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第1020节

  他告别了巩固,提着礼物去了所长家。

  虽然所长有时候也挺坑的,但是给他批准去港岛,他就应该感谢一下所长。

  所长家,

  “阿伟,你怎么回来了?”

  所长看到巩伟之后,有点惊讶和开心。

  巩伟将礼物提进去:“我是跟我老板回来的。”

  所长:“你老板?过来谈生意?”

  巩伟:“不是,是上面邀请他来参加国庆的。”

  嘶~~~~

  所长倒吸一口冷气。

  能被邀请?

  这是什么级别?

  他详细问了一下大概的情况,越听越震惊。

  “没想到你老板竟然是这样的大人物……”所长看着巩伟,感叹道,“没想到你竟然有这种机遇。”

  巩伟:“还是要多谢所长你当初批准我走。”

  所长摆手。

  ……

  关祖这边,

  这一次来帝都的人,除了他来了,李老板、郑老板、霍大亨……他们都来了。

  不过关祖没有跟他们一起。

  关祖在机场见到了传说中的那一幅画《生命赞歌》。

  这幅画属于一个非常有历史意义的一幅画。

  1979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落成,央美组织美术家给候机厅创作壁画,同年 10月一组中国壁画完成,引起了国内和国外的强烈反响。

  其中最具争议的,《生命的赞歌》壁画,大胆画了正在沐浴的裸体傣族少女,描绘西双版纳傣族民众,在传统节日泼水节狂欢祝福的场景。

  当时海外媒体惊呼:“中国在公共场所壁画首次出现了女人体,彰显了中国真正意义的改变……”

  随后有一部分的遮挡,直到1990年帝都亚运会的时候,才解开遮挡,展现全貌。

  这一幅壁画,从开始就引起轰动效应,尽管争议不断,反对很激烈,最后……算得上是时代变迁的见证。

  来到帝都之后,

  先是入住酒店,随后是接待团队带着关祖、阮梅,许正阳陪同,逛帝都。

  帝都9月底的天气,风有点大,有点凉,穿的衣服有两件。

  爬了长城,逛了故宫,看了圆明园、颐和园,还有景山、清北……还吃了不是王府井那边的正宗北京烤鸭,在一个小平房,很破落的地方,听说尼克松都来过……

  逛了两天,晚上,大会堂举行招待晚宴,人数上千人,热闹非凡,关祖跟着郑大亨他们,见到了一众领导。

  晚上,22点,

  巩伟他们就在电视新闻上,看到了关祖的身影出现在了招待会上。

  「领导亲切会见了港岛来的爱国港商……」

  “这就是我老板了。”

  “哇,你老板这么年轻的?”

  “太年轻了吧?”

  不少邻居都惊呼了起来。

  新的一天到来。

  关祖、阮梅三点多就跑到天安门广场排队入场,人数逐渐汇聚,起码超过上万人。

  一直到6:10,

  日出东方,其道大光!

  大广场上,升旗仪式在太阳升起的时候,红旗冉冉升起!

  歌声飘扬的时候,那种深刻在关祖灵魂深处的本能复苏,肃穆昂首,目不转睛,口中哼着歌……

  身体,不由自主地涌动着热血!

  这种感觉,阮梅是不会懂的,起码现在她是不懂这种热忱。

  随后的几天,关祖见了领导,聊了不少,随后又游玩了一些帝都景点。

  10月4日,准备动身,返回港岛。

  ……

  胡同里。

  “小固,下一年一定要回来看我哦~~~”

  “小胖,等我攒够了零花钱,给你买机票来港岛……”

  “好啊~~”

  两个小朋友在胡同口挥手告别,依依不舍。

  巩固最后跟着巩伟离开胡同口,遥遥挥手,越来越远,最后消失不见……

  ……

  ……

  傍晚,18:42,

  伟大的boss关祖回到了他忠诚的港岛。

  一架港龙飞机降落机场,关祖、阮梅终于回到了港岛了。

  坐着黑色雪佛兰返回铜锣湾。

  车刚停,

  “祖哥,有带礼物吗?!”乌蝇凑过来开车门,迎接,嘿嘿嘿问道。

  “有啊,正宗帝都豆汁你要不要?”关祖笑眯眯拿出一瓶豆汁。

  “要啊~~~”乌蝇急吼吼的。

  2分钟后……

  “算了算了,这种好东西,我觉得我不配,我觉得给阿仁、阿秋他们,他们应该喜欢……”乌蝇义正辞言说道。

  然后拿着瓶子就去找陈永仁了。

  此次从帝都回来,自然带了不少礼物,都是帝都特色,什么故宫书签、丝绸围巾、特产美食京八件、驴打滚……

  ……

  ……

  新的一天,

  关祖正式投入工作,争做牛马!

  来到五星集团大楼,

  走进办公室,喝一杯牛马茶。

  第一波汇报:方展博关于「太古集团沽空」9月30日交割,获得的利润。

  扣除佣金、利息,总共赚了24亿港币。

  因为关祖不在,所以是授权高晋去签字的。

  第二波汇报:吴莲倩关于电子厂的调查进度。

  “目前比较高端一点的电子厂,都集中在了大浦工业区。”

  说起港岛的电子产业,是非常发达的。

  60年代初,受到了港岛自由港进出口不课税待遇优惠、渠道多消息灵通的原因,几家美国著名电子公司到港岛设厂,装配分立组件,推动了港岛电子业快速发展。

  到了1970年电子厂达 230家,雇佣工人 3.8万人。

  80年代,港岛电子工业迎来第二波高潮,在大埔工业村先后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兴建了兴华、华科、爱卡等多家生产集成电路的工厂。

  港岛电子工业不再局限于收音机、录音机、电子表、计算器等简单产品制造,开始涉足多层次线路板、电脑外围设备、高级通讯器材、音响等产品领域。

  1989年港岛的电子工厂达到 2009家,出口值达到 558.18亿港元。

  “兴华、华科……这是中资的?”

  关祖一看这名字,就很熟。

  吴莲倩:“兴华、华科都是中资的……其中华科,华润还是大股东……”

  关祖:“…………”

  没想到还绕回来了。

  华润老熟人啊!

  不过后世为什么会比较少听到这个公司呢?

  后世听得最多的就是华为了。

  关祖不知道的是,港岛的电子产业在90年代就逐渐没落了。

  原因就是此时日本、韩国、湾湾和新加坡的政府都在倾斜大量资源给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而港岛在英国“积极不干预模式”政策影响下,对半导体基本没有政策扶持,自生自灭。

  还有个原因就是金融、房地产行业发达,大量资本和人才流向这些领域,而技术人才并没有增长多少。

  此外,

  在2000年左右,港岛政府提出的“数码港”计划,本来是想扶持本地互联网等科技产业发展,但最终却演变成了房地产开发项目。

  最后冲击电子产业的机会,直接失去了。

  关祖:“这些电子厂,现在如何?”

  吴莲倩:“目前还是亏本的,或者不怎么赚……”

  汇报之后,

  关祖第一反应是,找华润朱先生。

  ……

  ……

  10月7日,

首节上一节1020/11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