收购汉斯家的摄像光学实验室。

  可别管是真穷还是装穷,效果到位了,脚盆鸡方面一改之前拖拖拉拉的拿捏态度,主动开始上门接触,甚至京诸多商业银行愿意提供低息贷款。

  看吧,这就是神奇的商业,用我家银行的资金买我家产品,将来慢慢还,当然这其中必须搭载一些特殊条款,真正目的不言而喻。

  终于,火候到了,高盛也不再遮遮掩掩,开始跳出来当和事佬,准备和青云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豪斯先生,如果贵方一直提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我觉得谈判可以提前结束了,因为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李泽华必须承认,他低估了眼前这些人的无耻程度,在座哪一个腰包里,不揣满青云赠送的美利坚土特产(美钞)?

  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可这帮人一个个仿佛他的债主一样,从头到尾都在琢磨怎么从他口袋里把钱掏出来。

  “我甚至觉得有些荒谬,请问豪斯先生,羊城采购贵方12英寸晶圆厂的所有项目,已经被贵方贸易部门审批通过。

  现在又拿出来单独增加一条莫名其妙的条款,我想问问,羊城的半导体项目,和李家坡交易市场的承销权能产生什么必要联系?

  然后魔都微电子引进脚盆鸡光刻机全套技术设备,又和民生金融控股找贵方借款能产生什么联系?

  对了,我作为民生金融控股最大控股股东,怎么不知道我方什么时候提出过,要向贵方借入25亿美元资金了,还是特殊条款的借款。

  林总,这事你知道吗?”

  面对李泽华质问,林文辉果断摇头,可对方却振振有词,“根据我们调查,青云账面上流动资金严重不足。

  高盛出于对合作伙伴的支持和关爱,愿意主动提供一笔高达25亿美元的商业贷款,利息么就按之前谈好的8.5%计算。

  另外出于资金安全考虑,高盛希望能以青云集团的名义,和贵国央行签署,同等规模的货币违约互换保障协议……”

  “事关重大,我建议暂时休会……”

  李泽华瞬间惊醒过来,他明白对方打得什么主意了,同一时间,林文辉也听出来了。

  豪斯自然不会拒绝,做出请的手势,同时安排人带他们去隔壁豪华休息室。

  刚进门,林文辉就迫不及待想要开口,可很快被李泽华一个眼神瞪回去。

  金文会不解,可下一秒就看到随行人员,中山装内侧携带的某个设备正亮起红灯。

  林文辉心底暗骂一声,“这里有窃听装置。”

  还没来得及商量对策,就听老板开口道:“你打电话通知央行,让它们派中银的谈判团队过来应付,我觉得高盛没有谈判的诚意。

  正好公司资金链已经十分紧张,利息高达8.5%的美元债,会加重公司未来经营风险。”

  林文辉秒懂,“我这就去办,那民生金融控股和央行正在谈的政策性贷款,是不是也要停下来?”

  “那倒不必,集团接下来还要注资汇丰,资金缺口很大,可不能让润华和仲信超过集团股份,不然以后就没有我们说话地方了。”

  李泽华张口就来,随后坐在沙发上,给燕京方面打过去,所说的意思差不多。

  但一边打电话,他一边招呼张涛过来,让对方用身体死死挡住任何方向有可能存在的监控,他快速编辑一段文字,紧随其后发过去。

  电话那头也是人精,瞬间明白他所处的位置,于是在随后发给中银国际的命令中,明确做出偏向性指示。

  而这一消息,很快传递到同处一座大厦的高盛团队耳朵里。

  豪斯一脸不解,“集团非常确定,东大和青云非常想要脚盆鸡的关键技术,为此它们提前花费上亿美元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如此大规模投资,说不做就不做了?难道它们改变规则,不再需要相关人员承担责任了么?”

  过去这一套百试百灵,尤其高盛开出的条件还非常优渥(自认为),对方凭什么不按它们的预想答应?!

  下面工作人员面面相觑,说什么的都有,最后还是一个副总举起手,弱弱的说道:“可能是因为青云集团是民企吧。”

  一句话道尽所有原由。

  李泽华只对自己负责,他的钱亏多少都行,开心打水漂都没人找他麻烦,难不成自己把自己送进去?

