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第186节

  “老子问你,租船不用钱啊?加油不用钱啊?一共才卖了几十块,老子就分了三十给你,你踏马的还不满意,下次你看老子还喊你一起去不?”

  “你少在这儿骗老子。”金狗一把掐住他脖子,恶狠狠的说道,“老子回去问过出海捕鱼的亲戚价钱。

  虎鳗两块一斤,两条虎鳗少说也有三十多斤,这就是六十多了,还不算卖海鸭、鸭蛋、还有鳗鱼、带鱼、虾蟹卖的钱。

  除掉柴油钱和租船的钱,起码还剩一百来块。别以为老子不晓得,你还卷毛他们的钱,就是卖鱼获的钱。”

  王麻子,老子艹你姥姥,你个绿头龟,敢黑吃黑,看老子怎么收拾你!

  赖豹暗自骂娘,掰开他的手,咳嗽了两声,“金狗兄弟,好好说话,要不这样,哪天我们再租船出去一次,弄到的货,卖的钱都给你。”

  金狗满意了,“好,中秋过后老子来找你,再敢玩花样,你去镇上一次,老子打你一次。”

  赖猫连连点头,“放心,大家都是好兄弟,以后还要一起玩的,我先回去了,省得老头子又出来找。”

  李长乐两人躲在阴暗处,听得一阵脚步声响起,看到一个中等个子的精壮后生,从小路走了出来,大步朝前走了。

  “哥,是赖豹那小子偷的我们地笼。”陈永威两眼喷火,“狗日的,偷了我们两条虎鳗,抓到把屎都给他打出来。”

  李长乐刚才就听明白了,“放心,有的是机会给你打。”

  两人到了沙基村,不敢把车停在戏棚外,李长乐留下看着脚踏车,陈永威进去找人。

  他弓着身子,一排一排看过去,总算找到了金蝉母女俩,只见一人抱着个孩子,伸着脖子看得正入迷,旁边还坐着脑袋一点一点的李小海。

  李小洋眼尖,他走到就站了起来,拉起打瞌睡的李小海几个,跟金蝉说了一声,就朝外面走。

  金蝉扭头见他来了,忙抱着李小洲过去,“你先回去,我跟阿娘看完再回来。”

  陈永威犹豫了一下,问:“阿辉哥在么?”

  “在的,跟我阿嫂坐那边看呢!”金蝉把孩子递给他,红着脸就朝里走。

  “三叔,下次我都不带他们来看戏了,看了没一会儿就开始睡觉。”李小洋一见李长乐就抱怨起来。

  李长乐抱起哼哼唧唧的李小美,见他还敢埋怨,气得踹了他一下,“还不带他们来看戏,你把弟妹都带出来,连声招呼都不打的啊?”

  “我,我跟金阿公说了的。”李小洋自知理亏,支支吾吾的说道。

  “还有你们几个!”李长乐一人屁股上踹了一下,“晚上出来玩,都不跟父母打招呼的么?万一遇到拐子你们咋办?”

  李小海见他发火,连忙认错道:“阿爸,我错了,下次记着跟你和阿娘打招呼。”

  “三叔,我们也记住了。”

  李小涛挠挠脑袋,“三叔,我们口好渴。”

  李长乐白了他一眼,“你们挣的工钱呢?”

  “我阿娘说我们都送小卖部了,一天只发两分钱给我们买冰水喝,说其他的等过年再给。”

  “我的也是,我阿娘说我们几个都能养活一个小卖部了,就把钱扣下了。”

  李小洋撇嘴,“从小到大的压岁钱,扣到现在都没给,工钱就别想了。”

  李长乐横了他一眼,“小青、小慧还有小海的工钱她们咋没扣?自己口袋有洞装不住钱,还好意思说你阿娘扣你们的。”

  “吃冰棍了,全是糯米冰!”陈永威一手抱着李小洲,一手拿着一把棒冰走了出来。

  “三叔!”几个孩子都看向了李长乐。

  “看我做啥?还要喂你们嘴里啊?”

