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910节

  甚至一些必要关键部位的监控,都被关闭,这也为某些力量接下来的行动提供了完美支持。

  不能说集团高层察觉不到风险,而是相比于最安全的措施而言,暂时放任问题不管更经济实惠。

  不然总不能因为后台操作系统故障,就把几十上百座开采平台全部关闭吧?

  那股东和投资人不把他们撕了才怪,关停一天损失上亿,多关几天,下个月的财报损失就足以让股东集体飞过来,将他们塞进垃圾桶发射到外太空。

  何况人人都存着侥幸心理,不就是没有软件操作系统吗?

  这玩意就是实时监控,又不涉及钻井平台的后台控制,停一天两天不影响大局。

  结果一些被认为不影响生产安全的子系统,直接被关闭,可问题不仅没得到解决,反而报错的频率更加频繁,让人不厌其烦。

  到最后大家索性装作看不见,只要当问题不存在,那就没事了。

  换成平时,满屏幕红灯闪烁,负责后台监控的工作人员必定会第一时间向上报告,可今天他只是略微看一眼时间,“愉快的午餐时间到。”

  竟毫不在意起身离开工作岗位,甚至在走廊里面对偶遇同事的询问,他也只是淡定的回应一句:“虽然出现小小的不愉快,但一切都没问题。”

  “是吗?”

  询问的同事面带笑容,等背过身去,就掏出手机给某个账户发出信息:“一切顺利!”

  这仿佛是个信号,远在千里之外的同伴收到后,立即冲早就准备好的一伙人打出行动的手势……

  而在石油公司总部监控大厅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报错红点中,又悄无声息多出几个,只是没人察觉到这种细微的变化。

  只当系统抽风,反正等明天美利坚派来的技术团队抵达,所有问题都能得到完美解决。

  可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当所有外部监控都失效时,真正的危机已经降临。

  前线某些大型钻井平台,还留有一定工作人员,他们就是灭火队,平时由停机坪上的直升机载着到处飞,各种处理问题。

  可现在,他们不用处理了。

  因为整座开采平台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坍塌,具体原因没人清楚,只知道随着一声令人恐惧的轰隆声以后,一切提前终结。

  由内而外的压缩坍塌速度非常快,快到几乎没人能反应过来~

  直到十几分钟后,一艘路过的商船远远看到冲天的火光与隆隆烟雾,还以为是有同行遇险向海事部门报告,才让人察觉问题严重性。

  接线员抬头看一眼屏幕,惊呆了,“见鬼,国际航运申报的航线,此时此刻就只有你一艘船在那。”

  事发区域是海上石油探测区,一般除了专门的油轮,很少有商船从这条路走,冲天的火光与烟雾,那则意味着只会有一个结果。

  一想到那恐怖结局,接线员都惊呆了……

  直到事发后二十多分钟,才有一架紧急起飞的固定翼飞机抵达事发区域上空,然后飞行员第一时间被海面上惨烈的一幕吓傻了。

  “好,好多火光。”

  然后,整个石油公司被惊呆了。

  因为在同一天,它们损失了4座海上开采平台,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都不提了,关键是怎么善后,怎么对投资人和股东交代!

  事实证明,它们想的还是太乐观,因为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随着消息发酵,美资控制的传媒舆论第一时间跳出来,公开质疑因此泄露的原油,可能会对海洋生态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并且,石油公司敢确保剩下的开采平台不存在安全隐患吗?

  这一秒,很多人看明白了。

  这哪里是正常维护不当,或者核心零部件隐患带来的正常事故啊!

  分明是原油期货正打的火热中某一方,开始掀桌子的玩法!

  至于始作俑者,还要提么。

  看谁上蹿下跳最激烈,谁最终因此获益匪浅,谁就是幕后黑手。

  可看清楚也没用,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一点,即便有,也随着开采平台沉入大海而烟消云散,而美资不会给任何一方深入调查的机会。

  如果说4个大平台的崩塌,只是微不足道的损失,那么接下来隐藏在内部的声音一起发力,针对其它隐患的批评。

  以及对海洋环境污染批评的声音汇聚成河,石油公司也扛不住巨大外部压力,哪怕所有人都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可谁都不敢主动站出来捅破窗户纸。

  道理很简单,随大流可以保证自身安全。

  而站出来无异于找死。

  比如内部逐渐成为主流声音,要求石油公司关闭其它所有开采平台,在确保排除所有隐患之前,不得进行再生产。

  谁敢反对?

