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908节

  五军都督府派来的麦穗二,沉声道:“尤其是每天途径该海域的油轮多达上百艘之多,海洋编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且没有足够的理由主动提前出击啊!”

  他也急,因为根据内部专业判断,华尔街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在确定诸如炸毁石油开采设备,强迫产油国撕毁既定供应合同。

  让产油国集体做出减产(涨价)决议不可能成功后,美资一定会铤而走险,对直接参与运输的企业,甚至是油轮本身进行直接威胁。

  包括不仅限于制裁,罚款,乃至于对实控人进行抓捕,威胁,最后究竟会发生什么,所有人都不敢保证。

  毕竟在动辄以千亿万亿美元计算的庞大利益面前,一切所有的规则,都形同虚设,没人想输,也没人输得起!

  到最后关头,美资甚至会为了利益,不惜主动挑起一场战争,来保证它们在能源期货市场上的核心利益不受损!

  以美资的尿性,这种事大概率会发生。

  只不过受害者是谁,就不太清楚咯,也许是在北非,又或许在西亚,总之这个地方要么威胁欧萌利益,要么威胁大猫利益。

  而东大,不好意思,美资此时权当没看见它,因为和东大此时打一场试探性的友谊赛,对美资解决困境毫无帮助。

  它们的目标是拆分欧萌与大猫,并对欧萌展开肢解行动,只有解决了这个心腹大患,转过头来才能全身心对付东大。

  这里面的水很深,深到没人敢轻易乱来。

  李泽华也不想贸然打破其中平衡,可眼下能源布局进入最要命的阶段,很多事已经由不得东大继续藏拙,哪怕五军都督府不想冒险。

  东大资本也必须推它一把。

  包括贺忠平在内的几位核心人物,此时站出来表态:“马达加斯加和索马里,都可以弄点动静出来,那两艘还在测试阶段的零五五。

  只要能确保远洋航行的动力系统不出问题,就赶紧出发,加上四艘新下水零五二,十几艘零五六护卫舰,以及综合大型后勤补给舰。

  哪怕先在南部海域适应,也比真出事时束手无策强。”

  李泽华也点头,“暹罗和印尼已经答应开放临近印度洋港口,并提供一切所需后勤保障,维护资源,以前的那些技术成熟的零五二呢。

  赶紧放出去啊,只要在印度洋上有我们的轰隆隆编队,霉菌就不敢肆意妄为。”

  正说话间,外务部门又传来特大喜讯:经过该部门努力和能源利益调整立场一致影响,白象和巴布铁,原则上同意为东大编队提供后勤支持。

  紧接着,燕京的电话也打过来,“可以出海,不过各方都应该保持绝对克制,绝不能让霉菌抓到任何把柄。

  关键时候一切由燕京处置。”

  负责协调的麦穗二终于松口气,面对咄咄逼人的东大资本核心集团头面人物们集体施压,他也很难办啊!

  一方面是东大资本积极开拓外部市场,一方面却是东大轰隆隆力量跟不上发展,无法为万里之外的东大核心利益保驾护航。

  真出了事,动辄几百上千亿美元的损失,这帮人不杀人才怪!

  现在有了突破性进展,他当即表态道:“请务必放心,我们的编队永远为东大核心利益而战!”

  这次真没骗人。

  就在国际油价逆向突破120美元关口,站稳119美元的当天,东大夜间,在旅顺,黄岛,zhan江,魔都四座港口城市特殊码头中。

  数十艘全副武装的驱逐,护卫,综合补给,医疗,电子对抗通讯保障等各色舰船在夜幕笼罩下,悄然起航。

  而唯一一艘大型渔船也满载舰载机,向着南部海域疾驰而去,在它周边一百海里内,11/12年批量下水,还没有交付海洋编队的数十艘新锐舰艇悉数亮相。

  包括第一艘测试用的零五五,和第二艘加装特殊设备的零五五,也满载技术人员随船出发,边航行边改进。

  它们将在南部海域,与前来汇合的东南亚各经济体海洋编队,进行为期长达数月之久联合演练。

  如果无事发生,就是正常的训练。

  万一前出印度洋的老款零五二,零五六编队发生任何意外,那么这支尚处在磨合,改进阶段的力量,就将犹不犹豫冲出马六甲。

  为每一艘飘扬着红色旗帜的商船,油轮提供最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而在看不见的深海底下,数艘核动力鲸鱼也不顾风险,朝着太平洋东侧深海前进,必要时,它们可以前往南美的钱凯港进行紧急停靠补给。

  这是一场注定没有退路的竞争,普通人之间涉及百万元利益纷争,都有可能闹出惊世骇闻的事。

  大到经济体之间同样如此,何况这不仅仅是万亿美元之争,更是数个经济体未来国运的争夺战。

  连脚盆鸡,欧萌都闲着没事,把轰隆隆编队有意无意派出去瞎溜达,就足以说明一切。

  唯有三嫂很郁闷,因为它们家没有舰载机的大型渔船,刚出门50海里,就因为燃气轮机故障,不得不紧急拖回船坞维修……

第756章 ,私下交锋图穷匕见

  “潮起潮落,一眼望不到头的海洋,真是让人忍不住沉迷啊!

