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37节

  写完就拿着往东门桥这里占了个位置拿木棍架起来。

  没一会就围了很多人,大部分看着王建昆这么年轻有点不相信,30块一个月不少了,觉得王建昆在开玩笑。

  王建昆不为所动,只是说了下有意向可以找他报名面试,面试合格当天就可以上班了。

  陆续有几个20多岁的年轻人和一些中年人找他面试,面谈了几个后王建昆决定让一个叫叶伟的退伍兵去王建昆租的房子那看看。

  因为王建昆发现叶伟眼神非常正,神情也非常平和,说话声音洪亮有正气,不像几个20出头的人一样吊儿郎当的,看王建昆的眼神有种莫名的轻视感。

  叶伟是去年从南边退伍回来,腿部有残疾,不拿拐杖的话只能是慢慢走。

  退伍回家大半年了没找到工作,退伍费和伤残补助金虽然有一点,但是家里有老人和老婆孩子要养,所以看到这个不用干体力活且工资还蛮高的工作很高兴,当时也是他最先面试的。

  为了照顾叶伟,王建昆和他慢慢走,边走边聊。

  他家住武口,现在每天来市场这摆摊卖竹筷等竹制品,这种东西农村人都不会买,他们会自己做,所以只有城里人偶尔会买,生意只能是糊口。

  家里儿子2岁多了,老婆在家务农,父母也是务农。

  他还讲了下自己是73年18岁就入伍了,78年年底时趁着回家探亲就在家里父母亲的安排下快速结婚了,没多久有了小孩。

  本来想回部队申请退役的,没想到回部队没多久就是南边爆发热战,所以就只能继续服役。

  之后就一直训练,79年年底随部队去南方轮战,80年年底在战场负伤肌腱断裂后就退役回家了。

  退役前因为只是连级干部,所以工作也一直没落实,而且他有残疾,工作机会就更少了。

  到了王建昆租的地方,让叶伟看了下环境,说了下工作内容就是帮忙回收废品,登记数量价格,叶伟表示这些工作没有问题。

  接着谈了下工作时间安排,每周周日休息,节假日也休息1天,过年7天,中午叶伟自己在这边做饭吃。

  见叶伟中午准备在这边做饭,王建昆另外给了5块钱让他去置办锅碗瓢盆等做饭的东西,多退少补。

  谈完这些王建昆打算把废品回收站的招牌挂起来,并且做几个指示牌挂在书香路及天佑路上。

  从屋里取出准备好的松木板和红油漆,王建昆开始写招牌。

  先让智子设计好多种字体形状,然后选了一个看着符合时代气息的字体,写上“利民废品回收站”七个大字。

  这是要挂在院门口显眼地方的,还写了几个指示牌,写了书香路利民废品回收站往哪走,回收废纸,废旧家具,废金属等。

  写完让叶伟帮忙一起去挂上,然后让叶伟平时也宣传下,碰到捡破烂的让他们可以往这送,价钱公道,斤两不虚。

  然后让叶伟在这看着,他去买杆秤和台秤还有记账本钢笔墨水等等。

  骑上摩托车,去供销社买回这些东西,让叶伟收起来,今后这些就归他用了。

  办公桌那有个加了锁的抽屉可以放账本和收废品的钱,保持每天都有5块钱,晚上和王建昆对完账后就补上。

  快5点半了就让叶伟先回家,明天早上8点到这里。

  跟他说了下每天早上自己会去上学,中午回来休息,晚上5点半会来对账并检查回收的东西。

  王建昆也锁门去吃饭然后去教室上晚自习。

  在12班教室,王建昆看到了方贵华在和几个同学在聊天,走过去跟他打了招呼,随后也加入了聊天群。

  这群聊天的都是住校生,好几个都是一个宿舍的,下午好多人都已经互相认识了,王建昆自我介绍了下自己。

  虽然王建昆比这些同学小一岁到两岁,但是这两个月伙食好了,身高也往上窜了一节,所以在同学群里并不显得小。

  方贵华问王建昆怎么没在宿舍看到他。

  王建昆把自己在校外找了个房子住,以后算是走读生了。

  方贵华其实有很多问题想问,但是这是班主任进来了,只好安静下来。

  班主任进来后先讲了下学校的情况及教学安排,高一年级每周一到周六上课,周日休息,每天晚上的晚自修是6点半到9点半,冬天提早半小时到9,每月最后一周周末休2天,可以回家一趟。

  接着宣布了班干部的人选,分别是班长吴萧义,副班长俞子润(女),学习委员方贵华以及其他的各科课代表还有男女生生活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等等。