  谁又敢保证平台继续生产期间,不会出现任何安全隐患?

  在幕后动手操盘的人,早就把一切算计在内,炸掉几个只是人家的警告,如果不乖乖按人家设定的剧本执行。

  那么接下来只要再弄掉一两个,就能把所有反对者送进地狱,谁说安全谁负责。

  相比于普通人而言,石油公司是个庞然大物,之前不是没有各种环bao组织各种抗议,什么影响海洋生物,影响生态啦之类的。

  那都无所谓,大家出来提出各种诉求,本质上不就是要强行分一杯羹吗?

  小钱而已,每年给个几百万一切都恢复平静。

  可现在一家石油公司,面对半个掌握世界能源市场定价权的庞然大物,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甚至连反抗的浪花都掀不起来。

  顺应大势牺牲石油公司短期利益,就可以保住所有人,怎么选还要说吗?

  随着接下来两三天内的激烈博弈后,欧萌被迫同意有条件的关闭位于北海,供应欧萌1/5能源需求的海上开采平台。

  直到确认它们彻底排除安全隐患为止。

  期间必须由美资控制的大集团深度参与,甚至主导事件调查。

  而暗地里,双方就何时恢复生产进行了激烈交锋,事实上所有人都清楚,这压根不是隐患不隐患的事情。

  是美资用超强实力,对欧萌能源输入渠道的一次外科手术式,快准狠的打击,摆明了就是要硬吃。

  只要欧萌一天不答应美资的条件,针对其能源输入渠道的打击,就一天不会停止。

  北海石油开采只是个开端,接下来,委国能源开采运输,被美资迅速纳入下一个打击目标,随着新一轮密集且严重的制cai方案出炉。

  委国能源出口业务遭受重创,美资这次是来真的了,不仅派出轰隆隆编队直接出发前往委国附近海域进行威慑。

  还对欧萌各经济体发出照会,要求它们国内的能源公司,必须申报是否使用了来自非法渠道的能源供应。

  逻辑很简单,美资认为欧萌企业,利用来自非zi由体系之外的廉价能源,通过非法降低的生产成本,获取不正当竞争优势。

  并要求审核欧萌和大猫的能源交易合作,简而言之,任何经欧萌生产的产品,一旦销售往美利坚市场,或者使用美元结算的商品。

  都必须证明自身使用的能源来源,否则就要面临美资的制cai。

  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化,一个美资受益时,千好万好的贸易平台。

  一个它竞争不过时,可以随意掀桌子的游戏。

  当国际油价降低到112/113美元时,华尔街许多中小投行和金融机构,事实上已经支撑不下去。

  按照高盛和大摩的专业评估,当原油继续下跌到105美元时,参与做多的美资金融机构中,会有10-20%的中小基金,投行破产。

  当跌破100美元时,这个比例会飙升到30%以上。

  新的金融危机正在酝酿,美资已经被逼到死角。

  如果按做空一方的预期,一口气降低到65美元以下,那么整个参与做多的金融机构(不考虑平仓和反手做空的前提下),无一例外。

  通通都会破产倒闭,这其中包括高盛和摩根,整个华尔街没有一家公司能全身而退。

  而一旦出现这种结局,那么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将会促成一场比08年金融危机更加严重的灾难。

  不信,看看道,纳指数就清楚了,在原油价格跌破120美元的当天,这两个经济晴雨表,当场表演了一个5%的当日暴跌,让无数人顷刻间输掉一切。

  所有人都清楚,美资是原油市场当之无愧的超级多头,连它都抵挡不住来势汹汹的空头时,那么世界能源市场主导权就会发生易手。

  这对整个美资构建的世界经济体系而言,都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没人敢保证这不会是多米诺骨牌倒下的开端。

  所以一切与之相关的债券,汇率,股市都出现剧烈波动,仅从135美元上方跌到112美元阶段,美资保守估计就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的经济利益。

  要怪,就怪欧债危机比原时空更加严重几分,青云系和东大资本每一次为欧萌输血,都会让美资感受到迫在眉睫威胁。

  然后愈发收紧卡在欧萌脖颈上的绳索。

  翻着白眼的欧萌很想哭,它现在只想说一句:“神经病啊!东大在那边都差明目张胆偷塔了,你不揍它,你对我大打出手什么意思?”

