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数的主要资源,基本都被先发展起来的经济体,全数吃下,它们倚仗互相联盟,给后来者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妄图通过构建的体系优势,迫使后来者交出发展的一大半成果,比如铁矿石所谓的集采,脚盆鸡钢铁和三大矿山合谋。
弄出一个响应价格机制,即全世界所有有实力的钢铁企业,必须统一和三大矿山谈每年的采购价,注意哦,不是单独谈。
而是这些抱团的钢铁企业中,有一方率先开价,并和三大矿山集团达成一致,那么剩下所有钢铁企业,都必须无条件遵守这个指导价。
问题是脚盆鸡企业,通过幕后控股其它公司,入股了三大矿山集团,它们哪怕开出天价,无非就是左手倒右手,大不了事后分账。
可是对东大企业而言,则意味着遵守规则,每年额外损失几百上千亿采购资金,所谓行业超额利润,一多半被外资以各种形式拿走。
不遵守规则,又要面临被卡脖子,没有原材料生产,克服困难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国际市场被制裁的层层困难。
以前,东大没得选,不过现在随着江浙资本退居幕后,青云系为首代表东大核心利益的资本集团上位,一切都必须得到改变。
而新一轮剧烈冲tu,也在所难免。
仅仅一个钢铁业就面临每年千亿级别失血,那么其它依靠外来原材料的各行各业呢?
尤其是依靠基础专利,趴在东大身上吸血的脚盆鸡,每年赚取大几千亿的超额利润,反过来还要给东大发展设置各种障碍。
李泽华不能忍,可又不敢轻易下决定,毕竟这是国运之争,如果不能取得大部分集团认可,单凭青云一家贸然行动,很有可能将目前到手的大好优势局面毁于一旦。
好在,几乎面对面交谈的所有人,都表示充分理解,连眼前这位也不例外,“有什么可犹豫?按规则办,谁也挑不出错来。
真到了见分晓地步,欧美联合起来固然强大,值得东大全力以赴谨慎应付,可区区一个脚盆鸡,什么时候也配上桌指手画脚?”
“您要这么说,这趟去时代见曾总,那我可火力全开咯?”
李泽华进一步试探道:“比如atl想派个副董事长过来。”
巡抚冷笑一声,“你鬼精鬼精,会让外人涉足青云的核心场所?”
“嘿嘿,这不是担心外部压力太大,给弟方惹麻烦嘛。”
李泽华心里有底,当即不再犹豫,什么输送专业人才,滚一边去吧。
就凭青云网罗的全国专业人才,足够支撑动力科技取得不断突破,就算脚盆鸡企业在不断干扰,抢着注册新专利,他也不怕。
因为大部分基础专利有替代品,就算偶尔碰上核心专利,大不了多花冤枉钱,我特么不用行了吧,指望跟着东大新能源躺赢。
脚盆鸡也配?
至于专利审核标准这一块,青云完全可以引入更严格的测试制度,想通过造假来实现弯道超车,下辈子也别想成功!
于是,等到了时代新能源厂区,李泽华下车第一句话,就让曾毓民喜出望外,“按照你的要求,所有涉及关键岗位的人,无条件重新加入审查。
只要你认为不合适,或者有隐患的,哪怕是核心管理层,也一个不留!
东大别的不多,就是人才多,哪怕重新培养,也好过留下存有隐患的人。”
又强调一遍,厂区内决不允许出现,青云电子科技之外的电子产品,所有监控系统,感应装置和设备,软件,通通必须使用青云系产品。
这是不给外资留下任何窥视的可能。
曾毓民这些日子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因为青云母公司,就光刻机技术,半导体技术设备,以及在南美与脚盆鸡资本的合作很深。
atl背后的资本一看有利可图,立马凑上来,要求时代新能源开放核心产业链和技术储备库,与之共享成果。
李泽华当时虽然隐晦表态,可也不敢在核心产业转移的关键时候,与脚盆鸡资本撕破脸皮,故而曾毓民很头疼。
现在舒服多了,“早就应该这么办了,现在我们要钱有钱,要市场有市场,既不缺技术人才,又不缺产业扶持政策,前途一片光明。
凭什么让小鸡仔过来分一杯羹!
