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247节

第267章 核电站检查和合作

  “总裁,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我们的第二代商用反应堆CP系列发生了严重的技术泄漏。”

  法马通总部的总裁办公室,商业调查部的部长把美国方面透露的坏消息汇报给让-克洛德勒尼总裁。

  “你没开玩笑吧,席勒部长?缅甸那个小地方怎么可能复制出我们的反应堆。

  就是美国和苏联他们,也不可能仅靠图纸资料把我们的反应堆制造技术复制出来。”勒尼总裁根本不敢相信席勒部长汇报的情况。

  “可是总裁先生,美国方面把卫星图片和推算的方式都发给我们了,从图片上看,跟我们的反应堆布局非常相似,体积功率也跟我们的CP系列反应堆非常接近。

  世界上其他能造这种大型反应堆也只有美国和苏联了。

  美国方面已经排除,苏联方面的反应堆布局跟我们差异极大,不可能为缅甸去专门设计一款跟我们相似的反应堆。”席勒部长接下来的一番话,又让勒尼总裁将信将疑起来。

  他一开始听到席勒部长说的情报来源是美国,下意识的认为是美国的竞争对手调动了他们国家的情报力量,一起来对他们法马通公司进行情报诈骗,想让他们与缅甸的合作终止。

  毕竟目前能跟法马通公司竞争的只有美国的通用电气和西屋公司了,苏联方面因为切尔诺贝利的核事故,彻底告别了国外的商用核反应堆市场。

  当席勒部长说还有照片和推算的反应堆能量密度后,又不得不认真起来。

  “照片在哪里?”

  “给,总裁请看,这是美国方面传真过来的,虽然比较模糊,但是反应堆的各个结构布局还是拍得很完整的。

  这张是他们的卫星拍摄到的热辐射照片和电磁辐射照片,后面有推算公式,我已经让我们的技术专家验证过了,如果他们提供的照片没有作假的话,基本可以断定这座核电站的两座反应堆,跟我们在英吉利海峡边上制造的那座核电站里的反应堆是同一种。”

  “天呐!这怎么可能?谁能告诉我,他们是怎么办到的。

  对了,美国方面有查明这座核电站是什么时候开始建设的吗?”

  “总裁先生,没有这方面的情报,密支那早在好几年前就被缅北的全解阵占据了,之后各国都很难在那里进行情报收集活动。

  另外那里也不是美国关注的重点区域,所以基本没有卫星凌空拍摄那里。

  等到昨天他们成功发射了一枚大型运载火箭,并把一枚大卫星送到太空后,美国方面才让卫星紧急变轨,去抓拍缅甸地区的情况。”席勒部长一口气把美国方面透露的内容都说给了勒尼总裁。

  “该死的,这缅甸方面总不可能真的是看了下我们的反应堆,回去之后就复制出来了吧?难道他们有外星技术吗,可以凭空造物?”勒尼总裁被脑海中闪现的想法吓了一跳,他是个科幻迷,所以遇到这不能用常理解释的现象后,不由得想起某部科幻小说里描写的超能力。

  “勒尼部长,既然如此,即刻联系国际原子能机构,督促他们派出核查小组,去缅甸的密支那检查下那座核电站,我们的人要加入调查组。

  一旦发现里面的反应堆采用了我们的技术,即刻到国际法庭告这缅甸政府,让他们赔偿损失,并交还我们的技术,保证今后不再制造同样的反应堆。

  另外正在合作建设的那座核电站,即刻停止,已经运到缅甸的设备即刻封存,公司的安保人员乘坐最快的飞机去缅甸,参与保卫行动,没到达缅甸的设备全部停止运输,等待总部的通知再做进一步安排。”勒尼总裁虽然还没想明白缅甸方面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但该有的动作必须要有。

  因此9月26号下午,全解阵对外联络部门收到了法马通的抗议书,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协查通报,美国方面的核安全委员会的检查请求,苏联方面的关切,中国方面发来的合作意向。

  原本全解阵方面以为苍龙I号火箭发射后,各大国应该是对火箭方面会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没想到迎来的却是核方面的问题。

  消息传递给王建昆的时候,他正在协助制造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

  接到消息后,他不得不停下来,用脑机芯片查询起中央电脑里陆续收集回来的相关情报。

  此时CIA总部里,已经有几名新人类在里面了,他们是完全复制品。

  虽然不是关键位置的成员,但是非绝密资料还是很容易能接触到的。

  只要被他们接触到,那么那份情报就会传递到缅北的中央电脑进行加密保持,智能处理器会对其进行处理分级,展示给不同权限等级的人。

  “原来如此,美国佬还真是不当人子,又没有剽窃他们家的反应堆,干嘛要把详细信息通报给法国方面,看来下一座核电站可以考虑复制一些他们家的技术了。”

  王建昆看完后,知道是美国人的卫星发现了密支那的异常,为了多拉个盟友,所以通报给法国方面了。

  “小舅,消息我都看了,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来查就放他们来吧,不过不能那么痛快,找各种方法拖一段时间。

  还有就是只能看密支那的核电站,咱们的一些保密工厂不能放他们进去,如果要进去,就必须对等开放,我们也要去查看其它几个核专家所属国家的保密工厂。”

  “好,我这边尽量拖延一段时间,不过不能太久,不然他们可能会发起国际制裁,这会影响我们的工业化建设进程的。”

  “也不用多久,10天半个月总可以吧!”

