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综:1997半岛之王 第192节

  他们一行人很认真地完整观察了金门集团。

  发觉金门集团,一点都没有了以前那种暴力性质,完全是一家本本分分的企业。

  一路上将金门集团各部门参观完毕,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目的,进来也只是为了走个过场,接下来的首映现场才是真正的目的地。

  参观完,浩浩荡荡的一行人,在金门集团大厅合了张影,准备以后挂在办公室里。

  临出门口时,李连昌倒是有些好奇的问了一句,“我记得副会长不是和贤诚日报的千金订婚了?”

  “这次首映礼她不参加吗?”

  李佑轻轻笑着,“她会代表贤诚日报去参加,不和我们一起走。”

  李连昌点了点头,“我听说你还邀请不少人,现在能说说吗?”

  石东出看了一眼两人,见李佑没有反对的意思,立刻笑着上前,“现在也到了门口,不如李议员和副会长坐同一辆车,这样您也好和副会长交流。”

  李连昌笑着点点头。

  在两人上车后,李连昌才微笑着继续开口,“我倒是没想到,你前段时间能够和朴正建达成合作。”

  他摇摇头,“这次你们金门娱乐可赚大发了。”

  “只是跟几个演员签订了合约,外加上这部《熔炉》打出去的名声,”李佑轻轻摇头,“在名气上确实赚了,实际上.光是成本就已经高的吓人了。”

  李连昌笑眯眯的看了一眼李佑,自然知道李佑是在卖惨,他摆摆手,“首映礼结束后,我们的计划就要正式开始了。”

  李佑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这次首映礼,韩半岛中型规模以上的媒体,几乎都被我邀请了过来,就是为了造势。”

  他很是认真地说,“光州民众的那把火,会借着《熔炉》,烧到整个韩半岛。”

  李连昌有些诧异地打量了李佑一眼,有些好奇李佑明显严肃起来的话语,他想了想后,没再继续多问,只是点点头,“既然你心里有数,我也就放心了。”

  李佑笑着指了指前面的影院,“这家影院已经作为首映现场,已经被暂时租了下来,我手底下安保公司已经将里里外外检查了不少遍了。”

  “李会长有心了,”像是李连昌这样混迹政坛数十载的人,每次出门都会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这可不是句玩笑话,在韩日两国上下级等级森严,但偏偏不停的有下克上的事件出现。

  首尔这座现代都市的繁华,在电影院门前展现了出来。

  受邀的人很多,内外都布满了大量记者。

  李连昌和李佑乘坐的黑色轿车,缓缓停靠在红毯旁,将所有目光引向它的方向。

  车门轻启,李佑锃亮的皮鞋率先触地,等他的身影从容走出,李连昌的身影紧随其后出现。

  两人下车后,在记者们面前整理着衣着,接着携手踏上了红毯,像是关系很近,记者们纷纷涌上前去,相机快门声和摄像机的闪光灯交织。

  在镁光灯下,两人都挂着从容的微笑。

  来到影院中后,他们的到来无疑成为了这场首映礼的焦点。

  首映还没开始,人来人往间,不少人都上前和他们打着招呼。

  包括了李牧师一家,还有赵昌植为首的一些检查官。

  还有些抽中了门票的普通人,在经过检查后同样进入了影院,人群中的窃窃私语大多来自他们。

  电影院的巨型海报上,几个孩子依偎在男女主身边,那种悲剧的氛围从海报上他们的眼神里就能看得出来。

  影厅很大,足够容纳上百号人,除了些官员和受邀的媒体影评人,普通人也有一二十号。

  进了影厅,在安排好的位置上落座。

  《熔炉》一开场,现场的交流声就慢慢消失了。

  他们事先确实知道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什么内容,或者说没人不知道。

  因为这部电影,就是根据刚刚过去的光州聋哑学校事件改编成的。

  可大部分观众终究没亲眼见到事情的真相,只是看看节目上光州人的游行,或者听人说说,但不过是左耳进右耳出,毫无感觉。

  只有他们坐在这里,身临其境的投入去看这部电影,才知道这件事到底有多丑恶。

  来自首尔的一位哑语美术老师来到雾津,应聘慈爱聋哑人学校

  剧情与李佑前世看的几乎一致。

  现场有少数几个光州人,已经开始啜泣了起来。

  李连昌坐在李佑旁边,心情有些沉重,他出身高贵,从一开始就是贵族式教育,一路上有长辈的帮扶和支持,顺顺利利就往上走。

  他以前就知道这样的事,前段时间也看过了李佑给他的资料,知道这样的事情很多,但画面的残酷性他并没有看过。

  李连昌抿着嘴唇,低声问了句,“李会长有心了。”

  朴正建也叹息了一声,低声道,“这将是划时代的作品。”

  不远处的李牧师,默默着低头,没再直视这部作品,他心中祈祷,希望上帝能原谅他没能早日发现这些丑恶。

  可越祈祷,他就越不是滋味,做了这么多年牧师,祈祷到底有没有用

  电影中的民秀没有现在这么好的结局,能够被全在俊收养。

  在电影里,因为通过法律无法惩罚朴宝贤后,全民秀在深夜选择了和朴宝贤同归于尽。

  电影的末尾,民秀的葬礼外,众多民众进行集会,示威抗议,警队强制驱暴力散群众。

  电影中以姜仁浩为原型创造的男主也爆发了,他捧着民秀的遗照走在街头,冲到了防暴警察的面前,声泪俱下地重复着。

  “这是一个无法听到,也无法说话的孩子,他的名字叫民秀。”

