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184节

  另外学校也赶紧把这个消息上报给上级部门,其中就有电子工业部,因为全国所有电子相关的生产研发工作都归电子工业部管,这超级计算机的研发当然会被通报到部里。

  那刘处长正是负责这方面的,在接到清华的消息后先是质疑,因为国内仅有的那点富余芯片都供应给了长沙和合肥两地了,不知道这清华大学拿什么研发,总不能就靠在纸上画图纸出来研发吧。在看完详细的报告后,不由得重视起来,因为这里面有提到星耀集团帮忙解决硬件来源。

  刘处长对这星耀集团倒是知道一些,因为星耀集团来BJ开设电脑展销店时找过他审批,那时候他就知道有这么一家香港企业要来BJ销售计算机了。

  不过他当时没有多重视,因为来的是辛智轩这个华人,公司也是香港那边的,他以为是香港的商人看计算机价格高利润高,所以做起二道贩子,将欧美公司的产品换下牌子来内地销售,不过本着善待香港同胞的想法,很快就批准了天他们的申请。

  现在看完清华大学的汇报材料,这才惊觉,这星耀集团之前的申报材料还真没吹牛,他们的半导体生产能力真的跟欧美的几家大公司不相上下了,因为报告里提到能按照清华大学的设计进行相应的修改,这就代表着星耀集团是有那个能力生产的,不然欧美公司可不会配合。

  于是他一边收集资料,一边找朋友打听,恰好国内情报部门对星耀集团开始了深入调查,他要的情报也适时送到了,在看完情报部门的简报后,他才发觉这星耀集团真是不简单,他们已经建成了从晶圆生产到高端芯片制造再到计算机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了。

  这比美国那几家大公司还要牛,据了解,美国的英特尔公司,德州仪器公司等生产芯片的不生产计算机等终端产品,而生产终端计算机产品的IBM,苹果等公司又不生产上游的芯片和电子元件。

  刘处长觉得这星耀集团的模式倒是跟国内的国企很像,致力于全产业链,主打一个不受制于人。

  大部分国企其实都希望上下游都掌握,主要是以前吃过受制于人的亏,所以一有点能力,就想着打造全产业链,想着把上下游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利润也全部留在自己手里。

  看完情报后,刘处长特地跑到清华的信息与电子科学系实地查看,他到的那天正巧碰到新机房投入使用。

  看着星耀集团那银白色闪电标志的电脑整齐的摆了两列,还有两台最高配置的工作站放在一间单独隔开的小屋子,刘处长知道这星耀集团是来真的,不是为了搞关系抛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项目,这屋子里的20台电脑加两台最高配置的工作站那已经超过140万了,这笔钱对于国内来说是非常庞大了,比长沙和合肥两地的经费投入都多(不考虑免费的硬件供应)。

  “吴主任,你们动作可真快啊,我刚收到你们的报告,你这研究场地就搭建好了。”刘处长对信息与电子科学系的主任说道。

  “不快不行啊,咱们好不容易遇到了金主支持,那可不得抓紧机会,我可知道长沙和合肥两地的项目快结束了,我们也得赶紧抓紧时间啊。”吴主任表情复杂的说道。

  要说起来,清华这边的人力资源是比长沙和合肥两地优越的,每年录取的人才都比那两地高一个层次,但是因为清华这边的某些情况,在最终进行任务分派时,还是给了那两个地方,吴主任当时可是非常不满的,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上级他有他的考虑,在争取项目失败后,他也想了很久,知道等是等不来项目了,那就一边做准备,一边寻求其他的帮助。

  这不星耀集团的支持不就等到了吗,他当时一听就拍板同意,这么好的合作条件,那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之前的方案是系里攒钱以及向一些企业化缘,然后自行去购买国外的芯片和电子元件来系里组装,现在不用这么麻烦了,星耀集团提供所有的零部件,而且还能根据设计特制一些元件,这可比之前的方案好无数倍了。

  “你们打算跟那两地竞争啊?那你们打算研发什么等级超级计算机?”刘处长问道。

  “也不怕你透露,我们打算研究每秒浮点运算10至20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10至20亿次,一上来就研究这么快的?我说吴主任,你们可别把港商当冤大头,不把他们的硬件当回事啊,据了解虽然他们的芯片和电子元件虽然比欧美的便宜,但是相对于咱们国内的人均收入来说那也是天价的,到时候研发失败,浪费港商上千万的原材料,那个时候可就不好收场了。”

