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公司也确实种了一些,不多,几百吨而已,就算卖出也不够回本。
不过谁让青云胃口大到惊人呢,一看当地种棉花条件得天独厚,关键战略位置也非常不错,还是被欧美忽略的角落。
当即来了兴趣,派人深入调查一番,一查,该公司的好日子来了,哟呵~干农业机械,五金生产的制造业公司不务正业。
跑来种地了?
再一查,还是业内少有的技术领先科创型企业,被外资排挤的没活路,只能出国找订单?
那还犹豫个屁,李某人大手一挥,先投一千万为梦想情怀买个单,简称战略入股,老板先别急着跳楼啦,赶紧回来组织扩大生产。
拼夕夕体验店了解一下,下沉农村市场,直面消费者本人的庞大销售渠道,抹黑?
不存在的,你能指望农民没事看互联网骂仗,了解该企业的负面信息,从而拒绝该企业产品?
扯淡呢,那会完全是卖方市场,终端销售怎么说农民怎么听,拼夕夕力推的明星产品,品质价格杠杠滴,闭着眼睛买入准没错。
于是乎濒临破产的工厂瞬间起死回生,这还不算,青云决策委战略规划办公室,又抛来大订单,再来一千万生产设备试试水嘛。
青云给工厂钱,工厂拉去东南非洲小国,继续换土地扩大棉花种植面积,青云负责在当地完善种子化肥农药等,一系列配套工厂建设。
对当地而言,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开天辟地第一回有了现代化产业链,据说大统领亲自参加农药厂开工仪式。
(设备是国内某县淘汰的80年代产线,倒是又让青云发现个新世界,国内一大堆淘汰的落后产能,可以搬去东南亚,非洲呀。
尤其是水泥,农药,化肥这种必须靠近消费市场的低附加值产业链,大老远运过去,运费亏死人。
如此不仅加快国内产业升级进度,还能有效开拓市场,青云非洲事业群足足几万销售员,正准备大干一场呢。)
1200万美元,也创下当地自jian国以来招商引资纪录。
青云不仅依靠该企业的渠道购买土地,也通过其它方式大量购买土地用于粮食,经济作物种植。
赚不赚钱真的无所谓,关键是这些重要资源必须掌握在东大手里,接下来一年多,青云以各种名义向当地派遣超过3000人。
并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不惜血本笼络当地各阶层,甚至还帮当地衙门,组建了第一支现代化轰隆隆力量。
嗯,总共拥有16辆卡车,4辆吉普,100多辆两轮电动自行车,及200部荣威手机(通讯专用)等拥有“诸多”技术力量的四个连。
可别小看这五百人的力量,在2011年底,欧美资本察觉到当地变化以后,企图将青云赶出去时,他们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根据事后查明,欧美公司压根不是通过正常渠道察觉当地变化,而是通过调查,世界贸易结算系统的资金流向,进行确认。
同时还收买了某些无耻之徒,在国内替它们寻找,涉及当地进出口贸易清单,通过明细判断出我们,在当地的具体投资情况。
如果不是青云当机立断反击回去,恐怕该公司不仅要面临破产绝境,甚至连当地的工作人员都留不下几个。”
李泽华至今心有余悸,幸亏青云本身也不算一个正常商业集团,信息收集能力也很强,抢在欧美资本交涉无果,意图掀桌子之前。
抢先出手,将当地试图染指青云资产的人,挨个清理一遍,私底下究竟没了多少人,李泽华不在乎,总之欧美资本没有得到当地配合,想耍阴招都没办法。
至于公然从外面调人,青云更不怕,现有国际秩序对欧美有利,它们但凡敢公然践踏,东大不得拿个高音喇叭满世界宣传啊?
