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楠,三点都不到,你再去睡一会儿,我刷了牙就吃饭。”
“嗯!”周若楠看着他,柔声说道,“我在家等你,别贪多,安全第一。”
“晓得的!”李长乐凑上前亲了她一下,拍了她屁股一下,“屁股都没二两肉,赶紧睡去,养的胖胖的。”
周若楠白了他一眼,“懒得理你!”
李长乐呵呵笑,洗漱好出来,刚端起碗,陈永威就到了,“吃了没?”
“吃过了!”陈永威提起饭盒,“嫂子说做吹饭,我阿奶就煮了几个鸡蛋,几个咸鸭蛋给我带着。”
“你去偏房把手抛网、地笼网还有延绳钓搬出来装三轮车里,我吃了就走。”
“哥,这次多带一口手抛网,省得轮换着来。”
“晓得,已经准备好了的。”
李长乐端着跟他脑袋差不大的斗碗,大口吃着咸鸭蛋炒饭,觉得年轻就是好,大清早的胃口就极好。
家里的鸭子很少吃谷壳米糠,吃的都是螺肉、小鱼小虾,泡出来的咸鸭蛋炒的饭也很香,吃着一点腥味都没有。
大黄和阿旺在桌下钻来钻去,李长乐轻轻踢了它们一下,“去外面看着去。”
“汪汪!”两只狗子叫了两声,出去趴在了门口。
一大碗饭被他吃的精光,一小盆紫菜汤也被喝的干干净净。
李长乐打了个饱嗝,将陈永威带来的饭盒和自家的全都装背篓里,提着出门,并带上了房门。
陈永威蹬着三轮载着他到码头,看到已经有不少船朝外海驶去,歇息了几天,大家都赶着赴约台风后的捕捞盛宴。
李长乐两人三轮车上的东西卸下,敲开陈东家的门,买了一箱冰块,将三轮停放在他家出来,家里的船就到了。
李大哥操控着渔船靠岸,在“哒哒哒”地噪音下,几人把渔具全都搬上了渔船,等他们全都上船后,李大哥将船驶出了码头。
“阿乐,我们去哪儿下网?”
“你是老大你看着办?”
“那我们就去竹山岛那边看看,回来再去收地笼网。”
“好嘞!”
李长乐站在船头,风浪还有点大,海面上渔船很多,十几艘大船很快将他们超越,驶向外海。
十几艘大船驶过后,海面上一片漆黑,啥也看不到,李长乐拉了板凳坐下,夜晚的海风凉悠悠的,还带着股咸味。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李大哥放缓了速度,李二哥拍了两人一下,去了船尾滑道将长长的拖网放出,放入海中。
他们的拖网是加装了浮漂,用来捕捞海里的中层鱼群,使用这种拖网作业的好处就是,能网到中层鱼类,且不易挂网。
等拖网的浮漂和坠子都下海后,李长乐和陈永威,负责提前把绳扣挂在船尾两侧的网板上。
渔船在“哒哒哒”的马达声中拖着渔网缓缓前行,天黑黢黢的啥都看不清楚,李长乐和陈永威坐在那昏昏欲睡。
天快亮时,渔船开始减速,李长乐睁眼看到他们的渔船到了两座岛礁附近,远处还有几艘渔船在作业。
“阿乐,阿威干活了。”
“要收网了啊?”
“嗯!”李二哥站了起来,陈永威也闻声站起了身,三人各就各位,渔网在起网机的“咔咔”声中,三人有力的大手中终于起上来,鼓胀的网袋里挤满了鱼。
这时,天水相接的红霞的范围越来越大,太阳从海底缓缓升起。
“爆网了!”陈永威激动的喊了一嗓子,兴奋的拉开网袋的绳子。
上千斤,知道的或不知道的,叫不上名的鱼一股脑儿涌在了几人面前。
白蟹、青蟹、八爪鱼、墨鱼、鱿鱼在甲板上四散逃窜,像蛇一样的海鳗、红鳗快速游走。
活着的对虾和剑虾、剥皮鱼、石斑鱼、河豚、黄鱼、梅童、鲳鱼弓着鱼身用力蹦跳着,做最后的挣扎。
“愣着干啥,赶紧把网规整好,下下去,再来慢慢分拣。”李大哥咧着嘴冲三人喊道。
“哦哦!”三人反应过来,快速将拖网规整好,把网放下了水,李大哥驾驶着渔船朝两座岛礁的方向驶去。
李长乐三人开始分拣,先把游到船舷边的海鳗抓起来装橡皮桶里,一共抓了十来条小孩手腕粗的海鳗和两条红鳗鱼。
然后就是那些螃蟹,踩住背壳抓住用麻绳绑好装竹筐里,遇到太小的还活着的鱼儿就捡起来扔回大海,死了的留着等会儿做鱼饵。
“卧槽!”陈永威一声喝骂后跳了起来,本来就黑的脸彻底被墨鱼滋出的墨汁糊了一脸。
“哈哈哈!”