  “那肯定可以,我争取拖到1个月后。

  另外法马通在1个小时前停止了实兑核电站的设备安装工程了,他们的负责人表示要等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结果出来后,再考虑接下来的合作是否按原计划进行。”

  “那就警告他们,这次停工不在合同约定的条款内,之后如果实兑核电站的工期延期了,他们得按照合同赔偿我们的损失。”王建昆说道。

  “可是建昆,他们肯定会发现我们密支那核电站是用了他们的技术的,到时候他们以这个理由拒绝再建设怎么办?”

  “那就打官司呗,合同里好像没有禁止我们自制他们的反应堆,总之尽可能减少损失,对了,他们已经运过来的设备不允许他们拉走,就是放烂在仓库也不能便宜法国佬了。

  如果他们最后撕毁合同不再继续建设,那么我们自己的核工业部门可以接手接着干,就当做是一个练手项目了,正好我们相应的设备制造厂即将完成建设,这第一套设备可以考虑安装到实兑核电站去,反正技术都是一样的。”

  “建昆,哈哈~,法国佬知道会气死的,到时候法国佬会推动国际原子能机构禁止我们建设的。”

  “那不用怕,国际原子能机构不是法国佬一家说了算,我看过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组织章程,和平发展民用反应堆不在他们的禁止范围,并且我们可以找中国和苏联方面,得到他们的支持就足够了。”

  “说到苏联和中国,他们也发来了信函了,苏联方面表示关切,希望我们注意核安全,希望能派技术专家来看看我们的反应堆。

  中国方面不仅想看,还提出了能否合作建设商用核反应堆的邀请。”小舅继续说道。

  “苏联方面想来看看?可以啊,答应他们,来了我就复制一份他们脑海中的核技术,正好验证一下氢弹设计思路是否正确。

  中国方面嘛?我想想。”

  王建昆想了下应该要提出些什么条件,不能免费提供技术啊,不然会被认为技术不值钱,艰难得到的东西才会珍惜,免费的即使再好都会看轻的。

  “小舅,中国方面的合作可以谈,不过有个条件,我拿出3条数学公式,关于聚变弹构型设计的,请中国方面指出其中最合理的一个。”

  “3条数学公式,指出其中最合理的一个?这是什么条件?”

  “小舅,这涉及到氢弹小型化设计,咱们毕竟只进行过一次钚裂变弹试爆,虽然那次试爆非常完美,为聚变弹的设计提供了一些技术参数,但是我在设计时,发现要小型化,非常的困难,据我所知,中国方面的聚变弹在小型化方面是做得最好的,所以如果有他们帮忙,我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氢弹方面的技术,中国方面不可能会答应吧?即使我们关系再好,这种技术他们也是最高机密了吧?”

  “放心,又不是照搬他们的,我只想让他们指出最合理的一个,又没说是最正确的一个,你把条件向他们提,答不答应的到时候再说。”

  “好吧,我先去忙了,你自己注意哈,要按时休息。”小舅岑勇说完挂断电话,去处理对外工作去了。

  法国方面对全解阵方面的回复非常不满,不过推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已经开始,美国已经表态支持。

  苏联方面还在拖时间,不过当小舅回复他们可以派核专家去深入考察后,就决定帮个小忙,尽量拖住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决议通过时间。

  中国方面收到回复后很纠结,外事机构把情况一步步上报,最后最高领导层开了个专门的会议,还邀请了核领域的专家参与。

  “俞专家,这3条数学公式有什么特别的吗?如果指出其中一条,会不会造成我们的技术泄密?”其中一名领导问最有权威的那名核专家。

  “缅甸方面有大才啊,这三条数学公式都是聚变弹小型化的模型公式,是从三个不同方向切入的,非常特别,有2个方向我之前的都没想到。”那名参会的核专家在会议开始前1个小时拿到了3条数学公式,然后就在记事本上写写算算起来。

  一直到会议开始,才结束演算。

  此时听到领导的问话,知道如果用专业术语讲解,他们肯定听不懂,所以就类比的简要说明了下。

  “哦?连你都没想到的方向?那对我们的聚变弹技术有促进作用吗?”