为了区区上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后续加大投资规模),摧毁无数个万亿美元也买不到的有利秩序,欧美公司昏了头才会掀桌子。
大不了欧美资本一块进场耗着呗,青云又不担心会失败,万一真有事,一个卫星电话求援。
正在当地北边几千里之外,以护航为名巡视suo马里海域的轰隆隆编队,几天之内就能赶到,在轰隆隆射程之内,青云怕个屁。
所以李泽华现在的核心诉求很简单,“以东南亚各经济体目前配合程度,完全可以组建一个,专属东大的国际贸易结算系统。
刚开始动静不用太大,只拉拢信得过的金融机构加入,仍旧以美元为主要结算货币单位,等以后实力强大了。
完全可以要求所有,与东大有贸易往来的第三方,必须改成它才能交易,甚至在时机成熟时,完全抛弃美元。
为软妹币成为世界主要结算货币做准备,为了减少阻力,趁现在和欧萌,脚盆鸡,三哥的关系过得去,也可以相应分出一部分利益。
用于拉拢欧元,英镑,日元加入这个结算体系……”
没等众人从震惊中反应过来,他接着道:“另一件事,就是关于国家层面的产业扶持基金问题,青云毕竟是一家民营机构。
随着产业扶持基金规模越来越大,我深感力不从心,不如请财政口谢老总出面,召集相关单位出面主持。
青云愿意为这个基金,每年捐赠一大笔资金,用于扶持掌握核心技术的科创类制造业公司。
同时也请在座赚了大钱的老总们,慷慨解囊,帮帮我们岌岌可危的制造业同行,毕竟金融业无法单独存在,必须依靠强大的制造业支持,才能赚取更多超额利润。”
一听要掏钱,在座各位就有些不淡定了……
第671章 ,制造金融并驾齐驱
任何时候,提钱都伤感情。
何况还是动辄几个亿几个亿的往外掏,别看在座各位手里能调用的金钱,动辄以百亿计算,可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夜老总,这里你最大,起个表率作用吧?”
“少给我戴高帽,谢老总,楼总和周总都是正步,我一个副的何德何能排第一。”
正抬头看灯,努力想从中发现异样美的夜景明,一听李泽华打趣声,脑袋直接摇成泼浪鼓,“穷啊,都以为像你似的,一年挣它千八百亿玩一样啊?”
可惜叫李泽华盯上,不脱层皮别想跑,当场就掰开手指给他算做多英镑的收益,“南电这次可没少赚,就国内沪市交易所起码收入30亿吧?
香江和新家坡市场,那后台数据储存的备份库,就在我公司总部机房呢,瞒得住别人瞒得住我?
少说也得有个五亿美元进账,更别提产业混合基金在欧洲的直接做多收益,那里面还有一大堆未结算的利润……”
夜景明下意识伸手捂他嘴,“行了行了,再说下去这点老底都给你掀完了,要多少,你给个数,我认栽还不行吗?”
顺利打开突破口,李泽华鼓掌叫好,“爽快,那就一年10个亿,不为难吧?”
夜景明险些跳起来,“十个亿,还每年?你怎么不去抢?!”
说不肉疼那绝对是假的,毕竟投传统制造业,还要做巨额科研投入,无底洞啊!
回报率还没银行定期存款利息高,关键风险很大,一旦科研没出成果,前期投资全部打水漂。
可一听李泽华拿产业混合基金说事,夜景明瞬间没脾气,因为那里头有他私人的钱,单单这一次赚到手的利润,就足够缴个十来年。
尤其李泽华还能保证,将来每年都能赚取大笔超额利润,何况出钱的是公司,赚钱的是本人。
不过十个亿也太多了点,就算他咬着牙肯掏,其他人也未必愿意,他这一带头,后边人给也不是,不给也不行,指不定怎么恨他呢。
见他还在犹豫,李泽华拿起茶杯一口,和旁边即将上任的楼老总,看似闲聊道:“楼总,最近开车加油,油价又涨了吧?
高油价害死个人呐,我刚过来路上加满一箱98,竟然要5000块钱(防弹防爆车特制油箱),玛德,这年头搞金融,还不如开加油站来钱快。
你上来可得管管,再这么下去,我都不敢开车出门了。”
在场任何一位都是这个国家,最优秀的顶尖人才,哪能听不出他看似抱怨,实则另有所指。
汇金集团楼老总就呵呵笑,实际上他也不开车,不过并不妨碍接过话茬,“是得调控了,连李董都加不起油,说明油价已经影响到国计民生了呀。
不过这国内我们还能说上话,国际上的油价,还得李董你们多费心啊,这方面你们才是最专业的。”
如此赤果果的暗示,在场所有人都瞬间领悟,转念一想,相比于接下来原油期货的预期收益,这一年十个亿才哪到哪?
有了英镑汇率战成功经验,欧萌东大,脚盆鸡三哥,合作起来已经心照不宣,就等着合适时机一起发动,再给美资来个狠的!