  如果将来有一天可以选择,我宁愿永远呆在这里。”

  丰盛号十万吨级油轮上,大副郑之宣颇为感慨,表面上他是油轮工作人员,可实际上懂的都懂。

  因为刚刚28岁的他,几个月前还在海洋编队中服役,某一天突然被上司神神秘秘叫过去,劈头盖脸送来一道惊天恶讯。

  他,被转成固定编了,不过不是五军都督府,而是筹画建立的海洋综合编队,隶属弟方衙门,不再归都督府管辖。

  最关键是,这个新成立的部门连办公地点和办公设备都没有,第一天上班就被发配到这艘油轮上。

  美其名曰适应性训练,简直见鬼了,谁家好人一艘油轮配200多人?

  里面显然还有些刚加入,一脸懵懂,登船碰上大点波浪就吐的新兵蛋子,一问才知道,都被忽悠来的。

  说是忽悠实际怎么可能,不过船上大部分人都签署了保密协议,对外统一宣称是某某航运员工,除了那真正20来个船员,剩下全是秘密培训。

  就比如郑之宣公开身份是大副,可一艘船上竟然有3个船长3个副船长7个大副15个二副,竟然还有两三个挂着心理辅导师身份,没事到处晃悠找人谈心的人。

  别问,问就是船上工作太复杂,大家各自分管一摊工作。

  可所有人都清楚这艘经过特殊改装的油轮,除生活设备舱之外,还开辟出诸多模拟实践操作仓,很多船员唯一的工作。

  就是在封闭的舱室里,不断进行各种实地模拟操作,大家也明白各自肩负的沉甸甸责任。

  唯一让他们感到不满的就是,吨位不一样,因为东大目前没有十万吨级同等轰隆隆船,他们在这适应性训练。

  将来转到几千吨级船上,初期很有可能会不太适应。

  但没办法,缺船缺人,还必须保持低调,不然弄出个新部门掩人耳目干什么?

  他们只需要服从,然后等待某一天新装备从船坞里顺利下来,然后配合在岸上模拟复杂情况下操作的航电,武器,雷达,信息传递等部门,第一时间完成接收。

  上面已经谈好了,新成立的海事单位,随着东南亚和印度洋各经济体谈成协议,以后会满世界到处乱跑。

  前期的主要航道探测,沿途海文海况海底,及周边各经济体等各种具体信息,先一步准备起来。

  如郑之宣这种提前上船适应的人员,仅第一批就有近五千人,他们分散在近40艘远洋船队中,以船员身份进行训练。

  而后续还会有更多人通过这个渠道加入进来完成初步训练,直到他们按照计划凑足能装满二百艘舰船的一线人员规模,计划才会逐渐告一段落。

  其中大部分人都在最安全的东大到东南亚航线完成训练,因为整个过程都在自己人掌控中。

  只有为数不多的精英被挑选出来,加入东大到北非西亚,或南美的长途航线,这里的情况相对复杂,虽然两端港口都在控制中。

  可漫长的航线途中,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而且远洋补给也是个大问题,目前正在紧锣密鼓解决中,比如青云控制的船坞。

  正在对数艘2-5万吨级商船进行彻底改造,新修建的远洋综合补给舰也在紧张建造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就能从专业补给舰获取必要物资补充。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安排每一艘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自己人船队,多塞防水防沉的补给包,在茫茫大海上依靠北斗导航确认彼此位置后。