  “这点就不需要刘处长操心了,这星耀集团也是支持我们的研究计划的,而且他们还有更大的后续计划等着我们,只要这第一款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后续更高性能的超级计算机就还会与我们合作,到时候咱们国内的超级计算机说不定就是我们系说了算了。”吴主任自傲的道。

  刘处长看吴主任这么说,把劝谏的话收了回去,他知道这吴主任对他还是有点意见的,当时他们在竞争超级计算机的项目时,自己可是没有支持清华这一方。

  “好吧,那就祝你们早日成功,我会经常来考察的,到时候还请不要藏着掖着。”

  “我们这项目对部里没有保密的需要,不过星耀公司还是有一些保密要求的,到时候还请刘处长不要带外人来,超级计算机的具体架构不能告诉外人哈。”

  “好,到时候我就一个人来,那我就先走了。”

  “刘处长慢走哈,研发任务紧急,我就不送了。”

  之后的10多天里,刘处长隔三差五的就来清华这边,看他们的研究进展,另外也不时的询问长沙和合肥两地的进度。

  最开始两次他还觉得清华大学的不过如此,他们的研发主力还是研究生和几个博士生,这些人的导师都没参与进来,而且这些人还一直在电脑上摸索,没有进入到正式的设计。

  后面几次去他是越来越震惊,因为这些人的设计进度是指数级上升的,短短的10天里,超级计算机的主体架构就完成了,还有人把外观效果图用那电脑软件画了出来。

  吴主任当时特意给他演示了下,彩色显示器里,5台黑色磨砂机柜以X型排列,中间的机柜最矮,另外四个机柜等高,他们中间的连线非常简洁,他数了数只有4根不同颜色的线缆连接,据吴主任讲那是光缆,里面是一根根的高速光纤,传输信息的效率是普通电缆的几十倍。

  刘处长看完后才发觉清华大学已经完成设计了,于是他赶紧回部里整理资料,把这一情况汇报给部长,这才有开头刘处长向部长汇报的场景。

第193章 超级计算机制造成功,与国内达成电子产业合作

  “部长,咱们出发吧,车子已经安排好了。”李部长的秘书和刘处长一起到部长办公室请李部长去清华的超级计算机研究室视察。

  “好,咱们快去快回,到年底了,这工作是都堆积到一起了。”李部长批阅完文件后合上文件夹,喝了口茶,站起身跟秘书和刘处长一起出门。

  上车后刘处长把最新的进度再次进行汇报,因为距离上次邀请去视察已经过去5天了,这5天里清华那边的研究团队并没有等着硬件到来,啥事没干,而是抓紧时间编写相应的超级计算机上用到的一些程序。

  他们将20台个人电脑和2台工作站用光纤连接到一起,组成了一个局域网,然后模拟了一个超级计算机的环境,然后在那上面编写一些气象数据计算以及工程建模的计算程序。

  刘处长那几天是天天跑去看,对清华的这个研究团队那是越来越佩服,对于之前没有支持他们而感到了一丝后悔。

  其实清华的这个团队能有这么快的进度,除了参与的人都是高智商,还有郎骏建这个熟悉这款CPU的人领路以及王建昆通过那名安装了脑机芯片的南解阵研究员提供了一些帮助,在一些关键时刻和遇到难题时出手解决了。

  “刘处长,清华的超级计算机到了哪一步了,这次去咱们能看到什么?”

  “部长,我打听好了,今天是他们开始组装超级计算机的时间,那家香港公司已经把相关零部件空运过来了。”

  “哦?还用飞机运零部件,这香港公司就是财大气粗哈,咱们那几个芯片制造厂的改造经费都还在等审批,这香港公司居然有钱用飞机运材料。”

  “是啊,听说他们去年的销售额就超过1亿美金了,今年据说能达到5亿美金,所以才这么舍得花钱的吧。”刘处长把打听到的星耀集团的经营情况给李部长说了说,当说到5亿美金时,那羡慕的表情藏都藏不住。

  “5亿美金?这么多?他们卖的产品在国内也不多,价格相比欧美的也不贵啊。”李部长疑惑道。

  “部长,这两天我又收到了一些信息,这星耀集团的销售大头其实是在海外的,他们的手机和短信机已经占领了香港市场,摩托罗拉的移动电话和传呼机已经卖不动了,另外他们在波斯市场上的占有率也特别高,好像是取得了独家经营权,波斯国内的电信网络都交给这星耀集团来改造升级了,仅仅在波斯一个国家,今年的营业额差不多就有3亿美金了,另外他们在东南亚,非洲,南美洲这些国家都在扩张,所以今年比去年才有这么大的提升。”

  “波斯啊,他们正在跟巴比伦打,还舍得花大价钱去改造国内的电线网络,铺设移动通信系统,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咱们不知道的好处。”

  “这个我没收到,要不我再跟情报部门要点资料?”

