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真谈成了,加上青云在东南亚和南美洲的布局,搞不好青云还得专门成立一家能源集团,专门管理这些石油矿井。
不怕传出去容易闹笑话,什么,每年开采原油数量居于世界前列,炼化原油产能超过一亿吨。
(在国内有接近7000万吨指标,由两桶油和中海油提供原油。)
同时还掌握东南亚和非洲,中亚多地石油销售,业务规模直追两桶油的青云内部,竟然连个专门的能源事业群都没有?
那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于是,一个本着压根不信能谈成,一个卯足劲准备积极游说经济体王室的王储,就这么愉快的达成又一项战略合作。
只不过当事人显然还没弄清楚,当协议出炉,将给整个世界带来怎样的震撼。
最大的难题,被搁置(李泽华认为的),剩下诸如60亿美元托管资金,进入青云投资账户,自然不会有什么障碍。
只是到青云产业投资基金这里,又出了点问题,因为这时候产业基金正在进行大规模内部整合。
对标贝莱德成为全球最大,管理基金的青云产业基金,这时候已经膨胀到不成样子,尤其是和仲信银行(现在的仲信金融集团)吞并老的仲信系。
一口吃下的资源太多太杂,其中仅内地股市持仓市值,就高达一千五百亿软妹币,其投资组合覆盖在内地上市的任何一家企业。
而在香江,仲信系转交的持仓市值,也同样高达600多亿港币(仅计算青云拿到手的部分),加上其原有持仓部分。
这时候的青云产业基金,原有架构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规模管理,所以林文辉和姚向军,正着手准备大刀阔斧进行内部革新。
首先是按行业进行整合资源,再设立平级的大区管理制度,比如半导体领域,设置半导体事业投资群,统一管理旧有投资份额,发现并投资新的有潜力企业。
同时设置东大投资事业群,美利坚,欧萌,东南亚,东亚等平级事业群,它们负责一整个面的管理,弥补半导体事业群的一条线管理缺失。
所以在内部革新没完成之前,李泽华只能暂时封闭融资渠道,不过他表示只要内部整合完毕,就会第一时间对外融资。
毕竟买下全球所有优质上市集团股份,拥抱全球经济发展,享受时代发展红利的长远投资计划,需要不断有外来资金汇入……
第729章 ,天塌下来青云撑着
增产和减产,永远都是产油国面对国际油价暴涨,或暴跌时,无法回避的问题。
大户也不例外,面对华尔街的要求,撒勒曼无法拒绝。
可面对传统美资和东大资本,以及欧萌三方要求其配合增产,并在年末产油国生产份额谈判问题上,公开表态。
撒勒曼同样不敢拒绝,因为传统欧洲对西亚的影响很大,不是说短时间内美资就能彻底取代,何况还是代表东大资本的青云系亲自出面说和。
不过撒勒曼取了巧,他表示增产可以,前提是大猫和委国,波斯等产油国做出同样选择时,大户才会选择跟随战略。
“你知道,霉菌就驻扎在这,如果只有我们一方采取对抗策略,这很有可能遭到霉菌的报复。”
撒勒曼不可能拿经济体的命运开玩笑,面对这种回答,李泽华早有心理准备,“如果壳牌和雪佛龙愿意配合增产行动呢?”
撒勒曼微微色变,有些不信,“壳牌或许会答应,但雪佛龙,抱歉,我并不认为在页岩油项目上投入巨资,正处在收回巨额成本的它,会做出如此选择。”
“页岩油并非加州财团的选择,而是华尔街强加给它的包袱,相比于大户3-10美元(带油桶)出口成本,高达45美元的页岩油基本没有竞争力可言。”
李泽华摇摇头,“任谁都清楚,长期高油价让世界经济发展背负了沉重包袱,几乎所有经济体都有怨言,而大户,不可能脱离这个体系而单独存活。
目前只不过是美欧之间的矛盾,暂时掩盖了产油国和能源输入国的矛盾,让你们看起来还能够继续把游戏维持下去。
可累积的矛盾迟早有爆发的一天,相信我,那将不会是你想要见到的结果,或许即便是大户,也会遭受来自各方面的不友好窥视。”
接着,他说了些诸如各经济体在私下,商议的报复行动提议,或许是太过严重,以至于东大外事部门的专职阿拉伯语翻译。
都不敢直接照搬,而是再三确认后,才硬着头皮对撒勒曼转述。
后者并不介意,因为此时维持在130美元上方的高油价,已经让能源输入国苦不堪言,尤其是脚盆鸡,欧萌,棒子,白象等经济体。
虽然它们能够通过长期协议和友好经济体,拿到一部分低价格能源供应,但国内的许多中小企业开始陆续扛不住高能源。
带来的高成本经营,一旦这些企业开始大规模破产,其经济体内部发展必将出现大问题,所以紧迫的形势迫使它们必须展开行动。
东大也是如此,青云虽然有一部分来自东南亚的石油资源,可大头仍旧要从两桶油购入,尤其是青云智慧物流网络。
受高油价折磨,运输成本激增,导致青云农业和拼夕夕等高度依赖便捷物流的产业链,亏损持续扩大,所以一场针对产油国的集体行动。
就在大家心照不宣的默契下,悄然进行。
美资固然强大,可它总有吃瘪退缩的时候,现在跟在它身后喝酒吃肉的产油国,赚钱时固然开心,可是在能源之外的任何行业。
此时都遭到各经济体的联合针对,调查,限制,拒绝商业合作已经成为常态,如果大户继续维持减产政策。
那么接下来,大户最好祈祷美资永远不会抛弃它,否则叫各经济体抓住一丁点机会,就会毫不犹豫将其打入深渊。
撒勒曼不是没看到这种趋势,也深感焦虑,但没有欧萌的庇护,又迟迟没有得到华尔街彻底接纳的关键时候(因为两千亿美元保护费的事,没谈妥)。
他根本不敢做出大的动作,一旦有变,不仅大户的经济利益无法保全,甚至连他个人也会跟着受牵连。
当他毫不掩饰说出自己的困境,并重新强调大户只能做跟随战略后,李泽华尝试寻找新的突破口,“譬如由东大出面。
在东亚和东南亚为大户提供信用庇护,稍远一些的地方,我们暂时无能为力,如果有这层保障,加上来自传统欧萌的友谊。
当今世界,能够继续威胁大户经济安全的国家,恐怕就不多了。”
撒勒曼问,“能签正式协定吗?”
