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葛昌发颠颠的朝隔壁葛昌富家走去。
李长乐到家外的弄巷,见那些墨鱼鲞还没收进去,李小洲和李小美拿着根木棍蹲在那玩蚂蚁。
见他回来,把棍子一丢就朝他跑,“阿爸,你买好吃的没?”
李小美看着他,“三叔,我们乖乖守着了,狗子没来偷头。”
“干的好,三叔有奖励!”李长乐笑着掏了两角钱递给两人,“给哥哥姐姐的也买上。”
“哦哦!”两个小家伙拿着钱就朝小卖部跑。
李长乐捏了捏挂在架子上的墨鱼鲞,觉得晴好天气晒鱼干就是好,一个晚上和一个白天,水汽已经晒干,最多再晒两天,就可以收起来装缸发花。
抬着一排竹架走进院子,李小洋带着弟妹帮大人收晾晒的鱼干,洗衣板和水井边已经忙碌起来了,昨天来帮忙的十几个嫂子大娘又来帮忙杀鱼了。
李长乐把弄巷里的竹架全都搬回来,进屋看到项小鱼兄弟俩也来了,跟李父一起收拾虾子。
“阿乐叔!”兄弟俩见他进来,忙起身打招呼。
“乖!”李长乐揉揉小星脑袋,冲项小鱼说道,“今天退潮晚,等退潮叔就去你家叫你一起去放罐子。”
“谢谢阿乐叔!”项小鱼感激的道谢,又忙着干活了。
“阿乐,跟我来一下。”李父放下剪刀,起身朝李长乐家走,受伤的那条腿,还有些跛。
父子俩刚进屋,李大哥和李二哥也来了,一见他就说:“阿乐,你们真的订了一艘两万多的船啊?”
“对!”李长乐把合同还有收据都拿了出来,“阿爸,你也是为这事吧?”
李父点了点头,拿起合同直接就朝金额那项看去,数了一下上面的数字才确定。
皱眉看着他,担心的说道:“这么贵的船,后年三月要是拿不出尾款,三四千块的定金就白瞎了。”
臭小子,吃柴坯,胆子咋就那么大,一两万一艘的船,连商量都不商量一下,半天功夫就订下来了。
别人家买头小猪仔还要商量半天,他倒好,就跟买大白菜一样,连个招呼都不打。
李长乐指着合同,“阿爸,哥,你们看这项,我订的是主体全钢结构的船,还有配置也齐全。
最主要是,钢的强度和韧性都比铁好,钢制船的安全性和耐用性也比铁皮船好得多。”
李大哥和李二哥也凑上来一起看,看后都满意的点头,“阿爸,铁皮船这样的配置都要一万多了。
这还是钢制的,配置还这么齐全,两万多看着是有点吓人,不过也不用担心,我们两条船一起,一年多的时间一万多块随便挣。”
李二哥点头,“阿爸,大船抗风浪能力强多了,你看这艘还能抗七八级的台风,以后遇到小风暴,我们就不用逃跑了,风浪越大鱼获越多。
再说,现在又不是只有卖鱼这一条门路,还有卖干货的买卖呢!就算捕鱼挣不回来,干货都能把买船的钱挣回来。”
跟着李长乐的这段时间,兄弟俩一致认为阿乐脑子比他们灵活,只要他认准要干,他们就跟着一起干,肯定不会吃亏。
李长乐见两个哥哥抢着把他想说的都说了,笑着说道:“哥,我还以为你们也跟阿爸一样,要反对我呢!”