  “嗯,等今天视察完后,你跟他们联系下看看能不能让部里的人去他们香港总部参观下,既然他们有意与清华合作,又想要国内的市场,那就先看看他们的诚意怎么样了,如果愿意提供技术的话,民用市场交给他们也不是不可以。”

  李部长的这番话,听到秘书和刘处长那几乎就是肯定句了,这星耀集团如果确实有跟欧美的半导体企业抗衡的实力,又愿意跟国内企业合作的话,那他们拿到民用市场的通行票几乎就定下来了。

  此时电子工业部对半导体的前景那是非常看好,可惜国内的技术除了极少数的,大部分都跟欧美甚至日韩企业相差2到3代。

  虽然有代差,但是顶尖的几个科学家的前沿研究还是跟上了欧美的,可惜没有那么多的经费去进行工程落地,因为整个产业链目前并不赚钱,在民用方面没有建树,在军用方面虽然有需求但是又不够大,这样不上不下的,导致投钱升级相关设备变得非常不划算。

  所以现在国内那几家芯片制造厂相当于是在进行实验室制造,那些设备几乎都是手工制造,生产时几乎没有自动化和流水线,这导致人效非常的低。

  部里也不是没想过进行升级,可是多番调研,发现如果没有民用市场的话,仅仅靠军用市场,那投入将会越来越大,最终还是会被迫回到原来的路子上。

  欧美那边的半导体技术进步飞速上升其实就在这10年之内,他们当时把军用的半导体技术授权给了众多的主打民用市场的企业,这些企业拿到技术后一边设计制造老百姓需求的产品获取利润,然后用利润再投资研发更先进的技术,接着进行下一个循环,就这样,半导体技术发展越来越快。

  而国内在改革开放后是想复制这个方法的,当时的技术跟欧美也就相差1代,如果能复制这个方法,那么现在说不定已经追上了,但是一番调查研究后发现国内的环境跟国外完全不一样,根本执行不了这个方法,因为民用市场几乎没有,所以产品都还在进行计划生产,民众购买任何商品都要相应的票证,所以不存在自由购买相应的电子产品的市场,那这第一步就走不通了。

  另外当时国内的民众大部分还处在温饱线附近,也没有那个财力去购买生产的电子产品。

  那个方法走不通,部里和国家也不是什么都没做,而是对一些限制进行了解除,比如给一些国企松绑,让他们可以研发一些产品,也可以找国外的企业合作,比如收音机,电视机这两种对技术要求不高,民众需求又非常大的产品,国家的管控就特别松了。

  这两年收音机几乎就不需要票,电视机的票发放得特别多,想要的人几乎都能搞到票,所以现在这两项产业的发展那是特别的快,现在收音机,黑白电视机几乎能全国产化了,这不仅大大丰富了民众的生活,相关企业的制造能力也得到了大发展,虽然这样的成绩是牺牲了彩色电视工业换来的。

  由于有这两个比较成功的经验,所以部里以及国家上层对于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是比较满意的,这才有李部长说的如果星耀集团愿意跟国内企业合作,民用市场可以给星耀集团的话。

  李部长这么考虑也是没有办法,这几年国内的经济发展虽然是向上的,但是财政却越来越紧张了,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要补课要追赶,进口了大量国外设备,花费了大量外汇的原因,比如大化肥工业,石化工业,前者为了解决国内8亿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后者为了解决他们的穿衣问题,也有利益分配不合理,企业效率越来越低的原因。

  前者那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必须花费,所以上上下下,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支持,甚至不惜削减军费开支也要推行下去,而后者就比较复杂了,地方和中央的意见不一致,各企业之间的利益也不一致,最后被逼得没办法,今年开始,一场国企改革拉开了帷幕,中央需要减负,对于那些经营一塌糊涂,不是国家命脉的企业放开管制,让他们自己去市场上闯荡,能活下来最好,活不下了可以破产倒闭。

  对于跟外资合作也渐渐放松,不再硬性要求国企必须占大头了,另外对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也放松了一些管控,一些行业也允许他们进入。

