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肺炖萝卜,还有一根大猪蹄子,鱼我就不晓得了。阿林叔,加把劲,还有一个多钟头就收工,老酒已经准备好了的。”
“放心,只要不打台风,要不了三月,就让你住进新房。”
“那我就等着了。”
李长乐说罢绕到后面的石头屋,去了西灿打头那间屋,见李大嫂在灶房里切菜,“大嫂,有吃的么,我肚子饿得咕咕叫。”
“饭甑里有馒头,你自己去拿。”李大嫂笑道,“阿威回来也说肚子饿,你们在山上没吃饭啊?”
“在路上吃了三个馒头,早就消化完了。”
李长乐吃的太急,被噎的伸长了脖子。
“慢点,又没人跟你抢。”李大嫂忙舀了一碗饭汤给他,“东西买到啦?”
李长乐点了点头,“买到了,我哥他们呢?”
“黏土还不够,他们今天在山上挖黏土,阿威也帮忙去了。”
一个馒头,一碗饭汤下肚,李长乐觉得舒服了不少,放下碗去了隔壁,推开门,见屋子周若楠已经收拾好了。
一张架子床,一张小木板床,还有一个箱柜,一张八仙桌,就是他们家全部的家具。
李长乐看了看对面的新房,觉得还要花钱的地方,真的太多了,不加油挣钱真的不行。
叹了口气,出去拉上房门,朝屋旁的山坡走。
刚到半坡就看到李大哥和陈永威,推着翻斗车下来,忙上前帮忙。
“我看姐夫他们速度蛮快的嘛,还以为地基要两天才挖好呢。”
“你也不想想看多少人干活?一栋屋子的泥瓦匠就是四个,粗工四个,加上我们,十多个壮劳力,镐撬,锄头一起上,能不快么。”
陈永威笑道:“人多好干活。”
李长乐帮忙把翻斗车拉到工地前,倒掉黄泥,跟着两人上了山。
李父和李二哥在山上干得满头大汗,挖起来的黏土堆了好大一堆,他在山上帮着干了一个多小时,天色就暗下来了。
最后一趟,爷几个一人挑了两筐黏土下山,看到张得金和工匠粗工,已经收拾了工具准备吃饭。
李母和陈阿奶也来了南山,周若楠和孩子们也回来了,几个孩子好奇的在后面几间屋子窜来窜去。
张得金拉着李小涛,“再过几个月,就有新楼房住了,高不高兴?”
“又没好,等好了再高兴也来得及。”
李小美接过去说道:“我哥说这边啥都好,就是看电视要走好远,害得他今晚的连续剧都没看成。”
“看电视再远都要跑去看,读书咋没那么积极?”李大哥拉过李小涛敲了他一下,“你作业做完了没?”
李小涛揉揉脑袋,“做完了,不信你问三婶。”
“吃饭了。”李母和陈阿奶几人端着饭菜出来。
红烧猪蹄,豇豆炒肉,萝卜烧肥肠、猪肺炖萝卜、还有煎的两面焦黄的鱼儿,凉拌海蜇头。
干活的师傅见他们这么客气,心里也很高兴,大伙儿寒暄了几句,便围着桌前坐下。
张得金和工匠们吃过饭,天就黑下来了,十几个人急匆匆的告辞,蹬着脚踏车走了。
李父送了几步,回家对李长乐几人说道:“老金说,今天我们村出海的渔船,没一个遇到劫船的,外村的有没有还不晓得。”
“阿弥陀佛!”陈阿奶冲着老爷殿拜了拜,“眼看就年底了,求菩萨把这些恶人鬼祟都收了,大家也好安安心心的挣钱过年。”
李长乐笑道:“你们就放心好了,砍刀、鱼叉还有枪我们都准备好了,就算遇到,谁抢谁还不一定呢!”
“就是。”李大哥看着黑瘦了不少的李父,“今晚我们在这边守工地,你跟阿娘早点回去歇着。”
李父点头应下,“渔具明早我顺便给你们带来,还是你们去拉过来?”
