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第200节

  毕竟是给孩子吃的东西,万一吃出问题,会被人戳脊梁骨不说,对陈校长的影响也不好。”

  “这是肯定的。”陈会计满意的看着他笑道,“咱们离码头又不远,勤快点去守着回航的渔船收,要多鲜有多鲜。等阿萍挣了钱,让他们请你喝酒。”

  李长乐笑着起身,“冬伯,我就回去等着阿清请我喝酒了!”

  “去吧!眼睛都有血丝了,好好休息一天。”

  李长乐从陈家出来,只想回家洗个澡再好好睡一觉,明天老婆孩子就回来了,等退潮带他们去海边淘海玩,好好享受一家子在一起的闲适幸福时光。

  当他看到一脸阴翳的看着自己的王麻子爷俩时,暗道:“踏马的,这对元宝咋这么快就出来蹦达了?真踏马晦气!早晓得就从小路那边回去了。”

  王麻子看着嘴角上扬笑得一脸骚气,扬长而去的李长乐,心像是被无数蚂蚁啃噬,眼前忽然闪过,两人闹翻的那次他说自家的那些话时,一脸笃定的样子。

  “阿爸,李长乐那狗杂种,肯定是咒我们家了,不然他怎么就一脸笃定的说那些话?”

  “他说啥了?”

  “他说,三穷三富活到老,十年兴败谁知晓?你断定你能富一辈子?老子就一辈子穷鬼头?”

  “吵架不都是这样骂的么?”

  “不是,他当时看我样子,就像看街边的讨饭的一样。”

  “回去喊你阿娘找个先生看看!”王老抠也觉得自家从跟李长乐闹翻后,阿旺做事就没顺当过,难不成这世上真的有咒术?

  “嗯!你去找阿姐拿钱,她怎么说?”王麻子悔的肠子都青了,

  早晓得姓赵的被缉私队盯上了,他就不帮人带货了,就算姓赵的进去蹲着去了,自家还有几千块傍身,买条船出租,照样翘着脚打牌喝小酒。

  王老抠想到自家闺女说这话时的表情,还气得直哆嗦,“死丫头让我别去找她,说她没钱给我们。

  还让我找你老婆拿钱,骂我们是老鸨子,拉皮条的。赵明、赵辉这两个兔崽子还让我们以后都别去他家,他们早就当外家死了。”

  “阿姐百分百攒了私房钱,回去让阿娘去找她,得从她手里抠点钱出来。”

  “回去就让你娘去。”

  父子俩阴沉着脸推开门进屋,邹阿女一见两人就哭喊起来,“阿旺,郑彩花那贱人带着孩子回娘家了,把阿宝也带走了。”

  王麻子想到自己老婆跟赵金财的事,没好气的说道:“带走就带走,谁晓得是哪个的种?”

  邹阿女看着他,“阿宝跟你小时候长一模一样,肯定是你的。”

  王麻子埋怨道,“都怪你们,这下好了吧?我被人明目张胆的戴绿帽子,最后落得个鸡飞蛋打,人财两空!”

  ……

  李长乐到家,见父母和李大肖在坝子里翻晒鱼鲞,李大哥和李二哥带着老婆孩子,去丈母娘家送节礼去了。

  这才想起今天回来没见到李长喜一家,“阿姐今天不回来啊?”

  “你阿姐带信来说,今天晚点来,在这边住一晚,明早回去。”

  “哦!”

  李长乐回屋拿了帕子去屋后水沟边洗澡,踩在清澈见底的水沟里面,两瓢水就冲去了浑身的暑气。

  忽然想到一天天冷下来了,到时候洗澡就没这么方便了。

  这年头没浴霸,也没热水器,十冬腊月天洗澡跟打仗一样,还冻得直哆嗦!

  下次去鹿城去看看有没有热水器,有的话得买一台回来,省得两个孩子一个冬天下来,就过年前一天才洗一次澡。

  用热水器的话,电线就不能用这年头大家都用的花线了,去买几圈铜芯线回来才成。

  等他浑身湿漉漉的从屋后转出来,看到坝子里停着的脚踏车时,就晓得阿姐一家来了,忙回屋换上衣裤去了厨房。

  “阿姐,姐夫!”

  “三舅舅,我要去海边抓鱼!”张小辉像个小炮弹似的冲过来,抱住了他的双腿。

  李长乐看了一下时间,“这会儿潮水已经涨上来了,去了也抓不到鱼。”

  “三舅舅,可以用渔网的。”张小雪细声细气的说道,“村里淘长塘的时候,就是用渔网捕鱼。”

  李长喜拉过张小辉,“小雪别皮,等阿娘跟娘舅说了话再带你们去。”

  “来!”李父冲外孙子、外孙女伸手,“外公带你们去海边撒网。”

  “噢噢!外公带我们去喽!”张小辉一把抓住李父的手,祖孙四个出门走了。

  李长乐看到桌上堆着不少年糕和麻糍,“阿姐,才做的啊?”