  李部长一边思索今后的道路,一边看着街上的雪景。

  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雪,整个北京城被披上了一层雪白的棉被,现在街上都是铲雪的人群,各单位各自负责自己那一段,政府也组织人手对公共路段进行清扫。

  “如果有除雪车就好了,这样不仅效率高,还不用浪费这么多的人力。”李部长看着街上人头攒动的景象,喃喃自语,他也是出国考察过的,当时冬天去的日本,看到那边路上除雪的都是大铲车大卡车,几十个人负责一条主干道,非常快的就清理出了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路面。

  不像现在,吉普车开一下停一下,有几个路段实在太滑,他都下车一起推了一会。

  因为路面积雪,虽然出发时间不晚,但是到清华的超级计算机研究室的时候已经快10点了。

  “李部长,您好您好,欢迎欢迎。”高校长和吴主任在超级计算机研究室的门口迎接李部长。

  “高校长,吴主任,你们好,听说这里正在研究超级计算机,还是高性能超级计算机,所以我来看看研究进展。”

  高校长是今年5月份才开始担任清华校长的,他是电机工程专家,原本对电子和半导体没有什么了解,但是自从信息与电子科学系跟星耀公司展开超级计算机的合作研究后,他也抽出了一些精力来了解一番,但是平常教学及学校的事务繁忙,他也只知道点皮毛,所以讲解工作还是交给了信息与电子科学系的主任。

  在门口寒暄一番后,高校长就陪伴在李部长身边,然后由吴主任来汇报讲解超级计算机的研究进展。

  “李部长,咱们先到小会议室,我用投影仪先给大家展示一下这款超级计算机的基本情况,然后再去组装室看一下超级计算机是如何组装的。”吴主任说道。

  “客随主便,那就让我看看你们这超级计算机到底是什么样的吧。”

  于是吴主任引导众人来到系里的会议室,里面有星耀集团赞助的一台高清投影仪。

  在让前来帮忙的学生拉上窗帘后,会议室里光线暗淡下来,只有前面的屏幕被投影仪照得发白,左上角有个闪电图标,还有一个空心箭头在屏幕中央。

  吴主任见众人都落座好,适应了室内的光线后,操作鼠标点击那个图标,画面一闪,出现了之前刘处长看到的那个超级计算机的效果图。

  “大家请看,这就是即将制造完成的超级计算机的模样,它由4个数据处理机柜以及中央的一个任务分发和结果汇总机柜组成,他们之间采用了星洲通信集团提供的高速大容量光纤连接,每秒传递的数据量能达到10G的量。

  大家再看下一页,这12台显示器和键盘鼠标就是超级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系统了,可以允许12个工位同时开展工作,根据任务量不同和紧急程度不同,超级计算机能按照要求划分不同的算力进行同步计算工作,这一创新性设计将大大降低超级计算机的使用成本,因为不是所有的运算都是需要计算机的全部算力的,因为这台超级计算机的算力能达到20亿次每秒。”

  李部长听到这,不由得打断道:“吴主任,你这没有说大话吧,20亿次每秒,你们有这个把握吗?”

  “李部长,我们有这个把握,原本我们心里也没底,但是经过用局域网搭建的模拟计算,我们非常对达到这个速度非常有信心。现在超级计算机正在搭建,预计后天下午,就可以通电测试了。”

  “吴主任,你们搭建超级计算机这么快?据我所知,长沙那边可是用了足足两个多月啊。”

  “刘处长你不用惊讶,星耀公司的技术跟咱们国内的那是完全不一样,他们在收到设计图后,主板部分已经用自动焊接机焊好了大部分固定元件,送到这边主要是进行一些接线以及固定主板,散热系统,我在讲解一下这台超级计算机的一些情况再带你们去看看。”

  于是接下来的10多分钟里,吴主任简要的介绍了一下这台超级计算机的运输逻辑,基本的内部结构等等,不过他算是白费口舌了,李部长一行人几乎没听懂,只知道这计算机能做些什么,实现什么功能。

  见底下的人一头雾水,心不在焉的,吴主任赶紧停止了后面的技术部分的介绍,带着众人往组装室走去。

  在进去之前,他给众人从一个小房间里拿出来防尘帽,防尘服和鞋套,指导他们穿戴好后才进去。

  在宽敞明亮的实验室里,八个身穿白色防尘服,头戴蓝色防尘帽,脚上套着棕色鞋套的信息与电子科学系的学生正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他们两两一组,各自围着一个喷涂了黑色哑光漆的机柜。

