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33节

  王建昆问他晚上还在这值守吗?

  他说晚上10点后就不在这了,会把水闸关了不再发电,因为发了也没人用,一直开着发电机寿命还少了。

  王建昆之前没想过这个问题,想当然的以为会一直发电。

  经过王斌这么一说,他想了几个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方法。

  第一个就是工厂分两班倒,这样晚上发电也不会浪费。

  第二个就是在高处建一个蓄水池,晚上发的电用于抽水,把水抽到蓄水池里,要发更多电时再把蓄水池打开带动发电机发电。

  蓄水池还可以造得大点,梅雨季节水多可以用抽水机多抽点水储存起来,秋冬季节再慢慢放水发电。

  不过第二个方案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得等生产队有大量资金结余再考虑。

  第三个方案就是找智子帮忙设计发电效率更高的发电机,把水能利用率增加到极致。

  考察完王建昆开始往家走,路上碰到人都纷纷跟他说好话,反正就是想去打火机工厂工作。

  王建昆一律推说这两天队里会出选人方案的,他不负责工厂人员安排,让大家注意听队里的消息。

  回家后王建昆在房间里跟智子进行交流,找它帮忙设计发电效率高的发电机。

  智子边设计边跟王建昆讨论。

  王建昆对于发电原理的理解还只是在一般层面,也就是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

  所以要发电效率高,可以增加导体数量,也可以增加磁场强度。

  数量他想的是把导线变细,这样单位体积内数量不就变多了吗?

  智子指出这样做的难处是导线越细,能通过的电流就不能太大,否则会有熔断的风险。

  磁场强度倒是可以找找新材料如钕铁硼,这种是目前研究的最强的产磁材料。

  王建昆问还有更强的吗?

  智子表示当然有,目前地球科技研究的最前沿的应该是超导材料了,用超导体用来做导线和产磁体,发电效率应该能到极致了。

  不过高温超导应该还遥遥无期,所以你为了不暴露,还是用铁钕硼吧。

  智子还指出前几次合成打火石后剩下的元素中就有钕元素,刚好用来造发电机。

  智子表示可以帮忙设计一个单位体积内导线最多的发电机,应该能比上个世纪德国造的那个发电机效率高三倍。

  王建昆让智子设计完保留好图纸,他先去把钕元素找出来另外装箱,到时候去饶州买些铁和铜等再制造新发电机。

  晚上吃饭时,爷爷说了下第一批去饶州考察的人选,初步定下了是队里负责宣传的干部和第二小队队长,加上爷爷和父亲刚好4个。

  王建昆表示这样也好,暂定8月20日也就是后天一大早去,今天派人去公社开好介绍信。

  爷爷表示他今天去趟公社跟公社书记汇报下情况,顺便把介绍信开了。

  母亲也说了下会计去找她商量工资标准设计和入厂选拔的事情,初步有了方案,应该明天队里开完会就会公布了。

  王建昆表示他已经给了建议,今后不会插手管理,只负责联系原材料供应和销售,管理就靠队里了。

  管理得好,产量大,队员和队集体挣的就多,不然就会减少。

  王建昆暂时还不想提出白天想的两班倒的方案,到时就看队里有没有人能够拿出这个方案,如果有,那么这个人至少可以当个小组长甚至副厂长。

  如果没有,等产能遇到瓶颈时再提出来,那些要被安排白夜班轮换的人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父亲也说了下茶厂扩建工位和新厂开始打地基的事情。

