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拿着总共75块钱的工资,欢喜的回家了。
王建昆待他俩走后,把堆积的200多箱稀土都提炼出来,分开装入不同的箱子,把要拉走的箱子做好标记,等明天队里的车过来拉走。
看着快天黑了,把门窗检查了下,关上铁门,骑上摩托车往玉宇花园去了。
到了玉宇花园,王建昆先用运回来的铁,铝,铜,锌等元素做了两个大保险柜。
因为要放现金,王家昆做的比较用心,外面是一层2毫米厚的合金钢,中间是一层5毫米厚的黄铜,内里是铝镁合金。
里面分了上下5层用铝合金板隔开,这样存取也比较方便,一层大概可以放60万,这么一个保险柜应该可以放300万,两个保险柜一起可以放600万。
而且等下个月开始要找杜维桥多买些金属,这样现金就不会增加那么快了。
忙完这个母亲催了很久的任务后,例行挖第3层地下基地150立方。
然后就是制造微型反应堆的氦气循环装置,还有汽轮机和发电机的制造。
氦气循环装置有点类似于空调的压缩机系统,有一个压缩机是主要部件,还有弯曲盘旋的热交换管道。
压缩机要接两个电源,启动电源(保险)外接铅酸储能系统。
工作电源从发电机上接过来。
制造压缩机还是很快的,按照脑海里的图纸,花了半小时精细控制元素到相应的位置。
这种实验装置王建昆都是按照尽可能高的精度制造的,不考虑量产和给他人研究,有些连接和活动有磨损的部件都是纳米级精度。
压缩机制造出来先接上启动电源测试了一番,运行时几乎听不到声音,说明摩擦力很小,部件的耐久度应该会非常高。
接着是制造汽轮机。
汽轮机有两个,一个是高压汽轮机,氦气从堆芯出来后的温度和压力都非常高,需要经过高压汽轮机降压降温,再导入到低压汽轮机用于工作发电。
高压汽轮机也会发电,不过发出来的电频率多变,需要变频器变频然后接到压缩机上给压缩机供电。
两台汽轮机花了大概1个小时制作完成,安装在已经准备好的底座上,外面还有一个防辐射的铅壳。
接着制造发电机也很简单,按照智子图纸制造的发电机能量转换率是超级高的,配合上纳米级的精度控制,整个发电机的能量转换效率几乎可以达到95%。
此时已经是10点多,睡不着的王建昆准备联调联试后再休息。
各个部件都制造出来了,虽然没有氦气和核燃料,但是用电加热氮气也是可以进行模拟实验的。
把各个部件都按照设计图连接好,各种阀门和检测表都检查一番,确保没有遗漏,这算是为后续真正的核反应堆实验做预演。
王建昆还让智子帮忙做了个项目检查确认表,一项项检查确认过去。
接着就是进入实验流程了,首先打开加热开关,堆芯的石墨被加热,储存罐里的液化氮气也被慢慢加热。
温度越来越高,达到设定温度后打开液氮存储罐的阀门,氮气从管道里冲出来到达堆芯。
被高温石墨继续加热,从堆芯出来还是液体氮,然后经过一个喷嘴一样的装置后压力增大,体积膨胀数十倍,被导气管带到高压汽轮机。
汽轮机被高压氮气冲击转动,带动一个小的发电机发电,发出的电传到压缩机。
高压氮气经过高压汽轮机后压力降低了一些,达到设定压力的氮气被导入低压汽轮机,汽轮机再带动发电机发电。
这个发电机发出来的电经过变压器变压后给铅酸储能系统充电。
此时的氮气能量被带走很大一部分,压力和温度都降低很多,再被导入到压缩机压缩成液态,再被送入堆芯进行下一个循环。
描述的过程是氮气一段一段的运动,其实整个系统是连续运转的,氮气在其中起能量传导的作用。
试验稳定后王建昆查看了下发电效率,整个系统能够达到80%的能量转换效率。
那20%的能量目前是变成废热和红外辐射损失了,所以试验一个多小时后,第4层温度都有点升高的感觉。
考虑到今后如果建造完全体的微型核反应堆,那么每小时释放的废热和红外辐射能量差不多等于600度电的能量。
得想个办法把这部分导出到外部环境且不被发现,不然只要反应堆开始工作,地下基地将无比的热。
直接用换气系统换气是来不及的而且会导致换气口和整个这片山的温度特别高,所以得往地下想办法。
