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
“开香槟,把我办公室里那瓶最好的香槟拿来,咱们好好喝一杯庆祝。”法马通公司的总裁非常高兴,在完成签约后,大声的对在场的所有人说道。
其实他是准备召开媒体见面会,将他们和全解阵的签约仪式通告给全世界,给他们公司打个大广告的。
毕竟他们好不容易研发成功的这款反应堆,目前全球市场的客户数还是0。
这第一个客户虽然是缅甸这个原本根本看不起的第三世界小国。
但是他们肯付绿油油的美元啊,而且谈判非常的顺利,根本没有遇到多少障碍。
不过王建昆他们不希望曝光出去,能保密多久就多久。
所以签约仪式只有双方的代表和法马通自己的宣传部门的人。
签约仪式在觥筹交错中正式结束。
在王建昆他们回去之前,首批10%的预付款3亿美金就到了法马通公司的账户上了。
后续的款项正通过一个个不同的账户分批次打给法马通公司。
在此期间,王建昆留在法马通公司,一边带着几个核专家接收第一批资料,一边抽空前去法马通的核反应堆零部件的制造基地。
并且在法马通公司销售负责人的的带领下,去参观了法国电力公司(EDF)的制造基地。
到了4月初,王建昆带着满脑子的核反应堆制造技术回到了缅甸,然后在欣贝廷市选址,准备按照基建常规,设备由他辅助制造的方式,建造第一座压水堆。
第258章 大建设 五(核力量建设篇)
商用核反应堆的选址是一个复杂且严格的过程,需综合考虑安全、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王建昆将常规的第二代核反应堆的地址放在欣贝廷市附近,其实是有一些风险的。
欣贝廷这里的历史记录上虽然没出现过5级以上的大地震,但是它确实是处在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东缘,周边存在多条活动断层。
不过为了加速核工业的发展,他也不得不选择在这里。
当然为了安全,他让智子对这座仿照的法马通公司的第二代核反应堆做了一些优化设计。
比如维持核电站运转的电源,增加了一套超级石墨烯储能器。
当外部电源因为地震或者其他问题出现故障时,内部独立运转的超级石墨烯储能器会立即将电能输送到反应堆控制电路中,将燃料棒和减速棒快速的提取放置到位,让反应堆紧急停堆。
这个新增加的电能存储模块不影响整个反应堆的结构,所以今后在缅甸南部或者沿海再建设其他反应堆时,可以选择性的安装。
在欣贝廷,王建昆带着10多位地质专家仔细的考察了好几处卫星图片上标定的位置。
最终选择的是在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河的地方。
临河的那面是朝向的北部的山脉,所以今后即使发生大地震导致反应堆出现核泄露,核污染也会被留在那处山谷里。
为了给反应堆提供稳定的冷却水源,还要在1公里外的河道上游建一个小型的水库。
这个水库在夏季多雨的季节会拦蓄一部分山脉上的雨水,到了旱季就可以确保反应堆还有足够大流量的水来冷却了。
另外也可以预防暴雨引发的山洪,毕竟北部山区的降雨可能会很极端,在很短的时间下大暴雨,会让狭窄的河道爆满的。
反应堆和配套的水库地址选定后,就开始正式的建设工作。
被派遣来修建这座保密性较强的核反应堆的工程的是全解阵控制的第二建设局(第一建设局负责密仰高速铁路的重点工程)。
前来建设的所有人员都是全解阵正式成员,都植入了脑机芯片,并且他们中间还有5%左右的新人类。
1984年5月3号,国际劳动节之后的第三天,欣贝廷核电站正式破土动工。
前来参加奠基仪式的有小舅岑勇,总理吴努以及多位部级领导。
晨风裹挟着钦敦江的潮气,掠过谷底新翻的土黄色坡地。
三面灰褐色基岩山体如同沉默的巨人,将第二建设局支起的红绸主席台围在中央。
吴努总理扶正胸前绢花时,瞥见远处支流拐弯处漂着半截浮木,在打着旋的江水里时隐时现。
十点整的汽笛声惊飞了山腰的斑鸠。
王建昆站在小舅岑勇的斜后方,盯着前排某位部长后颈渗出的汗珠,在浆硬的白衬衫领口晕开深灰色水痕。
他听见推土机在五十米外空转的嗡鸣,混着主席台上麦克风刺耳的啸叫。
“这是打破能源桎梏的关键战役。“吴努的声音被山壁撞成碎片。
王建昆的拇指反复摩挲着奠基铲的木柄,青筋在虎口处突突跳动。
当红色绸布被掀开的刹那,山风突然转急,将写着“欣贝廷核电站“的奠基石铭牌吹得微微晃动。
镁光灯在阴下来的天色里炸开惨白的光,某位领导被闪光灯晃得偏过头,露出耳后未洗净的剃须膏。
培土环节的掌声像骤雨般响起又骤停。
王建昆蹲身抓起的沙砾里混着暗绿色云母片,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之前地质考察时打出来的青绿色的翡翠碎片。
第二建设局的技术员在拉警戒绳,铝制卡扣刮过岩石的声响像钝刀划玻璃,惊得江边芦苇丛里的夜鹭扑棱棱冲向铅灰色的云层。
山坳里腾起的爆竹烟混着柴油味,在潮湿的空气中凝成青灰色雾团。
王建昆望着运输车在盘山道上碾出的新鲜车辙,喉结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
奠基仪式结束后,第二建设局的工人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施工中。
20多辆挖掘机轰隆隆的开进用石灰画出要挖掘的位置,然后一铲铲的开始挖掘表层松软的红土。
后面跟着10多辆推土机,他们将挖掘机挖出来的红土推到一堆聚拢起来。