特么的,从05年到现在,我是憋了一肚子火,总算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好日子还在后面呢,不过你可不能掉以轻心,小鸡仔下手狠着呢,尤其是核心人员的安保工作,一定不要吝啬。
对于能够日常接触到你们的人,也要按惯例,每间隔一段时间,就做一次完整的调查,避免出现突发意外。”
李泽华见多了针对重点关键人物的“意外”,关键他自己也这么干,至今为止,通过青云在海外的布局行动。
起码有超过一千名各领域,具备巨大发展潜力的工程师,科学家,要么在深受感动,提前和那位在天上拥抱。
要么脑洞大开,从此丧失思考能力。
还有的不是缺胳膊少腿,就是终日与快乐相伴,说起快乐,这个是最容易勾他们下水的途径,毕竟欧美大谈特谈快乐。
这些年轻一代的工程师,科学家,又没什么钱享受生活,突然被勾引见证新世界,扛不住诱惑被迫沉沦,很正常。
在绝色佳人辅助下,两三次就彻底离不开快乐加持,神经受损,大脑废一半,自然就没多少威胁。
而对成名已久的大佬,布局没那么容易,光一个接触到其身边,取得信任,就不是一两天能做到的事情。
好在还能通过金融手段,忽悠手段,从他身边人下手,包括不仅限于渲染巨额投资回报,将其家人的积蓄哄骗一空。
待其出现巨大经济窟窿后,再想方设法取得其身边人信任,进而与科研大佬本人接触上,能收买引诱,则与其合作,获取科研成果。
完全不能为我所用着,那就只能寻求相对完美的机会,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还别说,针对关键人物的布局,顶得上弄掉上百个科研牛马,因为每每重大科研进展,往往是某个天才的灵光乍现。
方向对了,无数科研牛马反复试错,总有一个正确的。
现在灵光乍现被从源头按死,其整体科研必然遭受巨大影响。
自己都这么干了,李泽华当然害怕对手也用同样的招式,对付青云系重要科研人员。
为此产业基金,特意从每年的净利润中,拨出上亿美元的特殊经费,捐赠给国家安全和五军都督府,由其派出专业人员,对青云体系内优秀研发领军人物。
和极其优秀的天才年轻人,进行重点保护,包括他们的饮食,出行,公开活动等,通通被纳入青云重点保障体系内。
什么博士研究生配偶包工作,那都是小意思,青云恨不得把最优秀的那部分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家养了十年的狗,都重点保护起来。
唯恐外资找不到机会,对这些猫猫狗狗下手,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养了十年的狗狗突然没了,科研天才不得伤心怀念几个月?
这中间因为情绪没落,得耽误多少工作进度啊,万一那价值连城的灵光乍现,就这么折腾没了,青云找谁说理去?
李泽华没读过几年书,可他对真正有技术研发,有重大技术突破能力的科学家,那是尊重到骨子里,只要能拿出成果,要什么给什么。
就青云陆续买入的那十几架空客,平时集团事业群副总裁级别,想要申请使用,都得打报告提前申请走流程,可要是技术大牛想要。
一个电话,全程绿灯。
以至于有人在背后悄悄说闲话,在公司,通过金融,销售,渠道额外赚十个亿的副总裁,还不如科研取得突破,投入十亿赚八亿(说酸话)的实验室老头子。
真是奇了怪,比不过科研老头就算了,人家家里人甚至都能动用私人飞机出国旅游,他们除非紧急事件使用,其他时候只能老老实实买机票,最多头等舱飞来飞去。
可奈何青云系李某人说了算,有委屈憋着,有想法闭嘴,不服,下辈子搞科研去啊。
唯有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其他任何时候赚钱,都是东大和集团构建的平台优势,离开这个平台,单独赚十个亿才是真本事,而科研不同。
重大基础科技突破,整个经济体都要因此受益无穷,只有掌握核心话语权,说话才有力度,这点道理都不懂,混个屁啊!
曾毓民也是技术专家,他受益,当然千好万好,当即领着董事长和巡抚等一众人,穿戴好防护装备,深入实验室验收技术成果。
实际上,电池技术的突破,完全是材料和输出转化功率的基础问题,得益于核心算力系统的投产,许多基础重复性测试。
都交给计算机处理,极大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只要原材料和试错速度跟得上,选对方向很容易出成果(完全靠钱堆砌,没有半点侥幸可言)。
所以时代新能源,比亚迪,亚迪,青云动力科技和奔驰新能源,各自负责一个发展大方向,每天都有新成果,新技术突破问世。
最关键这几家还拥有同一个老板,在青云总公司协调下,青云体系内其它各项业务取得的技术材料突破,都能第一时间取得专利共享。
甚至夸张点到了大酱无人机动力电池,取得材料突破,立即就能反馈到友商公司,数百家科研事业和更多的大学科研机构联合起来。
随时保证数万名业内最顶尖的优秀人才,通过内部通讯软件,实现技术交流和成果借鉴,一起取得突破,大家一起享受发展荣光。
这才是青云体系最大的优势所在,相应的评判审核标准,也从负责单一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变成了项目参与度,完成度。
成功不必在我,但成绩和奖励,一定有一份,李泽华又不缺钱,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收割金融个人投资者的财富,每一天都以亿计算。
经过严格的各项支出科学计算后,分配给员工,科研体系,渠道建设都已经形成固定制度,赚取到的每一分钱,都要留下一部分支持科研建设。
有了源源不断的经费投入,想不出成果都难。
“你说,要不要额外再弄个非盈利的科研机构出来,专门培养一大批理论人才,再通过内部软件平台,和实践应用专家建立联系,哪怕做做储备也好嘛。”
李泽华看完一项又一项科研成果后,心血来潮道:“以前就听说美利坚的贝尔实验室非常牛,有没有可能,我们也能弄出一个?