  “嗯!”李长喜拿了一根年糕给他,“想着家里还剩了些粳米和晚米,我就去做了一些,来的时候才做好,还热乎的,你吃一根。”

  “一根太多,一节就成。”李长乐接过用力才拧下来一节,咬了一口软糯细腻的年糕,“切几根晾一下,我们带船上吃。”

  李长喜欢喜的看着他,“还是热乎的,等凉冷了,我让你姐夫给你切。”

  张得金还没来得及应声,李母就嗔怪的瞪了李长喜一眼,“别动不动就使唤阿金,他天天爬上爬下的也累了,等会儿阿娘给他切!”

  “还是丈母娘心疼我。”张得金得意的看了李长喜一眼,开始告状,“阿娘,你不晓得,我在这干完活回家,还要做地里的活。”

  “我还不想等你回来做地里的活呢!”李长喜睨了他一眼,“要不是担心把手磨糙了,做绣衣的时候会把绸缎磨毛,谁等你回来?”

  张得金好脾气的点头,“是,我晓得,我也晓得你没办法,你看我每次回去不是就赶着把地里的活做了么!”

  李长乐想到家里那些表,“姐夫,那天我跟你说的事,你回去跟我姐说了没?”

  “你姐夫跟我说了的。”李长喜坐到他身边,撸起袖子,“婶娘和伯娘想买我这个牌子的,我这次回来就打算带几只回去。”

  “等你回去的时候我就给你!”李长乐想到她做绣衣,眼都看花一天才挣一两块钱,这年头正是做生意的好时机,错过了真的可惜了。

  “阿姐,你想不想做生意?”

  “想!怎么不想,做生意来钱的很呢!我们村的李志学去杭城卖眼镜,才去了不到一年,就回家建新房了。”

  张得金接过去说道:“就是我家老宅子旁边的李家,他阿爸是瞎子,阿弟眼睛也有毛病那家。

  没分下户的时候,他家就靠他挣工分,他阿娘帮村里割草喂猪,母子俩一共才十来分工,要养活四口人,家里穷得就差提菜篮讨饭。”

第287章 青蟹一家

  李长乐:“我听阿姐说过,就是相亲的时候,瞎眼躺在躺椅上假装睡着了,把人骗进门的那家是吧?”

  “对,就是他家。”李长喜说道,“他家李志学去年下半年,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猪卖掉就拿着钱走了,村里人还说他拿着钱跑山里招女婿去了。

  哪晓得人家前几天回来了,还找支书批地基建新房,村里那些狗眼看人低的,还笑话人家说,是该建新房了,长塘里那些石头长青苔怪可惜的。”

  李长乐没明白这话的意思,“长塘里的石头长青苔,跟他家建新房有啥关系?”

  “意思是他家穷的叮当响,想要建新房,除非从长塘里面挖石头起来建!”

  李长乐嗤笑一声,“这些人还真是狗眼看人低。”

  李长喜点头,“咋不是,人家批下地基,就找你姐夫算料钱,今早就跟你姐夫去砖瓦厂把砖瓦定下了,三层小楼,一分不欠全给的现钱。”

  李长乐上辈子就晓得卖眼镜这行不错,林长荣舅家也是干这行发的家,“姐夫,李志学有跟你说,他们怎么做的么?”

  张得金笑道:“阿学说他在庙前街进的货,然后坐车去了杭城,在火车站窝了半天,看那些卖眼镜的怎么卖的。

  看后,就学着他们在胸口绑两根绳子挂两排眼镜,手上再拿一把,去火车站、广场、商场转来转去的叫卖,只要能吃苦,胆子大,嘴甜会说绝对赚钱。”

  李长喜:“你姐夫说,再苦也没你们出海捕鱼,跟他做泥瓦匠苦,如果不是三个孩子都还小,等攒下本钱,他就跟着阿学一样,去进一些眼镜去大城市卖去。”

  “姐,人家不晓得门路想做也没法去做,你们现在晓得怎么做就该去做。”李长乐冲张得金说道,“本钱的事,你们不用担心,我可以借给你们。”

  “阿学出去就带了一百多块,我觉得跟他们那样叫卖,用不了多少本钱。”

  张得金脸红了红,“说实话,当时我就跟阿学提过这事,跟他说把手里的活做完,就跟他跑一趟,他说带我可以,但我得自己找个地方卖货。”

  李长乐这才明白姐夫为啥做了一辈子的泥瓦匠,还是胆子小,见识少的缘故,“这有啥,又不止杭城有火车站,商场、广场。

  我们可以去宁波、南京,沪市、苏州、附近那么那么多大城市,你还愁没地方卖眼镜啊?”

