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第127节

  李长乐看后点头道:“行,就照这个价钱。”

  陈东诧异的看着他,“哥,我都准备让你打电话问别的收购点的价钱,你又不讲价了。”

  “还是要给你留点赚头!”李长乐把单子装兜里,“纸笔拿来,我记一下斤数。”

  陈东找了本记事本给他,就去招呼阿三和伙计阿秋把竹筐搬到磅秤上,一连摞了十筐才开始拨弄砝码。

  “一斤以上两斤以下的九百八十五斤。”

  李长乐忙拿笔记下,接下又是五筐还是一斤以上的,又一共五百一十五斤,然后两斤以上的……

  阿三和阿秋把过完秤的鱼搬进冻库存放,把誊出来的竹筐誊装到板车上,送到船头装货。

  十几口人一直忙到九点,才把鱼获全部分拣出来,半斤以上的银鲳鱼,和两斤以下的也全都过秤。

  还有两筐皮皮虾,李长乐觉得三分一斤的价钱实在太过便宜,干脆拉回去煮了剥肉晒虾干卖。

  两斤以上的银鲳鱼有两筐,还有半筐三斤的,这些才是极其难得的大货,李长乐全都给阿坤留着了。

  金枪鱼和马鲛一共一千两百斤,卖了八百四。

  红甘鱼十斤以上的一百五十六斤,卖了九百零四,十五斤以上的也有一百二十五斤,卖了八百一十二。

  半斤以下的有二十来筐,将近两千斤,李长乐卖了一千斤给阿东家,剩下的留着晒鱼干。

  还有第一网和最后一网拖起来的那些螃蟹、墨鱼、鳗鱼,石斑鱼和一些杂鱼,一样也有一百来斤,挑了些大个的出来,其他的全都卖给了陈记。

  陈东拿着算盘拨弄起来,“螃蟹、墨鱼……共计四百五,小银鲳一千斤,共计两百五十块。”

  “半斤以上的中鲳三千七百五十斤,三千块,大鲳鱼一千五百六,两千零二十八,共计八千两百四。”

  他看向李长乐,“哥,今天收的好货太多,我先打个条子给你,明天取了钱再给你。”

  “行,明天你送我家来。”李长乐在过秤的时候,就算了个大概,这会儿晓得准确的金额后,也高兴的不行。

  今天就把建房的钱挣够了,家里那些珠子他可以挑喜欢的留着,以后给阿楠打首饰。

  李大哥、李二哥还有陈永威听到钱数后,激动的脸都红了,顿时觉得酸痛难忍的手,好像也没那么痛了。

  李家老小和陈家祖孙都高兴的合不拢嘴,李小洋高兴的朝外面跑,“我告诉阿娘和阿婶去。”

  金家和另外两家也高兴的不行,他们也有几千斤银鲳,一两百斤大货呢!

  等着过秤的船老大都羡慕的看向李长乐,“乖乖,你家还留了那么多大货,这一趟,你家就成万元户了啊!”

  李父见状忙欢喜的说道:“这下好了,等坤叔来把鱼拉走,卖了钱,你们兄弟四个分分,建房子的钱也有着落了。”

  “是啊,是啊,我们还愁建房子的钱还差一大截,昨天路过老爷殿的时候,还去拜了几拜,求老爷保佑呢!”

  李母和陈阿奶说着还冲着老爷殿的方向,拜了几拜!

  李长乐看着那些羡慕的眼神,眼珠子一转,拉着李大哥说道:“哥,我们都卖了八千多,你说,周家两条铁皮船和王老大家的大船,今天得挣多少啊?”

  李大哥乐呵呵的憨笑,“我只晓得,他们肯定比我挣得多的多,最少两倍。”

  “两倍都少了,周家兄弟开的是十几二十米大船,你家才六米的小木船,跟他们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王老大跟周家兄弟比起来差远了,还得是铁皮船啊,我家今天就吃亏在没拖网,也没围网,今天卖的钱,得赶紧装拖网去。”

  “对,明早就开船装拖网去!”

第193章 从没享受过的服务

  这时外面响起了汽车喇叭声,李长乐晓得是阿坤来了,接过条子递给周若楠收着,忙迎了出去。

  阿坤笑着从车上下来,“我坐小舢板到这边,就听说你们遇到银鲳鱼群了,弄到不少大货吧?”