  再用随船救生艇,如蚂蚁搬家一般慢慢运,可送出去容易,架不住收货难啊,每次为了点补给,他们都费老鼻子劲了。

  倒不是说十万吨级油轮,还是经过特殊改装的大家伙,存不够200多人一个月的生活必备物资,而是上面有意要进行各种针对性测试。

  比如极端情况下多次小规模补给的可行性,比如自己人船舶路过时,有时候会特意送过来一些外表就不正经的包装食品。

  比如导弹大米,小巧的紫菜蛋汤里装着高热量巧克力棒,总之正常人能想到,神经病灵光一现的玩意,船上都能找到。

  反正上面就是变着法测试各种补给方式和考核收取时间,甚至于还会以桶装船用柴油,重油的投后不管方式进行专业测试。

  谁知道是哪个天杀的玩意一拍脑门想出这么个折磨人方式,圆滚滚的油桶裹着抗沉包裹物。

  由特制材料连成一串飘过来,甚至上面还在考虑研究自带转弯功能,和短距离机动的海上油桶火车,宣称操作的那种。

  总之各种奇葩事没少碰见,可从来没人听他们抱怨:特么的载着十万吨原油的油轮,会缺油?

  神经病啊!

  郑之宣反正挺开心,没事骂骂变着法折腾的科研技术组,然后严格要求手下员工,嗯,大家都是领工资的正式工。

  只要考核通过,或许用不了一年,他们就能成为肆意驰骋万里海疆的忠诚卫士!

  因为任谁都清楚,东大历史上就从来没出现过总部地址,在外边的新部门。

  “谁敢信,海事单位总部竟然在马来亚靠近新加坡的地方。

  而分部一个在暹罗,一个在印尼最东端,还有一个和吕宋在谈,兴许它们家东部沿海将来可能会多出一个海事部门基地。

  听说滇缅,索马里和马达加斯加,也要各自弄一个,真的假的看不准,不过这办公地点都在外头,还和当地轰隆隆编队组成联合单位。

  也算是开天辟地第一回了。”

  郑之宣隐隐有猜测,不过上面没下文之前,他不敢乱说。

  可旁边同样忙活完,出来放风的二船长李江河压根不在意,“说白了,就是未来的大洋编队呗。

  也就是现在经过特殊生产的船只数量还不够多,不然几万人上船才叫真正的大场面!”

  郑之宣就笑:“咱们也算是赶上好时候,将来也有在异国他乡工作的资历。”

  “嘿嘿,可不嘛,听说制定的补贴标准都比国内多呢。”

  李江河很满意现在的工作环境,因为他已经提前预订一艘4000吨级护卫舰,可惜不是八千吨的大驱,不过总比没有强。

  而且一出手,就是直面一线的主力,还有不满足呢。

  聊着聊着,郑之宣把话题扯到最近比较火的西亚最窄处,打老鼠游戏。

  不是真打老鼠,而是联合酋长最近有些抽风,没事就派点快艇想要登船检查。

  可是按照规定在公共海域航行的船只,不需要看它脸色行事,所以它每次一出来,就会被在更南边的海洋该溜子发现。

  然后北边就会派出同样数量的快艇,冲上去缠住。

  谁都清楚,联合酋长不是无缘无故抽疯,而是背后的美资想挑事。

  华尔街彻底坐不住了,因为在过去半个月里,国际油价一路从最高点135上方,一路震荡下行到如今的112/113美元每桶。

  但这里有些僵持住了,因为许多跟风的国际游资,中小机构不断被华尔街吹风影响,开始见好就收,落袋为安。

  剩下博弈,就是两个同样遮天蔽日的大集团进行激烈搏杀!

  场上比拼金钱多寡,暗中各种传媒舆论,私下手段层出不穷,譬如包括诸如原油生产设备停工检修。

  不断渲染未来原油资源枯竭,强调页岩油开采成本,以及东大等新兴市场的海量需求,总之什么手段都用上了。

  奈何鱿太资本集团,面对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联合布局,暂时不是正面对手,只能眼睁睁看着每天加上杠杆的几百亿美元。

  填进能源期货市场这个巨坑,然后又无能为力看着价格一点点往下跌。

  刚开始,华尔街还试图通过伦敦和瑞士渠道,以机构做多要求进行实物交割为筹码,试图进行更进一步施压。

  可大猫在关键时候,选择不和钱过不去,在欧萌海量资金倾斜下,它一反常态抓紧开采,然后源源不断的能源储备通过黑海,地中海。

  运输到交易所指定的交割仓库,美资不是在欧洲期货交易市场疯狂做多,想要维持高油价的基本盘吗?

  那好啊,原油资源管够,无论美资打进去多少订单量,欧萌资本都寸步不让,反正它们按照协议从大猫采购能源的成本。

  只有实际成交价的75%,实际可能更低。

  这就意味着美资往欧洲市场每转入一百美元,就为交易所贡献一美元以上,以及给做空资本贡献20美元以上利润。

首节上一节908/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