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第208节

  周若楠担心的看着他,“阿乐,我们千万不能干违法犯罪的事。”

  “你放心,我不会!”李长乐又道,“昨天阿姐来,我说让他们做买卖,二哥说大船回来了……我就同意了。”

第297章 齐活了

  “阿喜姐在家的时候卖鲜货就比我们会卖,支持她开海鲜铺子应该能挣钱。”

  李长乐得意的笑了,“我晓得你会支持我帮阿姐,她说等铺子开起来,还要带着干货一起卖。”

  “卖干货好啊,鹿城的干货生意蛮好的。”周若楠高兴的说,“林老师买了五十斤皮皮虾虾仁。

  她们学校的老师也来我们家买干货,都说我们家的干货干净口感也好。

  等你忙过这段,叫上阿清把海蜇和干货拉一批过去。阿娘店里的海蜇、虾干、虾仁已经没多少了。”

  “阿娘生意这么好啊?”

  “嗯!我们的干货价钱跟街上的一样,摆在店里看着比街上摆摊的干净整齐,买菜的看了有需要的都会带一些,买上十块八块的顾客,阿娘就送人一把小葱。”

  “阿娘才是会做生意的!”

  “阿娘让我们有空熬点蚝油,把蟹酱、虾酱、鱼子酱这些也做起来,她带着一起卖。”

  李长乐听后觉得这主意不错,“可惜这边离鹿城太远,要是有辆货车,我们把鲜货也送一批过去。

  到时候干货,鲜货,酱料都有了。我们在南山这边管生产,阿娘和阿姐管卖,产销一条龙。”

  以后有钱了,把冻库整上,再整几台冷链车,整个海鲜产业就齐活了。

  周若楠笑道:“一口吃不成胖子,你别急,把要做的一样一样做起来,走上正轨了,再说其他。”

  “我晓得,酒要一口一口地喝,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得太大,会扯着蛋。”

  “说着说着就不正经起来。”

  “嘻嘻,阿爸不正经……”

  一家子说说笑笑的到了南山,两个小家伙下车,取下自己的书包,拿出周母给买的小人书,兄弟姐妹凑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跟麻雀炸窝一样。

  “小青姐你看,这是西游记,外婆带我们去旧书摊买的,五块钱就买了好多回家,我们带不动,就带了这些回来。”

  李小洲忙把背篓拉过去,“外婆挑的,把背篓都装满了。”

  几个孩子羡慕的不行,“鹿城真好,连小人书都这么便宜。”

  李小洋拿起一本,“哇塞!大刀王五,好厉害的样子。”

  “哥你看,还有铁道游击队,打仗的我最喜欢看了。”

  “我喜欢这个《人参娃娃跟白胡子爷爷》这个肯定好看。”

  “买书好,买书好!”李父高兴的看着排排坐在檐阶看小人书的孙子孙女,“看书一个个的都安静了,省得跟猴子一样闹翻天。”

  周若楠将周母买的月饼、糕点拿出来,给李母和两个妯娌。

  婆媳几个在厨房,一边给建新房的工匠师傅还有粗工做饭,一边跟她说这几天发生的事。

  李长乐把竹筐搬进草棚摞起来,就是原本是给李父守夜住的那间,后来他们搬过来,就用来放三轮车和渔具了。

  李大哥推着三轮跟李二哥进了草棚,“阿乐,阿威说你打算买一杆步枪啊?”

  李长乐点了点头,“你们觉得有必要么?”

  李大哥笑道:“当然有必要,小钱不去大钱不来,早点去买回来,去派出所办船证的时候,顺便把持枪证也办了。”

  李二哥笑眯眯的说:“不就八佰块么,上午不是才拿到九百多的赔偿金么,就当没见到过那几百块,换把好枪回来防身。”

  李长乐没想到两人竟追着他去买,“行,下午我们就去把枪买回来。

  我用惯了猎枪,步枪就用大哥的户口办,你当过民兵,对枪支比我了解,靶子也比我准。”

  “怎么样都行。”李大哥说着又道,“明天凌晨就要出发去试船,下午去的时候,叫上阿威一起去水路张,上船熟悉一下机器设备。”

  “行,家里的钱不够,还要去信用社取钱给张叔。”

  李二哥接过去问:“阿乐,对讲机啥的都安装好了吧?”

