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辉满头雾水,“老板,您是不是弄错了,就算它们用交易所故障做借口拖延,那也拖不了几天,只要恢复交易不就能拿回来吗?
说不定还能再大赚一笔呢!”
“你是三岁小孩?还是觉得美资都是待宰羔羊?”
李泽华冷笑道:“没人比我更了解它们的底细,为了钱,这帮人什么都做得出来!
要不要打个赌,今晚华府必定灯火通明,它们的特使绝对已经登上,飞往全球各地的飞机。
最迟明天这帮做多的同行,就会有人扛不住压力被迫退出,因为实力不够者,注定有命赚钱,没命花钱!
而且类似大猫,大户,瑞世这种墙头草,一定会被说动进场做空,以掩护美资安全撤退。
拔线才哪到哪?
如果真出现华尔街数百家金融机构,几天集体巨亏数千亿美元大事件,你信不信霉菌就得上场了!
不然它们没法向所有投资者解释,为何强大的美利坚会被做局收割,所以这注定是条死路。
除非华尔街都疯了傻了,才会缴械投降!
你可以想象,一家接一家因流动资金断裂而暴雷破产,然后引发比08金融风暴,更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可能吗?!
就算它们疯了,敢拖着世界经济一块玩完!
那鱿太资本集团能得到什么?
真走到这一步,不用全球其它对手出面,美利坚内部传统资本,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出手,趁机夺回美联储,然后将其赶尽杀绝!
所以我才说傻子才会选择自取灭亡。
剩下一条路,就只能挺而走险找个关键地区,孤注一掷打一场,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警告所有潜在对手,不要试图越过红线。
不然霉菌一定会为美利坚利~益,战斗到最后一刻,试问谁敢当这个出头鸟?
为了利益抱团的联盟,自然也会因为利益而分崩离析,美资完全可以各个击破,虽然最后会付出极大代价,但总比同归于尽强。
你认为它们会怎么选?”
林文辉满脸惋惜道:“我还以为这一次能大幅削弱美资的力量呢,搞半天最后还是得做出妥协。
只是可惜这次投入纽约交易所的那20多亿美元,注定血本无归了。”
“实力才是唯一通行证!”
李泽华不屑道:“强者通过制定规则,来约束弱者的行为,没有实力就必须学会低调隐忍。
如果欧萌,大猫加上东大是一个完整体,那美资的掀桌子无异于自取其辱,分分钟就会被按下去,可惜不是。
欧萌空有强大经济,却没有相匹配守护果实的强大力量,大猫有力量又没钱更新,而东大的产业升级还未完成。
所以一开始,参与各方就很清楚自己的极限在哪,一旦超过力量投送上限,各家都会毫不犹豫停止动作,避免过分刺激美利坚。
比如欧萌只想保住英镑汇率,避免代英投过去;而代英还害怕汇率走势太强,进一步拖累本国商品在全球的竞争力呢。
东大纯粹想延缓欧美对决的决战来临时间,毕竟两方任何一方胜出,都将出现一个前所未有强大的综合体。
届时矛头必然转向东大!”
说完这些,李泽华叹了口气,“在美利坚的20多亿美元,彻底放弃吧,通知周受源,让他立即返回美利坚,将秘密账户手尾清理干净。
幸亏当初就有考虑到美资掀桌子风险,才在当地只留下一小部分资金用于牵制,没了就没了吧,凡是秘密资金通通不要了。
那些来路没有任何风险的基金也不能放弃,挽回一点损失算一点,具体后续交给央行出面讨要吧。
切记,决不能让它们掌握确凿证据,劳zi那些见不得光的钱都不要了,总不能硬找我麻烦吧?”
青云集团再强,也就是个正常商业集团而已,哪里敢正面承接美资集体暴走的滔天怒火,区区20多亿美元而已。
相比于在李家坡,在东大,欧萌外汇市场的收益,零头都不够,双方各自投入数千亿美元的大决战,哪怕国家层面战略力量介入。
也必须在市场交易中分出胜负,美资能关闭在美利坚的交易通道,可它没法强迫所有人都按它的意思,关闭所有交易所。
华府亲自下场,无非是给美资争取一块体面的遮羞布罢了,其在欧洲亚洲的做空资金,最起码得损失一半。
才有可能按最终协议价平仓割肉离场,想依靠掀桌子恫吓的方式全部拿回去,做梦呢!
各方也不是泥捏的,美利坚再强,它敢对超级经济体直接动手吗?
