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乐顾不得抄网里的海参,抄起网兜头罩了过去。
海参掉了就掉了呗,这东西游动的速度比蜗牛快不了多少,先把跑得快的解决了先。
跟大花龙干了一仗,透支了不少体力,水下对体力的消耗还是比较大的,这么一会儿功夫就弄到这么多大货,李长乐心里美得冒泡。
看了一眼抄网里挣扎的大花龙,李长乐快速将掉在下面的海参抓起来塞在里面,决定浮上去换二哥下来,还得改进一下装备才行。
发财喽,发财喽,回去找大麻袋装钞票喽!
李长乐抓紧抄网,快速摆动着双腿往上浮。
当他露出水面,看了一下四周,这才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离渔船不远,只见大哥和二哥还有阿威都一脸着急的看着水面。
见他露头,三人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
李大哥气呼呼的指着他,“地笼都拉上来一会儿了,还不见你上来,把我们魂都吓掉了,你想急死我们啊?”
还以为他下去几分钟就上来的,哪晓得一去就是十几二十多分钟。
李二哥借了过去,“真是的,都二十好几的人了,做事还那么不靠谱,下次再这样,你看我捶你不?”
陈永威:“哥,你真的把我们急死了,再不上来,二哥就打算下去找你了。”
第261章 小心驶得万年船
李长乐摘掉呼吸管,冲着几人挥挥手,游到渔船边,把抄网递给他,又解下网兜放在甲板上。
这才扒着船舷往船上爬,陈永威顾不得看网里的东西,抓住他双肩将他拉到甲板上。
陈永威一脸担心的看着他,“哥,你感觉怎么样?你胆子真的太大了,第一次下水就呆这么久,万一……你让我们咋办?”
“阿威,你哥怎么样?没事吧?没哪里受伤吧?”李大哥伸着脖子问道。
“我没事,就是太累了。”李长乐说着看向陈永威,“你赶紧把网兜里的海参放水里,还有大花龙也赶紧放活舱养起来。”
“哦哦!”陈永威急忙提起抄网和网兜朝活舱跑。
李长乐躺在甲板上,喘了几口粗气,缓了一会儿觉得舒服了一些,摘下护目镜,坐起来脱掉脚蹼还有潜水服。
他觉得自己的体能还是不怎么行,想要潜水捕捞,还得多加锻炼才行。
陈永威看到网兜里的海参时,惊喜的喊了起来,“大哥、二哥你们看,跟狼牙棒一样大的海参!”
脱得剩下条裤头在甲板上享受日光浴的李长乐,听后斜睨着他,“卧槽!你小子怎么跟我想的一样?”
陈永威抓着海参冲他扬了扬手,“哥,我跟你心有灵犀一点通。”
“滚!老子才不跟你一个抠脚大汉心有灵犀。”李长乐笑着躺下揉搓起身体。
“哥,海底这么多好东西,我们以后来这边还要下延绳钓、地笼、拖网么?”
陈永威觉得海底既然那么多宝贝,穿上潜水装备下去找就成了,简直就跟捡钱没啥区别。
“当然要!”李长乐白了他一眼,“我们是渔民,这些才是我们的正业。你以为我们是鱼啊,天天呆在水里也没事?”
“我们轮流下水,一天下来也能捞不少东西了。”
“不行,一人一天下去一两次还行,长期在水下作业,恐怕不用等到老的那天,风湿病就找上我们了。”
李长乐想到上辈子一起干活的船工,因为得了风湿病才四五十岁就不能干活,“我可不想老了连站都站不直,天天躺在床上,连个安稳觉都没得睡。”
陈永威想起村里那些得风湿病的老人,下意识的摇头,“那样的话,挣钱还有啥意思?”
“对头,我们挣钱就是为了生活的更舒适一点,有需要的时候兜里能掏出钱来,不用求爷爷告奶奶的找人拆借,不是为了挣来老了养病用。”
“哥,还是你脑子好用,我就想不到这些。”
李长乐拍拍他,心道:我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还不如你呢!
李大哥和李二哥连地笼网也不收了,干脆把船开到旭日号旁边,跳上了渔船,两人看到活舱里的大花龙和水桶里的海参,激动的啧啧有声。
李长乐穿上衣裤,冲李二哥说道:“哥,我们来收地笼,趁这会儿海底的能见度好,你穿上潜水装备下水捞钞票去。”
李二哥激动的看着他,“下面还有些啥宝贝?”