“吃柴坯!”李父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你把订洋都付了,老子反对有什么用?老子就是担心你们挣不到这么多钞票,几千块就白瞎了。”
李长乐拍着胸膛保证,“放心,绝对不会白瞎的。”
李父嗔怪的敲了他脑门一下,“刚把建房子的钱挣够,还在高兴不欠账了,转眼欠的债更多,你们可得加把劲好好干,别想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不会的。”李大哥笑着把合同递给李长乐,“等会儿我们就把份子钱拿来给你和阿威。”
“好!”李长乐指着合同,“哥,海事电台你们得补给我和阿威四百块。”
“应该的,应该的!”李大哥连连点头,“你们得奖,订船,我们的船下水,全是大喜事。
阿娘跟阿楠在烧鸭子,我让小洋去小卖部打两斤酒回来,晚上好好庆祝一下。”
乡下人的庆祝最朴实,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大吃一顿,喝上几杯。
“让小洋打两斤好酒回来,好好喝一杯!”李长乐觉得这样也好,一家子在一起乐呵乐呵,精气神好,运气自然也越来越旺。
李二哥拍了他一下,“你答应带小鱼去下罐子,少喝两杯,等挖地基动土那天再好好喝。”
“还要去溶洞撬几十斤佛手螺给坤叔送去,他都催了几次了。”李长乐觉得自己都快忙晕了。
“明天还要出海,等你放好罐子,再去溶洞太晚了,我们跟阿威去溶洞帮你撬佛手螺,这次卖的钱,你就别分我们了。”
李长乐也不跟他们客气,“好啊,免费的劳动力,不要白不要。”
说好后,李大哥出去杀鱼,李二哥把下午收墨鱼和鱼虾的数量报给了李长乐。
“今天收回来的鳗鱼、马鲛鱼还有墨鱼晒干后,送鹿城学校足够了,我还收了些虾子,趁天气好多晒一些。”
“还有几筐大头梅,我看基本有二两一条,船老大两角五一斤,比汛期涨了几分,我想着梅子比别的头好卖,就把几筐全都收了。”
大头梅,学名梅童鱼,因其脑袋大而得名。
这种鱼既有大黄鱼那种蒜瓣状的紧密肉质,也有小黄鱼的细嫩绵密,但价钱就经济实惠多了。
用它晒制出来的头,算得上是头中的上品,可以直接吃,也可以蒸了吃,还可以炖豆腐、萝卜、雪菜。
“哥,黄鱼、黄姑鱼,大头梅这些品种,遇到合适的就多收一些,晒干囤起来,明年的价钱还要涨。
“行!等新房子建好了,让阿金帮忙砌几个腌制海蜇皮和鱼的池子,那些大缸就可以誊出来装干货。”
“等搬到那边去了,家里这些大缸还不够,哪天再去买十来口回来。”
感谢友友,是啊裕不是啊鱼,没有这个网名,打赏支持!谢谢!
第211章 发现
这年头的人都喜欢用大缸、大存放粮食。
在里面垫上稻草存放的鱼干不容易回潮,盖上盖子还不用担心老鼠钻进去偷吃。
“这几天雇了货船拉砖头、瓦片,还有石头、石板,哪天抽空去买了,装货船上一起拉过来。”
“初八那天不出海,就那天去买。”
李长乐回屋把合同放好,出去看了看那些收进竹筐的头,虾干。
银鲳鱼头已经晒好了,皮皮虾虾仁还有虾干也干了两筐。
李二哥推了三轮车出来,兄弟俩把头和虾干搬到车上,李长乐拉到陈永威家存放。
到那边,陈永威和陈阿奶也在收头,见他推着三轮进来,忙上前帮忙。
几人把头和虾干装陈家的大缸和土里,又一起去李家拉了板车去海边拉海水洗墨鱼。
今天开工早,忙到七点多,就把所有的鱼虾墨鱼都收拾出来,该挂起来晾晒的挂到竹架上,该腌制的都码进了大缸。
周若楠把工钱结给帮忙干活的嫂子大婶,李母乐呵呵的把人送出了院子。
项小鱼接过今天的工钱,对周若楠说道:“周老师,退潮前我来找阿乐叔。”
“今晚就在家吃饭,阿平伯伯他们的船今天下水,阿乐叔和阿威叔得了大奖,还订了艘大船,我们替他们庆祝一下。”周若楠说道。
“小鱼,就在我家吃,今天吃野海鸭,我阿婶烧的鸭子好吃的很。”李家的几个孩子也留他们。
项小星拉了哥哥一下,小声道:“哥……”
“好,谢谢周老师。”项小鱼见李小洋几个在搬凳子,有眼色的跟上去帮忙。
菜很快就上了桌,笋干烧野海鸭,大品碗里浮着一层油汪汪的鸭油,鸭蛋羹,姜丝、蒜片、老酒蒸制的带鱼段,萝卜丝炖小带鱼。
白灼海蛎螺、锥螺、笋螺,还有煎的两面焦黄后烧制的春姑鱼、大人那桌一罐酒香四溢的老酒。
这小日子过的,简直不要太美。
李长乐拿起酒罐,觉得重量有些不对,扭头看向隔壁桌的李小洋,只见他缩了缩脖子,悄悄竖起一根指头,无声说道:“三叔饶命,太香了,就喝了一口。”
“暂时饶你一命!”李长乐横了他一眼,扭头笑嘻嘻的看着李父,“阿爸,你的腿快好了,来一杯?”