  “最好的都给你留着呢,谁来也没给!”

  “好小子,我就晓得你是个记情的。”阿坤高兴的拍了他几下。

  李长乐带着他朝停船的地方走,两人刚走到船头,就看到李小洋,眉飞色舞的把家里卖了大钱的事,告诉了李大嫂和李二嫂。

  “大嫂,把头灯打开,坤叔来看鱼了。”

  “哦哦!”李大嫂忙把头灯打开,并拿去挂在船舱上面,“都在这里,还用冰冰着呢!”

  李长乐掀开盖在大鱼上面的旧棉絮,“坤叔你看,这条马鲛鱼有两百一十五斤,二十斤以上的红甘鱼三条。

  还有四条几十斤一条的旗鱼,三条一百来斤一条的金枪鱼,这三筐都是两三斤以上的银鲳,青蟹、红鳗这些都是挑的好货给你。”

  “卧槽~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马鲛鱼!”

  阿坤高兴的上前摸摸那条马鲛,又摸摸旗鱼的尖嘴,把那些鱼都摸了一遍,“不错,不错,都是好货!”

  李长乐笑道:“给你留的还能有差的啊!”

  “好小子,你讲义气,坤叔也不会亏待你!”阿坤指着那条大马鲛、旗鱼还有金枪鱼说道:

  “这三种全都算一块五,红甘十块,两斤以上的银鲳鱼一块八,三斤以上的两块五一斤,其他的照老价钱。”

  李大嫂和李二嫂听到十块一斤的红甘鱼,两人惊喜的对视一眼,高兴的两双手握在一起。

  李长乐爽快的点头,“好,大嫂、二嫂,麻烦你们把鱼搬到阿东家过秤。”

  “哎哎!”李大嫂和李二嫂连忙抬起竹筐,把鱼往阿东家的铺子搬。

  阿坤见两人抬着竹筐走了,拍了李长乐一下,“阿乐,叔多句嘴,这么重的活,不能让她们两个女的干,我帮你抬过去。”

  李长乐抬了抬手,苦笑道:“今天拉网拉得太多,手伤了,连碗都捧不起了。”

  阿坤见他手都抬不高了,横了他一眼,“又不是外人,咋不早说啊?”说罢,提起那半筐银鲳鱼朝船头走去。

  李长乐忙拿了头灯给他照着,“坤叔,跳板不好走,你小心点!”

  “你小看你坤叔了,我也是苦出身的,以前挑着一担粪水,走在半尺宽的田埂上,照样走的飞快。”

  “你不说,我还真没看出来。”

  “几年没干活,养的白白胖胖的,是看不出来了。”阿坤笑着又道,“那天听阿威说,刘阿水那瘪三带混混在半路拦你啊?”

  “不怕,我一个人打三个……”李长乐把事情的经过,对他说了一遍。

  阿坤笑着睨了他一眼,“是条汉子,不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说着又道,“以后放心大胆的去,我跟人打了招呼,以后他不敢再找你麻烦了。”

  “又麻烦你!”李长乐感激的说道。

  “跟我这么客气做啥!”阿坤笑着进了铺子,老陈迎上来,忙让阿三、阿秋去帮着搬鱼。

  来回搬了几趟,总算把鱼获全都搬到阿东家过了秤。

  旗鱼、大马鲛、金枪鱼一共六百六十七斤,抹了五角钱的零头刚好一千块,三条红甘七十一斤,七百一。

  加上两筐半银鲳,还有那些青蟹鳗鱼,一共卖了两千两百六,一天净挣一万零五百。

  阿坤把钱给了,带着李长乐给他准备的鱼虾,开着车走了。

  李长乐想着周若楠几人已经累了几个小时,对她说道:“阿楠,要不把那些小银鲳放阿东家冻一晚,明早再来拉回去?”

  “不用,趁新鲜拉回去杀了腌一晚,明早就可以晒了。”

  “几百斤鱼,你们得弄到啥时候?”