第758章 ,全球进入存量时代

  未曾亲身经历过动辄几千万上亿大项目的人,几乎无法想象项目运作过程中的凶险残暴。

  为了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参与各方的主导力量,会想尽一切办法将所有隐患扼杀在摇篮中,只要耽误资本赚取超额利润的存在。

  无一例外都会被解决,无非是金钱收买还是物理威胁的手段不一样罢了,面对势均力敌甚至更胜一筹的集团,资本会选择拉拢下水。

  大集团主动参与百分百是为了分一杯羹,在展示过力量后双方狼狈为奸,互相配合从项目中压榨出更多利益吃下。

  而面对毫无还手之力,还妄图从中谋利的个体,那就不好意思啦,哪怕侥幸能够赚取利益,也会在事成之后被毫不犹豫干掉。

  在金融市场这一游戏规则体现的更加直接,哪怕普通人提前猜对大资本的每一步谋画,跟着赚取超额利益,也会被无处不在的大数据监控到。

  然后等待普通投资人的结果要么是被收编,要么是做出背后高难度动作连续给自己八声砰砰砰,随后从万丈高楼一跃而下,成为新闻媒体报道中不可能出现的禁忌。

  可这次能源期货战争!

  颠覆了所有人老大。

  因为华尔街遭遇前所未有困境,没人能预料到在经济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几乎掌握整个世界经济,金融命脉的鱿太资本集团。

  会成为大半个世界的活靶子!

  它们前脚弄出切断欧萌主要能源来源渠道的大动静,后脚那些替美资跑腿,或被收买的艺员,企业高管,就被欧萌,东大掌握的传媒力量公开曝光。

  不仅如此,随着事件发酵愈演愈烈后,负责替美资出面拉拢腐蚀并强迫欧萌企业内部奸细,在特定时间做出特定举动,以帮助美资成功抬高原油价格的中间人。

  无论其身处何方,无论其身居何位,都在第一时间面临来自几大经济体的联合绞杀,其手段包括不仅限于撞大运,突然发病送医后不治。

  以及全家在某一天突然消失不见,甚至于有在众目睽睽之下,为了保全血脉至亲不堪受辱的买办集团核心人物,选择自我解脱。

  其实即便几大经济体不出手,美资也不会让他们轻易活下去,因为随着北海石油停运,委国和大猫能源渠道被调查限制。

  国际原油价格应声大涨,一度从112美元涨到119.75美元上方,然后在各经济体不惜血本的狂砸下,暂时形成僵局。

  双方都知道没人有退路,谁妥协谁认输,都不会有好结局,骑虎难下的唯一结果就是各自增加投入,直到将最后一个钢砸进去为止。

  在这一轮上涨及石油停运过程中,欧萌各经济体的大集团利益严重受损,要知道现在可不是18/19年,欧萌各经济体内部还没有形成对美资的普遍妥协声音。

  那些被大集团扶持上来的艺员和衙门管理层,无论出于对背后实力派的尊重,还是出于对本国利益的综合考量,都不得不硬着头皮对美资发起反击。

  而同一时间,东大,脚盆鸡,白象等经济体在国际上与之遥相呼应,又给了它们莫大底气,并非孤军奋战就意味着能得到外部支援。

  被迫分散作战的美资仿佛被捆住手脚,没法在第一时间调集全部力量对反对者,进行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铁腕打击。

  这一手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美资控制整个世界秩序的王牌,原理很简单,只有六颗子弹的左轮永远不可能控制一百个人。

  但五颗子弹,就可以控制剩下的99个人,至于少掉的那一位刚刚吃了花生米,幸福的睡着了。

  美资可以无限强大,但霉菌不行,因为维持一支前所未有庞大的力量,会极大影响美资的利益,大家出来拼是为了超额利润。

  而不是为了赚10块钱,还要拿9块9组建安保团队保护投资不受损失,就好比二战结束后第一时间霉菌大部分力量就被解散。

首节上一节910/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