“好,我也喝一杯!”李父乐呵呵的说道,“给你阿奶,阿娘、阿楠和嫂子也满上,今天都喝两杯。”
陈阿奶高兴点头,“今天高兴,我们也喝两杯,明天不忙了,晚上都去我家吃饭。”
这一天天过得跟做梦一样,新楼房就要动工,孙媳妇马上就要娶进门,这又订了一艘大船,做梦都没梦到过的好事啊!
“好嘞,明天都去阿奶家吃!”李长乐拔开酒塞,给大伙儿满上,一家大小吃喝起来。
满桌的海鲜还没大品碗里的野海鸭受欢迎,两只狗子更是吃的高兴,在两张桌子下面钻来钻去,谁不小心踢它一下,嘴里还发出呜呜的护食声。
给它一下,才又老实了,吃饱后,就叼着骨头往外跑,一连跑了好几趟,也不晓得埋在哪个土坑里了。
吃着美味的野海鸭,嫩滑的鸭蛋羹,几个孩子开始讨论起明天去吹圆岛淘海,怎么抓海鸭捡鸭蛋。
项小星埋头苦干,阿娘、阿爸不在后,他们都好久好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了。
李长乐对项小鱼兄弟说道:“明天你们也来,叔带你们去玩一天。”
项小鱼犹豫了,“阿乐叔,明天要收罐子么?”
李长乐笑着摇头,“明天不收,隔一天收一次,钓到的八爪鱼要多一些。”
项小鱼放心了,高兴的点头,“好,我们明天跟着一起去。”
吃过饭歇息一会儿还要去淘海,兄弟几个也不敢多喝,一人喝了几杯就开始吃饭。
几个孩子吃过饭,李小洋几个自告奋勇的把项小鱼兄弟俩送回家,大人吃了一个多钟头,才放碗。
李长乐喝了几杯有些微醺,去躺了一会儿,十点到了才起床。
李大哥、李二哥跟陈永威朝岩头山去了。
李长乐拿着头灯去了项家,刚抬手准备敲门,门就开了,“你没睡等着我啊?”
项小鱼有些不好意思的点头,“我担心睡着了,你来叫不醒我。”
“小东西!”李长乐撸了他一把,提起门后放着的麻袋,“出发。”
“嗯嗯!”项小鱼急忙掏出钥匙将门锁好。
阿弟已经睡着了,他晓得自己要跟阿乐叔去下罐子,就算醒了也不会哭的。
李长乐带着他一起朝长塘那边走,一边走一边警告他,晚上一个人不能去海边,不能把罐子下在深水处,也不能去浪头太急的地方,万一被海浪卷走,连救命都来不及喊。
他记得上辈子的项小鱼,真的跟一条小鱼一样,下水后潜水憋气的功夫比船上任何一个人都要好,船老大还说他天生就是做水鬼的料子。
“阿乐叔,我游水很厉害的,我阿爸都没我快。”
“叔晓得,但你得明白,十个淹死的人里面,就有九个是会水的,你还有阿弟要养,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我记住了。”项小鱼看看前面扛着麻袋的李长乐,快走两步牵住了他的手。
李长乐带他去的是大岩石那边,那边是沙滩,水也不深,比滩涂地那边安全。
两人到那后,海水已经退下去了,沙滩上鼓起了一个个沙包,项小鱼高兴的跑了过去,抠开沙包捡起一个猫眼螺。
猫眼螺上岸后喜欢往沙里钻,只要冲那些小小的鼓包下手,八成有收获。
“阿乐叔,这个能卖五分钱一斤。”
“我这里有网兜,你捡起来装里面。”李长乐将麻袋放下,掏了一个网兜给他,见他欢喜的样子,有些后悔没带工具来。
两人在海滩上找了一圈,杂七杂八的螺和蛤蜊捡到半袋子,李长乐见没啥好货,带着他回去打开麻袋,将绑好的罐子拉了出来。
周若楠带他去买了一百五十个罐子,加上渔绳和铁丝花了九块多,罐子被分成了两组。
李长乐先下一组,示范给他看了一遍,并把收罐子的时候该注意的事项也都告诉了他。
项小鱼脑子挺好用,看了一遍,就做的似模似样的,看着他把罐子下好,李长乐又把他送回去,才又朝岩头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