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综:1997半岛之王 第564节

  “暂时没有,”姜昌元摇了摇头,“釜山政治圈确实很排斥首尔政治圈的人插手釜山,但我并不算。”

  “现在距离选举日六月四日还剩不到两个月,”李佑略微思索着,“想要稳定局面.”

  李佑想到了一个好点子。

  “你应该知道,崔总统准备放开一部分进口牛肉禁令吧?”

  这件事会引起相当大的舆论,起因还是多年前的疾病问题。

  “知道,”姜昌元点头,“崔总统访美的时候,就已经传了消息回来,农林部将在五天后宣布结束为期四年的美国牛肉进口禁令。”

  “别对这东西发表看法,”李佑提醒着他,“避开这方面,如果一定要说,就说不赞同。”

  虽然跟崔昌帝唱反调的意思,但解除牛肉禁令会引起多大的风波,李佑很清楚。

  本身就因为海运的事情,韩半岛的海运业相关的数十万工作人员都过得很艰难,如果再把农业从业人员牵扯进来.

  韩半岛的农业从业人员可不是老实农民,擅自对美国牛肉禁令动手,那百万人游行可是说来就来。

  “现在的釜山市民,已经不在乎你们做的是否合理,他们要的是一个能驾驭目前釜山困境的船长,无需那么多大刀阔斧的改革,你只要有百分之三十的前瞻政策,以及百分之二十的神棍气质,再加上一半的情绪价值,就足以撕裂出胜选空间。”

  “神棍气质.”姜昌元被李佑说的一愣一愣的。

  “我手底下正好还有家教会,”李佑轻声道:“在釜山也开了几家教堂,信徒还挺多的,你抽空去笼络下人心,也去学学神父们那种悲天悯人的气质。”

  姜昌元点点头,被李佑说的面上表情都轻松了些。

  其实李佑也有些生气,本来千年民主党退选,大国家党也会看在他的面子上退选,偏偏赵泰燮这家伙出来给他找事,本来竞选个釜山市长根本用不上这么多心思。

  甚至首尔市长都平平稳稳的,根本没人撼动李明学的位置。

  可这次的釜山市长之争,也不是什么泾渭分明的对战,本来还没这么复杂的,赵泰燮一下子就把这次的竞选变成了一个泥潭。

  接下来约定好会给姜昌元提供的竞选资金和人手后,李佑回到座位上,慢慢思考着该怎么给赵泰燮‘回报’回去。

第609章 四五月,秘密组织

  “他们就是疯子,”崔昌帝在和李佑的一次会面中抱怨着,这是他就任总统后少数在韩半岛的时间。

  “因为核问题进行的六方会谈刚刚结束没多久,大家都收获了满意的结果,他们为什么要派一艘核动力航母去日本?”

  “这西八的不就是挑逗我们其他国家的神经?”

  这已经是四月初的事情了,可能是因为崔昌帝在美国时并没有同意开放所有的进口牛肉限制,也可能是因为过于亲另一方的样子。

  但人家用‘履行防卫承诺,维护西太平洋的区域安全’为理由,派出了一艘‘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要驻扎到横须贺港。

  其他国家当然不乐意了。

  南北本来变得积极向上的局面,突然又紧张了起来。

  韩半岛和大国也发表声明反对。

  对于崔昌帝来说,不仅仅外面有人欺负他,甚至国内也有人欺负他。

  自从公布了可以进口美国牛肉,韩半岛直接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进口’游行,并开始举行大规模的烛光集会。

  崔昌帝知道自己没做错,李佑也知道他没做错,其实那些领头游行的人也知道他没做错。

  韩半岛地形崎岖,光靠本土养殖的肉类是绝对不可能满足供应的,这让本土牛肉的价格在一波波的上涨。

  虽然其他地方的进口牛肉也不少,但每多一个地方的进口,本土的竞争压力就更大。

  对市场有好处,不代表对本土养殖人员有好处。

  “这就是总统,”李佑轻笑着,“你以为为什么李总统在最后两年那么着急?烦也烦死了,明明是好事,但总会有人因为自己不得利而去煽动民众。”

  “现在已经是四月末了,”崔昌帝有些疲倦,“除了访问就是访问,勾心斗角完回来还要被民众攻讦。”

  “什么时候去大国?”

