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39节

  收起电报去食堂吃饭,打了6两米饭,买了一个粉蒸鸡壳当菜。

  王建昆发现这道菜还挺实惠的,3毛钱一份,一小碗里上半部分是鸡壳(鸡被取走鸡腿鸡胸等肉后,留下的鸡骨架,婺源叫法“鸡壳”),下半部分是豆角辣椒还有茄子。

  一份粉蒸鸡壳既有菜又有肉还有油水,荤素都有,味道还好,王建昆已经打过两次了这道菜了。

  吃完洗好饭盒筷子就往教室走去。

  上晚自习前俞子润突然问王建昆今天是不是骑摩托车去供销社了。

  王建昆没打算对同学隐瞒,但也不想大肆宣扬,于是低声说道:“是啊,你在哪看到的,不要到处说哈!”

  “我当时在供销社里,看到你买完东西急匆匆骑着黑色摩托车走了,你家做什么的啊,居然给你买摩托车。”

  “我家乡下种地的,暑假开始做了点小买卖,因缘巧合买了摩托车。”

  俞子润眼神露出一种不信的样子,撇撇嘴不说话了。

  晚自习王建昆开始设想无线电更多的用处,既然可以用无线电收听广播,那自己完全可以制造可以通话或者只是收发信息的简易无线电设备。

  王建昆开始设想这种设备或者说是通信系统的构成。

  首先各通信终端必须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

  因为有线的最多也就跟现在的电话差不多,电话现在的难点就是成本高,自己没有那个能力调动那么多资源。

  无线的就只要搞几个中转站还有按照需要制造终端就好,终端在中转站覆盖范围内都可以使用。

  频率选择倒是要好好考虑下,用短波有点不合适,容易被人怀疑是间谍设备,用中波或者长波,初期主要满足自己和家里人还有合作伙伴联系,终端和中转台可以少点。

  列好需求,王建昆让智子帮忙在脑海里寻找资料,看看有没有能满足这种需求的技术出现。

  在一本英文杂志上看到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已经在多个国家建设无线寻呼系统。

  该系统是在城市建设信息发送基站,然后卖接收终端,基站连接有线电话系统。

  当要找某个人时,可以打电话到寻呼台,告诉工作人员要给哪个号码,可以让寻呼台发送简短的文字和数字信息给自己要找的人持有的终端。

  这样当信息发送被接收后,终端会显示相应信息,这时接收信息的人可以找周边的固定电话打回去,或者按照收到的信息做事。

  王建昆想要的是不依托固定电话系统,终端既可以收信息,也可以发信息。

  按照脑海里的介绍,先大致在纸上画出整个系统的工作模式和终端大致的样子。

  基站功率要控制在100瓦,电波覆盖范围有两种,一种是基站之间通信,控制在150~200公里,用于接力传输信号,另一种是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控制在20公里.

  终端的功能暂时只进行收发文本信息,就叫做文本传输接收机,简称文本机,不进行音频通话。

  文本机参照收音机和寻呼机的样子,让智子帮忙设计,上端是有一个能显示两行总共16个字或者符号的黑白屏幕,下部是键盘。

  王建昆设想的是拼音输入后转化为中文,也可以输入标点符号,数字或者单纯的字母。

  背部是一个可以收缩的天线,要发送或者接收信息时抽出来,不抽出来就只能接收到基站发出的增强信号,可以收到有信息要传输进来的提示。

  每个文本机将固定一个号码,到时编辑完信息后可以选择发送给具体某个号码。

  在同一个基站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只要经过一个基站中转信息,不同基站之间的就需要两个或多个基站接力传输了。

  王建昆的这番设想完全是基于自身的需要设计,并不知道其中的很多技术都是国外通讯巨头摩托罗拉,爱立信等公司已经研究并应用或者正在研究的。

  比如他设想的文本机就跟手提移动电话很相似,为了简化暂时设计成收发文本信息,如果功能增加了就能打电话了。

  三节晚自习就在王建昆天马行空的设想间过去了。

  同桌俞子润见他那么投入,喊他也没回应,有点生气,方贵华也来喊他上厕所他也没去,不想思路被打断。

  下晚自习,王建昆在等了一会后才走出校门,在门口又碰到了俞子润父亲来接她。

  王建昆心想她父亲还真宝贝他女儿,几乎每天晚上都来接她。

  来接女儿的俞明德对王建昆也算是有了解的,因为王建昆是他女儿同桌,入学成绩据女儿讲还是全班第一。

  所以每次碰到都会跟他打个招呼,同时也让女儿和王建昆处好关系,有些学习问题要请教他。

  俞子润对父亲的要求有点不解,但对王建昆还是比较友好,虽然这个同桌有时行为有点怪,比如今晚自己找他说话居然不搭理自己。

  回去的路上俞明德察觉到女儿今晚对王建昆态度有点不好,便问道:“今晚怎么看到王建昆后表情有点不对啊,他惹到你了吗?”

