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第158节

  “有,要是在水里遇到这样的东西,三五个人都不是它的对手。”

  “哥,我捞上来看看。”陈永威说着就去拿铁钩。

  “别捞!”李二哥忙拦住了他,“你看脑袋都爆浆了,捞上来能把人臭晕过去。”

  李长乐也嫌弃的摇头,“就算没烂也不要,十来斤重的大八爪吃着跟咬橡皮差不多,一点都不好吃。”

  陈永威见没啥好处,把铁钩往橡皮桶里一扔,“那还站着干啥?回去继续捞地笼去,再耽搁一会儿,大哥都回来了。”

  李长乐笑着拍拍他肩膀,“小后生,这就叫长见识,晓得么?”

  “是啊,我在船上跑了两年,荒洋都去过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八爪鱼,都快成精了吧?”

  李长乐想起抹香鲸最喜欢的巨型乌贼,“海底里的东西谁晓得?说不定还有比它更长的呢!”

  “倒也是!”李二哥笑道,“在舟山渔场的时候,听老渔民说他们见到过长得跟人差不多海妖,也不晓得是真是假?”

  “不清楚。”李长乐从自己重生后,觉得这世间要么就真的有神明,要么就跟上辈子网络上说的一样,有平行世界。

  说话间就到了浮球前,李二哥拿起铁钩,将浮球勾了上来,“轻飘飘的,不会是空网吧?”

  李长乐走过去,“丑媳妇也要见公婆,先拉上来看看。”

  “哗啦~”李二哥一把将地笼拉出水面,直接提到了甲板上。

  李长乐提着地笼,看着网笼里的鱼获,“有几只龙虾、两只兰花螃,三只青蟹,还有三条辫子鱼,也不算空军哈!”

  “也能卖个几块。”李二哥笑着将集鱼袋打开,把鱼获倒在桶里,“阿乐,辫子鱼治水肿病效果好,坐月子的人吃也有好处。”

  “就是抓的时候要小心,辫子鱼的背刺特别硬,毒性也大,还不值钱。”

  辫子鱼的头和身体很宽,脑袋又扁又平,像是被汽车压扁的一样,身体越往后越小,鱼尾很细,看起来就像大辫子一样。

  “放心,老渔民了还能被它刺中不成。”李长乐将鱼抓起来扔进橡皮桶,“几分钱一斤也懒得卖了,拿回去红烧,吃了也有点好处。”

  他以前送海马去药铺的时候,听里面坐诊的老中医说,辫子鱼吃了能利水消肿,软坚散结,对水肿,肝硬化腹水,风湿性关节炎,伤口久不愈合等症也有疗效。

  沿海的渔民到老,几乎都有风湿性关节炎,多吃一些辫子鱼防治一下。

  等他把龙虾扔进活舱,几只螃蟹绑好,地笼清理干净收起来放好,李二哥已经把第二口地笼拉到甲板上。

  第二口也没啥稀罕的鱼获,有螺、蛤蜊、剑虾、两只一两斤重的大青蟹,还有两条两三斤重的黑鲷和一些小鱼。

  一连拉了五六口地笼起来,一网比一网差,几网的螃蟹加起来,也就七八斤的样子,还有些小鱼小虾,连他们嫌弃的黑鲷也没了。

  李二哥有些沉不住气了,“阿乐,我手气臭,换你来。”

  “行,换我就换我。”李长乐搓了搓手,“海龙爷保佑,这网上大货。”

  “动作快点,还有四组没收呢!”

  “看阿乐老大的。”李长乐笑着拉起渔绳,上手没多少重量,有些心冷的将网拉到甲板上,“好像还是龙虾和螃蟹。”

  “螃蟹和龙虾总比小杂鱼好。”李二哥提起地笼,将鱼获倒进水桶时,看到里面的螃蟹时,瞬间变得眉飞色舞起来。

  抓起一只螃蟹冲李长乐喊,“阿乐,三只红膏蟹,两只兰花蟹,还有四只龙虾,全是大货,早就该换你上了。”

  李长乐高兴的凑上前,抓起一只螃蟹,想到蒸熟后,那浑身的膏红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马上就入秋了,青蟹也是最肥的时候,到时候弄些青蟹回家,煮上老酒,吃个高兴。”

  李二哥白了他一眼,“中秋那几天的青蟹价钱最好,你敢弄回去吃,阿娘不骂你才怪。”