  崔昌帝心中算了算时间,“五月初就要过去,得沟通好,安排好双方的时间。”

  李佑顿了顿,还是补充了一句,“五月中旬,按照亚洲的位置来看,蜀地有发生大灾害的可能。”

  崔昌帝有些茫然的看了李佑一眼,李佑也无奈的摊了摊手,把事情甩了出去,“测算部门发现的,我建议你去提出来,私下提就行。”

  不管怎么想,这都是一件不太好说的事情,但进行国事访问的崔昌帝私下去提,不管他的话在别人耳朵里的真假,但总会有些作用。

  崔昌帝五月下旬再次和李佑见面时,看上去有些灰尘仆仆的,“因为灾情问题,他们让我代为表达感谢,极大减少了损失。”

  出乎崔昌帝意料,李佑并未对此多表示什么,只是点了点头,避开了这个话题。

  “你在国外协助救灾的这段时间,”李佑半眯着眼睛,“国内的集会我帮你压下去了大半,剩下的就需要你自己加油了。”

  “多谢会长nim的帮助,”崔昌帝客气的点头道谢,“不知道釜山那边是否已经尘埃落定?”

  李佑给了他这么大的帮助,他自然也要投桃报李,姜昌元六月份就要竞选釜山市长了,崔昌帝听说情况不怎么好,动了心思帮忙。

  不过李佑摇了摇头,“姜昌元能行的,他一个老政客,别信他的哭弱,不过是自己想省事罢了,不去逼一逼他,他才不会动真格的。”

  “对了,”李佑笑着打量了一下崔昌帝,“崔总统有没有兴趣,和我去一趟首尔大?”

  “什么?”

  “明天下午,”李佑自顾自定下了时间,“赵泰燮的演讲。”

  首尔大,法律系学生会办公室。

  金熙宇被学生会的一员带着走了进去,短暂向学生会长崔康镇打过招呼后,领他来的人就识趣的出去了。

  经过数个月学习,重生后的金熙宇考入了首尔大法学院,并在今年三月份入学。

  “来坐。”

  “教授们都对你赞誉有加,”崔康镇邀请金熙宇坐下后,便直入正题。

  “都是教授.”

  “小子,”崔康镇打断他的话,指了指这间豪华的办公室,“不用那么谦逊,能进到这里的都是聪明人。”

  “不过大家都说你很特别?”

  崔康镇眯了眯眼睛,见金熙宇面不改色,便主动转开了话题,“所以我希望你能加入学生会。”

  “你应该知道,”崔康镇慢悠悠说着,“学姐为我们在司法界铺了一条康庄大道,尤其是参加过学生会的人,前途更是一帆风顺。”

  金熙宇心中冷笑,但马上谦逊的说着,“我知道,但我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胜任。”

  “你这家伙不仅聪明,而且还很谨慎,怪不得让人欣赏,”崔康镇明明是学生,但还是摆出一种老气横秋的样子。

  “走,”他起身,穿上西装外套,“可不能让学长等我们。”

  路上看见金熙宇有些拘谨的样子,崔康镇笑呵呵的,“我们要去见张益铉学长,他现在是首尔北部地检的检察官。”

  金熙宇若有所思,赵泰燮在首尔大学法学院多年的经营,差不多就从张益铉那一届毕业生,开始有收获。

  再过十年,从检察长到检察次长,再到部长和普通检察官,司法界到处都有赵泰燮的人。

  到达这个很私密的餐厅后,菜上齐了好一会,张益铉才到。

  “学长您来了,”崔康镇鞠躬。

  金熙宇也一同鞠躬,“学长好,我是新生金熙宇。”

  “坐,”长得憨厚的张益铉摆摆手,坐下后看向金熙宇,“你给人的第一印象还不错。”

  “谢谢学长。”

  “康镇应该跟你说过,我们组织的事了?”

