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186节

  不过从另外一方面倒是可以佐证刘部长的猜测,那就是王建昆经常离开学校,也没有回老家,不知道去了哪里,回来倒是经常带一些广市,香港,上海,日本等地的特产回来,这说明王建昆是去了这些地方的。

  “这王建昆还真是挺神奇的,高中两年在校时间非常短暂,但是却带出一批老家的同学考到了BJ来,也不知道他怎么办到的,就靠着他时不时的讲解,怎么就这么厉害了,要是他的方法能推广就好了,这样就能带出大批量的高级人才出来了。”

  刘部长看到王建昆后面经常不到校也能带出大批学生考到BJ的大学来非常好奇,他的孙子现在正在读高二,学习成绩一直在中游徘徊,要上BJ的名校那是非常困难了,不知道能不能让这王建昆帮忙教教,刘部长心里想着。

  再看完资料后,刘部长把情报3处和情报5处的两位处长叫来,跟他俩说下他的决定。

  “既然这王建昆是咱们土生土长的天才,也没有显示是有敌对势力对其进行过洗脑,他的一些做法也是有利于国内发展的,那就没必要有那么多的限制了,一些基础研究和不涉及到秘密工程的研究应该让他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发挥他的价值嘛,至于这南解阵和岑勇,现在还是以观察和收集公开情报为主,不适合进行主动出击,可以看出来他们的反谍能力挺强的,到时候咱们的人手损失在那就不好了。”

  “明白了部长,那我这就去通知相关的科研院所,让他们可以邀请王建昆参加秘密级及以下的一些研究项目了。”

  “明白了部长,我们处有一名人员在他们的中层之中,我让他继续潜伏,尽量往更高的位置走。”负责南亚方向情报的处长说道。

  “那倒是也挺好,咱们精力和经费有限,缅甸这地方现在还不是战略支点,所以只能先这么处理了。”刘部长说道。

  “那部长我们就出去忙了。”

  “嗯,去吧。”

  王建昆以及岑勇对国内情报部门的应对猜测是对的,他们只要不做一些危害国内的事情,国内是不会拿他们怎么样,甚至因为位置的问题,国内向他们投入的精力应该不会很多。

  当然这也是他们目前的体量相比国内来说还太小了,不值得花费那么多的精力和经费。

  ……

  而此时王建昆在干什么呢?

  他根据之前智子对超级计算机出现后的各方反应分析,让小舅岑勇做了很多准备,他也为此做了很多预案,其中木马计划就是众多应对方法里最激进的一个。

  “建昆,你到了吗?”小舅岑勇接到王建昆的电话后问道。

  “是的小舅,我到基地里了,你在哪?”

  “我在朗道,在开一个比较重要的会议,大概还要1个小时结束,结束了我乘飞机过来。”

  “好,那你先开会,我先做一些准备工作,你到了我刚好跟你商量下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好,那先这样,挂了。”岑勇说完就把电话挂了,将手机交给一旁等候的秘书,然后接着开会。

  现在南解阵地盘上的手机普及率已经很高了,南解阵的中高层干部人手配了一部,一些重要岗位也配备了手机,另外手机在南解阵地盘上卖的价格也是最低的,利润率控制在了20%,所以很多民众也开始购买手机了。

  刚开始配备手机时,开会的时候大家都随身带着,有时候开会期间有好几通电话打进来,导致会议进程经常被打断,后来大家就自觉的在会议期间将手机关闭或者静音了。

  但是在高层会议和秘密会议时,所有手机都要上交然后由专人保管,因为岑勇从王建昆那得知,即使手机关机,在系统后台还是能通过特殊手段打开手机的收音功能的,这就会导致会议内容泄密。

  虽然手机以及整套通信系统都是王建昆提供的,外部的人想用这个方法监听应该是不可能,但是不排除有这个风险,所以南解阵内部已经明确了中高层会议以及秘密会议上不能出现任何通信工具,需要保持跟外界联系的,需要提前申请,并由会议室外面的人负责接听并通知会议暂停。