  豪斯大怒,“该死的ducai者,我就知道他弄出一个产业基金没安好心,究竟是谁允许他一个人掌握那么多公司股份的?

  不行,必须想办法改变这一局面,不然高盛太被动了。”

  一个人控股就这点好,如果掌舵人每次都能踩中风口,做出正确决断,那么集团有限的资源将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少走弯路,不用试错是什么概念?

  人家十块钱只能发挥三块钱作用,因为七块是试错成本,可青云倒好一块钱当两块花,因为抢先布局能吃到第一口肥肉,收益翻倍。

  面对一个永远走在正确成功道路上的商界领袖,任何人与之作对都会非常头疼!

  现在,轮到高盛来破局,一样毫无头绪。

  接下来的会谈,自然无疾而终,高盛虽然降低了要求,可青云方面铁了心要拖延,它们也不可能一次会谈就大幅度降低要求。

  等人走后,豪斯阴沉着脸道:“去请贝莱德的格雷格先生,就说我有重要的事情找他商量。”

  高盛忙着调整策略,离开后的李泽华也没闲着,一直和燕京保持通话。

  “……李先生,你猜测的没错,高盛和摩根试图复制它们曾经在希拉的成功,不过它们显然找错了对象。

  你只管拖延,千万不要答应这种用心险恶的要求,具体操作让我们出面谈。”

  央行有关老总回复很快,因为大家都不傻,任谁都知道,高盛趁机拿捏的条款有多么阴险。

  如果单一看,可能看不出来。

  可半导体晶圆厂和光刻机项目引入,同时绑定李家坡中概股板块交易的承销权,和25亿美元债务违约互换协议,就很有指向性了。

  首先李家坡中概股交易承销商一共五家,分别是中银,工行,仲信,青云和汇丰。

  这里面还存在一个特殊情况,李家坡只有审批权,不能直接引入国内企业赴李家坡上市,也不能让全球其他地方企业在中概股上市。

  简而言之,这五个通道是唯一的上市申请渠道,以前外资还能直接通过仲信和汇丰的渠道,进行影响和控制。

  可汇丰摇身一变成了内地的心头好,往后听谁的不必多说,而按照引入国内企业上市流程规定,必须有两家主承销商共同出面承接。

  并得到五家中三家赞成,才能向李家坡交易市场提出申请,得到审批后才能成功上市融资,这就让外资很头疼了。

  很明显,仲信这是提前出局了呀,外资想大规模往李家坡市场塞上市公司的想法破灭,进而勾引软妹币大规模出海的计划也破产。

  这让高盛如何忍得住?

  所以高盛费尽心思想挤进来,如果它成为第六家承销商,就能和仲信配合,届时剩下四家随便和某一家联合就能继续计划。

  比如中银就很好拉拢嘛,现在要收买两家,谁有多余的资源啊,不划算,根本不划算。

  而信用违约互换协议,更直接!

  就是冲着软妹币将来大规模出海时,配合砸盘离岸汇率市场用的,一份25亿美元的债务合约,关键时候能当成一百五十多亿软妹币丢出去。

  东大不接不行,要么青云信用破产,要么汇率暴跌,高盛左右不亏,反正接了也要给它美元(不敢给软妹币,不然砸的更狠)。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高盛的局是阳谋,内保外贷本就是正儿八经的市场行为,如果国内商业银行不担保,谁会借钱给国内企业?

  以前不投保,那是因为东大在国际上信誉很好,哪怕拼着自己吃亏也要坚持履约,可这次高盛压根就不是冲着一点点钱来得。

  人家要的就是这份互换协议本身代表的信用,和希拉借贷去汉斯德意志银行投保一样,赌你不敢拿信用开玩笑。

  一旦接了第一单,后续源源不断的互保协议丢过来,等李家坡交易市场结算体系中的软妹币,数量多到一定规模,就瞬间引爆。

  央行外汇储备再多,还能有华尔街的多?

  一旦刺刀见红,双方陷入不死不休境地,对方一股脑儿丢出来砸盘,瞬间能把汇率带崩。

  届时通过金融战争的形式,瞬间收割几十年财富累积……

  “用心险恶啊,我还纳闷之前那么多高新技术和设备,仿佛不设防一样给钱就卖,原来在这等着呢。”

首节上一节763/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