李泽华狐疑盯他看一眼,“怎么可能,东大一向习惯低调发展,我们不可能将自己直接曝光在华尔街的眼皮子底下,正如你之前所说那样。
东大的实力还不足以正面匹敌霉菌,当然啦,如果你能拿到欧萌签署的正式保障协议,或许东大会考虑转变目前中立立场。”
开什么玩笑,华尔街推动维持高油价,全世界跟着一起遭殃,没看欧萌都快翻白眼,脚盆鸡都快断气了嘛,凭啥东大做出头鸟。
不好意思,大国底蕴就是强,大不了咬牙再坚持坚持。
脚盆鸡嘛,别指望它能跳出来带头,也只好苦一苦欧萌啦,反正它和美资翻脸也不差这一件。
“如果我和欧萌达成一致,那么东大也会如同和大猫暗中合作那样,对大户采取妥协友善,对吗?”
各经济体的情报收集工作,可不是盖的,哪怕李泽华再小心,可是通过京东联系大猫k基金,和那位当世大帝联系上。
共同就大猫东大廉价能源供应问题,达成初步协议的消息,还是被冬宫故意泄露出来,并第一时间被全球主要经济体注意到。
对此,李泽华很是恼火!
泄露就泄露吧,反正大猫信用也就那样,可偏偏提青云干什么,一家民营小微企业罢了,点名道姓说签合同盖章的两桶油不行吗?
任谁都看得出来,大帝此举意在配合美资对欧萌施压,老传统了,分明和欧萌勾搭更符合大猫利益,可它偏不。
也不知道大猫对美资发自内心刻骨铭心的爱恋,崇拜,到底哪来的,总之,大猫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难怪汉斯在好几个关键决策上。
宁愿拼着自己内伤,也要给大猫一点教训,最后更是眼睁睁看着二猫的颜色改变时,没有同意与大猫彻底绑定,也算是找了个借口重新破而后立。
毕竟,欧萌的制造业,同样是鱿太资本寄生的绝佳目标之一,汉斯和高卢也制订了,诸多正常化以后的长远战略。
李泽华想了又想,最终点点头,“当然,不过前提是欧萌先动起来,东大看到足够的诚意后,才会行动。”
他还怕欧萌大户唱双簧,弄个框架协议出来不执行,专门哄骗东大到台前和美资打擂台呢,虽说美资先欧后亚的战略很难改变。
但,万一呢?
闽南资本虽然被削弱了一圈,但底蕴还在,只要鱿太资本在美利坚不出问题,它永远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万一鱿太资本觉得让美资和欧萌互相消耗,觉得压制住欧萌,完成新一轮寄生太难,转而提前对东大下手,再联合白象。
用移民方式,悄无声息控制欧萌呢,那怎么办?
所以没必要去冒险,总之现在的局势就是,东大等着欧萌先动,脚盆鸡呢,看东大脸色。
欧萌和美资在能源市场掐起来,东大就一边劝架一边下狠手,脚盆鸡准备有样学样,而白象,当然是怎么有利怎么选咯。
大家都各怀鬼胎等着对方为整体利益火中取栗,谁也不想成为美资重点打击对象,关键就看谁内部撑得住。
显然,在这个问题上,欧萌最有发言权,汉斯高卢因为强横底蕴,暂时还没问题,代英本来就是能源输出体,高油价它还能赚钱,就更加没问题咯。
可意呆利,希拉,两牙和东欧经济体,这时候可就没好日子过了,尤其是东欧诸国,除极个别和大猫关系过得去,其它大部分都被迫享受高油价带来的“快乐”。
不说国内经济发展的一塌糊涂,那也是搞出全球喜闻乐见的持续多年负增长,继续这么下去,也只能端着碗去卖底裤了。
撒勒曼尝试追问细节,“不知要什么样的诚意,才能让东大迅速跟随?”