  “谢谢阿威叔!”李小涛动作最快,拿起一根冰棍就开干。

  李小洋拿着冰棍原地复活,“三叔,我看到项小鱼在戏棚前卖海瓜子海螺,三分钱一小碗,一大桶一会儿就卖光。”

  “你阿娘说明天就让你去淘海挣钱,满足你的愿望。”

  “好,看我明天大展身手。”

第268章 夜里出海

  李长乐带着一串孩子回家,李小洋兄弟俩就在李大嫂的狮吼功下,乖乖的打水洗澡。

  李长乐去沟边擦澡回来,见周若楠已经把回娘家的东西收拾好了,蛇皮袋里装了六只海鸭,一竹篓鸭蛋。

  想到吹圆岛上的鸭群,已经被赖猫一帮人发现,觉得那群海鸭早晚保不住,节后给它们换个岛礁居住。

  背篓里还有他们这边的特有的薄荷曲糕、红糖曲糕,还有那家老字号月饼铺子做的五仁月饼。

  李长乐后世吃过蛋黄的、火腿的、冰皮……五花八门的馅料吃过不少,觉得还是月饼还是五仁的好吃,难怪丈母娘和阿楠都喜欢。

  他把晒干了的海马装牛皮纸里面,想着下次抓回来的海参就不卖了,留着晒干货,给丈母娘送一些过去。

  “阿乐,都九点多了,你们十二点就要去码头,怎么还不睡啊?”

  “没事,倒床上就会睡着。”李长乐接过毛巾给大儿子擦头发,“阿楠,明早我们没回来的话,你叫阿爸和阿肖送你去车站。”

  “晓得的,我准备带两百斤脂眼鲱头过去。”周若楠抱着连擦澡都在睡觉的小儿子,朝床前走去。

  李小海仰头看着他,“阿爸,你明天不去外婆家啊?”

  “十五大潮,阿爸要在家挣钱,就不跟你们一起去鹿城了,阿娘一个人带着你们,还要带不少东西,你要带好弟弟,别调皮晓得么?”

  “嗯!”李小海一脸快表扬我的表情,“阿爸,我功课你看过没?”

  “看过!”李长乐毫不犹豫的说道,“我们未来的李医生,当然杀甲的喽!门门功课都是优。”

  他真忘记看了,反正小家伙上辈子就没让他担心过功课,不像李小洋那几个,每次期末考试,就要吃一顿竹笋炒肉。

  “我还以为你没看过我功课呢!”李小海双眼弯成了豆角,“我们选班干部了,老师让我当学习委员。”

  “我家老大的功课阿爸再忙也要看看的。”李长乐有些心虚的拍拍他,“好了,早点睡,明天还要起早去坐车。”

  “哦!”小家伙撩起蚊帐,飞快的爬了进去。

  周若楠把他起床后要穿的衣裤放到床头,“阿乐,那几颗珠子,我先给李老板看看,价钱还是等你去了跟他说。”

  “也行!”李长乐侧身躺在床上看着她,“后天下午我去接你。”

  “嗯!”周若楠塞好蚊帐上了床,“月饼我放碗柜里了,都是五仁的。”

  李长乐记得她每次来例假都不舒服,“你肚子还痛么?要不这次去鹿城,你去市医院抓几贴中药调理一下?”

  “这月好多了。”周若楠笑着拉灭电灯,“还有两个钟头就要起来了。”

  李长乐从睁眼就忙到现在,真的有点累了,电灯拉灭后,一会儿就睡了过去。

  迷糊间,听到周若楠在叫他,“阿乐,十一点半了,大哥他们都收拾好,准备出发了。”

  “哦!”李长乐翻身坐了起来,穿上衣裤拿上头灯和猎枪,跟周若楠打了声招呼就出了门。

  兄弟仨到码头时,看到有两条船相继出海,到了渔船前看到陈永威提着油桶在加油,推着三轮跟李二哥去陈记买冰块。

  老陈见他们来了,忙让阿三把冰块给两人装好,笑着说道:“兄弟几个这么勤快,不挣钱都难。”

  李二哥笑了笑,“陈叔,本来就没钱,再不勤快的话,就要受穷了。”

  老陈殷勤的帮他们把木箱盖上,“今天去弄到啥好货,也分一点过来,价钱好商量。”

  昨天收的那些好货,阿东直接送去了几个老板家卖的,虽说赚的不多,但又拉了两个老板在他家订货。

  李长乐点头应下,昨天卖给他们家那些好货,跟酒楼比起来少卖了几块钱,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好一些。

  想到这次作业的时间较长,兄弟俩买了几箱冰块搬到船上,倒进铺着棉絮的货舱里。

  一连送了几箱冰块回去倒进货舱后,兄弟俩才扛着木箱回到渔船前,李大哥对他说道:“阿安,阿乐他们晚上没开过渔船,你去开他们那艘。”

  “大哥,你放心,天天开这条航线,我就算闭着眼睛都能开到吹圆岛。”

  “晚上跟白天根本就不一样,船头就一盏照明灯,万一偏离了航线、撞到礁石你都不晓得。”

  李大哥说着接过李二哥扛着的木箱,“别嗦了,赶紧出发。”

  看着操心的老大哥,李长乐只得应下,“行,二哥带我们一次,以后就会了。”

  船开出码头后,李二哥加大了马力,渔船像离弦的箭一样射了出去。

  李长乐看了看时间,刚好十二点,只见远处的海面一片漆黑,他打着哈欠听李二哥跟他们讲解,夜晚航行需要注意的事项。

  陈永威听的一脸认真,“哥,那些船晚上不开航行灯,不怕别的渔船撞上去啊?”