李长乐眉飞色舞的说了起来,“我看到一个斗碗那么大夜光蝾螺……”
“阿乐,”李大哥拍了他一下,“夜光蝾螺是什么东西?”
“就是旧时妆奁盒子上镶嵌的那种螺。”李长乐看陈永威,“你还记得那年,我们去戏台偷看,看到的那个鼎甲的妆奁盒子么?”
陈永威毫不犹豫的点头,“记得,五光十色的,好看的紧。”
“那上面镶嵌的东西就是夜光蝾螺。”李长乐把蝾螺的位置告诉李二哥,“下面还有几个大珠母贝,但你要小心,旁边还有几个鸡心螺。”
“放心,鸡心螺我认得,海里的毒物你还没我认得的多。”
李长乐摸摸鼻子,暗道:那可不一定!
李大哥瞪了李二哥一眼,“阿安,海底那么多东西,我们认不得的多了去了,认不得的东西千万别下手去摸,小心驶得万年船!”
“大哥放心,这话从小就听阿爸念叨,我记着的。”李二哥激动的看向李长乐,“还有啥好东西?”
李长乐笑了笑,“礁石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大鲍鱼,单头鲍都有好几个,还有海参,狼牙棒那么大的都有不少。”
李大哥激动的搓手,“我的乖乖,都是大货,这么多啥时候才弄得上来啊?”
李长乐笑眯眯的看着他,“慢慢弄呗,东西长在礁石上又不会跑。”
这会儿一点半,轮流下水,一人下去作业十几分二十分钟,一人下去两趟,也能捞不少东西上来了。
“那我这就下去。”李二哥立马开始脱衣裤,动作那叫一个利落,恐怕比新婚那晚的动作还快。
“哥,你先做一下热身运动,我们先准备一下。”
李长乐说着冲陈永威说道,“拿根渔绳来,再拿几个网兜绑在上面,把凿子和钳子都带上。”
“哦哦!”陈永威迅速准备起来,找了根好几十米长的渔绳,把网兜绑在上面,递给了他。
李长乐接过对李二哥说道:“下面那一片全是暗礁,还有珊瑚,你带着绳子下去把网兜装满,绑在绳子上拉几下,我们就把绳子拉上来。”
李大哥听后连连点头,“这法子好,万一你在下面遇到啥事,把绳子绑在身上拉两下,我们就能把你拉上来了。”
李长乐发现这主意不错,“那你多带一根绳子下去。”
“阿乐,你还忘了一件事。”李二哥凑上前,回头指了一下竹山岛方向,“这里离那块暗礁不远,旧时这一带的沉船可不少。
小时候听阿爷说,旧时上头有人来这边打捞沉船,听说有人捞到几箱黄鱼,还有不少古董。
沙基村还有人说,周家兄弟的大船就是周老大淘海的时候,在岛上弄到宝贝,换的钱买的。”
这些谣言李长乐当然听说过,上辈子出海作业的时候,还看到过专门打捞沉船的,运道好的有捞到东西,运道不好的,还不是白忙一场。
还有找海盗宝藏的,结果,宝藏没找到,自己人跟自己人干起来了。
“哥,那毕竟是谣言,海底的黄鱼、古董珠宝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我们还是捞海货卖钱才是正业。”
李长乐笑道,“当然,如果捞海货的时候,有发现宝贝,咱们顺便发一笔,没发现也不耽误正事。”
李大哥一脸欣慰的看着他,“阿乐说得对,哪有那么多好事,如果是真的,那些走货的干脆下海捞宝贝算了,何必冒险跟公安对着干?”
“对头,还是捞大货卖钱要紧。”李二哥把手表取下来交给李长乐,穿戴好装备。
将绳索绑在腰间,刀和装工具的网兜也拴在腰上,下水冲他们挥挥手,一个猛子扎进水中,摆动着双脚,像鱼儿一样,朝暗礁游去。
三人见他潜入水中了,陈永威拉了李长乐一下,“哥,那个大蚌壳开出来看看么?”
