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44节

  到教室上晚自习时,俞子润问:“你怎么跟吴萧义关系这么好了,你们之前认识吗?”

  “不认识,他昨晚帮了我,我今天圆他飞车梦,怎么,跟他搞好关系不好吗?”

  “他爸爸是咱们县的二把手,他这人也不仗势欺人,也挺有正义感的,你跟他搞好关系挺好。”

  “咦,你怎么知道的?你不是广丰人吗?怎么认识他的?”

  “暑假我提前来这边适应,我爸带我去参加一个聚会认识的。”

  “哦?那你爸爸是做什么的,居然认识县里二把手。”

  “哼,告诉你也没关系,我爸前不久调过来主管宣传,你可不能欺负我,不然我爸要你好看。”

  “我可不敢欺负你这个小公主,不然我怕狗命难保哈哈!”

  从同桌这知道了部分政府的人事关系,还知道了同桌老爸分管邮电局和县广播台,王建昆觉得自己申请报备短波电台应该是稳了。

  利用三节晚自习的时间把放大系统的图纸画好,让智子帮忙检查,没问题后装进书包等下课带回家。

  晚自习一下课王建昆就先跑了,怕班长又缠着要骑摩托车。

  到家后查看了下今天回收情况,挑出一些铁和铜还有纸,用超能力复制了一个短波收音机。

  这个短波王建昆把调频开关设置成只有3个档位,分别对应ABC,BBC和中央广播,明天要拿去学校给英语老师。

  晚自习时刘老师找到王建昆问他收音机拿回来没有。

  说实话王建昆忘记了,但是不能这么说啊,表示中秋回家拿到了,忘记拿到学校,明天早自习会拿过来,所以今晚要加急造一个阉割版的。

  搞定了收音机,王建昆边收听广播,边查看文本机上的信息。

  父亲发了两条,中午一条在饶州发的是运了1.5万个打火机给程勇,王丽平随车一起去的。

  晚上8点多在家里发的,报了平安,表示货款都交给母亲了。

  王建昆回复收到信息,让他尽快教会王丽平好分担压力。

  母亲的文本机也发来了两条,一条是妹妹发的,昨天晚上回复她的消息她今天看到了,表示会好好学习,让王建昆不要忘记买零食。

  另一条是母亲发的,说了下家里钱有10多万了,看这销量后面会越来越多,得想办法买个保险柜放。

  王建昆回复他过段时间会想办法搞定保险柜的事,先找木匠打个牢固点的柜子先用着。

  程勇和程兴都发了问候信息,王建昆回了安好。

  有移动通信系统确实方便多了,光发文字都这么及时好用了,如果能通话岂不是爽歪歪。

  但是通话的信息量太大,很容易被发现,自己目前解释不了这种设备的来源,还是先将就用着吧,目前已经能解决信息传输问题了。

  等今后自己打通了国外的技术引进渠道,在其基础上升级改造,就可以公开甚至找官方合作推广了。

第39章 接收火腿族信息

  上早自习的时候,英语老师刘晓婷来找王建昆,他把短波收音机装进书包随刘老师去了办公室。

  “昨天怎么没拿给我,害我白等一天。”

  “我这拿回来不是要调试下么,晚上听广播太晚了就忘记放书包里,我来教你用吧。”

  王建昆说完不等刘老师回答,把收音机从书包拿出来摆在办公桌上。

  里面的电池还有电,王建昆抽出天线把天线对着窗户,打开开关调到ABC频道,然后从书包里拿起耳机插入耳机孔。

  他先戴耳朵上听了一会,发现是在播放晚间新闻,于是拿下耳机给刘老师听。

  刘老师戴上听了一会就拿下来了,说道:“好像是美国的广播在播新闻,有点太快了,我听不太懂。”

  “要慢慢适应,先感受语境,不要尝试着翻译成中文再理解,而是要听英文用英文理解。”

  “感觉好难,能不能录下来慢放啊?”

  “肯定不行啊,我这机器你记得保密使用,我还专门取消了外音功能,最好不要给别人用,如果别人要用你就说只能听英语。”

  “你自己改造了?不能外放?”

  “是啊,你还要不要用,不用我拿回去了。”

  “要,我先按照你说的先适应语境吧。”

  “英语就是要多听多说,直到脑海里不用通过中文转换就能够听懂和说话才算是学到家了。”

  “只能听一个台吗?”

  “可以听三个台,你看着调频开关,有三档位置,每个档位对应一个台,分别是美国的ABC,英国的BBC和咱们的中央台。”

  “那你知道哪个台最适合我吗?”

  “美国的ABC最合适,你可以早上听那边的晚间新闻,晚上听那边的早间新闻,其他时间大部分是音乐和戏剧节目还有广告,这些也挺有意思的,周末不上课你可以全天听,不过你得记得换电池。”

  “收音机放我这你就不方便用了,你怎么办?”

  “我自己还有一台,你放心用吧,早点练好听力和口语,同学们才不会一直学哑巴英语。”

  “哼,平常我也教你们听写和读课文的好吧。”

  “好好好,你先练好美国口音,到时去给领导人当翻译去。”

  “算你会说话,今后中午都跟着我去教师食堂吃饭吧。”

  “不用,你练好了我也不用难受了,我和同学吃饭自在点。”

  “我英语有你说的那么难听吗?真是的,爱去不去,去早读吧,收音机我会保管好的。”

  回到教室,爱八卦的同桌问他跟英语老师干嘛去了。

  “送了点土特产给英语老师,让他照顾照顾我。”

  “哼,不说算了,撒谎精。”

  王建昆见她生气了,凑过去轻声说道:“我带了个能收听国外英语广播的收音机,让英语老师练习下听力和口语。”

  “真的?你怎么会有这种收音机的,我只有磁带播放机,来来去去就听那几盘,你能给我听听吗?”

