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809节

  此举就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打醒了无数怀着满腔热血投身经济建设,寄希望于g2和平共处,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仁人志士。

  从此一大群人抛弃幻想,回归现实,开始脚踏实地,寻求完全依靠自身实力崛起的新道路。

  所以说08年一场经济危机,影响太过深远,它几乎提前奠定了世界未来五十年发展之格局!

  回顾那段岁月,实际上当时美资已经半只脚悬空,如果没有来自东大的廉价工业品大规模涌入,最迟09年,美资就将丧失对世界主要资源的定价权。

  而欧萌,欧元,也将取代美利坚和美元,成为新的世界经济核心。

  这是美资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事实,幸亏它还有一支全球最强大的力量,保留了掀桌子的实力,从而获取了延缓衰落的必要时间。

  而东大在经过最谨慎多方论证后,也得出最终结论,美利坚这套无法内部造血,必须依靠对外扩张反哺自身的经济模式,弊端很大!

  与其面对一个在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三驾马车上(美利坚只保留了少量中高端制造业)没有明显短板,且很难被击败的欧洲。

  不如救援一个随时可以,被再次击败的瘸腿霸主,事实也证明东大当初选择完全没有错,在美资重新崛起后。

  不惜一切全力打压成长为心腹大患的欧萌,尤其是汉斯和高卢家的工业制造能力,被美资拆分的七零八落,到李泽华重生前那会。

  曾经冠绝天下的汉斯4.0工业,已经奄奄一息,差点变成0.4,再无半点威胁,至于高卢,险些裤衩子都给赔干净。

  这就等同于美资帮东大,解决了未来最大竞争对手,变相为其登顶扫清所有障碍。

  而美资自身还是老样子,在醉生梦死中选择继续自我欺骗,自我催眠,不惜一切粉饰太平,其内部沉浸在自己编织的谎言中不可自拔,关键它还真特么信了。

  这就是忽悠人最高境界,我不管你相不相信,反正我自己信了,典型的自己感动自己。

  如果不是顾忌它那支,能造成巨大破坏的力量。

  如果不是担心欧萌趁机解脱束缚,出来和东大争夺世界ba权,美资都甚至见不到2030年的太阳,不过最迟2040,两百年一个轮回,东大必将重回世界之巅。

  因为美资屁股底下埋藏着,足以送所有人坐飞机的恐怖暗雷,一旦对外摄取不到足够多资源,严重割裂且无法调和的暗雷,就得先把美资送上天。

  问题核心就在于在去gongye化,亲手埋葬最后一丝重新崛起的希望后,美利坚经济几乎以5-8年为一个周期。

  不断重复往内部经济疯狂注水,然后泡沫被戳破,再找一个敌人(或盟友),进行彻底收割,获取巨额收益弥补自身缺陷的怪圈。

  所以才有了那句:做美利坚的敌人,注定很难受。

  可是做美利坚的盟友,那将是致命的危险。

  仔细看看倒在美利坚经济衰落时,对外收割弥补自身周期的名单中,就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从曹县,到安南,再到六次西亚,汉斯马克危机,脚盆鸡广场协议,大猫修炼天魔解体大法,再到93英镑,98东南亚经济危机。

  00纳指崩盘后,马上就是以双子星为借口,兵出中亚十字路口,就这还没回满血,紧接着又拿出洗衣粉转移矛盾。

  08金融风暴之后,马上挑起欧萌债务危机,企图收割欧萌经济,没曾想汉斯猫和高卢果断站出来,针尖对麦芒,让美资无可奈何。

  直到在二猫家掀桌子,成功利用北大西洋公共约定,强行捆绑欧萌各国上车,这才勉强度过眼前难关。

  接下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想拉爆东大内部经济,15/16股,楼,债,汇一起出手,东大扛不住压力,却也一直没放弃努力。

  加上离岸汇率的特殊存在,让美资如同咬刺猬,压根无从下手,而一招学qu和涨价去库存。

  (背后是紧缩银根,严禁流入某行业zheng策紧急刹车,突然变成大水漫灌,拖时间完成产业升级的最后一步。)

  资本逐利天性注定改不了,一看卖在半山腰,核心资产价格打着转暴涨,美资和买ban集团肠子都悔青了,巨额短期利益,强行迫使它们再次回头接盘。

  这次轮到美联储目瞪口呆,说好的半年内疯狂加息,吸引全球资本回流,趁机拉爆大洋彼岸对手回血的计划,全盘破产。

  搞得华尔街不上不下,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因为全世界都知道,为了对付几乎势均力敌的欧萌,它们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

  就指望从东大捞回本,没曾想东大来了招反其道而行之,一看在加息下去反而会先把自身拉爆,美联储果断停止,然后继续开闸放水。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东大补齐产业升级最后一块短板,从此一飞冲天,将所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这时候欧萌也如梦初醒,一看情况不对,立马和美利坚抱团,可惜集合整个世界之力,都无法压制巨龙重新夺回曾经失去的皇冠。