  故事的悲剧性到达了最高潮。

  前世的《熔炉》,引起了韩半岛立法改革,李佑并不知道内情,或许真的有一些政客们玩弄的伎俩。

  但现在,他觉得.艺术确实是有这样能够直指人心的力量。

  大荧幕最后黑掉,然后一点点浮现出文字。

  “此影片根据2000年光州慈爱聋哑学校真实事件改编,所有真实名称均得到本人许可。”

  “我们之所以要战斗,不是为了要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最后并没有常见的花絮或是剧组名单,而是出现的是一些,无法在报纸和电视节目上出现的照片。

  不只是光州慈爱聋哑学校的,还有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很多甚至都已经过了公诉期。

第231章 意外的助力

  默默走出影厅,看着周围带着泪痕离开的观众们,李连昌淡淡道,“这部电影必定会火的,观众们的反应已经证明了一切。”

  李佑很平静地回答,“其实我已经事前看过一遍了,这部电影一定会成功因为这是韩半岛的现实。”

  李连昌点点头,“这些天你的努力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我的工作了。”

  想要在国会推动法案,除了民众舆论,还要有他这个无法代替的牵头人。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连昌并未多言,只是表情肃穆,“我推荐大家去看”

  “因为这个世界的希望在于,明知是蚍蜉撼大树,却还是有那么一群人执着地选择了这一条艰难而几近不可能的路。”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

  “我们?”采访的记者眼睛亮了起来,“请问您是.”

  “你们很快就会知道了,”李连昌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李佑在他之后也接受了采访,被问到什么时候上映时,李佑给出了具体时间,就在后天。

  影评人现在各种途径上发表了自己的评论,并不涉及剧透。

  这个年代韩半岛的各类电影论坛、电影杂志上的影评大半出自专业影评人的手笔。

  “最最让人绝望的,不是厮杀、不是侵犯、不是凌弱时的若无其事、不是不平等的话语权、不是被害者的伤痕、不是面对不公的无助、也不是喊不出声哭不出来。

  而是这所有的一切都会化为平常,并慢慢的被世人遗忘,像是从未发生过一样,作恶者终会忘记受害者的脸,而受害者却不得不将其铭记一生。”

  “.”

  “电影笨拙的展示触目惊心的腐败和罪恶,毫无想象力的剧情推进,影片时刻在提醒你铁一般的事实,以及最后结局的无奈。

  这个故事让人没话说,但电影却没什么亮点,不像是故事再创作,更像是普及真相,它将让所有人看到光州事件的真相。”

  上映后的第一天,名为《熔炉》的野火,开始在韩半岛熊熊燃烧。

  有很多人犹豫要不要看,因为很多人看电影只是想图个娱乐,但观众们的评论打动了他们。

  很多观众的文笔很粗糙,遣词造句都颠三倒四,但是他们表达出来的东西很真挚。

  “近年来最难以入目的电影,但它会告诉你们真相。”

  “你可能会看不下去这部电影,但你绝对不能错过它。”

  “感谢金门娱乐,感谢李佑xi。”

  “可怜的孩子们.”

  “电视节目和报纸无法给我们的真相,这部电影给了我们,在电影最后还有更多震撼人心的照片。”

  而在韩半岛大学生之间,则完全不是这样了,作为使用网络的主力军,又兼备了较高的文化水平。

  热血上涌的大学生们,已经在论坛里一刻不停的讨论起来。

  “听说这几个杂种只被判了不到两年。”

  “不到两年?审判长和检察官收钱了?”

  “我律师前辈告诉我,据说是因为没有相关的法律。”

  “想要惩罚他们怎么办?”

  “除非从根子上改变这种量刑过轻的法律。”

  如同李佑预料的一样,这部电影火了,而且是大火特火。

  上映当晚,所有院线的《熔炉》电影票售罄,放映厅爆满。

  按照这种趋势去看的话,同期上映的电影无一敌手,就连同期的好莱坞制作《碟中谍2》在韩国都被《熔炉》碾在了脚下。

  单论成绩,从这一天开始,千禧年年底的电影奖项,就已经被这部电影锁定了。

  在《熔炉》震撼人心的上映第一天里,网络论坛里的大学生们发起了要求重启审判的签名活动。

  次日清晨,一觉醒来后签名用户已达百万,论坛服务器在海量请求的冲击下摇摇欲坠,一度崩溃。

  在传统媒体调转镜头的推波助澜下,那些曾经因公诉期限制而沉寂的相似案件,鲜血淋漓地展现在公众面前,让人触目惊心。

  每一篇报道,每一个镜头,都是对正义的呼唤,对过往疏忽的控诉,也是对现行制度的一次深刻拷问。

  在上映的第六天,在这样的舆论浪潮和来自高层的双重压力下,首尔中央检察厅与警察厅无法再保持沉默,他们成立专案小组,专门负责调查一系列相似的案件。

  随着调查的深入,光州慈爱聋哑学校案件,根据现有法律确实可以适当调高惩罚,但也只是追加一到两年的有期徒刑。

  而对于那些早已超出公诉期限的罪行,法律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无法给予应有的惩罚。

  这一发现,如同在民众心中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激起了更为强烈的反响。

  民众不再满足于个别案件的纠正,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加深远的未来。

  在舆论的带领下,民众开始在韩半岛,进行大规模的集会游行。

首节上一节192/6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