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如果对方表达出某种愿意妥协信号,乃至于主动积极配合东大的战略执行,那也不是不能再续前缘。
而后者,则是回国按照东大意志,从无到有组建一支充满东大气息的轰隆隆力量,包括导员在内的所有先进榜样,都将出现在这支力量里。
它的所有装备,都向东大彻底靠拢,而技术装备的后台,都使用新一代北斗导航通信技术标准,由专门派出的人员负责掌控操纵。
一旦成型,其迸发出的威力,必然震惊整个区域,尤其是背信弃义的某一方,从此将永无宁日,直到其回到东大预设立场上来。
可几年后的全方位打击,无法改变现在的博弈结果,青云有必要让竞争对手明白一个道理,即便眼下东大无力触及这一区域。
但作为冉冉升起的超级经济体,哪怕受硬实力投送限制,只能发挥一小部分力量,也要通过最简单粗暴方式,告诉全世界!
超级经济体的尊严,绝不容挑衅!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青云毕竟是民营企业,不那么min感,和绝大多数跨国公司一样,睚眦必报才是我们维护自身利益,不受侵犯的最低成本手段。
单独压制所有区域竞争对手,哪怕青云再强大也不可能做到,6颗紫蛋无法同时压制100人,可5颗紫蛋一定能让剩下99人望而却步。”
李泽华从未想过放弃,哪怕将来青云无法在海外立足,他拥有的财富也足够支持自己,在国内愉快潇洒一生。
只要能为东大争取至关重要的潜力兑现时间,他背负一点骂名又如何!
大老总被他这种自我污名化,自我奉献的精神所触动,换成别人,可能听完一笑了之,可青云真是这么做的。
虽然其背后动机,是绑定东大资本,在完成全球扩张战略后,单独分享一份某区域的资源掌控权,但这些不足以抹杀青云特殊贡献。
想到这,大老总突然对青云某些动作来了兴趣,“你捐赠给航海委员会的资金,就是出于这个目的吧,正好这次顺路过去看看。
两艘超八千吨的零五五战驱下水入列,以后说话的底气都充足几分。”
“那可真是太好了,我由衷希望您能爱上这种感觉,来年拨款时能给予必要倾斜,就更好不过了。”
李泽华喜上眉梢,“如果老总您不介意,我愿意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出一大笔额外经费,继续以航空航海募集捐赠的名义。
为轰隆隆力量建设贡献一份微不足道的力量,毕竟辽渔16旁边,青云与达利安造船厂合作投资的新船坞,已经建成投入使用。
无论是试验测试,还是现实在某个时间点切实需求,我们都应该早作准备。”
他这番话已经不再是暗示,而是赤果果的拍胸脯要再捐赠一艘。
大老总忍不住盯着他看了好几眼,突然开口道:“你是不是在担心吕宋的那个裁决递交申请?”
亚马逊的蝴蝶轻轻张开翅膀,都有可能引发千里之外的一场飓风,青云这么大体量的超级商业集团横空出世。
已经让某人记忆中的原时空重大shi件发展轨迹,发生剧烈变化,好在他已经不需要未来记忆进行投机赚钱,青云的庞大体量,足以应付一切挑战。
比如吕宋提前近一年时间,在美资支持下捣鼓出的所谓裁决闹剧,同样是三年期限,不过在东大和青云努力下,第一次在国内意(非错字)会闯关失败。
可所有人都清楚,随着美资在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失利,尤其拉拢代英的英镑汇率战,和接下来原油多空决战。
必然迫使美资铤而走险,采用掀桌子的方式强行破局,对欧萌和大猫,美资选定了二猫作为绝佳突破口。
而在东方,美资同样选择在脚盆鸡和吕宋,这一北一南两个关键位置上,埋下足以改变局势的暗雷。
这一点,欧萌和东大,脚盆鸡都心知肚明,双方都尽全力出手,想要干扰美资引爆暗雷的先后顺序。
二猫爆,欧萌危,东大赢得最后喘息机会,反之亦然。
而美资也注定没有足够力量,同时在一西一东两个方向上,对两个最强大经济体同时出手,那样只会偷鸡不成蚀把米,贪多嚼不烂最后活生生撑死自己。
吕宋的裁决闹剧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出台,随着第一轮被否决,接下来马上要进行第二轮表决,东大资本已经无力阻止。
一旦其顺利通过,最早在2012年11月,最迟于2013年1月生效,为期三年(比原时空至少提前半年),美资企图借这一手遏制东大资本发展,阻挠其顺利突围。
看情形,有利有弊,利在不是立即动手,而是选择先欧后亚,解决关键敌人后,再裹挟欧萌资本一块给东大资本施压。
可三年以后,压力就大了,东大上层已经彻底明白,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竞争,赢则龙游四海再也没有掣肘。
输,则要交出过去三十年经济发展成果。
放弃?