李长乐起身说道:“我要去阿发那一趟,我回去顺便拉过来。”
一行人从南山出来,李长乐径直去了葛昌发家,把买枪的事跟他说了。
葛昌发听他说花了两百多,惊讶的看着他,“卧槽,一把用了几年的枪还卖两百多,你小子也舍得?”
“我们四家合伙买的,摊下来,一人也花不了多少钱。”
“还是你们几个齐心。”葛昌发说着叹了口气,“我哥那人抠门的要死,别说两百多,一百块他都舍不得。
加上今天又平安无事了,他更加舍不得拿钱出来买枪!”
李长乐不好说他们兄弟间的事,拍了拍他肩膀,“我跟钱哥说了的,你自己想买的话,自己抽空走一趟。”
“行,那我先回去了。”
第238章 再见虎子
李长乐拉着渔具回到南山,李大哥、李二哥就来了,“枪呢?”
“看看啥样的?”李大哥激动的搓手。
“看把你急的!”李长乐好笑的提起枪递给李大哥,“自己打开看。”
两人围着解绑麻袋的绳子看枪,李长乐把三轮推进了厨房,出来见几个孩子和几个女人,也一脸稀罕的围着那把枪,东摸摸西看看。
李大哥拍了拍几个男孩子,严肃的看着几人,加重语气说道:“老子警告你们几个,不准偷偷玩枪,这东西搞不好要出人命的,记住了没?”
“记住了。”几个男孩子齐声应道。
“电影里打枪的镜头还记得不,一声枪响,血就呼呼往外冒。”李二哥担心几人不当回事,又补充了一句。
周若楠妯娌见果真把枪买回来了,心里松快了一些,听说花了两百多,李大嫂又心疼了。
“贵死,就两根铁管子,加上一块木头就花了两百多。”
李二嫂点头,“我也觉得贵,不然就一人买一把,看哪个不长眼的谁敢动手劫船?”
李长乐兄弟仨愣了一下,都笑了起来,“真那样,那些人不把我们当海盗才怪!”
周若楠想象了一下四人一人扛着一把枪,站在船上的情形,忍不住笑了起来,“还是二嫂猛!”
四点多就起来忙到现在,大人孩子都累了,闲聊了几句,各自回屋休息。
李长乐两人还以为孩子换了个地方住,会不习惯,哪晓得等他洗漱好回屋,见两人跟在老宅那边一样,上床一会儿就睡着。
“阿楠,阿娘说阿清后天有空,中秋马上就到了,我这次过去先把节礼送了,中秋节你先带孩子去鹿城,我忙完再去接你们。”
中秋大潮,加上走货船那事,他得去吹圆岛那边盯着,能捞些东西最好,捞不到也没事,大潮水鱼叫随潮,鱼获也多。
“到时候你去吹圆岛抓两只鸭子,捡些鸭蛋回来,我带去送给严家。”周若楠说着笑了起来,“看我,说的像是自家养的一样。”
“是啊!”李长乐想到往后那岛上连鸭毛都看不到一根,“也不晓得可以承包海岛么?要是能的话,咱们就把吹圆岛承包下来。”
周若楠想了一下,“这个不行吧?又不是沙头村的,你找谁承包去?”