愿赌服输,上桌子只准赢,不许输,以后谁还愿意和它玩,大家不是怕了美利坚,而是尊重其冠绝全球的综合实力罢了。
这一块上千亿美元的巨额肥肉,注定让参与各方吃到满嘴油。
而作为诚意,为避免华尔街整体陷入流动性危机,引发更大灾难,各方均默许纽约外汇交易所,在此期间因为技术故障而停摆。
直到外汇市场尘埃落定,再按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盈亏上限,以协议场外对冲的形式,结束这场闹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不爽又能怎样,在人家地盘人家说了算,真把华尔街逼急了,拉着全球经济一块陪葬算谁的锅?
“我估摸着美资肯定会报复,不过也分对象,有几大经济体出面死保的做多基金,不仅可以拿回本金,还能在美资市场小赚一笔。
但肯定被记在黑本本上,将来被美资重点报复!
类似我们这种,虽然可以解释清楚顺利拿回本金,但在美利坚拥有庞大资产的公司,应该都会选择装聋作哑,权当没这回事。
毕竟在欧亚市场已经赚取超额利益,在美利坚那部分秘密基金份额损失也无所谓,相比于被报复,还是低调闷声发大财好。”
李泽华看着初步做多收益数据,笑嘻嘻道:“不枉辛苦布局几个月,这次起码赚回两个羊城半导体投资。
那20多亿美元,通通不要了,哪怕是公开渠道的资金,权当打发要饭的。
回头拉到1比2再趁势做空,把跟风发财的各路游资,个人投资者吃掉,又要入账一大笔,赚不完,根本赚不完啊!
哈哈!”
林文辉被他的豁达所感染,跟着笑道:“还得是老板您布局厉害,一个羊城半导体项目600多亿软妹币,两个不得上千亿呀。
再趁势做空,简直不敢想象最后能赚多少钱。
总之有这一大笔收益补充,今年的投资支出再无压力。”
“未来路长且崎岖,不过我就是喜欢挑战极限,你安排一下,做空收益到账以后,这些暴露的基金账户通通废弃。
然后把资金从比特货币和其它隐秘渠道过一手,确保不会被人追踪到来源后,再转移至其它秘密账户,准备在能源原油期货再干一票大的。”
说着,李泽华还颇为不满吐槽道:“这些交易所也真是的,外汇交易耶,多刺激,不给个几百倍杠杆,也得给三五十倍吧?
结果说什么近期波动太大,竟然就给个三五倍配资,以前拉几百个点就有一大帮人爆仓,现在还得拉好几毛钱才行,真是浪费时间。”
他有条不紊安排任务,“和各方沟通一下,谈成了就准备清仓收钱,哦,都忘了,刚才唐ning街打电话过来。
希望青云在汇率保卫战胜利结束之后,配合代英将英镑兑美元汇率,重新稳定到165附近,你看着安排一下吧。”
代英财相亲自打电话过来的请求,因为兑美元汇率太高,不利于代英接下来的商品出口,总之有钱赚,还能收获人情,李泽华自然不可能拒绝。
林文辉一一记下,随即安排人着手准备收割游资和个人投资者,毕竟针对美资的进攻,已经不是简单的资金对决。
其背后牵扯的利益太深,得各个主要经济体发话才行……
果不其然,随着华府火急火燎展开游说,威逼利诱,仅一天时间,一些实力不够的中小国家,和没有强大背景的基金,被迫开始陆续安排撤退。
被口头利益勾引的大猫,又开始秀常规墙头草操作,之前还在和汉斯上演兄弟情深,一块并肩作战做空美元。
下一秒就被美资拉拢过去,反过来做空英镑和欧元,而大户更不用提,这个阶段它本就是美资的小老弟,想平安赚钱过安生日子。
就必须得按美资要求,老老实实替华尔街接盘,否则失去美资庇护,在周边如狼似虎的凶险环境中,保准被狠狠咬上几口。
有这两家公开介入,美元汇率走势才逐渐企稳,不过东大宣布引入英镑,欧元开展货币挂钩一揽子协议的冲击太大。
市场普遍看好英镑,欧元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的强势走向,何况华尔街还没放弃挣扎,各路多头也不会坐视它成功脱困。
面对欧萌开出的锁仓,按约定价格对冲多空双方仓位,结束这一轮金融战的提议,华尔街断然选择拒绝,因为那样的话,损失太大。
仅公布出来的数据,包括高盛,花旗,摩根,桥水,索罗斯等鼎鼎大名的金融机构,就在欧亚多个主流外汇交易市场。
持有总计超过3700亿美元的空头仓位,虽然普遍以四倍杠杆持有,但真实本金也达到了700亿以上。