  “阿乐,我们五个,最多两三个小时就杀好了。”李大嫂说罢叫上周若楠,妯娌三个抬鱼去了。

  李母和陈阿奶也忙着去帮忙抬。

  几人将剩下的几筐银鲳鱼,和一筐皮皮虾搬到板车上,一行人说笑着往回走。

  李小涛想想回头拉着李大嫂,“阿娘,我们今天发财了,以后不用天天吃番薯丝稀饭了吧?”

  李长乐好笑的看向他,“怎么了?”

  李小涛抢着说道:“今天那个山里人拉了好多木料来,把家里的钱都花光了,阿娘说以后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攒钱建新楼房。”

  李小洋白了他一眼,“馋嘴猫,你还好意思说,听阿娘说天天吃稀饭,说宁愿不要新楼房也要吃好的。”

  李小青:“就是,也不晓得像谁,那么好吃!”

  李大哥夫妻也觉得奇怪,不晓得自家老幺这么好吃,到底像谁?

  “你们不贪吃?”李小涛不满道,“阿姐和哥哥最机灵了,每次想吃好吃的,就派我跟阿娘说,每次都是我挨骂!”

  “谁让你不长脑子?”

  “好了,不许吵架!”李母乐呵呵的拍拍孙子,“今天卖了钱,以后就有钱给你们建新楼房了,不用天天吃番薯丝稀饭。”

  “太好了!”李小涛忽然想起今天的工钱,“三叔,那一块钱你还没给我们呢!”

  “回家就给。”李长乐看着竹筐里那些鱼,觉得这些孩子干活也不差,“你们晚上帮着阿奶她们杀鱼洗鱼的话,三叔额外再发五角工钱。”

  李小洋抢着说道:“好,等回家你先把钱给了,我们就帮着一起干!”

  李大嫂笑着瞪了他一眼,“不用你三叔给,回去阿娘就给你们!”

  李小洋毫不犹豫的反对,“不要,我们就要三叔给,你每次都说话不算话。”

  “臭小子,想柴吃了吧你!”李大嫂嗔怪的骂了一句,精神抖擞的拉着板车往前走。

  “阿娘,明天做几个碗头,去老爷殿拜拜!”

  李母点点头,“明天一早我就去买豆腐,买肉菜去!”

  陈阿奶忙道:“阿乐娘,去的时候喊我一声,我也跟你一起去。”

  “好咯!”

  一行人兴高采烈的走到村口的弄巷,就看到有人打着手电急匆匆朝这边走。

  走近后,才看清楚是许仙梅和李阿水,李父忙道:“阿水,这么晚了,你们去哪儿?”

  “我们去码头看看我阿爸靠岸了没?”李长水说着看向李长乐,“哥,你们看到我阿爸没?”

  “四叔去镇上码头卖鱼获去了,今天出海的人多,可能耽搁了吧?”

  李长乐没想到李阿四到现在还没回家,难不成真去镇上找人按摩去了?

  “死鬼,一点鱼获还巴巴的送到镇上卖!”许仙梅气呼呼的说了一句,转身就往回走。

  李父听后不高兴了,“阿四家的,你怎么说话的?你嫁进来几十年了,还不晓得我们讨海人家忌讳多啊?”

  李母撇了撇嘴,“别人家的女人,太阳下山就去码头守着了。

  有的人都快十点了,才想起来找人,真要有啥事,黄花菜都凉了。”

  “呸~还真是住大海边上的,管的真宽!”许仙梅恼羞成怒的啐了一口,扭身就走。

  李长水不好意思的冲李父说道:“二伯,二伯母,别跟我阿娘一般见识。”

  李父点头,“二伯不跟她一般见识!”

  “阿水!”李长乐上前两步,“四叔今天的鱼获不错,捕捞到一两千斤银鲳。”

  “啊!”李长水惊讶的看着他,“你们今天遇到大鱼群了啊?”

  “对!”李长乐说着指着板车上的竹筐,“等会儿带几条回去腌着慢慢吃。”

  李长水看了看竹筐,“哥,不用,我跟小妹今天淘海挣了不少,家里还留了两样鲜货。”

  说话间,一行人就到了李家院子外面,大黄和阿旺摇着尾巴热情的迎了出来,绕着几个孩子打转。

  李母硬装了几条鲳鱼给帮忙抬东西的李长水,才让他走了。

首节上一节127/2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