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昆,冲压设备怎么搞?”
“我小舅那边可以从国外采购啊!”
“好吧!听你这么说,可行性还是很高的,这个箱子可以让我带回家给我爸看下吗?”
“可以,你带走吧,不过记得还给我。”
“好,保证会原璧归赵的。”
说完找王建昆拿车钥匙,把箱子绑到车后座后一骑绝尘的走了。
看着班长远去的身影,王建昆希望他爸能够成功推动这个项目成功落地,让这个小县城迈出改革开放坚实的一步。
跟叶伟聊了下最近的回收情况,发现来卖废品的渐渐多了起来,特别是卖废旧家具的。
看着边上堆了一堆的东西,决定明天把这些东西都转化成橡胶粒子,体积会极大缩小,到时运到地下基地当实验品。
下午王建昆收到了方贵华,胡春明和程明的测试题。
王建昆将这些全部投射到脑海里,让智子检查分析他们三人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然后按照他们各自掌握知识的程度分别生成一套今后一周的学习指导,有思维导图,重难点,例题和测试题。
在晚自习时王建昆就将三人的资料做好了,准备明天他们去废品回收站的时候给他们。
班长吴萧义在晚自习结束时叫住他,把摩托车钥匙还给他。
然后问他能不能写个计划书,就写下这个拉杆箱项目的相关设想。
比如投资规模会有多大,如果投产,年产值会有多少,预估能出口多少并收到多少外汇。
具体的方面就写下哪些设备和材料由王建昆的小舅提供,哪些设备和材料可以国内采购,等等。
王建昆想了下让班长周一找他拿,他明天在家写个项目计划书。
跟班长分开后骑摩托车去了一趟废品回收站,在路边用超能力检查了下没有进去。
回到玉宇花园,王建昆把三个同学的资料制造出来,纸张做成A4纸大小的白纸,到时就说是用电脑制作,连接打印机打印出来的。
那台电脑王建昆进行了改造,软件也都汉化了,还按照技术资料制造了一台喷墨打印机。
王建昆决定在这边测试使用一段时间后找机会拿回家去给母亲用,相信这可以减轻母亲的工作。
晚上照例是收听“火腿”们的聊天,感兴趣的就多听一会,不感兴趣的就调走。
苏联那边的“火腿”们常见的话题就是怎么搞酒喝。
有的人还在电台里叫卖酒水,说是可以拿物资换。
还真有人去联络,他在电台里居然说可以拿武器跟他换,AK47,配套的子弹,甚至迫击炮和炮弹都可以搞到。
这让偷听的王建昆觉得很不可思议,前段时间让全世界都被他们的军事力量震慑的国家,他们的国民居然要靠倒卖武器装备换酒喝。
而且看样子武备管理也比较松懈,连迫击炮这种都能偷拿出来。
那么窥一斑而知全豹,比这更严重的偷盗军事物资或者国有企业物资的行为肯定少不了。
等无线电执照下来,一定要跟小舅交流下,看有没有办法去苏联换取一些物资。
目前国内的农产品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供应是越来越充足,如果能拿国内的农产品去换苏联的工业产品,将有很可观的利润。
第二天一早,王建昆照样是发动超能力挖了个13米深,长宽各3米的竖井,还剩一点超能力留着去废品回收站使用。
王建昆来到废品回收站与叶伟交接了下,晚上让叶伟再过来。
等叶伟走后,王建昆把旁边堆着的废旧家具都变成了塑胶粒子,用码着的空箱子装好,废铜铁也合成金属锭装箱,然后用摩托车跑了7,8趟运到玉宇花园存放。
忙完这些王建昆去了东门桥头的集市买了点肉。
因为去的晚,肥肉几乎没有了,称了5斤排骨,再买了些马铃薯,准备炖一锅排骨吃。
米和油还有调料也买了些,用叶伟的不好,他们两口子挣点钱不容易,这点小便宜王建昆不占。
10点左右方贵华带着人来了,让他们先一起帮忙把排骨处理好放锅里炖着,然后带他们去屋里看电脑和打印机。
进房间后王建昆把防尘布掀开,露出了白色机身的电脑。
王建昆先跟他们讲解了下各个部件分别是什么。
最上面的那个跟电视机一样有个屏幕的是电脑的显示器,下面长方体是电脑主机,主机前面有很多小块凸起的是键盘。
他先把电源接上,按动电源建等了几秒后,主机和屏幕指示灯都亮起,再过了十几秒后显示屏上显示出了IBM三个白条纹的大写字母。
王建昆用键盘输入命令,进入文字处理软件,在键盘上打了几行字。