提着满满一筐鱼儿的李长乐差点没把筐砸自己脚板上。
当他直起腰,看到在朝阳下翻滚的海面闪耀着的银光,还有聚集在那片海域的海鸟时,激动的喊不出声来。
抬手拍了身旁的陈永威一下,指着银光闪闪的海面,总算喊出了声,“快,大鱼群,拿网!”
陈永威和李二哥听到他从嗓子眼挤出的声音,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冲李大哥大声喊了起来。
“哥,朝左转,那边有大鱼群。”
“快去拿网,是银鲳鱼。”
站在驾驶位的李大哥已经发现了鱼群,看着前面仿佛看不到边的银光,心跳一阵加快,激动的转动船舵朝鲳鱼群驶去。
船到鱼群附近,只见水面上,无数银鲳鱼在朝阳下闪烁着银光往前,往水下看,海底影影绰绰的黑压压的一片,鱼群像巨大的幕布拉过,将海底遮挡暗了下去。
渔船缓缓的拖着渔网从鱼群中驶过,可预见这一网上来至少上千斤鱼。
“四到六月是鲳鱼的繁殖期,它们会集群游向近岸产卵,运气好被我们遇到了。”
“是它们运气不好,遇到了我们!”
李长乐和陈永威迅速的跑去船舱里拿手抛网,边走边将网捋直,深吸一口气,扎稳下盘,猛地一下将网抛出,大网将鱼群网住,等坠子稍微下沉就开始拉网。
兄弟几个兴奋的跟喝醉酒后一样,脸色通红。
“动作快点,多撒一网就多挣一网的钞票。”
李二哥见他拉得手臂肌肉鼓起,急忙上前帮忙,陈永威力气大,根本不用人帮忙,快速收着渔绳将渔网拉上船。
两人将网抖开,闪耀着银光的鲳鱼瞬间铺满了甲板,快速将渔网捋直,又朝船舷边走去。
码头海鲜行,半斤以下的小银鲳两角一斤,半斤以上四角,上次去酒楼卖的那三条两斤以上的,直接一块五一斤。
这些银鲳鱼就像一张张闪着银光的钞票,如此难得的机会,尽量多撒几网,建新房的钱,缺口就少一些。
船开到鲳鱼群时,只见还有鲨鱼、金枪鱼、马鲛鱼等大型鱼类在水中捕食,并不时冒出水面。
李长乐兄弟俩很快又拉起来一网,倒在甲板上,陈永威独自一气拉起来三网鱼后,也开始有些体力不支,李大哥见状连忙上前帮忙一起拉网。
另外两艘在附近作业的渔船也发现了鲳鱼群,加大马力朝这边靠拢,两艘都是十几米长的铁皮船。
靠拢后就用吊杆快速释放围网开始作业,船身在鱼群中快速的兜圈子,银光闪闪的鱼群一网一网的被打捞上船。
李长乐他们的渔船和手抛网,跟他们比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好的是,鱼群够大,不担心他们来抢夺地盘。
当铁皮船从他们旁边驶过,几人清楚的看到那条船上堆着不少深海大鱼,那边的人看了他们一眼,继续追赶鱼群。
第188章 盛宴
“哥,这些船老大的钞票真旺!”陈永威一脸羡慕的拉着渔绳,“啥时候我们也能买上一艘,这样的铁皮船就好了!
“加油干,很快就有了。”李长乐当然也想啊。
李二哥接过去说道:“他们是沙基村的,刚分下户那两年,也是跟我们一样开的木船。
前年运道好,遇到大鱼群捕捞了几千斤好货,定了一艘铁皮船,今年出去挣了不少,兄弟几个又借钱买了第二艘。”
李长乐听后忽然想起前世沙基村,兄弟几个合伙买千吨远洋捕捞船的那家,“哥,你说的是沙基周家兄弟吧?”