要是你有兴趣,就先从动力电池开始,然后挑一些社会前沿科技领域的专业理论人才,先打个样。
这样总比养一群人,天天看科幻电影和小说,摘取其中可能实现的技术来的强。”
曾毓民没反对,尝试询问了一下每年投入规模后,当即懵了,“多少?”
李泽华不解,“每年净利润的5%啊,怎么,嫌少?”
连旁边巡抚都惊呆了,“青云母公司去年总营收和净利润是多少,你心里没数吗?这么多钱,你怎么花的出去,要不先把总部放在闽南吧。
你看啊,有福之州,好兆头啊,科研也讲玄学,实力和福气运气缺一不可啊!”
这下轮到李泽华有点晕,他也不知道青云一整年净利润有多少哦,反正除去亏的就是赚的,每年光看到身价暴涨,可究竟赚多少亿。
还真没人能统计出来,因为暗地里那些盈利,连集团事业群总裁都不敢细算来源,更别提有些秘密基金,到现在还没结算过净利润……
第725章 ,哪有敌人全是朋友
如果说国内的定向清理,还显得含情脉脉,一切在游戏规则允许的可控范围内进行。
那么在外面,尤其是东南亚地区,针对靠拢鱿太资本的势力之清洗力度,那就完全称得上是斩草除根。
在李泽华面前从来没发过脾气,总是一副老好人面孔示人的李益龙,这次一改常态,反应出奇的快,在收到青云传讯后。
第一时间结合本国情报部门收集到的信息,略微验证确认无误后,随即下达抓捕命令,尤其要指出其中夹杂着一些,特殊的击毙口头命令。
作为同一肤色的曾经自己人,东南亚各经济体大集团,或多或少和鱿太资本的分支机构,有过深入合作。
现在有青云在前面冲锋陷阵吸引火力,它们已不满足于继续将利益大头,分给其背后华尔街势力,反正天塌下来,有东大资本在前面顶着。
它们的行动,也得到东大方面的鼎力支持,包括六扇门前期派驻各经济体的先遣人员,在大数据支持下,首先过一遍通ji人员。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过去东大内部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许多国内讨生活或者在国内惹是生非后的人员。
第一站出去的首选地,就是东南亚,尤其是新马泰,吕宋和滇缅,这里汇聚了数百万从内地过来的商人,个体户,以及背负案件的个人。
他们抵达当地后,通过和当地集团互相勾结,逐步发展成了气候。
换成以前,想要清理费时费力,而且会遭到各方反对。
可现在完全不一样,诸如粤东梅庄控制的南电能源集团,想要成为控制东南亚经济体,水与电的基础设施服务商。
并和三大运营商,花瓣中兴集团合作,频频投标新马泰印尼的基础电信设施,一旦成功站稳脚跟,南电能源将再辉煌二百年都不止。
而招商局,润华,利保,新的仲信金融集团,国电,中粮等大型国企央企,各民营企业也纷纷加紧在东南亚的经济布局。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仅2012年前八个月,东南亚新马泰,印尼,文莱,滇缅,新窝,柬埔村等八个经济体,接收来自东大超过1400亿软妹币直接投资。
总签约规模更是高达近8000亿软妹币,业务涵盖港口,高速公路,高铁建设,某行业投资,金融领域和制造业,农业及能源矿产等等。
在东大资本大举介入东南亚各经济体的紧要关头,作为合作协议的一部分,肃清当地社会治安,保障投资环境安全,成为各经济体的首要任务。
有利可图,自然行动极快,下手嘛,那也是一家比一家狠,总之稍有反抗直接击毙,抓到验明正身,立马找东大六扇门专员换钱。
按等级,一个百万到几万块钱不等,至于那些还不够机票钱的嘛,那就不好意思了,本地小房间也关的下。
正好从东大引入缝纫机制度,老老实实在里面替各集团踩缝纫机吧,都包吃包住了,再想要报酬,不合适吧?
那些依靠欧美跨国企业作威作福,东大跑来的无家可归者,这下惨了,纷纷成为首要打击目标,如果背后再涉及拿钱办事,那注定要被连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