这还只是初步统计公布出来的数据,遍及全美的几千家金融机构,都不是瞎子聋子,华尔街公开布局英镑已经有几个月时间。
期间不断通过各种传媒渠道,对市场公开吹风,吸引一大帮国际游资,和中小金融机构加入战斗。
它们本身抗风险能力就差,而且第一轮低调低成本建仓期,都被华尔街大资本吃下,轮到中小机构和游资上场时,英镑已经被打到155-158。
简而言之,这帮人的持仓成本绝对不低,再参照目前英镑兑美元100比175,且还在不断走强的趋势,这些中小机构和游资。
事实上已经走到悬崖边缘,偏偏场外还有无数投资人和机构,闻风而动疯狂挥舞着手中钞票,涌入市场疯狂做多,几乎每一个点位都有海量买入订单在排队等待成交。
若非华尔街资本还存着场外协议平仓的希望,在不断投入资金做空阻击,企图用少量筹码保住海量本金,不然这帮做空早就被吃的渣渣都不剩下。
这导致做空方遭受严重损失的同时,还要饱受心理煎熬,它们压根抢不到筹码进行平仓操作,只能眼睁睁看着本金不断减少。
心理素质差一些,或者资金来源于借贷,不明渠道,准备跟风投机大赚一笔的机构或个人,此时已老老实实上天台排队吹风。
仅仅一天时间,纽约,伦敦,法兰克福,巴黎,李家坡,香江等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就陆续有上百人表演高空自由落地运动。
怪不得别人,因为资本市场不相信眼泪,这是个最纯粹的零和游戏,有人赚就一定有人亏。
没看到强大如华尔街,这会也在两面受气嘛。
线上外汇交易市场,被多头暴揍,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线下国际金融市场,之前抛售英镑砸盘有多开心,现在就有多惨。
因为市场上真实流通的英镑数量有限,东大准备一口气兑换1200亿英镑(实际以欧元为主,但为配合东大资本做多英镑,央行故意对外吹风)。
脚盆鸡,三哥,李家坡也准备兑换500亿,加上之前代英动用700亿美元回购的英镑,欧萌也配合回收,几方一起行动。
导致国际市场出现惜售和捂盘现象,因为所有人都等着英镑升值,同样的100块,放一天就多出几美元收益,谁舍得换?
人为创造的英镑流通稀缺性,又进一步刺激英镑升值,反过来还把华尔街资本给套牢了,如果说外汇市场还能协议平仓。
可那些用跨国大集团名义借来的英镑,怎么办?
国际市场买不到,代英国内金融机构短期拆借,利率30%,谁敢去借?
现在整个代英金融行业开始紧缩银根,对任何超过百万规模的英镑借贷合同,都要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其被用来成为华尔街脱身的筹码。
这下完蛋咯!
华尔街为谋划这轮汇率战,通过不同渠道,向在代英的美资企业,金融机构借入数百亿英镑,这其中99%是短期合同。
时限最长的也就六个月,最短的才七天拆借期,这是因为长期合同利息高,精于算计到骨子里的投行,当然不可能浪费每一分利润。
没曾想,集合整个美资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竟然在英镑面前马失前蹄,不管曾经有多辉煌的历史,现如今有多强大。
通通没用,合同到期拿不出相应的英镑还款,就等着被冻结优质资产吧。
什么,你说还美元?
白纸黑字的合同,好好看看,不接受英镑之外的任何还款方式!
这条,还是华尔街强行要求加上去的呢!
不为别的,就是笃定英镑短期内暴跌,原本借入100英镑,它们转头换成152-165美元,然后拿去外汇市场砸盘。
预期砸到130左右,届时拿着130美元换100英镑还给金融机构,多出来22-35美元,加上杠杆不知翻多少倍,就是华尔街的利润。
再配合外汇交易的收入,不知不觉中,大几百亿乃至数千亿利润到手。
可惜,现在已经100换175了,换了就得亏死。
最恐怖的是,换不着,整个市场都捂住口袋,唯恐错过这一轮暴涨,什么175美元换100英镑?
大家都看好涨到200甚至更高,想换,那就按205美元换100吃点亏给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