  陈永威连连点头,“我阿奶也是这样,以前我抓到好货,想留下吃,每次都说我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李长乐冲他笑笑,把绑好的螃蟹扔进水桶,想着到时候把大鳌掰断,舍不得也舍得了。

  第二组最后一个地笼拉起来,两条鲈鱼、一条黄翅鱼,还有几只青蟹,比李二哥的手气是要好一些。

  李长乐接着又拉了两组地笼起来,一共收获了,两三斤剑虾、一斤多对虾,两条白鳗,十几只青蟹,梭子蟹,二十多条鲈鱼,十几条黑鲷鱼。

  到五组时,手就有些脱力,李二哥去掌舵将陈永威换来拉网。

  他今天的手气也不怎么好,跟李二哥差不多,三人轮流把最后四组地笼全部拉了上来,又放回海里。

  六组地笼,总的来说鱼获还算不错,六条虎鳗,虾一共有七八斤,龙虾十五只,青蟹总共有三四十只,总共有五六十斤,兰花蟹有十六七斤,梭子蟹十来斤。

  鲈鱼有六七十斤,黑鲷也有四十多斤的样子,那些螺、杂鱼蛤蜊没打算卖,留着回家送工地上吃。

  李二哥等两人将地笼放下水,冲两人喊了一声,“出发,收罐子去。”说罢加足马力朝离这里十几分钟海程的罐子驶去。

  李长乐靠着船舷坐在甲板上,叼着香烟揉着发酸的手腕,有些得意的说道:“产业太多,还挺累人。”

  陈永威乐呵呵的看着他,“哥,我不累,等会儿你歇着,看着我收就行。”

  “唉!”李长乐叹了一声,对自己这个情商时不时不在线的兄弟,一时间有些不晓得说啥才好。

第232章 李大厨

  陈永威见他好好的又唉声叹气的,以为他对今天收地笼网,收到的鱼获不满意。

  “哥,这几天风平浪静的,出海的渔船多,鱼获是要少一些的。”

  “风平浪静的才不好,大海说不定在憋啥大招呢?”

  李长乐看着平静的海面,抬头看了一眼明晃晃的阳光,想着下次去鹿城黑市买一台收音机回来,听听天气预报也好。

  “每年五月后就这样,不是这个月风多就是下个月,只要动土开工这几天别下雨就好。”

  “我阿爸说这几天应该不会,他腿没感觉。”

  老头子的腿,每到变天前就不舒服,几十年风里来雨里去,风湿病还有蛇咬伤的后遗症,还是有点严重。

  “老人家就这样,我阿奶每到阴雨天,就说腰腿不舒服。”

  “以后弄到吃了对风湿好的鱼获,拿回去让他们多吃一些。”

  十几分钟后,船到了下罐子的海域,陈永威果然抢着拿起铁钩捞浮球,铅坠,拉住主线,用力将罐子往上拉。

  他拿起第一个罐子,“哥,里面有一对哦!”

  “人都晓得找伴,它们也晓得的。”

  李长乐笑着接过罐子,见里面一黑一白的一对,正挤在一起增加感情,紧紧的吸附在罐子底部,有点不好意思出来。

  他拿着一个有点像痒痒挠一样的竹制勾子,将罐子里的八爪鱼勾出来倒进橡皮桶。

  第二个罐子里面也有货,不过有点小,看样子还不到一两重,还是放生让它再长一长。

  收好的罐子,整整齐齐的排列在甲板上,等把几组罐子全都收起来,捋顺后再放下海。

  “哥,收了八爪鱼,大哥就该回来了,我们吃过饭,是上岛抽水坑,还是拖网啊?”

  李长乐想着拖网买回来,除了上次遇到银鲳鱼群,还没正经拖过几网,“吃过饭,咱们去拖一网,就回家帮忙搬东西。”