等到了一定的量后,就用大铲斗挖起一铲,倒入进场的大卡车的车斗里。
这些挖掘机,推土机还有自卸大卡车都是广省的那家合资的工程机械制造厂生产的。
为了加快建设速度,欣贝廷核电站的建设将大量采用工程机械。
这些大卡车将一车车红土倒到2公里外的一处处低洼处。
等到填平后,这些地方将变成一个个小平地,可以用来停放车辆。
王建昆在工地待了1天,就和小舅岑勇离开了。
今后他将时不时的前来查看建设进度。
离开核电站建设工地,他来到了马高的工业园区,开始对机械厂的设备进行升级。
今后为了不受制于人,核电站的各种设备最好都能自己生产。
另外建设核电站设备的各种机床,仪器,今后都是可以用来生产其他的大型高精尖设备的。
其中核电站设备所有设备里,制造难度最大的就是反应堆压力容器(RPV),蒸汽发生器(Steam Generator),主泵(Reactor Coolant Pump),控制棒驱动机构(CRDM)这四种。
反应堆压力容器(RPV)的材料需要抗中子辐照脆化,耐350℃高温。
因为已经从法马通总部得到了一些技术资料,也知道了大概的冶炼流程,冶炼出来应该是不难的。
此前设计出来用来制造炮管钢的电渣重融炉,只要多花一些时间摸索,应该是能把工艺路线摸索出来的。
材料冶炼出来后,还需要整体锻造。
这款压力容器的直径达到5米,壁厚250毫米,需要的万吨级水压机虽然已经有了,但是相应的大型模具还需要特别制造。
锻造出来的各部件还需要焊接,因为材料特殊,壁厚又高达250毫米,所以需要通过窄间隙埋弧焊(NG-SAW)来焊接。
这种焊接设备王建昆只能是先复制一两台出来,供压力容器制造厂的工人们先练习,后面再让其他工厂制造。
焊接完成后,焊缝需要通过UT(超声波)和RT(射线)检测。
这两种检测设备虽然在制造火炮和大型柴油机时就制造过,但是性能还是不够好。
王建昆同样先按照法马通的产品制造了几台供人练习使用和拆解研究,今后再考虑制造。
蒸汽发生器的制造难点主要在U型管弯曲精度控制和管板钻孔精度控制。
数万根U型管,它们的弯曲精度误差<0.1毫米。
管板的厚度高达500毫米,孔位精度±0.05毫米。
之前用于炮管制造的大型机床的精度还不够,需要王建昆单独复制一套法马通公司使用的德国德玛吉公司生产的高精度数控机床。
主泵的单泵功率高达5-10 MW,40年免维护。
其中的难点在轴密封技术:防止放射性水泄漏,需多层流体动压密封。
轴承材料制造,碳化钨涂层,耐高温高载荷。
同样还是之前的方法,他自己先复制一套制造设备出来,让机械制造厂用复制出来的设备来练习使用。
那些设备的制造图纸和技术要点则上传到中央电脑,星耀机械的研究部门会一步步的开始立项研究。
控制棒驱动机构(CRDM)是精准控制反应堆功率的,其移动速度是0.5-30 cm/s。
制造难点是电磁线圈耐辐照设计(寿命60年)。
机械爪钩材料要抗疲劳断裂。
这两款材料他也是先复制一下材料给到相应的制造厂用于试生产,技术资料也是上传然后让相应的研究所立项研究。
王建昆就是用这种方法,给全解阵的工业生产能力加速再加速。
核工业设备的制造技术和材料研究,除了用于今后的一系列核反应堆设备制造,还能用来制造其他的设备比如航母用大型锅炉,大型燃气轮机等。
到了7月份,一个个设备开始陆续的正式制造。
王建昆时不时的到各个工厂查看制造进度,在工程师们遇到一些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就用超能力出手帮助一把。
此时核电站的土方挖掘清理工作在第二建设局全体人员的努力下提前半个月完成了。
建设局局长将办公室都搬到了工地上,带领工人三班倒的工作,就是为了尽快完成这第一座大型核电站的建设工作。
土建工程完成后,就是混凝土工程了。
前期的地基浇筑和最外层防护壳的建筑难度比较低,第二建设局是可以轻松应对的,所以王建昆没有去工地上用超能力辅助建设。
到了安全壳穹顶的施工时,他才从各设备制造厂抽身,到工地现场监督施工过程。
安全壳穹顶必须是整体浇筑一次成型,整体浇筑的混凝土必须无裂缝。
这就需要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5~10℃,此时缅北的温度已经维持在30℃以上,水温也在25℃左右。
为了穹顶施工,第二建设局在工地附近建了一个临时的制冰厂,并将一个山洞改造成冰库,将提前制造的冰块储存起来。
到了正式施工的时候,混凝土预混塔除了加25℃左右的水,还有一个料口不断将冰块加入进去。
预混出来的混凝土温度刚好在3℃左右。
然后通过多根直径达到80毫米的输料管,运输到施工现场。
正式浇筑时,混凝土的温度也刚好上升到5摄氏度左右。
此时整个穹顶的钢筋笼里,每隔1米就有一个温度传感器,这些温度传感器连接的细线会将整个凝固过程的温度传到连接的电脑上,工程人员可以直观的看到穹顶内部的混凝土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
“各部门注意,穹顶浇筑现在开始,注意控制流速,温度检测站发现异常即刻报告并采用预案处理。”第二建设局的局长在各部门都准备好后,通知浇筑任务正式开始。
“收到。”
ong~,冰凉的混凝土从好几根大管内喷涌而出,落到下方穹顶的钢筋笼里。
浇筑现场边上还停放着几辆运冰块的车,因为冰块太多,车身附近还有白色水汽围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