  “今晚我找他问问题,他居然不理我。”

  “哦,这小子这么对你,是为什么啊?”

  “他就说有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忙,也不知道他在忙什么,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一些看不懂的东西比如模拟信号啊,数字信号,衰减和增强,纠错等等。”

  “哦,他难道是在搞研究吗?他才刚高一,哪学的这些啊,这些应该都是大学通信方面的知识。”

  “不知道,他这人有点怪,有些理科的课倒是认真听但是从来不记笔记,文科好多都不认真听,都是发呆,也不知道想些什么。”

  “看来你这同桌对自己未来有了规划了,你可以找他学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但是不好的方面还是不要学,他可能天赋不错记忆力好,但是你不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我才不学他呢,看他下次月考考多少。”俞子润傲娇的说道。

  父女两人聊了一路,俞明德对王建昆倒是越来越感兴趣了。

  从女儿嘴里知道这小子是远离县城的生产队的,暑假不知道做了什么买卖居然搞来了一辆摩托车。

  上学期间目标明确准备考理科,应该还在搞通信方面的研究,有机会自己可以找他聊聊。

  自己女儿来随自己来这边上学,没什么朋友,遇到一个成绩好,目标明确且挺有本事的同学挺好的。

  在学校可以让他帮帮自己女儿把成绩提一提,自己虽然中专毕业,但对辅导女儿已经力不从心了。

  王建昆不知道父女俩讨论他,有些底细被别人知道了,但是这些表面的东西都没关系,自己只要做好伪装,不是专门调查自己的话,秘密还是不会暴露的。

  到家后王建昆没有马上睡觉,决定今晚就把短波收音机做出来试用下,看看自己手工制造的能达到什么效果。

  晚上比较安静,适合做精细活。

  王建昆把一个个元件固定在电路板上,焊接完成后装上电池通电测试,指示灯正常亮起。

  接着是把手工制作的耳机插入连接孔,把伸缩天线连接好拉伸出来。

  把收音机拿到院子里,天线指向满天繁星的夜空。

  慢慢转动调频开关,没一会,滋滋声变成了人的说话声,听了一会发现是日语,王建昆听不懂,继续转动开关,这时出现了英语。

  仔细听了一会发现是ABC的新闻频道在播报新闻,新闻在讲个人电脑。

  说有个叫IBM的公司上个月推出了在英特尔8080信息处理器上运行的个人电脑,IBM称其为5150型计算机,在MS-DOS上运行。

  王建昆听得似懂非懂,只知道是这是一种小巧的用于处理信息的设备。

  听到是可以处理信息的设备,联想到自己的基站肯定要处理信息,那么这种设备的设计原理对自己的基站设计应该有参考作用,自己得多找找这方面的资料。

  王建昆继续听,发现新闻播报完后就开始放歌曲了,王建昆只好再次调动开关。

  这时出来个俄语频道,王建昆听不懂,再次调台,听到了BBC的新闻。

  王建昆仔细听了一会,发现是讲的苏联的军事演习。

  BBC节目主持人讲述道这次演习2天前开始的,规模宏大,各种先进准备先后亮相。

  苏联的钢铁洪流在西欧平原上滚滚流动,西欧国家瑟瑟发抖,害怕三战爆发等等。

  这一晚王建昆都在听新闻,当然主要是英语新闻,其他语言的也还听不懂。

  他仔细记录了节目主持人说的节目开始及结束时间,今后晚上要花一些时间来听新闻,了解世界上发生的大事和一些前沿科技成果。

第35章 移动通信设备制造

  早上起来王建昆感觉头疼,眼睛迷迷糊糊的,这是熬夜太晚的缘故。

  他慢慢起身,去院子里打了盆井水洗脸刷牙,然后做了几分钟体操动作,年轻的身体就慢慢恢复过来了。

  漫步在初秋的街道上,行道树的叶子已经黄了,微风吹过,飘飘洒洒的落一地金黄。

  白色的回力鞋踩在铺满金黄树叶的树叶上沙沙作响,王建昆无心欣赏,脑海中一直在和智子沟通交流通信基站和文本机的设计。

  早读课上王建昆拿着英语书,嘴里念的却是昨晚收听的ABC广播报道的IBM有关的新闻,脑海中则是在跟着智子学习二进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加密和解密等等知识。