“对!就是他们,他家兄弟五个,爹娘早死了,兄弟几个全是周老大带大的,兄弟几个齐心,现在他们在沙基村,算得上头一份。”
李长乐点了点头,握住他和陈永威肩膀,“我们好好干,下次买一艘比他的还大的。”
“对,买大的!”陈永威连连点头。
话音未落,又来了一艘十来米长的大木船,甲板上的堆了不少银鲳鱼和大鱼,李长乐兄弟几个羡慕了。
船上的人高兴的冲李大哥打招呼,“李老大,发财了哈!”
李长乐看后,回想了一下,才记起这人是王支书的家的老大。
“王老大,你们也来啦!”李大哥高兴的冲皮肤黝黑的壮实汉子打招呼。
“是啊,我们才到,加紧干,累死当睡着!”王老大激动的冲他挥挥手,驾驶着渔船追着鱼群去了。
“阿乐,阿安,收网了!”李大哥兴奋的冲他们喊道。
“来咯!”李长乐和二哥飞快的跑过去,只见网袋里,有不少深海大鱼。
都快到他大腿的红甘鱼,一米多长的蓝鳍金枪鱼,黄鳍金枪,还有几条嘴上长着一柄长剑的旗鱼……
这东西的长剑可不是摆设,如果不是被网里的银鲳鱼和别的鱼积压着,动弹不得,拖网都会被它们戳烂逃脱。
死的还好,活的倒出来后到处蹦,万一被它戳一下,就算不死,可能也要在床上躺上十天半月。
“阿乐,拿棒子来。”
李二哥兴奋的喊了一声,拉开绑着网袋的绳索,让李长乐用木棒给几条旗鱼的脑袋上来几下,不给它们四处乱蹦戳人的机会。
“来了!”李长乐忙把从橡皮桶里抽出一根成人手腕粗的硬质木棒,这些木棒是他们用来防身用的。
就像今天这种情况,如果是小鱼群,他们可能会被那些南岸人袭击打劫,这几年北岸的渔民因为穷,买不起大船出海,吃了他们不少亏。
前两年大干了两场,海事局和公安把捕捞区域划定后,为了抢地盘干架打出人命的事故少了,但要是在荒海遇到他们,依然有抢夺地盘的事发生。
“用力拉!”危险解除后,李二哥跟他一起,将渔网里的鱼像水一样倾泻在甲板上。
兄弟俩用最快的速度把渔网整理好,放回大海,李大哥操控着渔船跟着鱼群缓慢往前行驶。
“阿乐,赶紧给那些深海鱼放血,我去帮阿威拉网。”李二哥像是不知疲惫的机器人似的,又跑过去帮陈永威将网拉到船上。
“太累了,捡不动了!”一连拉了七八网的陈永威有些力竭,一屁股坐在了渔船上。
“你歇息一会儿,我来!”李二哥提起渔网干了起来,陈永威缓过一口气,见他开始收网了,深吸一口,起身又去帮忙。
李长乐把金枪鱼和旗鱼的血放了后,甩了几下酸胀的手,恨不得有一双不知疲累的机械臂。
看了一眼满是鱼血的手,也懒得去洗了,在水裤上擦了擦,就上去帮着拉网。
这时,被吸引到这片海域的渔船越来越多,兴奋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海龙爷赏饭吃喽!兄弟们,甩开膀子干!”
有人激动的唱起了渔歌:行船哪怕对头风,晒鲞哪管太阳红喽,要摸珍珠海底钻……
李长乐看着欢呼的人群,觉得今天这片海域的银鲳鱼群,能让这些近海捕捞的渔船炫耀一辈子。
李二哥看着一脸疲惫的两人,捶了一下酸胀的手臂,“阿乐,阿威,你俩撑着点,趁机会多捞几网,错过还不晓得哪年才遇得到呢!”
“晓得的,多捞一网是一网。”李长乐搓了几下手臂,觉得手臂和手腕上的肌肉酸胀的难受。
从发现鱼群到现在,拉网的三人都累得气喘吁吁,只得放下一口渔网,三人轮流拉,换一人歇息。
海龙爷赏饭吃,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了,能多捞一网就多捞一网,只要累不死,就往死里累。
甲板上的鱼堆得越来越多,稍不注意就踩上一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