李长乐摇头,“先养在桶里,回家再慢慢开。”
李大哥想到抓海鸭的事,“阿威,你开我那条船去抓鸭子,捡鸭蛋,我跟阿乐继续收地笼网。”
“好嘞!”陈永威跳到李大哥他们那艘船上,发动渔船朝东南面驶去。
李长乐和李大哥继续收地笼网,刚才他在下面,几人担心他的安全,都没心思干活,才收了两口地笼起来。
陈永威拉起来的那口,自是不用说了,李大哥他们收的那口,有几只大虾、兰花蟹还有几条海鳗,鱼获还算不错。
李大哥拉着连接地笼的渔绳,慢慢往上拉,“阿乐,我担心这一组还有挂住了的。”
“我在下面的时候看过了,没看到别的地笼。”李长乐伸着脖子看了一眼,“你拉的时候手感咋样?”
“应该没挂住。”李大哥把地笼拉出了水面,“鱼获应该也不多。”
李长乐伸手抓住铁圈,把地笼拽到了甲板上,提起地笼将里面的鱼获朝集鱼袋抖。
解开集鱼袋,把里面的鱼获倒进竹筐里面,四条带鱼,大的两条有他四指宽,不到一米长,这么大带鱼在东海来说已经算是大个头了。
小的两条有二指多,三只龙虾,七八只白虾、梭子蟹也有两只。
入秋后的梭子蟹比前段时间肥了一些,有一只已经长膏,龙虾还是活的,抓起来扔活舱。
几只白虾和带鱼已经奄奄一息,直接装橡皮桶里,再弄些冰块放在上面保鲜。
据古今医学及水产药用书籍记载,带鱼有暖胃、补虚、泽肤、祛风、杀虫、补五脏的效果,对慢性肝炎也有辅助疗效。
带鱼鳞是制造解热息痛片和抗肿瘤的药物原料,多吃带鱼对身体也有一定的好处。
他这边把鱼获收拾好,地笼网抖干净放好,李大哥又拉起了一笼,惊喜的冲他喊,“阿乐,我看里面有三只海参,还有几只九节虾。”
李长乐忙道:“虾是死的还是活的?”
九节虾,学名斑节对虾,算得上是虾中极品,因虾身长有一深一浅的横向纹路,煮熟后有明显的九节白色花纹,故得其名。
九节虾还是一种十分有节气的虾,被捕获后,会吐出一种分泌物,自杀死亡,让喜欢尝鲜的人不得染指,颇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勇壮烈。
第262章 老大哥
九节虾的外壳较硬,肉质松软,利于消化,虾肉中所含的虾青素,有镇静作用,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丰富的微量元素锌。
最美味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将活蹦乱跳的鲜虾直接放入白开水里白灼,鲜嫩Q弹的虾肉,配上一碟酸甜的红醋,吃到嘴里,肉都能弹牙。
“活的!”李大哥快速将网里的鱼获抖进竹筐。
“总算弄到点好东西了。”李长乐看着里面有五六只大虾,最大的那只目测有一尺多长,虾身比他脸还大,笑得嘴角都咧到了耳后根。
“赶紧放活舱,死了就卖不起价了。”
李大哥飞快的提起竹筐,到活舱边,把虾放了进去,不给它自杀的机会,留着给别人杀。
李长乐把三只海参放进水桶里面,探头看了活舱里的大虾,对李大哥说道:“哥,赶紧把下面的捞起来,看看还有没有?有的话,就留几只带回去自己吃。”
“好吧,等会儿还有的话,就带几只回去。”李大哥扭头看了他一眼,“吃虾可以,这次的海参就别吃了,都卖了吧?”
这些极品海参,至少也有十来块一斤,大虾最多就两三块一斤,比吃海参划得来多。
李长乐不晓得他心里的小九九,还高兴他这么好说话,“我还以为你不同意呢!”
“以前家里穷,弄到点好东西就想着拿去卖钱,我才拦着不给你吃的,现在日子好过了,一天挣的赶上人家几个月挣的。”
李大哥笑着睨了他一眼,有些心虚的说道,“要是还舍不得吃,那不就成你说的周扒皮,铁公鸡了?”
“我也不是说一定要吃好的,只是想大家吃好一点,趁年轻把身体保养好,老了也能享几年福。”
“孩子一个都没养大,想要享福,还早着呢!”
李大哥接连又拉上来三口地笼,让李长乐高兴的是,这两口地笼里面一共抓到七只九节虾。
几条带鱼,两条海鳗和几只青蟹,还有两条老虎鱼,这几笼的鱼获都不错,加起来应该能卖个三四十块。
接连拉了几网,李大哥也有些累了,看了看时间,“阿乐,阿安下去的时间比你还长了,不会有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