  “好嘞!”陈永威拉得满头大汗的才把一组,不晓得被啥东西挂住了的罐子拉到甲板上。

  这时,李大哥驾驶着渔船出现在他们的视野,渔船缓缓朝这边靠拢,冲几人挥了挥手。

  李二哥冲他打了个手势,抛锚停船,李长乐放下手里的罐子,等船靠拢跟他一起跳了过去。

  李大哥启动起网机,李长乐两人收绞网具,看着鼓鼓囊囊的网袋浮出了水面,看样子有四五百斤的样子。

  兄弟几个都露出了笑容,用力将渔网拖到甲板上。

  李大哥上前解开了网袋,红的、白的、带斑点的各种鱼类呈现在几人眼前。

  白马头鱼占大多数,五六条起码两斤以上的大黄鱼,红得耀眼的大眼鸡,海鲈鱼、比目鱼、青占、马鲛就有好几种,还有水潺,虾蟹。

  李长乐拿起一条银白色的大黄鱼,有些心疼的摇头,白天捕捞的和晚上捕捞的,看着就像两个品种。

  因为大黄鱼体侧下部均有一个金色皮腺体,分泌出来的黄色素,使得大黄鱼呈金黄色。

  但该金黄色素极易被紫外线或强光分解而褪色,而白天捕捞的大黄鱼,因为黄色素在强光照射下容易分解褪色,所以通常显示为银白色。

  白天抓的和晚上抓的比晚上抓的大黄鱼,又要便宜不少,六七角钱一斤他真心不想卖。

  李长乐对李大哥说道:“哥,大黄鱼留三条自己吃,两条给姐夫带回去给阿姐。”

  “好!”李大哥也觉得白天的价钱划不来,点头应下,抓了鱼去放血。

  李长乐没想到老大这么爽快的就应下了,诧异的看着李二哥,“大哥答应了?我没听错吧?”

  “我们也长嘴了的,你不是说,现在不多吃点,以后吃一条都心疼的要命么?”

  “二哥,你阿弟能掐会算,不会说半句假话。”

  李二哥回了他一个白眼,“你从小就指着好货吃!”

  “二哥,这一网蛮杀甲咯!”陈永威伸着脖子高兴的说道。

  李二哥激动的点头,“哎哎,这网不错!”

  “阿威,你继续收罐子!”李长乐说着高兴的拍了李二哥一下,“动手啊,把鱼获分拣好,煮了东西吃,再去拉一网就回家。”

  “好嘞!”李二哥忙去拿橡皮桶,竹筐这些过来,把手套往上撸了撸,埋头开干。

  活鱼挑出来放活舱,死的装橡皮桶里用冰块保鲜。

  分拣到最后,白马头鱼最多,装了满满一橡皮桶,一桶就是一百五六,大眼鸡、海鲈鱼、比目鱼这几种也装了一桶。

  水潺、青占、马鲛、虾和杂鱼又装了一桶,青蟹、梭子蟹、兰花蟹一共有四五十只,肥壮的绑起来装桶里,太瘦、太小的放生。

  等他们把鱼分拣好,陈永威也把八爪鱼全都收上来,倒进鱼舱里,盖上盖子省得它们忙着越狱。

  八组罐子,加上李大哥他们的两组,钓到的八爪鱼有八九十斤,望潮有一百多只。

  收拾好后,李大哥打水冲洗甲板,李长乐和李二哥把渔网整理起来放好。

  “阿安,我这里好了,我煮的面不好吃,你跟阿乐谁去煮啊?”

  “阿乐做的也比我们做的好吃,我去帮着阿威把罐子下海里。”

  李二哥说罢逃跑似的,跳到了对面渔船上面。

  李长乐看着李大哥,“你们出海那么久,在船上都不做的么?”

  “我们煮的难吃的很,米面都坨在一起,要不就盐太多,要不就是太少,他们说难吃的要命,都不要我们做。”

  李大哥憨笑着去驾驶位后面,将周若楠妯娌准备好的东西拿了出来,“阿楠和你嫂子都切好的,你下锅煮了就得吃。”

  “好吧!”

  李长乐也不想累了半天,还吃难吃的要命的东西。

  认命的洗了手,看了看竹篓里装着的香葱、小塘菜、切好了的盐腌肥膘肉,米面。

  “哥,你生火,我去抓两只蟹、蛤蜊、虾子。”

  “好嘞!”李大哥将黄泥炉提出来,放在背风的地方,拿了松毛将木炭点着,把小铁锅放在炉子上,舀了一瓢淡水在锅里。

  李长乐抓了些蛤蜊、虾子装水桶里,舀了一瓢海水在里面泡着,又去抓了三只梭子蟹,够着手在海里涮了几下,拆掉蟹钳、切成小块放搪瓷碗里。

  “阿乐,水开了。”

  “油都没炼出来,你就烧水啊?”

  “煮面不要水么?”

  “那也得把油炼出来再烧啊!”

  “我又不会,我帮你洗蛤蜊去。”

首节上一节158/2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