  “我把他们分成了3组人,8到10个人一组,每组工作4小时就进行一次轮换,确保他们在进行组装工作时精力是最饱满的时候,整个超级计算机有1600枚CPU,他们每4枚一组固定在一块电路板上形成一个运算模块,总共有400张电路板需要安装以及线路连接,所以工作量还是有些大的。”吴主任介绍道。

  李部长一边看着这些清华大学的天之骄子们忙碌,一边问吴主任一些问题。

  这些年轻的学生们没有因为有其他人进来而停下工作,只是用眼睛看了几眼就收回来,把精力用于手头的组装工作上了。他们不时往返于 10多米外的物料柜,小心地取出一块块集成电路板或散热器件。其中一组学生,一人双手捧着集成电路板,犹如捧着珍贵的艺术品,脚步沉稳地走向机柜;另一人则在机柜旁,微微弯腰,眼神紧紧盯着即将安装的位置,做好接应的准备。当集成电路板递到跟前,他熟练地接过,精准地将其插入对应的插槽中,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完成一件极为精细的雕刻。

  另一组学生,一人费力地抱着略显沉重的散热器件,尽管有些吃力,但步伐依然坚定;另一人则早已准备好工具,等待着散热器件的到来。他们相互配合,仔细地将散热器件固定在机柜的合适位置,确保其安装牢固,为超级计算机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整个实验室里,只听见他们轻微的脚步声、工具的碰撞声以及偶尔的低声交流。他们的身影在机柜与物料柜之间来回穿梭,仿佛是一群忙碌的精灵,在为超级计算机的诞生而辛勤劳作,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未知的探索。

  李主任看着忙碌又有序的组装工作,对清华的这台超级计算机不由得多了一分期盼,他希望他们能够一次性成功,这样来年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高校长,吴主任,后天测试时我再来看看,预祝你们成功。”李部长看了看时间,发现快11点半了,于是提出了告辞。

  “李部长,在这用了饭再走吧。”

  “不了,下午有个重要的会议,我得赶紧回去,后天再来。”

  于是高校长和吴主任也不好留客,把李部长送到办公楼门口。

  ……

  时间一晃而过,超级计算机在一众学生以及星耀集团技术员的协同配合下,顺利的组装完成了。

  “都检查完,没问题了吧?”吴主任问在场的学生道

  “检查完了,对照图纸检查了3遍,跟图纸一模一样,各接口也检查了没有松动的。”负责最后检查的几个学生纷纷回复没有问题了。

  “好,那咱们就开始通电试运行,先看下散热系统能否正常运转,再启动不同的机柜,等完成分系统通电检查后,再进行一次全系统通电检查。”

  于是众人按照预定方案,开始给一个个分系统通电,随着绿色指示灯一个个亮起,代表着不同模块都能正常工作。

  “主任,分系统都通电检测完成,没有发现故障,是不是要进行全系统检测啦?”

  “嗯,那就开始吧,幸亏提前跟学校打了招呼,给我们留了电力,不然非得跳闸不可。”

  虽然这台超级计算机的采用了低功耗芯片,但是数量有这么多,叠加在一起所需要的电能也是比较大的,幸好清华原本就有大容量电路,不然重新拉电线可是非常麻烦且耗时的。

  吴主任在电闸跟前,亲自动手,合上一个个分系统的电闸,随着最后一个电闸合上,代表着主机全部通电的绿色指示灯亮起,代表着超级计算机初步成功了。

  “快,先进行一次全系统检测,看看各模块是否都能正常工作,再进行一次峰值速度测试,拿到这台超级计算机的最大算力值。”

  在吴主任的指挥下,他的学生们开始在不同的终端面前输入一串串命令,各系统开始进行自检,散热系统开始低功率运转起来,把产生的热量带走。

  在完成分系统自检后,吴主任点击他面前的一个测试软件,那是一个专门设计出来的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数学运算任务包,当点击完成后,计算机的温度瞬间升高,snare系统疯狂运转,密闭的实验室内温度似乎在快速升高,吴主任紧张的看着各指示灯,如果出现问题他要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不过他的担心是多余的,眼前的超级计算机经受住了极限考验,经过紧张的10分钟等待后,这台超级计算机的峰值运算速度从眼前的显示器上出现了。

首节上一节184/2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