“最起码,要汉斯明确表态,大猫公开宣布配合。”
李泽华毫不犹豫指出其中最关键的节点,“或者说,高卢就阿尔斯通事件做出明确反应,譬如制裁通用。”
就在他访问大户期间,美资和法资在国际资本市场持续展开交锋,还别说,拥有大半个北非支持的高卢资本,底蕴雄厚。
和华尔街在诸如外汇,债券等领域打的有来有回,丝毫不见落下风,奈何高卢衙门太软了点。
就在美利坚航空委宣布要对空客,美利坚商业委,宣布对来自高卢的资本进行严格审核后不久,让全世界目瞪口呆的事情就发生了。
甚至没等欧萌做出反应,譬如空客,那压根就不是高卢一家的事情,你敢制裁空客,此时还拥有强大力量的欧萌,就敢制裁波音。
美资敢对阿尔斯通下手,欧萌就能对通用发起反垄断调查,尤其是通信和互联网领域,欧萌已经做出反制措施。
接连对微软,苹果,谷歌,高通等公司发起调查,并开出巨额罚单。
万万没想到,正白旗老毛病又犯了,前边打的热闹,后边忙着签订妥协协议,负责签字的又一位马财长还振振有词:绝不能让美资的第一个拳头砸在高卢身上。
然后转身把阿尔斯通卖了,好在这一世美资并未抓住阿尔斯通致命把柄,所以只是出让很大一块市场利益给通用。
而不是像原时空那样,阿尔斯通以全部资产和技术专利,注入一家新公司和美资合股经营,嗯,后者占据80%股份。
和直接吞并阿尔斯通没区别,为了保住最后的老脸,高卢总算拿出压箱底的力量,跳起来狠狠给了美资膝盖一拳头,迫使对方退让。
不能说他的逻辑有错,高卢确实无法单独对抗美资,欧萌出面帮助高卢,也是存着让高卢不断消耗美资实力的居心不良。
届时等到两败俱伤后,以汉斯为首的欧萌,就可以毫不费力接收两家空出来的市场,大快朵颐。
可问题高卢好歹也是五常啊,为了保存实力,竟然最后一点牌面都不要了,也难怪账面实力和美资不相上下的欧萌。
在实际对抗中,每每看似占据优势,到最后却被打的狼狈不堪。
各个都是保存实力,想让队友扛雷的主,被人分而化之,各个击破,也是在所难免的事。
李泽华对欧萌,从未抱有过任何期望,只要它们能按既定剧本,在未来两年勾引一下美资火力,为东大资本争取必要的发展壮大时间即可。
至于将来,爱干嘛干嘛,哪怕和美资联合在一起(几乎不可能),东大一打二也不带怕的,因为一盘散沙似的联盟。
实力再强,一巴掌过去也能打哭几个,还不如单独强大起来的汉斯或高卢有威胁呢,1+1+1<1,说的就是它们。
好比美资打高卢,高卢真想抗,又有外部诸多盟友提供潜在支持,没有十年八年,华尔街压不住高卢,奈何高卢未战先怯。
总觉得是在给欧萌其它经济体扛雷,所以轻易妥协,这怪谁?
撒勒曼倒是没感觉,因为大户不够那个实力参与真正博弈,它只看到欧萌,美资强大,拜大哥就完了,剩下的事,大哥会替它考虑。
它转向勾搭东大,也是基于对未来的综合考量,毕竟东大的崛起有目共睹,尤其是2011年初步完成产业升级后。
在半导体,光刻机,高端制造,基于4g开发研究出来的工业机器人,船舶制造业和发动机,材料领域,东大技术都开始出现井喷。
仅从国际专利申请这一项来看,东大的增长速度都远超全球任何一家,这就是工业化成功的巨大威力,现如今东南亚和东大迅速走近。
一个保底区域化超级大国的底蕴,已逐渐成型,任谁都无法忽略这样一个大经济体的意见。
真正的交易,在从机场到王宫的路上,就已经基本谈妥,后续的正式会谈,双方基本照本宣科,没什么劲爆点。
倒是王室的招待晚宴,让李泽华忍不住吐槽,真狗大户啊,那简直连地板砖,都恨不得用镶嵌宝石的黄金铺满。
总结下来就一句话:壕无人性。
结束后,把玩着大户王室赠送的奇珍异宝小玩意,在手下人认真检查了一边住所后,李泽华才对刘子良道:“酋长联盟的事情有进展了吗?”
“巴布铁和北非招募的人员,已经陆续抵达,不过想要在欧美企业眼皮子底下,接触并影响上层,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刘子良对酋长联盟的事很不看好,“董事长,人趋利避害的本能决定,欧美给予的利益太多太美,况且还有白象这么个庞然大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