  然后让大家全部到走廊排队,不分男女按高矮顺序排队,王建昆在这个班级是中等,所以排在了中间位置,前面是副班长俞子润。

  接着班主任让从低到高每7个人进去坐一排,轮到王建昆时他在第四排,进去后和俞子润坐同桌。

  教室的座位是232排列的,两边是两人桌,中间是三人桌。

  此时教室了重新热闹起来,几乎整个高一教学楼也都是少年们的说话声,因为大家都在熟悉自己的位置,周围的同学。

  王建昆比较内向,特别是跟女孩子打交道有点张不开嘴,还是俞子润先找他聊天并自我介绍。

  聊天得知俞子润是广丰县人,本来是要到饶州市里读书的,父亲工作被安排到了这边,所以就来这读书了,她也是走读生。

  俞子润身高165左右,穿着碎花连衣裙,脚上是白色运动鞋,扎着马尾辫,没敢细看,就感觉说话会带微笑,有个小酒窝。

  班主任等了好一会才让众人安静下来,接着让人一个个上去自我介绍,让大家互相记住同学的名字。

  第一节晚自习下课,班主任让班干部去把书本从教务处搬过来,第二节晚自习上课后众人依次排队上去领书本。

  总共发了语数英,政史地,物理化学总共8门课的课本,还发了作业本8本。

  发完书本后班主任让大家开始自习,今天第三节自习课可以不用上,先回家回宿舍休息,明天一早6点半要到教室上早读。

  众人也无心自习,大部分人翻了翻书本后还是找周边的同学聊天。

  王建昆比较无聊,他不想找话题,周边同学的话题他也不是很感兴趣,于是周边同学就渐渐不找他说话了。

  他也乐得自在,翻看起高中的课本。

  边翻看边想着怎么解决通信问题,特别是与彼得的通信,虽然留了学校的地址,告诉他可以发电报,但是电报交流毕竟不是很方便。

  他快要回去了,下一批订单不知道能不能在他出国前定下来。

  得想办法解决通信问题,自己有超能力,制造一些通信设备应该是可行的。

  可是自己对现在的通信设备不是很了解,虽然知道无线电台可以自由通信,但是自己不了解公用频道怎么搞,如果不小心占用了军用或者已经分配了的民用频道就不好了。

  得找个懂行的人问问情况,问清楚了再动手制造。

  第二节晚自习就再王建昆的思考中过去了,大家纷纷把书放进抽屉走出教室,也有部分人把书背着走。

  方贵华走过来问王建昆住哪里,要不要去宿舍看看,跟初中同学见见。

  王建昆表示等周末大家一起去他住的地方聚聚吧,宿舍人太多太挤,说完把地址告诉方贵华。

  方贵华一听这建议也挺好,到时都是浙源公社的,说话也方便点,于是说就这么定好了,他去通知其他同学。

  王建昆等人走差不多时也走出教室,在校门口还碰到俞子润和他父亲,他父亲骑着自行车来接她,大晚上还穿着中山装。

  跟俞子润和他父亲打了个招呼就分开了,王建昆往书香路走,他们父女两骑车往东门桥走去河对面,路上都是高一下课的学生,三三两两的往家走。

  回到利民废品站,从前门进去,打水洗漱后就上床休息了。

第33章 上课

  9月2号一大早,王建昆洗漱后就从后门往学校走去。

  到教室6点20多,班主任已经在讲台那坐着了,此时教室里还有零星几个座位没人。

  王建昆来到座位坐好,看到同桌拿着语文书在读,王建昆也拿起语文书,虽然课本已经全部在暑假时学过一遍,课文也几乎都能背,但为了不显得异样,也只好拿出来语文书出来读。

  6点半一到,王班主任让大家先安静下,说了下早读今后分别会有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来坐堂,他也会每天来巡视,让班干部维护好秩序。

  有几个迟到的学生第一天就被班主任抓到,被叫到教室外面接受批评,并且进来后拿了书本到最后面站着。

  看来班主任是要敲山震虎,让大家今后注意纪律。

  早读7点15结束,大家纷纷往食堂跑去,王建昆不想这么赶,就按正常的速度走。

  方贵华这时从后面跑过来,让他一起跑去排队,王建昆喊住他,让他一起慢慢走,路上说说话,反正不会排很久,都能吃到早餐的。

  路上王建昆问方贵华在凤山那做的怎么样,做到几号结束的。

  方贵华说道:“他和胡春明一直做到8月30号,权师傅那生意应该很好,而且自从上了电动打磨机,他俩的工资还从1块钱一天涨到了1块2一天,这个暑假都没休息,总共挣了30多块钱,把学杂费和第一个月的生活费都挣出来了。”