“村里应该晓得,哪天我问问阿冬伯。”李长乐晓得后世有人承包海岛搞养殖,这年头,就不晓得了。
“嗯!明天还要起早出海,早点睡。”周若楠伸手拉灭了电灯。
……
翌日一早,收拾好东西三人骑着三轮出门。
到了码头,大家都趁着好天气赶着出海,只见驶出码头的那些渔船,都是两三艘一起结队航行。
陈永威已经等在那里了,将东西卸下搬上,猎枪放到顺手的地方,李长乐把油加满,跟李二哥去阿冬家拿油桶,顺便把车寄放在他家。
李长乐习惯每次出海都要带一桶柴油预备,万一遇到突发情况,也不担心没柴油用。
“阿乐,今天我们先拖两网,再去下延绳钓,收地笼网。”
“好。”李长乐发动渔船,驶离码头,径直朝吹圆岛驶去。
陈永威走过来冲他指了指后面,“哥,你看李四叔也找了人结队。”
“他肯定也听到消息了。”李长乐扭头看到李阿四和另一艘船,结队朝竹岛那边开去。
两船行驶到吹圆岛海域,先放下拖网,绕着吹圆岛跑了两三个钟头,第一网,捕捞到三四百斤鱼获。
把鱼倒在甲板上,接着又下了一网,李长乐开着船跑,陈永威一个人忙着分拣鱼获。
又跑了两三个钟头,回到下地笼的海域,已是十一点多了,李大哥冲他打了个手势,收起了第二网。
两网的收获还算不错,捕捞到四百多斤鲈鱼跟马鲛,白鳗也有一百多斤,墨鱼、鱿鱼一百来斤,其他鱼虾蟹也有不少。
李大哥他们那条船的马鲛要多一些,还捕捞到几十斤小黄鱼。
分拣到最后,李大哥对李长乐说道:“阿乐,剩下的我们帮着干,你去做饭去。”
“唉!哪个船老大像我这样的,还要给船工做饭。”
李二哥笑道:“只要我们做的,你吃的下就成。”
“算了,我还是对我的胃好点。”李长乐开始煮面,还是海鲜面,不过面换成了劲道十足的手擀面。
李长乐把最后一口面汤喝下,一脸满足的摸摸肚子,“二嫂擀的面不错,可以去镇上摆摊卖面条了。”
“好吃!”陈永威连连点头,“唔!好吃!”
李二哥听后有些得意,“明早我让她再擀一些。”
李长乐想到明天要去鹿城,“明早我们来拖一网,收了地笼就回家,吃过饭我就跟阿清一起,送干货去鹿城。”
“一下午能办好么?”
“自己开拖拉机去,晚点回来也没事。”
“好,早点回去,我们也能去工地上帮着干一下午。”
吃过饭,四人开始挂饵放延绳钓,三组钓全都下水,又开始收地笼。
两艘船一起干,速度快了不少,很快就收到第五组地笼。
前面四组地笼网收的鱼获虾蟹居多,虾就有三四十斤的样子,还收了几十斤青蟹、梭子蟹、兰花蟹和三眼蟹,其他就是些螺、还有蛤蜊、杂鱼。
家里请了工人,这几样拿回去做了就是几样菜,就可以少买些肉食。
“阿乐,等会儿我们去吹圆岛西面潜水,那儿的礁石多,下面应该有好货。”
“好,等会儿直接在那边抛锚。”李长乐将地笼网拉到甲板上,“卧槽,还是虾,今天捣了虾窝啦!”
“虾也不错,个头大的挑出来送酒楼卖,小的留下晒干货卖。”李大哥接过网,抖直后将饵料装进饵料袋,又放了回去。
忽然,从远处传来一声穿透力十足的尖细鸣叫声,李长乐四人都站了起来。
“哥,是虎鲸!”陈永威惊喜的喊了起来。
李长乐将手遮在额前,看见两道肉感十足的、黑白相间的身影跃出水面,顿时大喜,冲海面大喊,“虎子兄弟,是你们么?”
“阿乐,有两头虎鲸。”李大哥担心的说道,“我们在船上,万一惹毛了它们,冲我们来一下,就麻烦了。”
“别怕,听说它们有十二三岁小孩的智商,肯定是认出我们来了。”
李长乐提起桶,冲朝他们游来的虎鲸喊道,“上次多谢虎兄送我们大鱼,这次我们也送点鱼给你们回礼。”
说着就把桶里的鱼对着虎子抛了过去,虎鲸张开大嘴接住抛来的鱼,继续朝他们游了过来。
“阿乐,怎么办,它们冲我们来了?”李大哥和李二哥吓得脸都白了,深怕它们发怒,一尾扫过来就把渔船掀翻。
“没事的,听说虎鲸很少伤人。”李长乐心里也有些发虚,难不成自己还真成了叶公好龙,人家真走近了,又吓得屁滚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