王建昆决定再往地下打些小洞,查看能否打通到地下水层。
如果不行就想办法在地下制造个能储水5千吨的储水罐,将废热用热交货管道导入到储水罐里。
水的比热容还是比较高的,5千吨水温度升高1度大概可以吸收5.8万度电能转换的热能。
所以最后还是要用水降温,每个月会让储水罐里的水温度升高7度左右。
到时再打通管道到乐安江,每过一段时间就换下水,将废热缓慢释放到乐安江里,这样影响就非常小了。
现实世界总是跟模拟场景有差别的,在建设基地过程中王建昆已经遇到过好几次考虑不周的情况,幸亏他有超能力弥补,不然一个设计失误,损失是非常巨大的。
接着断开加热电源,测试了下停堆流程,反应堆在外接电源的作用下各系统缓慢降温,没有发生异常情况。
已经半夜12点多了,今天就先试验到这,今后还要进行多次试验,一些预设故障情况也要精细测试,确保将来用真正的核燃料球试验时不会发生不可控的意外情况。
周六早上王建昆又起晚了,不过晚一点也好,雾气已经被太阳驱散了很多,不然骑车还挺危险的,路上会不时有人和动物,雾气太大看不清容易出事故。
骑着摩托车去废品回收站转了一圈,发现没有异常后去东门桥集市吃了一份白菜猪肉水饺,又买了一屉15个大肉包子带回家。
路边的田野已经一片萧瑟,不时可以看到有人牵牛到田里吃从稻茬里新发出的嫩芽。
到家后跟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姑姑姑父都招呼一遍,然后捡一些学校里的趣事,学习成绩等等跟他们汇报。
爷爷从王建昆嘴里听到的是他变成熟稳重了很多,奶奶则觉得王建昆又长高了一些,也瘦了一些,要把刚买的布和自留地里种的棉花拿出来给他做棉衣棉裤,去年的肯定短了。
父母亲倒是几乎每天都会用文本机和他交流,父亲还时不时去县城看他,所以不觉得什么。
姑姑姑父则夸奖王建昆,说得他都不好意思了。
两个妹妹在他刚进门就一左一右牵着他,看他忙着和大人聊天倒也不好打扰。
等寒暄完,等不及的两个妹妹拉扯着他往门口的摩托车那走,因为车后面绑着的箱子里肯定有好东西。
两个妹妹最近伙食应该都挺不错,脸蛋都有点嘟嘟起来了。
春香的头发也不黄了,黑亮黑亮的梳得很好,用彩色的头绳扎起了马尾辫,表妹悦悦则是短发,不过有好看的塑料发夹夹着,应该是当时从广市买回来的。
打开摩托车后面的箱子,把零食,小吃,包子,还有猪肉都拿出来,让两个妹妹帮忙拿了两样,三人一起放到了堂前的四方桌上,让奶奶分配。
猪肉和包子奶奶让姑姑和母亲先拿去厨屋,等下做饭把包子蒸了,肉也先炖起来。
零食小吃则每样都拿出来一部分放盘子里,大人随便拿,但是特别交代两个妹妹少吃点,不然中午吃肉包子和炖猪肉,到时吃不下就不要吵嘴。
两个妹妹拿着零食慢慢吃着,一边想着零食好吃多吃点,一边想着中午吃肉包子和炖肉,脸上慢慢纠结起来,搞笑极了。
王建昆让她俩不要急,下午还可以吃零食啊,大人也就尝了尝就去忙了,没有嘴馋到吃个不停。
听到王建昆这么说,她俩才又高兴起来,边吃边咪咪笑。
中午吃饭一家人其热融融,王建昆带来的酒也打开了一瓶,爷爷,父亲和姑父三人分了。
饭桌上姑父说他已经拉起一个12个人的建筑队了,挂靠的王家生产队。
自家的房子再过半个月就能盖瓦了,现在分了四个人去帮队里另外一家打地基。
那家把建房的事情包给了姑父的建筑队,因为他家3个男劳力和2个女的都去工厂干活了,只有半大孩子上学和打杂,放弃队里工作自己建房是划不来的,所以请了姑父的建筑队,包工包料建好。
王建昆觉得这家人还是挺有经济头脑的,知道分工合作更有效率,能达到双赢甚至多赢。
因为王建昆给自家设计的房子只有门窗是用木头,其他都是砖和钢筋水泥,所以用的木工不多,砌墙打灰倒是比别家多耗费些人工。
聊完房子接着说了下凤山公社的弹簧工厂。
爷爷是隔几天去看一看的,怕公社不按王建昆的设计乱来,幸亏这厂房简单,不然爷爷都要提议让姑父去主持建设了。