  茶厂里正在按照第一条生产线的方式再新建3条生产线,后天应该就可以安装完调试了,新厂下午选好地址已经开始平整土地。

  王建昆问父亲有没有选好替代他的人,因为前几天已经讨论好了,父亲今后主要负责跑运输,小队长的位置要尽快让出来。

  父亲表示已经选好了,让堂哥王成开当,他这几天在家就带带他,所以对建生产线和建厂的事情才这么清楚。

  王建昆听他这么说也放心了,而且堂伯王成开跟他家关系也挺好的,王丽平就是王成开的儿子,两人都是实在人。

  第二天上午队里再次开会讨论了工资方案和选人方案,通过后召开代表大会宣布了方案。

  队员代表们听到工资标准都兴奋起来,纷纷回家让家人准备下午开始的选拔。

  当然选拔不能一窝蜂的同时进行,而是分三天进行,每天22户人家。

  每人先报上最想上的三个工种,每种都要进行实操测试,每个工种测试完都有测试成绩。

  待全部测试完再选出3条线27个人进厂工作,没选上的就继续等待,或者先做其他活。

  等新厂建设完再选剩下人群中成绩排名靠前的27人。

  已经在打火机工厂工作的不用再选拔,可以直接获得工作,工钱追加到刚开始上班时,工分则直接划去。

  这8人是幸运的,曾经有的人还说他们傻,一天都待着一个地方忙个不停,不像做其他活还可以找机会偷懒。

  现在队员们都羡慕他们,有的人后悔当时找自己去时还找理由拒绝了。

  有头脑灵活的已经去关系好的人边上旁观甚至上手帮忙了。

  王建昆对于这些思想活,有行动力的人特别关注,让母亲先记下名字,先来主动学习的人打分要高点,尽量放第一批进来工作。

  当然对于还在坚持工作岗位的其他几个工厂员工和积极参与工厂建设的人也要适当照顾。

  让负责打分的队干部先记录起来,今后工厂建成后在尊重本人意愿的情况下尽量安排工资高的岗位给这些默默奉献的人。

  王建昆去新厂看了会进度,平整土地的在平整土地,开挖地基的在开挖地基。

  在现场指挥的是堂伯王成开,王建昆走过去和他聊聊下。

  他表示希望能让王丽平进厂工作,但是王建昆让堂伯先别急,先帮忙送送货到凤山,下个月说不定有更好的工作。

  但是什么工作王建昆没说,一个是车还没买到手不好先宣扬出来。

  第二个是王建昆想再考察下,看看堂伯和王丽平能不能忍住,按照王建昆说的再等等,先做好本职工作。

  如果可以就让王丽平今后跟着父亲开车,开个一年半载说不定能开上队里买的车。

  因为如果按照按照今后两班倒40万/月的产能算,每天1车来回送1万的运能是不够的,肯定要再买第二辆甚至第三辆车。

  这还没考虑家具厂和麻将席工厂开起来的情况。

  看完工厂建设情况后,跟家人说了去清华找胡喜洋,让他明天一早来队里接人接货。

  骑上摩托车,轰鸣着离开生产队,小年轻听到摩托车声音都跑出来看,看着王建昆骑车远去,都露出羡慕的表情。

  到了清华找到胡喜洋,这个点他刚好开了一趟去县城并返回。

  胡喜洋看道王建昆来很是高兴,邀请他去家里吃饭,王建昆想了下答应了,毕竟已经比较熟了,自己还是他的大主顾。

  骑着摩托车来到胡喜洋家,他让老婆准备午饭,让家里小子去把水井里冰镇的西瓜捞出来切开招待客人。

  他家条件还是蛮好的,地面都铺了水泥,还有电视机和收音机,看来开车的收入蛮高的。

  中午吃饭时胡喜洋先表示感谢,这几次拉货都是叫他帮忙,给钱也多,他这一个多月跑的几趟抵得上水泥厂里几个月工资了。

  然后问王建昆他如果出来单干怎么样?

  王建昆问他怎么个单干法?

  他是现在厂里有干部提了个建议,说是隔壁徽省农业改革搞大包干,水泥厂也可以改革搞大包干,把运输,生产和其他模块分包给个人,有活时先干工厂的活,没活时自己找活养活自己。

  王建昆对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挺佩服的,毕竟江省的环境还是这么保守,他这么提议肯定会招到非议。

  胡喜洋接着说道:“虽然全部承包没有通过,但是还是决定拿运输这块搞改革试点,让他们自己决定是否承包。如果承包就交5千块承包费1年,车子油水维修等以后都归司机负责,给工厂拉货定了一个不高不低的价格,但是必须优先拉工厂的货。”