  “有一定的作用,不过还要经过大型计算机的模拟,最好是进行一次真实的核试验。”

  “好,那回到刚才的问题,如果你指出最合理的那个,会造成我们的技术泄密吗?”那名领导把刚才的问题再次提起。

  其实俞专家刚才的话里已经说了,不过领导没理解,所以他只能用直白点的话说道:“不会,我们的技术跟这3条公式所建立的模型不一样。”

  “既然如此,那我们举手表决吧,同意的举手。”

  全票通过。

  俞专家表示最好是等2天时间,他用所里的计算机进行演算一次,再给出确切的答复,因为这3个公式的模型差异不是特别大,为了不出错,还是谨慎点好。

  “好,那就2天之后再把结果告知,不过我们的合作可以推进了,考察组也尽快组建,能早一天达成合作,我们的电力供应就能早一点充裕起来。”

  “领导,我能参加这次考察吗?”

  “俞专家,你可是我们的国宝级科学家,等合作达成,在国内建核电站时,你再去看也可以的嘛!不急在这一时。”领导们赶紧拒绝。

  “好吧,到时候一定要让我去看看哈!”

  中国方面的答复很快,王建昆一看,果然不出所料。

  在等待答案的两天里,双方的联系一直没有停止,到了9月28号,一个7人核领域的专家组,携带着答案飞到了密支那。

  王建昆化妆后参与了接待。

  他在带领国内的专家组们参观考察时,一边用专业的话语介绍两座仿制的核反应堆,一边时不时的把话题往那3条数学公式引。

  他想知道解答他问题的人在不在里面。

  最终他发现没有,看来那个人还是被严格保护起来了。

  国内的7人专家组在来之前就得到了不少消息通报,知道是要来参观目前最先进的第二代商用核反应堆,技术来源似乎是法国的。

  但是进到里面一看,发现里面有很大的不同。

  总控制室比之前考察过的法国核电站还先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比法国人明显高出一个等级。

  另外反应堆的某些安全措施似乎比法国的CP系列更全面和先进,这让他们很是疑惑。

  毕竟打开国门之后,他们从多种渠道收集回来的资料里,都显示着法国和美国是反应堆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即使是苏联都差一个档次。

  现在在缅甸这个原本在世界上根本不起眼的小国,看到了比法国的技术更先进的反应堆,不由得面面相觑。

  好在他们都经过了相关培训,先不去管他们的技术来源,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考察工作中。

  全解阵方面为了表示合作的诚意,不仅给他们详细的介绍了反应堆内部各主要设备,还带他们去某些制造厂参观考察。

  比如大型蒸汽轮机制造厂正在制造一台一样的设备,据说是准备安装到一个新的核电站上去。

  这让这些前来考察的专家,不得不相信,密支那的核电站确实是全解阵方面自己设计和制造的,虽然里面有些设备的技术参数跟法国人的一致。

  7人专家组回去之后,提交了一份详细的考察报告,核工业部门经过3天的讨论,一致决定引进全解阵的技术,在北方建造一座有4个同级别反应堆的核电站,用来应对东北地区越来越严重的用电荒。

  全解阵方面对合作也是非常积极,并且在工期方面进行了极致压缩。

  他们表示如果基建工程能3班倒并采用大型机械设备参与,那么这座4个机组的核电站将在3年内开始发电,第4年完成全功率运转。

  国内对于这么短的工期,非常的惊奇,在与全解阵多次确认技术细节后,不得不调整计划,决定按照全解阵方面的工程计划,全力以赴完成这座5千兆瓦的超大型核电站的建设。

  与此同时,苏联方面的核专家前来考察后,也感觉不虚此行,回去之后就积极的帮忙全解阵方面拖延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检查决议。

  法国人对此气急败坏,一个劲的说苏联和中国在养虎为患。

  一直过了1个半月,核查决议才最终通过。

  法国籍的核专家一到密支那的核电站,先是一阵迷惑,这控制室怎么比自己家的还先进,根本没有相同的地方啊,难道真的是缅甸方面自己设计建造的核电站?

  但是当看到里面正在运转的多种设备后,当场就大声嚷嚷缅甸是小偷,偷了他们法国人的技术。

  对于法国籍专家的失态,其他的人除了美国和英国的专家进行安慰,都在偷偷看笑话。

  法国人的核电站虽然技术先进,但是价格死贵死贵的,工期特别长不说,还动不动延期。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组对核电站进行了全面的核查,发现这是一座完全符合标准的民用核电站,不过对于没有提前报备,还是提出了质询。

  全解阵方面说的理由是他们是小地方来的,之前对国际组织的了解不够,以为在自己家里制造完全是为了和平发展的核设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现在知道有国际原子能机构,能不能现场报备,就不要对他们进行处罚了,毕竟他们的国家好不容易才从贫困线上走出来,国民还非常穷苦的。

  对于全解阵给出的理由以及卖惨,所有人都不信,觉得你们都能自己制造这么先进的核电站,怎么可能穷呢,穷国是完成不了这种工业设备的制造的。

  法国人更是大声斥责全解阵说谎,美国人也帮腔。

  不过苏联方面表示很中肯,要原谅。

首节上一节247/2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