  张得金:“是这么个道理,但阿学说,在外边卖货的时候不怕本地的小混混捣乱,万一遇到了,把蛤蟆镜给他们就成。

  最可恶的还是我们本地过去的老乡,几拨人经常为了抢地盘干仗,他刚在杭城卖眼镜的时候也被那些人打。

  得亏他长得像他瞎眼阿爸,个子高大,敢豁出命去跟人干,把那些搞怕了,他才在那里站住脚的。”

  李长乐听后明白了,就像后世那些去外面发展的,过去后受自己人敲诈、欺辱的时候,比受那些本地人的还多。

  姐夫跟李家那小子又不一样,虽说不是过的多风光,但在这时的农村来说,他这种手艺人还是很吃香的,不可能像李志学那样,豁出命跟人拼。

  “姐,要不你们就摆摊做小买卖。我听他们说,义乌有个小商品批发市场,镇上那些卖衣服,围巾还有头饰凉伞的,都是在那进的货。

  你们想做的话,赶集天的时候就去镇上看看那些摆摊的,去进货回来做一段时间看看,觉得有搞头的话,就弄个铺子开店。”

  李长喜觉得这主意好,“摆摊好,你姐夫照样可以接活干,没活的时候,就跟我一起去摆摊。”

  她说着看向张得金,“你回去找阿学打听一下,他在大城市跑,应该晓得阿乐说的那个批发市场。”

  张得金点头应下,起身道:“我们去海边看看。”

  李长乐只得起身跟着一起朝海边走,李父带着三个孩子在昨晚那个大水坑边玩,张小辉坐在沙滩上,小雪和小夏提着小水桶弓着身子礁石堆里找寻。

  张小辉见两人出来,翻身起来提着塑料罐子迎了过来,“阿爸,三舅你们看,外公帮我抓的小螃蟹。”

  “阿爸你看,我们捡到好多蛤蜊,外公还教我们挖青子了,挖到三管青子。”

  “三舅舅,住这边好,还可以来海边捡东西,你们以前怎么不带我们到这边来玩?”

  “外公家以前住那边,今年才搬过来的,跟我们家以前住老宅一样。”

  “阿爸,我想去那边找蛤蜊,你带我们去嘛!”

  “淘海找你三舅,我啥都不会,我拿抄网下水抄鱼去。”

  “潮水没退下去,我也找不到海货,一起去水坑边捞鱼玩。”

  李长乐和张得金带着三个孩子去了水坑边,这个大水坑最深的地方也只到他胸口,两人把裤腿撸得高高的,接过李父手里的抄网,在水坑边上忙碌起来。

  李父见儿子女婿来了,把孩子交给两人,叮嘱了几句,回家做事去了。

  老人家就这样,闲时一刻都坐不住,不是补网就是编竹筐,现在家里晒了那么多鱼鲞,不守着点,他一刻都放心不下。

  李长乐发现水坑里面有不少鱼虾,李父捞到十几只皮皮虾还有白虾。

  看样子是昨天在水坑边杀鱼,留下的那些内脏把虾蟹引过来的。

  “三舅快来,这里有大钳子!”

  在礁石堆边上玩耍的张小辉,忽然着急又激动的冲李长乐,手舞足蹈的大喊起来。

  “大钳子是吧?”李长乐提着抄网过去顺着小家伙指的礁石缝看去,就见礁石底下果然有大钳子。

  忙凑近一看,这才发现还不止一对,好像是一家几口在下面,用力搬了一下礁石,脸都涨红了,礁石依旧纹丝不动。

  “三舅,外公说看到大钳子不能用手,要用铁钳夹。”张小雪急忙递过铁夹子。

  李长乐接过铁夹子在石缝前逗弄了几下,一只青蟹挥舞着大鳌抵御外敌,他快速出手,将它钳了个正着。

  “三舅!”张小雪一脸紧张又激动的样子,“小心点,它的大钳子夹人好痛的,阿娘说,被它夹住,要等到打雷的时候,才会松口。”

  “别听你阿娘瞎忽悠,被螃蟹钳子夹住了,把手放进水里,它自然就松开了。”

  张小辉凑上来好奇的看着,“三舅,是真的啊?”

  “不信,等三舅把青蟹夹出来,让它夹一下试试?”

  张小辉看看自己大拇指,“我不怕的,上次它们夹我,我都没哭!”

首节上一节200/2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