国内嘛,大家肯定看青云的动作,谁让它手头美元资产最多,在外投资渠道最广呢,指不定这一次在座各位都得大赚一笔。
“行了行了,少在我面前哭穷了。
今天是看在谢总,楼总和周总的面子上,我认栽。”
这么想,夜景明释然了,大手一挥豪气万丈:“你们几位都认同,再难也得想办法办成,权当为国内产业升级大战略助力咯。”
有了带头者响应,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润华集团董事长秦祥礼,一看李某人眼神不怀好意瞥过来,苦笑道:“扶持科创类制造业公司,利国利民,润华也出10个亿。”
好嘛,剩下的几位都不用催,但凡在青云产业混合投资基金有私人份额,或以公司名义投资的公司,如中金国际,汇丰,工行。
等一大批金融机构,或陪着笑,或苦着脸,别管是否自愿,通通按级别认领每年出资额度,副步企业起步10亿。
可惜三大正步企业要么没来,要么没做金融投资业务,不然筹集资金规模会更多。
可即便如此,在场23家大型企业,仍旧贡献出210亿天量资金,连穷到叮当响的利保集团贺忠平,都毫不犹豫主动掏钱上车。
因为这不是割肉,而是纳投名状,给钱就代表是自己人,愿意为东大产业升级,制造业发展腾飞贡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何况又不是无偿捐赠,是以战略投资入股形式进行扶持,保不准其中有几家成功突围崛起,将来资本回报率可不低。
李泽华和青云之所以如此大费周折,弄产业扶持基金,还一定要让财政口,央行出面负责,让各大金融机构掏钱,就是为将各方未来利益绑定到一起。
东大制造业国运,理应和自家金融集团未来强行绑定,只有让所有掌握核心资源的人,或集团从中获益,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只有这样,才能让制造业企业在面对外部残酷竞争时,免于遭受内部势力背刺掣肘,如此才能集中力量一致对外!
道理很简单,如果都是国家或单独某一家出面扶持,将来成功了,税收给到国家,就业给到弟方集团,收益给某一家赚走。
可其它金融机构呢?
一旦没有从该领域赚到合理利润,又在外拥有大量资产,要靠外资大投行分润利润,保障海外投资安全。
那外资和内地制造业企业发生矛盾时,金融机构的立场就很难说了。
科创类制造业公司,外有强敌压境,内部又无法顺利融资,怎么打的赢,就算有青云在背后支持,可青云也没开印钞厂。
何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青云,几百万家制造业公司,累死他也别想面面俱到,失败是大概率事件。
成功?
那还不如失败呢,光想想青云一家民营企业,手里控制着几百上千家制造类上市公司主要股份,且各个都是行业翘楚,就不寒而栗。
李泽华想干嘛,清云意欲何为?
别说什么都是初创企业,大家都能投,是青云一点点投入资源,历经千辛万苦扶持起来的屁话。
一家吃独食招人恨就算了,还映衬出一大堆同行都吃干饭没点用,最关键还犯忌讳,一家民营企业大而不能倒,大家勉强捏着鼻子认账,毕竟为了经济发展嘛。
可一言定兴衰,一家控制着整个高端制造业命脉,将来有分歧,听谁的?
就这一条,足以让各方联起手来,毫不犹豫绞杀青云,因为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尤其是还意图窃取……
现在通过青云产业混合投资基金,和即将成立的国家科创类企业扶持基金,为共同纽带,前者帮助金融机构和幕后实控资本赚钱。
后者不仅成功将烫手山芋主动上交,还巧妙串联国内主要金融集团全部加入,成为利益共同体,受此影响,国内科创类制造行业。
将受益无穷,产业升级的进度也会极大加速完成,最关键是核心产业抱成一团,将来参与国际竞争时,再无后顾之忧!
23家中的21家每年出资210亿,青云大手一挥补上90亿,谢总代表财政口,周总代表央行,加上三大社保基金,凑足每年600亿。
凡是符合科技创新标准的制造业公司,都将得到强有力资金,销售渠道和政策扶持,最关键是通过产业扶持基金,可以最大力度实现内部资源共享!
堪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任何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将书写人生最为灿烂的光辉一笔!
谢总和楼总相视一笑,他们早就谈好分工,两个人一块共同主持,只要基金弄好,再拉上工信和税务等部门,想不做出成绩都难。
有这一份通天功劳,未来一片坦途!
唯一一家(青云另算)没给钱的光大集团董事长,还摸着脑袋很纳闷,琢磨到底怎么个事。
第一次见如此踊跃积极交钱,还是每年十个亿那么多,大家都疯了?
有心凑个热闹吧,可十个亿啊,不是百万千万,即便是他也感到肉疼。
可还没等他开口询问,旁边交通银行董事长就小声问,“你在青云产业混合投资基金没份额吗?”
得到确切答复后,狐疑着上下仔细打量他一圈,眼神透着古怪,说出段莫名其妙的话来,“那你今天来开会做什么?”
光大银行董事长都懵了,合着没投资,会都不让参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