  “什么组织.”金熙宇听着自己上辈子未曾听过的事。

  “我还没跟他说,”见张益铉看向自己,崔康镇连忙解释,“我认为还是由学长亲自说明比较好。”

  “是吗?”张益铉瞥了崔康镇一眼,“熙宇,我们决定将你纳入我们法律系秘密组织,成为我们其中的一员了。”

  “秘密.组织?”

  “对,这是个在首尔大学法律系中不为人知的秘密组织,”张益铉介绍着,“不过是个历史悠久的私人组织。”

  “你应该知道我们系的裙带关系很重要。”

  “是,当然知道,”金熙宇恍然,这种裙带关系一直存在,但是从赵泰燮开始,才变得那么牢固。

  历史悠久?

  金熙宇心中漠然。

  “虽然人们都很重视学缘,但我们秘密组织是超越学缘的存在,”张益铉说话时,崔康镇主动倒着酒,“我们为什么要找聪明的学弟妹?”

  “因为从底层往上爬的人才,必然会对在上位者造成威胁,但如果能事先发掘优秀的人才,让他走在我们铺好的康庄大道上,会是怎么样?”

  金熙宇一直点着头,听着这绝对称得上是‘腐败’的话。

  “能力出众的学长姐身居要职,”崔康镇端着笑容,补充道:“让学弟妹积累丰富的资历,等时机到了,就把位置传承给学弟妹。”

  金熙宇一副恍然的样子,让张益铉很满意,“这样不仅能让学弟妹继承自己的衣钵,还能防止其他人爬上来。”

  “怎么样?”张益铉单手端起酒杯。

  “好的,”金熙宇挤出笑容,双手举起杯子碰过去。

  “没什么好拒绝的,像这样相互依存。”

  三人喝完酒后,崔康镇还要倒酒,却被张益铉抬手拦住,“下午还有工作,少喝。”

  崔康镇恍然,“是。”

  张益铉有些饿了,吃着东西,“目前的司法界大致分为数派,但我们是最重要的两派之一。”

  “上一任法务部长,数位检察长、检察次长,最高法院院长,全部都是我们秘密组织的一员。”

  张益铉没有提另外一派,但金熙宇猜的不错的话,应该是金门派。

  他猜的不算错,虽然李佑和金门集团在政界可用人手很少,但司法界反而很多。

  不说现在已经做到检察次长的朴泰洙和杨东哲,还有大检察院的检察总长赵昌植。

  作为金门派系在司法界最重要的一员,在上一任检察总长成为法务部长后,赵昌植背后有着金门和总统,终归是如愿以偿坐上追逐了十二年的检察总长的位置,这也是整个韩半岛检察体系的顶端了。

  不过这些张益铉都没提,而是简单介绍了他们派系的强大。

  “讲完了,”张益铉打了个响指,“说明很简单,你应该听懂了。”

  “学长说的很好,”崔康镇作为捧哏及时鼓掌,“怎么样?”

  他拍拍自己胸口,“内心是不是很澎湃激昂?”

  “是,”金熙宇笑着,内心却想着相反的事情。

  “这个组织就相当于射箭国家队,与夺得奥运金牌相比,被选为国手可是更困难的。”

  “很贴切的比喻,”张益铉点点头。

  “学长,”金熙宇站起来,开始表演,“非常感谢您如此看好我,我一定会全力以赴,不惜粉身碎骨,努力不辜负学长们的期待!”

  这表演让张益铉和崔康镇看得一愣一愣的。

  不过这俩人也知道这是表演,但还是很开心。

  “看看这小子,”张益铉哈哈笑着,“我很满意你的性格。”

首节上一节564/6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