  旧时渔船上的灯叫舵灯或船灯,舵灯是指安装在船舵上方的灯,用来照亮舵盘和舵手,在夜间航行时指引船舶方向。

  船灯则是指安装在船上各处的照明灯,用来照亮船舱和船身周围的水域,确保航行安全。

  这些灯通常是用鱼油灯或蜡烛点燃,现在船舶上的照明灯已经逐渐被电灯代替,但舵灯仍然保留下来。

  渔船驶出岩头山海域后,李长乐发现近海零星还能看到几艘渔船作业,当到达到竹山海域,就很难看到渔船灯光了。

  他看着黑漆漆的远处,前面的竹山岛像一个怪物的似的,耸立在那。

  据说,走货的船被缉私船追赶到这片海域时触礁沉没,照理说这边的船家都晓得,船航行到这片海域时,只要把船头对准竹山岛,就会完美的避开暗礁。

  怎么会触礁沉没呢?难不成掌舵的是新手?

  走货船到底是十四这晚沉的?还是十五或是十六?

  李长乐摇了摇脑袋,看着渔船从竹山岛开过,回头看了一眼,一望无际的海面,连一盏舵灯都看不见。

  他们的船到吹圆岛时,风比在码头大了一些,但海浪就比在码头的时候大多了,渔船随着海浪起起伏伏。

  这时,李大哥也开着渔船靠了过来,跟旭日号并排停靠在一起,扯着嗓子喊道:“阿乐,昨天连罐子都忘了收。”

  连下海里的罐子都会忘了收,他也跟着阿乐学得不着调了,还真是跟着什么样的人混,就学什么样的人。

  “!”李长乐一拍脑袋,“我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我也忘了。”李二哥和陈永威老老实实的应道。

  “天亮了记得去收。”李大哥抛锚停船,跳到旭日号上,“刚才应该开一条船来的。”

  “还是两条船好,就算被别有用心的渔船看到,也要掂量一下才靠近。”

  李长乐说着从工具箱里取出了电瓶灯,这才发现几盏灯的电瓶都用网兜套住了,“哟,谁这么勤快啊?”

  “大嫂担心摔坏了,叫上阿娘跟阿芳,用渔线织了几个网兜。”李二哥拿起一盏灯,去船舷边了。

  “还是嫂子们细心。”李长乐提着电瓶灯,将网兜上的绳子绑船舷两侧的桅杆上,调整好灯头,渔船附近的海面瞬间就亮堂起来。

  李大哥和陈永威把改造过的大抄网、橡皮桶、塑料桶、还有渔网全都拿了出来,等鱼一上就开干。

  令几人头疼的是,不过几息时间,数不清的蚊虫和蛾子都被亮光吸引了过来,围着电频灯和几人戴着的头灯飞舞。

  “啪~”陈永威拍了手臂一下,“卧槽,该穿长袖来的。”

  “烦死了,就在眼前嗡嗡。”李长乐干脆把头灯关上,“该带点艾草或是蚊香来的。”

  李二哥白了他一眼,“无边无际的,点艾草和蚊香有毛用。”

  李长乐觉得李二哥现在比以前可爱多了,话也多了,跟他学了不少新名词。

  陈永威看着灯光照射下的海面,“哥,除了脂眼鲱,还有哪些鱼会跟着灯光跑啊?”

  李长乐想了一下,“鱿鱼、秋刀鱼、黄占、青占、沙丁鱼、带鱼……不少鱼都有趋光性。”

  他记得以前在小视频上看过,青占、鱼、带鱼这些鱼类之所以趋光,是因为它们的捕食对象就是一些对月光、灯光等弱光有趋光性的小生物。

  “脂眼鲱和沙丁鱼又小又便宜,我宁愿来的是青占,也不想捞这两样东西。”

  “要是能由我们喜欢的话,我还想捞鱿鱼、带鱼、秋刀鱼呢!”李长乐看了看时间,都快两点了,竹山岛方向怎么还没动静?

首节上一节186/2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