  原时空都能赢,现在加上横空出世的青云系,合理运用手中大把稀缺资源,进行广泛资源交换,提前开启海外扩张之路。

  并依靠移动互联网和线上金融,在东南亚打下坚实基础,勾引国内大部分主流集团,积极参与出海战略。

  上层趁机以此为突破口,不断收回曾经因暂时妥协,被迫让出去的特殊权益,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丧失国内特殊权益的各集团。

  想要继续维持超人一等的存在,就必须坚定不移的往外走,去争夺庞大的增量市场,也给国内存量市场争取到一个喘息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无数惠及更多普通人的zhengce,被不断推出来,单单一个二套住宅,或超出面积按年缴纳使用金的zhengce。

  就给无序暴涨的某行业紧急刹车,当价格回归普通人8-12年收入(不吃不喝)可以付全款时(不包括所有一线,准一线城市)。

  压在普通人肩膀上的大山,重量骤减,这又带来新的好处,腾出必要空间的内部消费市场,迎来新一轮消费能力大爆发。

  而针对某行业企业,上层则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监督执行囚笼,以前那种肆无忌惮的资源变现渠道,被彻底堵死。

  不仅公共区域面积被以fa律形式完全禁止,连未建好就可以提前出售的商品投机属性,也被一并取消。

  这就从根本上,堵住各企业空手套白狼的可能,给火热市场来了个釜底抽薪,金融机构一看以往那种,一块钱撬动一万块的玩法。

  失去快速套现可能,且风险被无限放大后,也逐步退出某行业混乱圈子,当潮水褪去,只留下一地鸡毛,不过相比原时空惨烈程度。

  眼下最多几百亿的烂摊子,轻而易举就被摁住。

  当然啦,因为弟方集团并没有完全放弃某行业,虽说以前一块钱可以博几个亿(完全依靠金融产业链玩法,无需本金,只要人脉)。

  但现在照样有利可图,无非是用几个亿,花一两年时间赚几个亿罢了,这也是青云置业支持征收,并积极推动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它的规范化发展,既维持行业长久生命力,又确保后面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不再遭受超出范围的风险。

  对个人而言好处更多,低价格有利于保持努力奋斗,对生活有盼头,又因为行业整体入门门槛提升,淘汰一大批没实力的投机者。

  趋于理性的成熟市场,开始走向正规,二套以及超出面积标准额外纳税成本,同时淘汰许多个人消费投机者,使住宅摆脱额外附加的特殊商品属性。

  金融机构最先察觉这股风向转变,开始出台相关配套zhengce刺激市场,民生金融控股更是破天荒出台:

  关于将商品住宅,从信用模式改成抵押模式的相关zhengce,从2012年6月1日开始,在民生系金融机构办理购买贷款。

  首付在3-5成以上的5-15年期限业务,将得到民生系金融机构的托底保障,即一旦发生事实违约,购买者连续6期违约或累计n次,将视作放弃住宅优先处置权。

  民生系可以通过法律手段,以最新评估价,或购买时价格,取折中值直接没收抵押物,在不超过合同残余价值的范围内,予以抵扣。

  多退,但不再要求少补(按抵押物处置,由青云大东方保险介入,要求客户每年额外支付一笔保费,开拓新财源。

  其最关键的免责条款,即对应某行业的法律,一旦国家层面进行大规模修改,青云大东方保险和银行有权单方面无责取消。)

  换句话说,住宅无论首付多少,假如借50万,利息30万,房子真实价值100万,那么民生系将扣除所有手续费和违约金后,还能倒找消费者几万块,双方就此两清。

  而本金利息80万,买入时评估价100万,违约后最新评估价70万,有涨有跌很正常嘛,那民生系自认倒霉,也不用消费者再出钱。

  按合同收房,消费者也不用再承担任何责任,同样两清。

  该条款只在民生系认可的地级市,市区以上地区执行,县城乡镇原则上不享受,这就从源头上避免涉足虚火的某行业下沉市场。

  这一举措把其它金融机构惊得目瞪口呆,想学却没法学,因为民生系本来就没准备大规模介入某行业,大多数时候就是给青云置业放点款。

  而且签约门槛很高,不仅利息比其它金融机构高20-50%,还强制要求购买青云大东方保险,提供的托底保障业务。

  真贷个五到十五年,额外利息和保费,早就远远超过住宅有可能出现的跌幅,而经一大堆砖家学者和内部经济分析师研究。

  只要上面不变,弟方集团失去金融机构托底,一二线及地级市市区价格,虽然不会再出现暴涨,但每年都会以5%以上速度缓慢上涨。

  因为经济社会持续向前发展,手里有了钱的消费者。

  势必要求过上更美好生活,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住面积更大,周边环境更好的房子,换更好的车,这就是阿狸梦寐以求的消费升级,也是改善型消费需求。

  也注定淘淘,拼夕夕,京东三家在电商零售领域,将长期共存,相互厮杀下去,谁也别想轻易胜出。

  而对上层而言,稳定的中间收入群体人数越多,架构就越牢固,交税规模越大,可用于公共开支的资金就越多,从此形成一个正循环的良性发展模式。

  这一点,对所有人都有利!