  而王建昆的电话就是岑勇必须及时接的,所以他开会前就告诉了外面的会议秘书有王建昆的电话后及时通知他。

  而他也确实在开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这个会议事关明年还是后年对缅甸进行统一。

  “好了,咱们接着开会,我还是希望明年下半年就发起统一之战,这样咱们才能汇集全部的力量进行发展,现在这样缩在北方,受到的制约越来越大了,特别是咱们的实力渐渐的显露,南面的政府军开始越来越忌惮我们了,并且开始进行武力试探,前段时间一艘运输生铁锭的货轮就是政府军的人干的,虽然他们伪装成了水匪的样子,但是在咱们的超级审讯能力下还是露出了真相。”岑勇在会上希望南解阵能在明年下半年发起统一全缅的行动。

  “咱们目前的地盘还只占全缅五分之一,人口更是只有十分之一不到一点,就算明年上半年咱们快速吸纳人口,可要想以这点人力掌控全缅,是不是太匆忙了?”南解阵负责行政事务的首领吴努说道。

  他是目前5首脑里,最反对明年发起统一之战的,因为他负责具体的行政管理,知道要管好全缅那么大的地盘会非常不容易,特别是全缅甸有上百个民族,要想把他们团结在一起可是非常不容易的。

  如果只是学军政府的管理模式,只掌控几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其他边边角角以及交通不便的地方就任由民族武装和军阀势力割据的话,那还不如稳扎稳打,一步步吞并他们,这样基础才打得牢。

  “吴首领,现在情况真的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是外部的,咱们内部的也有,你应该听说过忠诚计划,现在第一批测试已经完成了,效果非常好,所有参与了实验的人都非常安全,不仅如此,在接受了脑机的辅助后,他们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一个人几乎抵得上10个人。”

  岑勇把忠诚计划的进展在会议上再次详细的讲解了一番,告诉了众人目前已经有5百多名南解阵中低层干部和军官接受了脑机植入手术,手术全部成功没有发生生命危险,这些人在度过几天的适应期后,对脑机芯片的应用那是越来越熟练,很多人的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处理事情的速度那是提升了十数倍,而且应用的方法都非常可靠有效果。

  “可是……,我还是觉得有点冒险,到时候做成一锅夹生饭就不好了,要处理这么多部族的事务,把他们组织起来可是非常困难的,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吴努还是反对,但也没有刚才那么坚定,只提了期间的巨大困难。

  “我倒是支持明年发动统一之战,咱们的武力已经超出南面政府军一大截了,再这么憋着,战士们可太难受了,很多人都打申请要打到海边去,还有的觉得国内没仗打,纷纷申请去南美或者非洲去。那些部族武装如果不服,咱们可以一个个打过去,这么多飞机大炮不是放着看的。”负责南解阵军事的首领彭声说道。

  他早就想打了,之前5首领里面只有他一个主战,而且是速战,但是其他人用各种方式说服了他,会议上表决他也是少数,现在岑勇已经提议明年就发动那他肯定要支持。

  他说到军队已经按耐不住也不是瞎说的,因为现在南解阵的武装力量确实非常强大了,这种强大不仅仅只是陆军以及军事装备,空军,电子战部队,特战部队都非常强大,另外一大批拥有非常高水平的作战参谋陆续进入部队,整个部队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了,比正规军还要正规军。

  目前野战军总兵力达到了10万人,二线守备部队达到了20万人,当然现在这20万人还要负责很多建设工作,可是一旦发动,他们的战力可不低,比众多的部族武装那是强很多,跟政府军也可以打得有来有回。

  这个军队人数跟政府军已经有得一拼了,战斗意志比政府军更是强上一大截。

  武器方面,班组轻武器全部配齐,子弹更是充足,自从有了铜矿,弹药就不再紧缺了,然后迫击炮和单兵火箭弹配发到连,单兵导弹配发到了各营;重武器方面,有155重型远程榴弹炮营6个,120中型榴弹炮营12个,而且岑勇也说了,如果需要,炮兵可以优先进行脑机芯片植入,重炮也可以先截留销售给波斯的部分;另外的防空导弹和D-300地地导弹也有很多,且可以在有需要时紧急增加人员,库存的弹药更是堆满了好几个大山洞。

  空军方面除了有60架Z-1亚音速螺旋桨战斗机外,还秘密训练装备了24架F14熊猫战斗机,并且这些熊猫战斗机都进行了电子化改造,发动机也进行了升级,可以不开加力做超音速巡航,比美国原版的战斗力强上很多。