不存在的!
也幸亏有三年多的缓冲期,东大有充足时间做好应对策略,比如,趁着和欧萌,美资关系都不错的当下,大规模引入所需的一切技术和设备。
这其中青云发挥巨大且不可替代作用,尤其是提前有预见性的增加各种万吨轮船订单,给十余家大型造船厂进行战略注资。
帮助其分别扩充两到五倍不等造船产能,并引入发展欠缺的大量船舶制造工艺,技术,和特殊材料专利技术,帮助其提前扩充储备大量技术工程师,和产业工人规模。
并从大猫,二猫及其它东欧经济体,大量挖掘高薪聘请技术专家学者,教授和优秀产业工程师,数量高达数万人之多。
这是阳谋,因为美资体系内没有猫系工程师的位置,以前它们是通过抢到手后毁掉,或任由其自生自灭手段,让时间消灭对手。
现在青云花高价一网打尽,美资甚至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除极个别名声在外的顶尖科学家外,其他大部分人都被安全转移到东大。
其中暗地里上演的拦截,阻止,就不提了,说到底人心都是肉长的,经济持续下滑的东欧各经济体,根本无力提供相匹配的岗位给到他们。
而美资体系,又用不上猫系科学家累积的知识技术,这些掌握核心知识产权的科学家,要么落入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困境,忍受贫穷。
要么投奔东大过上好日子,配车配房,全家被打包优待,一起享受幸福生活,还能拿每个月数千美元,特殊津贴的诱惑下。
怎么选,还用得着想吗?
有了提前扩容的产能,和提供技术研发支持的大量本体系科学家支持下,东大经济发展成果,迅速转化成相应硬实力。
尤其是还得到青云系全产业链秘密支持,大量民用产品技术发展成果,以近乎零成本供给五军都督府企业使用,如需二次授权转移,需经青云同意。
随着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使用,尤其是北斗导航全球并网,在信息安全,电子设备,以及通过大量电解铝衍生副产品,提炼出来的特殊材料。
被广泛运用到最新轰隆隆产品上,比如设计定型的勾11b,勾15b,勾10c,勾20b都开始小规模实现量产。
包括紧锣密鼓改进技术升级的零五五,零五二,零五四和零五六量产型号,都将在今年底开始大批量都开工建造。
预计今年底修缮完成的辽渔16,将第一次公开前出大洋,以及新增的两个船坞。
将铺下同型号的渔17,和验证全直通倾斜甲板的渔18,东大海洋轰隆隆力量,将在12年底至13年初,得以全面释放产能。
甚至上面已经下定决心,一边开工一边升级,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总之一切都必须为国运让路。
上面给出的准确时间节点是在2015年11月,到2016年三月间,赶在临近某个特殊界限节点前,确保所有新装备形成实际战斗力。
目前在达利安造船厂,零五二改进型一口气铺下6艘龙骨,而在魔都沪东,江南,苏省启东造船厂,十多艘改进型零五四,零五六也在同一时间开工建造。
第二代零五五的三,四号也将在同一时间铺下龙骨,只要技术相对成熟,其第三批次的4艘,和零五二的第n批次的8艘。
也将抢在那个时间节点以前,下水服役。
而青云,正通过投资产业基金和京东的大猫k基金,秘密联络冬宫殿,开出25亿美元天价,替青云老板,买两架私人飞机。
别的要求不多,和大猫现役35bm型号一模一样就行,为确保私人飞机的安全性,青云额外开出一亿美元一台,购买发动机的请求。
大猫本就和东大探讨过出售35外贸型的可能,只是担心东大工业能力,能迅速进行逆向研发仿制,担心冲击其国际贸易市场。
所以迟迟未曾答应(后来在二猫事件后,迅速做出妥协,一口气出让24架)。
现在青云以私人买家身份,开出天价的同时,还用青云产业基金的未来收益诱惑,涉及上百亿美元的利润,大猫内部迅速动心。
最关键是,青云答应了其它一系列不对等要求,只求抢时间拿到两架原型机,以及大量发动机进行逆向研发。
它的大航程,优势机动布局,新材料应用,挂单量,航电可升级属性,才是东大看重的根本……
第686章 ,开源节流共渡难关
大环境缓和是缓和不了一点,朋友来了有美酒招待,敌人来了嘛,就只好拿起猎枪咯~
坐位对面的幕僚长反倒是挺有兴趣,还就35bm秘密采购事项多问了几句。
当得知大猫家全盘接受青云开出的条件时,他还有几分疑惑,“外贸版型号出来这么快吗?”