  王建昆听他说完后还问了下其他初中同学的分班情况。

  方贵华也一一说了,胡春明和程明在10班,俞敏在9班,郎骏建在2班,昨天晚上已经去他们宿舍说了周日的安排。

  边说边排队,方贵华问他暑假怎么样过的,怎么听说他还骑上摩托车了。

  王建昆简要说了下自己去权师傅那当学徒,阴差阳错的制造成功了气枪,然后用类似的方法和家里的关系买到了零件制造了锅驼机。

  在饶州时看到了打火机,研究一番后找到了关键零件的制造方法,就让生产队开厂造打火机了,他也借此赚了钱买了摩托车。

  方贵华被王建昆说的一愣一愣的,感觉一个暑假过去,他就像变了个人,虽然他读书成绩确实在他们中是最厉害的,但没想到学以致用到这个程度。

  王建昆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大部分的制造原理都是说得通的,制造工艺也不用一一说明,毕竟要保密不是。

  没一会两人打了稀饭和馒头,方贵华让他一起去宿舍吃,他带了梅干菜和酸辣椒,去搞点下稀饭和馒头吃。

  食堂这里还没有安装桌椅,王建昆也没想到早上没有打菜的,所以就跟方贵华去了宿舍。路上还碰到了胡春明,让他夹完菜去方贵华宿舍边吃边聊。

  方贵华带的梅干菜就是纯粹的梅干菜,没有放猪肉,就放了一点油干炒的,酸辣椒倒是很腌得好,外皮红色很光滑,说明吃起来会很脆。

  夹了2个酸辣椒,梅干菜也夹了一点点意思下,两人坐在床铺是端着吃。

  没一会胡春明和程明一起来了,程明一到就抱怨说他们三人不够意思,有那么好的挣钱机会居然没叫他。

  王建昆还没说话,方贵华就说道:“谁让你当时不一起去修马路而是去外婆家玩了,当时一起的话你也可以一起去啊,你回家都快8月下旬了,权师傅那人都招满了,你去几天也不好安排。”

  “好好好,是我没这财运,今后就要抱你王建昆的大腿了,听说你还买了摩托车?骑过来没,可以带我们见识见识不?”

  “这周周日去我那里吧,可以让你们试骑下。”

  “真的,这么好,那就这么说了哈,等下我去把消息和俞敏和郎骏建说下,不要反悔哈。”

  “不会不会,先吃饭吧,等下去他们宿舍也看看,我有摩托车这个消息不要乱传,大家知道就行了哈。”

  “好好好!快吃,等下一起去找他俩。”

  吃完饭去水龙头那把饭盒洗了,众人拿着饭盒一起去找人。

  先找到俞敏,接着一起去找郎骏建,人员聚齐后众人往足球场走,那边地方大,可以边走边聊。

  程明和方贵华还有胡春明把他暑假的光辉事迹又说了一遍,两人也听得不敢相信。

  王建昆只好再次说了一下刚才的话,表示这些都是书本上有的,他刚好用起来解决了实际问题,两人这才放下疑惑。

  再次说了下周日去王建昆那聚会和骑摩托车的事情,几人就分开去不同的教室了。

  和方贵华来到12班,离上课还有几分钟,问了下同桌俞子润什么课,俞子润把手写的课表给他,让他照抄一份。

  接过课表,映入眼帘的是娟秀有力的字体,王建昆照着抄写了一遍后还给了她,然后拿起数学书准备上课。

  数学老师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寸头,皮肤偏黑,比较削瘦。

  进教室和只写了个胡字在黑板边上,让大家今后叫他胡老师,然后就开始讲课了。

  他讲课速度很快,两节课的时间就把

  第二节课开始王建昆察觉到很多同学已经跟不上了,很多上节课的概念还没理解,下节课就又根据前面的内容讲新知识,学习理解能力差一些的就开始听天书了。

  高中跟初中确实不一样,刚开始高考没几年,知识加了很多,所以老师只能尽量加快讲课速度,后面能掌握多少就要靠大家的自觉了。

  课后部分同学开始自己研究课本,有些则索性放弃,开始找人聊天。

  王建昆则没有这些困难,首先他本身学习能力就强,没有奇遇前就考了全县第三了,有了奇遇和智子的讲解,高中知识他已经学过一遍了。

  这周王建昆准备好好听课,看看老师讲解的和智子讲解的有什么不同,如果对比后哪个能让自己掌握知识更快,那就以哪个为主。

  当然智子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快速学习,掌握新知识并输出新知识,这方面是任课老师不具备的。

首节上一节37/2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