几人看着王建昆熟练的敲击着键盘,然后一个个文字就出现在了屏幕上的白色框里,都感到很惊奇。
接着又打开数据处理表格,做了一个成绩单,把学校前20名的成绩都输入进去,然后打开打印机开关,把刚才的成绩单和输入的文字都打印了出来。
看着打印机吐出一张白纸,上面有刚才王建昆刚制作的成绩单,都呆住了。
这有点超出了他们的认知,之前要做一份文字资料要么是手写,要么是用蜡纸复印,但是绝对不会有王建昆这么轻松,强敲键盘就可以,而且可以修改。
几人让他把这电脑的原理和打印机的原理都说下,王建昆也想向这几个同学普及下最新的计算机知识。
于是把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史都讲了一遍,然后告诉他们这台算是最新的个人计算机了,而且王建昆还对其进行了汉化,这使得这台计算机可以显示中文。
中午吃完焖得喷香的排骨后,王建昆先把方贵华,胡春明和程明叫到一边,把给他们私人订制的自学资料交给他们,让他们有不懂的及时来找他。
然后还拿了几份计算机的入门资料给他们每人一份,互相交换着看,可以当做课余的读物,如果今后高考想学计算机类,现在开始就接触会比别人领先一大截。
下午3点多送初中同学回去后,王建昆开始和智子一起编写项目书,参考脑海里的资料,把拉杆箱厂这个项目的几个关键要素都写出来。
前几天对班长吴萧义的那番话和这份资料就是王建队当前县城领导的试探。
想知道经过上个月的苏联军演后,国内加快与美国和西欧接触的动向是否影响到了县城的领导们。
如果这个项目不成功,那么王建昆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广市的项目了,老家县城这边还是要继续等待时机。
第52章 基地建设前的准备
新的一周开始了,秋高气爽,适合晒秋。
昨天跟家人用文本机聊天,知道今年队里的稻子又是大丰收。
因为前段时间稻子灌浆时有抽水机抽水,所以没有一亩稻田因为缺水而减产。
队里今年在割稻子之前还派人走徽饶古道,翻越吴楚分源去徽省休宁买了打谷机的配件。
回来后让木匠打造了脚踏打谷机,脱粒的效率提高了好几倍。
老人和10来岁的小孩都能上去脱粒,所以队里的打火机工厂没有减产。
之前队里只有两台打谷机,是前年得知那边搞分田到户,爷爷带人去参观时看到那边几家人用一台那种脚踏脱粒机,老人小孩脱粒,年轻力壮的就割稻子挑稻谷。
经过一番打听询问知道这是因为分了田才需要大量使用这种脱粒机。
如果不用这种脱粒机,那么脱粒这道工序必须是壮劳力才能干得了,而且整个抢收的时间会拉的很长,搞不好会碰上秋雨绵绵的日子。
分田到户后各家的活就全部需要自己干,不像之前大队或者小队干活时好调配人手。
有些家庭人口少的或者是虽然人多但是壮劳力少的,那就需要想办法解决脱粒和割稻谷挑谷子等工序抢占壮劳力的问题,不然就会导致抢收抢种跟不上时间影响收成。
于是那边的人就想办法造出这种非常省力的脚踏脱粒机,把壮劳力从脱粒工序上解放出来,家里老人小孩来脱粒也比之前的壮劳力用摔打的方式快很多。
水稻收割完了后队里已经拿着9月份的打火机工厂分的利润去订购拖拉机了。
而且一次就订了3台,配了有车斗,铁犁,插秧的配件,今后犁地和插秧就可以用拖拉机了。
平时拖拉机也不会闲着,队里决定让其中一台拖拉机跑客运,每天三趟跑公社到岭脚这段路。
另外两台跑货运,把队里出产的砖瓦运输到更远一些的生产队或公社。
据父亲讲现在砖瓦厂也没减产,招了不少双路口生产队的人来砖瓦厂。
这个生产队的人是出了名的吃苦耐劳,所以砖瓦厂挑泥筛泥,挑砖码砖的活抢着来干。
队里是按量算工资的,基本上不躲懒的话男的一个月28天做下来有个30块钱,女的也有个25块钱左右。
骑着摩托车去到废品回收站,把车停在这,等下中午来聚餐再让班长骑走,到时再把昨天写的项目书拿给他。
上午第一节数学课,王建昆听了一会觉得很无聊,但是白天的正课想不上是不可能的,不仅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不答应,就是家里人也不会同意的。