李泽华想了想,有些不确定道:“好像不是外贸版本,听说就拆了几个关键设备,其它原封不动送过来。”
表面上说的风轻云淡,可暗中,青云付出多大代价只有自己清楚,大猫版微信和国内微信,都给了k基金一块肥肉。
至于k基金背后由谁掌控,青云管不着,只要能顺利将东大需要的东西带回来,其它一切非原则问题,通通可以做出让步。
而面对无法抵御的巨额诱惑,大猫家也配合的天衣无缝。
李泽华翻看吴奕斌曾经汇报的内容,找到具体交接细节,小声道:“那边会在年底安排一架35bm驾驶员,以醉酒名义意外训练坠毁……
至于另一架会在明年初,视特殊条款落地进度,以零部件半成品形式送过来。”
“嘶~”
幕僚长简直被惊呆了,还能这么玩?
大猫家是真是做事真特么讲究啊!
醉酒,飙机,意外坠毁,偷梁换柱,还是经济体上层建筑一手操办,简直让人拍案叫绝,不过也符合大猫一贯简单粗暴性格。
至于这两架私人飞机和十几台发动机,到了以后具体分配给谁,如何做系统逆向研发破解,那就和青云无关了。
它只负责出钱,东西交接完以后,被上面允许去中海油参一股,拿点炼化后的石油天然气销售指标,和润华合作把支出弥补回来。
绕老大一个圈,也算是变相掩人耳目。
五军都督府也做好充分准备,只等两架原型机一到,立马全面展开内部勾16,和勾16电子战研发生产项目。
至于第二批次完整的48架s35(本时空大猫想多赚一笔)合同,大猫还拖着没松口,它们似乎并不担心东大,能在一两年内能够进行仿制升级。
美资在二猫,在吕宋脚盆鸡同时布局出手,任谁都看的出来目标指向谁,要不汉斯猫先倒霉,届时大猫需要东大出手缓解压力。
要不东大先碰雷,可现在双方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一旦美资内部谈妥,率先在吕宋出手,东大接不住几招就得落败。
所以无论是拉拢东大,在关键时候提供支持,还是适当增加它的实力,方便拖住美资手脚为欧萌争取布局时间。
48架的购买合同一定会成交,只是时间早晚的区别而已。
东大呢,当然想早点拿到,这意味着可以提前进行航电改造,争取早日形成战斗力的同时,逆向研发拆解吸收新材料和相关技术。
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勾16和电子战版本,伸长脖子正等米下锅呢。
幕僚长其实对这块非常感兴趣,只是受制于保密等级限制,和分管工作的不同,识趣的克制住并岔开话题,将重心焦点转移到投资辽省的问题上。
“……保住辽省的制造业规模和竞争力,对稳住该地区经济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作用,尤其是劳动力密集电子代工业务。
虽然没有太多技术含量,但在稳定社会经济方面,具备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青云这一手产业转移,算是解了当地燃眉之急。”
面对幕僚长的夸赞,李泽华并不做直接回应,而是表示谦虚之余,隐晦旁敲侧击当地衙门的态度。
何尝不知道他的担忧,只是这个问题谁也不敢打包票,辽省几个经济发达城市,其它两省省会还过得去,可剩下地市。
一旦确定不再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发展,工业招商引资为首要任务目标,当地未来究竟该何去何从?
又能做出什么样子?
谁心里都没底。
单纯依靠第一产业,服务业为主,形成以特色旅游,特色农产品种植,食品加工业为辅,哪怕让江浙鲁京大规模吸纳当地劳动力。
剩下的那些,仍旧是摆在当地衙门面前最大的难题,失去原本的外部投资,内部又要进行大调整,收入锐减的当下。
想要缓和矛dun谈何容易哦。
由财政全额补贴当地养老和医疗,通过内部调控,确保当地可以长期低价格购买基础生活物资,只要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不受影响。
大的宏观层面上可以确保稳定无碍,前提是长期做转移支付,财政上要承担极大压力,但从微观角度,或者干脆通俗点说,个人,尤其是年轻人。
好在有包括青云为首的一大帮民营企业,及央企国企出手,向环渤海经济带注入新活力,首先是招募工作人员的籍贯上,做出妥协。
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当地人,通过一家录一人,实现在其它城市安家落户,逐步将家人带出去的战略,在某行业价格稳定上涨抗通胀前提下,完全可以实现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