  所以彭声现在每天的工作除了军队建设,还需花费很多精力来安抚各部队,让他们安心训练,做好战斗准备。

  “我没意见,早打有早打的好处,晚打有晚打的坏处,财政上咱们虽然不宽裕,但是支持几个月的战争开销还是可以的,不过如果打成僵持战,那咱们就危险了,财政很可能被拖垮,到时候发展的步伐会被打断。”负责南解阵财政工作的首领奈温说道。

  “老奈你放心,绝对不会打成僵持,我有信心2个月内结束大规模战斗,将政府军全部歼灭。”

  “那就好,只要先占住政府军的地盘,咱们就能从容应对,边边角角的地方武装咱们可以有多种方式处理嘛。”

  李胜见4位里面有位支持速战,他在权衡一番后也投了赞同票,最终4比1形成了会议决议,议定明年9至10月份发起统一战争,争取花2个月时间一举打掉缅甸军政府势力,再一边建设一边收服各地方势力。

  岑勇在开完会后,先坐车去机场,再乘坐灰狗运输机飞往宁迪本的基地。

  本来随着新人类的大量制造,直升机驾驶员和直升机都不缺了,不过直升机在缅北山区飞行还是太不保险了,因为山区风向变化极大,雨雾天气也是经常突发,所以所有高层能不坐直升飞机就不坐,远一点就乘坐灰狗运输机,近的就乘坐Y-1水上运输机,这两款飞机在遇到发动机故障时几乎都能靠着翅膀滑行成功迫降。

  “建昆,刚才的会议上已经形成了速战的决议,明年9~10月份将发动统一全缅的战事。”

  “嗯,这样也挺好,没想到一个超级计算机竟然惹来了这么多势力的关注,看来欧美等国家对半导体工业非常重视啊。”

  “是啊,他们这么重视也是应该的,你那脑机芯片的性能那么强,他们现在虽然没这个实力制造出来,但是他们的科幻作品里都有这方面的畅想了,很多科学家也预测过将来电子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情况。”

  “其实这样也好,自从我勘破了基因的秘密以及人体的秘密后,咱们就不必害怕他们了。”

  “是啊,你这新人类还真好用,这脑机芯片的能力也太逆天了,特别是你给他们开通了联网功能后,这些人的能力是每天都在增加,他们最后不会都变成科幻小说里的超人吧?”

  “超人倒是不会,因为基因已经决定了他们的上限,目前这款脑机芯片的性能也是有瓶颈的,内部的存储能力最大只有2T,到时候用满了只能是删除一部分资料,或者等我设计出更强大的脑机芯片来更换。”

  “好吧,不是超人也好,建昆,这次你打算制造多少新人类出来?”

  “我计划是制造2000名,其中1千名将会被派往世界各地,我会跟随他们一起去,帮他们打好前站工作,明年发动统一之战时,我会让新人类在其他地方制造一些冲突出来,为你们分摊一些压力。”

  “这个好,我还真怕美国佬或者苏联下场干预或者给缅甸政府军提供大量支持,那样说不定会打成僵持战,咱们的所有计划就不得不进行大改了。”

  “在制造新人类前,我先给抓住的特工们制造一些复制体出来吧,然后按照预定方案,能收服的收服,收服不了的就用复制体去替换。”

  “好,目前我们在香港,东南亚以及波斯抓获了20多个间谍,另外行动人员也抓到10多个,关押到这里的只有6个,其他的分别关押在波斯,香港和新加坡,建昆你先对这6个进行复制吧。”

  于是王建昆用超能力将这6名欧美派来南解阵的间谍和特工复制了好几个复制体,然后交给相关人员进行审讯和脑机芯片植入,有的配合的会在原体上植入脑机芯片后再放回去,不配合的就消灭原体,再让复制体进行一番训练后放回去。

  当然这里面肯定会有被发现的,毕竟他们失踪过一段时间,回去肯定会进行严格的审查的,不过没关系,刚开始失败一些不要紧,他们会继续派人来的,来的人迟早会被发现并被植入脑机芯片。

  在缅北基地完成复制工作后,他又驾驶超高音速飞行器飞往另外几个地方重复那些操作,将一个个间谍和特工变成木马。

第196章 布武全球从日本开始

  “渡边君,好久不见,你现在的旅行社发展得怎么样了?”