  同桌俞子润觉得今天早读王建昆就怪怪的,嘴里念的虽然是英文,但是自己只能听懂很少的单词,眼神也不在书上,而是没有焦点的望着英语课本。

  叫他两声才看向自己,但是还对自己比口型不要说话。

  看在全班第一的面子上自己先忍了,等考完月考有你好看,俞子润心想。

  早读下课王建昆和方贵华一起去买早餐,今天馒头都多打了一个,肉包子也打了两个分给方贵华一个。

  昨天加今天早上王建昆一直在学习,感觉消耗能量很快,肚子里空荡荡的。

  第二节数学课下课后,王建昆跑到校门口跟父亲见了一面,他一早从饶州开车回来的。

  王建昆让他这次回去记得留好准备送到德兴铜矿的打火机,按照上次的包装要求。

  虽然已经打过电报回家,但是能当面让父亲再说一遍会更好。

  彼得这个客户看来还是有点实力的,维护好了不仅可以把打火机卖到国外,还可以找他帮忙买些国外发行的科技期刊和杂志,甚至是一些不禁运的设备也可以找他帮忙买来供自己研究。

  通过前几天的摸索学习,发现知识越深入研究,不懂的东西就越多。

  如果所有东西都要从头开始独自研究,那么有生之年想遨游宇宙是不可能实现了,自己应该充分利用已经研究出来的成果,在其基础上开发利用并深入研究,才有可能造出星际飞船。

  说完这些王建昆还告诉父亲让他这周六记得来他这拉一些东西回去,自己需要测试一些设备。

  这周六是中秋节,高一和高二年级的会放假,加上周日就有两天,王建昆打算回家一趟顺便把货交给彼得。

  父亲答应后就开车回家拉货了,下午路过县城他会把家里的情况写在纸上放到传达室,这样比打电报还快还更详细。

  中午王建昆在学校吃完饭回了废品回收站,跟叶伟聊了聊他在部队的情况,问他部队是怎么指挥的。

  叶伟因为级别不高,只知道营连级的指挥方式。

  据他所说,如果是有固定阵地,且防御敌人进攻的时候,部队主要靠电话指挥。

  通信兵会把电话线从团部接通到营部和连部阵地上,连级指挥班排作战主要靠信号旗,通讯员跑腿,冲锋号等。

  如果是进攻作战,会配备步话机到连级,连级指挥员通过步话机接收上级命令和向上级报告作战情况,当然也有小型电台配备。

  步话机通信距离近,只能在十几公里甚至几公里内通话,电台则通信距离远点,能有几十上百公里。

  如果是深入敌后或者一些侦查行动,一般不会配备步话机。

  一个是距离近,另一个则是容易被监听到。

  电台则会好一些,发送密文时间短,有加密不容易被破译,就算破译也要好久时间,不会影响任务。

  根据叶伟的描述,王建昆明确自己今后要做的通信设备还是要采用数字信号。

  虽然现在数字信号转化声音还有待研究,但这不是紧要需求。

  通过数字信号传输文本信息,速度快的话也不影响交流。

  而且数字信号加密容易,不易被监听,不用一直占用频段,只有需要通信时才需要发送信号。

  接下去四天时间里,王建昆白天研究基站设计和文本机的设计,晚上听英语新闻,其中ABC在做IBM个人电脑的系列报道,王建昆根据只言片语和智子的分析,设计了一套处理数字信号的设备。

  其中的处理器是频率6MHZ的16位处理器,有2M内存,可以处理3千5百个常用汉字,0~9这10个数字和26个大小写英文字母,还有16种常用标点符号。

  王建昆没有搞广播里说的什么系统,而是把程序固化到芯片和电路板里,这种机器就是专门负责处理信息,按照设定的程序接收,储存,转发信息。

  目前需要基站不用很多,王家生产队,县城,德兴还有饶州各放一个就好了,等以后有需要再慢慢增加。

  还可以做几个传输范围更广的基站,专门负责远距离传输数据,传输范围有个500~1000公里应该就可以了。

首节上一节39/2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