思考一番后王建昆决定找点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做。
前段时间在广市图书馆有一本数学期刊,上面有个方程问题很有意思,那就是NS方程。
讲的是当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认为无论是微风还是湍流,都可以通过求得NS方程的解,来对它们进行解释和预言。
王建昆在脑海中查找了一番资料,知道目前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都是默认描述这些流体现象的方程都是有解的,在工程实践中采用近似值处理实际问题,但是对于这类方程解的存在性一直没有放弃探索研究。
王建昆觉得自己可以挑战一下这个难题,今后设计恒星际飞船或者更高级的曲率飞船,这个问题应该是绕不过去的。
而且设计这种大型和超高速的飞行器,用经验公式做设计的隐患不小,在现在看来是极其微小可以忽略的误差,在超高速超大型飞行器上就是很大的问题了。
而且按照直觉和智子描述的异位面科技发展,这个问题应该是有确切解的。
只是智子对于解决这种问题并不擅长,他只能是利用它的量子计算能力进行验算,但是推理并不擅长。
王建昆拿了一个具体的计算水轮转动时涡流的扰动方程给智子计算,智子也计算了半个多小时才得出结果。
但是NS方程是一个类型的方程,科学界认为应该是有一个通解的,而不是用超级计算机暴力破解一个个验算。
不然只要有一个变量不一样,就要重新计算,这对于解决这类问题是起不来什么作用的。
比如现在一款新飞机设计出来后要进过吹很多次风洞,而吹风洞就是为了计算出来这款飞机在真实的大气环境中飞行是否安全。
是否能达到设计指标比如速度,起降距离,载重,航程等。
这些都是NS方程的实际应用,因为没有通解快速计算,所以就只能用笨办法一个个变量的去试验。
而且这类试验也是取的一个个有代表性的数值,实际情况总会有些特例,而且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特征值都试验一遍,只能是去不断逼近极限值,获得飞机的极限能力。
吹完风洞还不算完,制造出样机之后还要试飞。
因为体积变大,跟风洞里的模型小飞机毕竟还是不一样的,得通过试飞员一次次的试飞,得到飞机的飞行包线。
这个包线就是今后量产飞行时在这个范围内的状态都是安全的,超出这个范围就不可控了,比如会突然解体,掉高度速度,过载过大让飞行员晕厥等等。
所以现在一款飞机从开始立项研究到制造出试飞样机差不多要10多年的样子,而试飞也要飞几百上千次,花5,6年时间找出一个个飞行数据的极限。
如果能够求出这类方程的通解,再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试验,不仅速度会快很多,费用也会大大降低。
上午的数学课和物理课王建昆一直再查找资料,了解目前NS方程的研究进度。
但是找到的资料很少,只是有4篇论文很浅显的做了一些前置研究,王建昆看完论文后也大致了解明白这个问题的难点在哪里,那就是找不到方向。
王建昆倒也没想着自己几天就能解决,自己在课堂上有大把的时间,脑海里还有智子辅助,自己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解决的。
中午照例是三人在废品回收站一起吃饭,班长带的菜里有道腐竹烧肉特别好吃。
肉红彤彤油汪汪的,黄白色的腐竹吸收了汤汁更是别有风味,王建昆最后和方贵华把汤汁分了,一点都没浪费。
吃完饭后王建昆也把电脑也展示给班长看了看,班长倒是听说过电脑,在电视上也看到过,但是实物还是第一次见。
王建昆演示了下打字,让班长也试打了下,王建昆编写了使用拼音打字的程序,所以只要会拼音就可以很快上手。
班长没用过键盘,所以只能用二指禅的方式看着键盘敲。
打了一段文字后问了王建昆一些电脑的问题。
王建昆告诉他这是托美国的朋友买的IBM最新款电脑,刚出来2个月,自己还找人帮忙制作了中文转换的硬件和相应的软件,不然买来的只能用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