  “鉴真君,现在已经有了40个员工,在东京买下了一个200平的办公室,另外在横滨,神奈川等地都租了办公室,另外在富士山脚下已经买下了20亩的土地,目前正在建设中。”新人类渡边恭顺的对化名鉴真的王建昆说道。

  “很好,今天下午将有30多名你的同伴到来,你收到消息了吧?”

  “收到了,鉴真君,我已经派旅行社的人帮忙去接机了,接到后会把他们带到这边的一处庄园内先安置。”

  “很好,那你先去忙吧,有事情我会联系你的。”

  “嗨!”渡边恭敬的弯腰敬礼后离开。

  这是王建昆第三次来富士山了,第一次来只待了1天,在富士山的火山口内部挖了一个基地,进行了一些基本建设比如水电,并在那里准备了一批武器供后续到来的人员使用。

  然后第二次就是11月份,他给自己制造了一个分身,然后放到学校进行了测试。

  因为一进入大学,他就给自己打造了一个孤独的天才人社,平时除了上课就是待图书馆和宿舍,从不参与社团活动,跟同学们说话也很简洁干硬,仿佛没有感情的机器。

  一开始同学们对他还是很好奇的,毕竟他是全国理科状元,跟他同班的经常去找他请教问题,不过打了几次交道后就发现他的语气太平淡,回答完问题后就不理人了,一些简单的问题甚至就直接在纸上唰唰唰写出过程和答案,都不屑于给他们讲解,于是渐渐的同学们都不在他跟前晃了,平时一些活动也不再来邀请他。

  不过他们数学系的学生怪人很多,也不缺他一个,所以他的表现在班级里不是特别离谱。

  建立好孤高的人设后,王建昆就在BJ的一个基地内制造了一个他自己的分身,当然脑机芯片和情感抑制是都配上了,然后他让分身代替他去学校上课和生活了几天,他利用秘密安放的监控设备进行监控。

  经过几天的测试他发现同学们没有发现他的不同,分身很好的代替了他在学校上课和生活,然后后续几天他就跟分身轮流去学校,期间他跟分身会进行数据共享,将发生的事情以记忆包的形式传递给对方,当然因为孤高的人设,记忆内容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学了哪些内容,见到了哪些老师以及一些简短的对话,需要的存储空间还是比较低的。

  在完成了基本的测试后,他就开始经常让分身代替他白天上课,而他就利用白天的时间,在BJ以及周边的一些地方建设分基地以及收集技术资料,情报资料。

  等到分身能够彻底融入学校生活后,他就经常不去学校,每天只让分身通过埋设好的地下光纤线路将一整天遇到的情况通过脑机芯片数字化后传递到BJ燕山脚下一个基地内的超级计算机内,王建昆有空就亲自去接收,没空或者不在BJ了就隔几天再去接收查看。

  因为一直在学校,很少到外面去,遇到的人和事都比较简单,分身能够从容应对,遇到了不好处理的事情,就按照预定方案中的方法采用尿遁的方式先避开,然后采用紧急联系的方式联系王建昆本体。

  所以第二次来日本时,王建昆在富士山就待了两天,把富士山基地扩大了一番,给里面增加了很多设备,现在里面已经可以进行一些生物研究了。

  除了扩大基地,他还用超能力打通了一条从山腰进去然后直达山顶内部基地的通道,后续人员进出就不用费力的爬到山顶然后从火山口内侧进入,这将大大降低出入的难度,不过最终的方案是打通一条从山脚到基地内部的通道,山脚的出入口会设置在全部由新人类组成的农场内。

  至于为什么非要在富士山建设这么大的基地,除了这里相对来说比较开放,是旅游区,外来人员进出不显眼外,还跟能源供应有关系。

  富士山是横跨日本静冈县和山梨县的活火山,主峰剑峰海拔 3775.63米,是日本国内最高的山峰。

  它大约从 10万年开始喷发,后来陷入沉睡后,又从距今 1.1万年开始重新变得活跃,距今最近的一次喷发是在公元 1707年,从那之后,它就再次进入到休眠期之中。

  富士山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自公元 781年有文字记录以来,总共喷发了 18次。