  唯独想要收割的美资,彻底傻眼了。

  哪怕其主要力量还陷在欧洲,也迫不及待跳出来给东大进行疯狂施压,更是不惜发动内部所有买ban,企图遏制住这一大趋势。

  不然以后收割谁去?

  感受到巨大压力的东大,反过来开始大举支援欧萌,放任美资肢解欧萌工业制造实力是一回事,可欧萌被打压太惨,实力衰减太厉害。

  也不符合东大利益,毕竟欧萌一旦开始躺平摆烂,所有压力就会转移到东大身上。

  在经过激烈的内部讨论后,所有人达成一致意见,那就是决不允许英镑跌破140-150之间,140是底线。

  作为出海急先锋的青云,被要求在150点位上,坚持最起码半个月,因为东大的代表团已经抵达伦敦。

  正和唐宁街的主人,商量如何让软妹币成为西太平洋,印度洋周边区域主流货币。

  在欧萌,东大同样派出团队展开游说,只要欧元区同意支持软妹币,那么来自东大的支援,马上可以到位。

第667章 ,开局王炸步步紧逼

  “瞧瞧,华尔街那些人又提出新的要求,仿佛这个世界没有他们,地球就要停止自传一样恐怖。”

  代英财相奥斯本随手将文件丢在一边,继续悠然自得品尝着下午茶,这是他的习惯,哪怕天塌下来,也必须保持传统贵族的优雅。

  只是可惜,如今被高额财政赤字拖累,国内经济如千疮百孔,到处漏风需要修补的烂房子,连累下午茶的品质都有所降低。

  旁边财政首席秘书菲利普则没有他那么轻松,皱眉道:“或许我们该认真聆听来自华尔街的正确声音。

  虽然它有时候并不那么悦耳,可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汉斯和高卢人,它们只想让帝国丢掉最后一便士。”

  乔治奥斯本侧头审视他一番后,脸上不悲不喜,“那么,菲利普,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菲利普指着门外道:“桥水首席投资官普林斯先生,带着高盛和桥水的共同友谊而来,已经在门外等候超过两个小时。

  或许听听他的专业意见,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终答案,相信我,他非常值得您抽出宝贵的时间特意接见。

  也许只需要五分钟,我们就能结束这场该死的争端。”

  见财相似乎还在犹豫,菲利普不假思索道:“乔治,不用再犹豫了,仅两天时间,市场就冒出多达150亿英镑的砸盘资金。

  巴克莱持有的美元资产已经即将消耗殆尽,查理斯先生托我转告你,已经没有第二个李可以填进去。

  如果明天情况再得不到改善,那么巴克莱银行,将不得不向公众公开遗憾宣布这一残酷事实,我们已经尽力了。

  因为保卫英镑需要足够多的美元,而生产源源不断美元的机构,正在疯狂做空我们,与它们继续对抗,必将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乔治奥斯本不可置否,他很肯定眼前的首席秘书,在暗中持有做空英镑的投资,看他积极渲染夸大危机程度,就可见一斑。

  不过他并没有点破,因为首席秘书并非他的私人助理,严格意义上说,对方才是财政这个核心部门的影子财相。

  他只是路过的临时管理,说不定哪天就要挪动位置,而在任职期内,他这个财相也需要对方配合,才能做出成绩。

  如非必要,他不想撕破脸皮,于是敷衍的笑道:“或许我可以给那位周打电话,让他的老板,再从香江打包几位李送过来。”

  可怜的李半城,带着数百亿美元现金和美元等价物,急匆匆跑到伦敦寻求庇护,结果屁股还没坐稳,就被一大帮人盯上。

  好在代英留他还有作用,这才没让其被分食殆尽,不过下场也没好到哪里去,他持有的美元资产,都被拿来填补这次汇率战缺额。

  一旦英镑维持不住目前汇率,李半城的剩余资产,也会跟着大幅度缩水,不过好在,他都是“自愿”的,没人强迫他必须这么干。

  不管外人信不信,总之乔治奥斯本信了,说完这句,他打算找个借口把人打发走。

  毕竟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必须等待唐宁街真正的主人发话,才敢进行下一步计划。

  伦敦金融街,才是掌握这个国度最终话语权的地方,一旦与它们的集体意志背道而驰,那么等待乔治奥斯本的结局,可想而知。

  而现在,它们仍在战斗!

  可惜,外面的人似乎已经等不及了,哪怕此时正值夜晚,美资仍通过便捷移动网络,在公开渠道向代英金融机构,提出多笔总计超过,200亿英镑的短期拆解申请。

  一切都符合游戏规则,代英的商业银行,向代英金融机构提出有抵押物的拆借,按时付利息,到期归还,乔治奥斯本没有理由拒绝,甚至连拖延都做不到。

首节上一节809/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