  “已经借给英语老师了,等用完了再给你听吧,你平常不是有磁带机了么。”

  “哼,小气,记得别忘了早点拿给我哈!”

  “好~~,不会忘记的。”

  早餐照例把梅干菜炒肉分了些给同桌和方贵华。

  今天天气阴沉沉的刮着北风,王建昆就去了方贵华宿舍吃,吃完还找其他几个初中同学聊了会天。

  上午第四节课一下课,班长就拉着王建昆和方贵华往校外走去,去的还是昨天那家饭店。

  坐下没一会,上来了粉蒸肉,板栗烧鸡,炒南瓜还有海带排骨汤。

  “班长,点这么好的菜,不会把你吃破产吧?”

  “放心吃,你把摩托车借我练习还借我开,吃点好了也是应该的,今后中午我从这打两个菜跟你们一起吃吧。”

  “你中午不回家吃吗?”

  “回家也是去我爸食堂吃,中午大家都忙,都是吃食堂,在这打菜和你们一起吃也挺好的。”

  “好吧,那就周一到周五一起吃吧,咱们打完菜都去我住的地方吃。”

  光盘行动完成后仨人往王建昆住处走去。

  让班长自己去扶摩托车出来到书香路上练习,让方贵华试着从三角杠下面穿过去骑行。

  看了下他俩练得有模有样,王建昆就不打算陪着了。

  让班长高速骑熟练后自己决定把车停哪里,自行车就留在这不要带走了,他要去邮电局申请报备短波电台。

  邮电局也在天佑路上,离学校很近,王建昆拿好学生证就往邮局走去。

  到了邮局找工作人员询问如何申请短波电台执照,工作人员居然说不知道,他们这里没有办理过,让他去找领导或者找其他部门问问看。

  有点郁闷,见工作人员不是推脱的样子,看来这里确实没办理过。

  本来不想这么早去找同桌老爸的,但是为了早日打通与国外交流的渠道,只能是挟恩图报了,希望不要留下坏印象。

  下午上课前王建昆找到同桌说道:“俞子润,你能帮我个忙吗?”

  “什么忙啊,你说。”

  “就是帮我问问你爸爸短波电台的执照应该怎么办理,我想申请办一个。”

  “短波电台?那是什么?”

  “简单点讲是一种收发无线电的设备,这种电台发出电磁波的波长在短波范围,所以叫短波电台,可以用于远距离通信。”

  “你要联系远方的人?什么人?不会是传递情报给坏人吧?”

  “说什么呢,我是那种人吗?而且就算我要传情报,那还申请执照干嘛。”

  “那你申请执照干嘛?”

  “好吧,满足你的好奇心,我申请执照就是为了获得一个专有的呼号和频道,然后可以跟国外的人学习无线电知识,学习外语,了解最新的科研情况。”

  ”不明觉厉,看你这么好学的份上,我回去帮你问问我爸。”

  “谢谢你,你是好人,解我燃眉之急。”

  “知道就好,到时带我看看你的短波电台哈,一直看你在画图,这东西有这么好玩吗。”

  “没问题,执照申请下来我应该制作好了,到时带你玩玩。”

  王建昆见同桌答应,暂时放下心了,如果她老爸也搞不定,那就找班长或者让程勇在饶州帮忙打听下怎么办理。

  这段时间自己可以先练习组装焊接,最好申请流程开始前就把短波电台制造好。

  而且要再去找个房子,找个靠近小山,水电都有的地方。

  现在租住的这个已经安装了移动通信系统,离邮电局的发射塔也比较近,已经有点不合适了。

  晚饭吃完后王建昆跟方贵华说了下他等下要用自行车,让他今天不要去练车了,说完回去骑车找房子去了。

  沿着茶香路往靠山的地方找,路边大部分都是单层的瓦房。

  找到一个叫玉宇花园的地方,这片居民区后面是几个小山,目测大概6,70米高,到时把发射天线安装在山上就挺好。

  这边也看到每家都接了电线,到时用电应该没问题。

  下车推着往靠山的几家走去,此时一家家都在吃饭,王建昆一家家问过去,有一家表示有个小房子空着可以出租,王建昆让人带他看看。

  这是一间放农具和兼养鸡的房子,有个小院,里面也牵了电线,就是堆满了农具和杂物需要清理出来。

  跟这家人商量了下从后天开始租,每月12块钱,水电费2块。

  让房东明天把房子里的杂物都清理出来,留个空房间给他,院子里的杂草也需要清理掉。

  先付了2块钱定金,有个口头约定就行,后天再拟个正式的合同过来签。

  谈好了就骑车往学校赶,到校门口车棚停自行车时刚好看到班长也在停摩托车。

  “建昆,干嘛去了,一下课就跑没影了。”

  “去租了个房子,准备安装个无线电台玩玩。”

  “无线电台?有事打电话或者打电报不就好了吗?干嘛要搞无线电台。”

首节上一节44/2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