  研究认为,富士山的喷发周期大约是每隔 300年左右就会喷发一次,但自从 1707年喷发后,过去的将近300年却一直都没有再喷发。

  近年来日本富士山的山顶积雪正在变少,同时一些地方还时不时地往外涌出水来,并且过去的 10多年里,日本列岛的地震活动也是越来越活跃,这些似乎都预示着富士山正在“醒来”。

  而活火山就代表着地下岩浆距离地表非常的浅,岩浆的高温是极好的能源。

  王建昆打算利用岩浆的热能给基地进行供电,这次来除了帮忙安置一批新人类外,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给基地建设一个地热发电厂。

  地热发电的过程,是把地下热能先转变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能够被地热电站利用的载热体,主要是地下的天然蒸汽和热水。

  根据可利用地热资源的特点以及采用技术方案的不同,地热发电主要划分为地热蒸汽、地下热水、联合循环和地下热岩四种发电方式。

  王建昆结合上次勘探到的富士山底下的熔岩情况以及自己的超能力情况,决定采用湿热岩发电方式。

  因为往地下勘探时,他发现这地方的含水量比较高,接近地下熔岩的地方含有很多的水蒸气,他打算利用这些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来驱动汽轮机来发电。

  于是在渡边离开后,他改换了下面容,穿戴好防寒登山服,背上旅行包往富士山走去。

  在上次选定好的地址,他从细小的井口慢慢往地下深处滑去,直到距离地表800多米后,他停了下来。

  然而此时这里的温度已经高达80摄氏度了,要不是王建昆用超能力给自身覆盖了一层保护层,还背上了氧气循环泵,他肯定待不住了。

  这个位置就是他设置发电厂的地方了,只见他一发动超能力,原本的岩石瞬间变成了尘土和大量气体,这些气体顺着通道上升,水蒸气会慢慢的遇冷液化再顺着通道流下来,剩下的就是铁粉,硅粉了、和铝粉等有用的固体元素。

  空间渐渐的扩大到了12米高,40米长,30米宽,这可以放置下两台大型蒸汽轮机了。

  在制造大型蒸汽轮机之前,他先将发电厂进行了简单的装修,四周和顶部都都采用薄铝板加钢板进行了加固,把照明线路,空气循环线路,湿度调节线路都制造好。

  接着他开始制造大型蒸汽轮机和配套的发电机,变压器。

  蒸汽轮机是仿制美军军舰上用到的一款22000马力的蒸汽轮机,其长度有16米,最大直径(包括外壳)有8米,而发电机就采用了超导材料,其转子完全悬浮,所以不会有摩擦力,几乎能完全转化蒸汽轮机产生的机械能。

  发电厂经过2个多小时的建设终于完成,两台蒸汽轮机在昏暗的空间里白得亮眼,那是铝壳反射的灯光,配套的两台发动机相比蒸汽轮机就小巧得多了,只有其十分之一左右。

  在仔细的检查一番后,王建昆继续工作,按照图纸开始先建造蒸汽管道,这管道一直往地下延伸,直到地下1500米处才停下,这里的岩石温度就非常的高了,达到了300多摄氏度,压力也非常的大。

  这些滚烫的岩石就是热源,他将一根根细小的耐压管道打入热岩之中,里面会通水蒸气,滚烫的岩石会把热量传递给这些细小的管道加热水蒸气,然后高温高压的水蒸气会来到发电厂推动蒸汽轮机转动发电,失去热量的水蒸气压力和温度都降低后又会被泵入地下,再经过岩石加热进行下一个循环。

  等所有的建造工作都完成后,王建昆回到地面,此时渡边已经接来了那批新人类,王建昆休息了会,然后带着其中的6人顺着通道来到地下发电厂和蒸汽发生厂。

  他将发电厂启动和今后的运行维护都教给这6个新人类,后续他们将分成3组,每天轮流来到地下负责发电厂的监测和故障处理工作。

  蒸汽轮机发电非常的简单,智子帮忙优化后的蒸汽轮机结合王建昆原子级的加工能力,使得蒸汽轮机和发动机运行起来非常的丝滑,噪音非常的低,因为摩擦力减轻到了极致,所以发电效率也不是美军原版的蒸汽轮机可比的。

首节上一节186/2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