  王建昆问胡喜洋自己咋想的,是否核算过。

  胡喜洋表示他想承包,给自己干挣多少都是自己的,肯定比现在挣的多,而且承包了再出来拉客也就没人说怪话了。

  王建昆说道:“既然你想好了,那就行动起来,至少下个月15号之前每3天就要请你跑一趟,运费还是原来的价。而且权师傅那边产量也在慢慢起来,每个月也要运货到饶州三四趟。就这已经有保底的收入,你水泥厂下个月也要忙起来,所以完全不用担心车闲着,而是要担心天天开车身体吃不吃得消。”

  胡喜洋听他这么说,眼神坚定起来,表示今天就去办理承包,明天开始就是给自己打工了。

  吃完饭王建昆告辞回去,胡喜洋还送了个冰镇西瓜让他带回家吃。

  回家后找母亲确认了下明天可以带去饶州的打火机有多少个,母亲告诉他到今天5点下班有1800个打火机。

  而且今天工人想加班4个小时到10点再下班,这样明天能发走的差不多有2千个了。

  王建昆听完感慨道:“只要分配方式稍微合理一点,咱们中国人的发展潜力就能被激发出来。”

  母亲也感慨道:“是啊,以前的政策把人变得麻木,现在改革就是要扭转这种负面影响,激发人的创造力。”

  王建昆让母亲不要太晚休息,要开始培养接班人,今后要做好管理越来越多人的准备。

  母亲表示已经在培养了,而且准备办工厂学习班,培训一些基本常识和常用的文字以及数学计算。

  晚上是奶奶一个人烧饭,母亲回家吃完饭帮忙洗了下碗就又回工厂去了。

  从家门口可以看到远处的茶厂里亮着灯,这是王建昆为这个封闭的山区小队带来的光,带来的希望。

  今后这束光不止要照亮周边的生产队,还要照亮中国,照亮整个世界。

第30章 考察

  1981年8月20日,农历7月21日

  

  天色微明,立秋后的晨风很是凉爽。

  爷爷和宣传干部已经穿着长袖了,一行5人在大队路口等车。

  王建昆的摩托车停在路边,上面是他准备带着去制造发电机的钕元素,用小木箱装着。

  2千个打火机也装箱放在路边,等车到了就装车拉走。

  没一会胡喜洋的货车到了,往前找了个宽敞的地方掉头来到木箱边上,这样方便装货。

  众人帮忙把几个箱子装上车,爷爷和父亲还有两个队干部坐胡喜洋的货车直接去饶州招待所。

  王建昆骑摩托车先去德兴铜矿,他要去联系购买电缆线,还准备多买些稀土矿提炼出来运回家储存。

  这次王建昆决定还是去那家线缆厂,彼得那美国人应该还在,到时送他个镀金打火机,让他看看黄铜外壳和镀锌外壳的打火机在美国有市场不,如果能通过他的关系卖到国外,那就可以赚外汇了。

  上午8点半王建昆来到线缆厂门口,递给门卫一包烟,说了下找美国来的顾问彼得。

  门卫对他还有印象,知道这小伙子跟外国佬讲得上话,于是放他进来并告诉他彼得在哪个地方办公。

  按照门卫指的路找到彼得的办公室,在门口敲了下门,传来了彼得请进的声音。

  彼得看到王建昆来了,从座椅上起来跟王建昆握手并问道:“王,很高兴见到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外国人说话就是直接,本来还想寒暄下的,现在还是直接点吧,王建昆心想。

  他掏出一个银壳镶金打火机给彼得,这是仿的杂志上的ZIPPO,但是找智子做了改进,看起来优雅华贵。

  “我想找你帮忙再买一些线缆,还有就是想让你帮忙看看打火机在美国有市场吗?”

  彼得接过打火机打着火,声音清亮,火苗稳定,内部是镀锌零件,在火光和灯光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把完欣赏了一会后他收起打火机说道:”看在上帝的份上当然没问题,等下找那个翻译帮忙就可以,最好你也给个打火机给他,不用这么好的。”

  王建昆又拿出一个黄铜的问道:“这样的可以吗?”

  “当然,你有多少种档次的?给我看看,还有价格怎么样?”

  王建昆接着拿出绿漆灰口铁材质的,镀锌的两种,说道:“目前有三种款式,大批量出货的话那种黄铜的30美元一个,这种银白色的20美元一个,这种绿色的11美元一个。”

首节上一节33/2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