王建昆打算下午去看一看,跟公社拟定的厂长见一见。
下午2点半左右,王建昆带着爷爷骑摩托车赶到弹簧工厂的工地。
此时厂房主体已经快要建好了,砌墙的再过几天就可以完工,跟之前父亲讲的情况差不多。
用超能力检查了下地基,厂房各个部位的尺寸,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放设备的工位夯得没有那么实,时间长了可能会有可能下陷。
考虑到公社里也没有机器打夯机,都是靠人拉起大石头夯地的,也不是他们不用谢心建。
于是王建昆悄悄的用超能力将地下压实了一遍,空出来的空间也从边上预留的二三期地下转移了些元素过来填充。
来了没一会公社程书记和厂长就来了,见面就夸爷爷有个好孙子,夸王建昆有能力,懂得为家乡考虑,从华侨亲戚那搞来致富项目。
王建昆谦虚了几句,然后和查建亮厂长聊了下。
得知查厂长是中专毕业两年,学的就是机械专业,之前是在县里的农机维修站当小组长,程书记找到他邀请他来当这个弹簧厂的厂长。
虽然公社的社办企业比不上县里的农机站级别高,但是宁为鸡头不为牛后,能当厂长也是不亏的。
更何况工资待遇比在县里高,还离家近,厂子按照设计产值来算,在整个县也算得上是中型企业了。
知道程书记请来的是专业的人来当这个厂长,王建昆就放心了。
他制造的设备都是操作简单的,到时把查厂长和招来的几个高中生培训会了,正常生产就没问题了。
回家后王建昆去了队里的打火机工厂看了看,整个生产已经很流畅了。
除了两台冲压机在分别做黄铜和镀锌打火机的零件,其他机器都是在用铁条冲压,连续性非常好,每台设备做一款零件也不用换模具,只有换铁条时才会停机一会。
据母亲讲现在每天可以做出2万个打火机了,黄铜的和镀锌的各500个,喷漆的1万9千个。
队里的仓库已经建好,存放了5万多个了,每个礼拜大概还会增加1万个库存。
这种情况出现应该是程家兄弟俩的销售极限到了,自己得快点打通前往苏省的渠道了。
明天去德兴就找杜维桥帮忙介绍下苏省的老板和那条送货线路,争取11月底去一趟苏省。
第58章 无线电联系舅舅
1981年11月1号,王建昆早早起床,跟父亲一起吃了奶奶做的炒灰子果,然后叫上王丽平还有两个跟车的学徒去了队里的打火机仓库。
昨天晚上就跟管仓库的说了今天一早要装车送一批货去德兴铜矿,所以管仓库的人也早早起来上班。
因为是要出口的,这批打火机被装在了厚实的木箱里,木箱还喷上了彼得要求的图案和文字,比如竖放,防水,防撞等标识。
2.4万个打火机两台车没装满,王建昆让人又装了6千个普通包装的绿壳打火机,准备放到德兴的仓库去,等打通了去苏省的通道就在那边找代理人销售。
装车完了王建昆就先骑摩托车走了,父亲和王丽平各开一台车并各带着一个学徒在车上。
请来的司机董振军今天轮到他在家训练剩下的4个学徒。
王建昆骑摩托车先到德兴铜矿,直接去了仓库。
看到管理员老杜已经在里面上班了,房子里面打扫得挺干净,门窗上都没什么灰。
去仓库里的房间和厕所都看了看,也打扫的挺干净,老杜自己带了一台收音机放值班室里,平常应该就是在听收音机。
因为是看的是空仓库,所以他听听收音机也没什么。
进来后王建昆一直在检查,等检查完了才跟管理员说话。
“老杜,在这里一个人看着仓库无聊不?”
“老板,我都习惯了,之前做门卫,看仓库大部分时候都是一个人。”
“那就好,平常你都是在听收音机吗?有什么人来我们仓库不?”
“我白天上班时间不听收音机的老板,就是晚上会听一会再睡觉,最近没人进来仓库,就是有队里的领导来过一次,我说老板不在,他们在门口看着空的仓库也没进来就回去了。”
“嗯,白天还是要认真看着,晚上也要灵醒一点,等下就有一批货送过来存放了,你要特别注意点,不要被人进来偷走了。”
“老板,我会看好门的,我能从家里带条狗来吗?晚上也可以帮忙看门,有生人靠近它会叫,我也能提前得到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