  “安装好了,张叔说安装的是上海红灯牌的高频对讲机。”

  李长乐闻到两人身上一股酸臭味,嫌弃的退了两步,“呕!你俩身上这是啥味啊?跟腌坏了的烂盐菜似的?”

  “在海上衣服被汗水海水打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回来又去杀鱼,血腥味、鱼腥味啥气味都有,当然难闻咯。”李大哥老老实实的说道。

  李二哥冲他翻了个白眼,“墨鱼笑鲑姑,你闻闻你自己!”

  李长乐抬手闻了闻,这才晓得自己身上跟他们差不多,也是鱼腥味、汗臭味、咸腥味混合在一起,那味道,简直酸爽的不行。

  灰蓝的汗衫上还有海水留下的一圈圈白色印记,难怪书店那个售货员站得远远的。

  想到接老婆孩子时,小儿子还趴在自己背上,搂着自己脖子,又一阵得意,“小洲那小东西还趴在我背上,闻不到臭啊?”

  “自己生的当然闻不到臭咯,小时候我们还端着碗,拉了就要给他们擦屎,不也没嫌他们。”

  兄弟仨回屋拿了帕子肥皂,去沟边擦洗了一下,回屋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出来,工匠和粗工已经开始吃饭了。

  他们中午单独吃炒麻糍,雪白的麻糍从水桶里捞出来,切成大小三厘米的方块,平铺锅底,小火慢煎,煎至两面微黄时淋上蛋液。

  用锅铲将蛋液均匀地摊在麻糍表面,煎至鸡蛋液凝固后翻面后再淋上蛋液,凝固后用锅铲把麻糍擀到一旁,

  将切好的肉丝下锅翻炒,然后放入虾仁、包心菜、豆干,和麻糍混合在一起,再来一勺酱油,一勺老酒三翻四炒,糯滋滋,柔滑顺口的炒麻糍就好了。

  “好香!”馋猫李小涛跑的最快,进屋看到桌上的麻糍伸手就抓,被拿着筷子过来的李大嫂,“啪”一下敲在手背上。

  “我看你是越来越没规矩了,想柴吃了是吧?”

  “这盘不是给我的么,我自己拿我自己的,你打我做啥?”

  “打得好!”李母提着一罐老酒出来,“干活的都没上桌,不打你打谁?”说着又敲了他一下,“还不赶紧去喊你阿爷他们来吃饭?”

  “哦!”李小涛揉揉手背,委屈巴巴喊吃饭去了。

  李长乐几人在前面的坝子,顶着大太阳翻晒鱼鲞,把最后几张网架翻完,满头大汗的回屋。

  “阿堂公,还是分下户单干好啊,以前都是过年了才想办法弄点糯米、晚米捣麻糍吃,现在想啥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麻糍是阿喜做了送来的。”李父端起一盘炒麻糍,放在李大肖面前,“他们的田地比我们多,我家现在也是过年的时候才捣年糕、麻糍。”

  李母笑道:“以前过年都舍不得放这么多麻糍还有肉丝,一盘里面全是包心菜,连油光都看不到。”

  李小涛抬头,“阿奶,这样炒的麻糍才好吃,以前的一点都不香。”

  李大哥吃了几口,“我觉得机器做的麻糍和年糕,都没有人工捣的好吃!”

  李长乐听后连连点头,“我还以为就我一个人吃出来了。”

  “喜欢吃,过年我们多捣一些泡水缸里,吃到明年入夏。”

  吃过饭,周若楠跟他回屋把存折和户口本给他,李长乐抱着她温存了一会儿,又瑟的冲她显摆捞到的那些东西。

  李大哥、李二哥还有陈永威,已经把电视机和录音机搬回家放着了,剩下的就是要卖的,跟李长乐家的,还有那台被水浸湿过的。

  周若楠没想到自己回娘家一趟回来,家里就多了两台家电,还有这么多布料。

  “阿乐,这些料子起码有三四十米,这种料子黑市也卖十二三块一米,我们留几米料子做两套,你把这些布料也找人卖掉算了。”

  “也行!”李长乐想想又道,“你算一下阿冬伯和伯娘穿多少料子?给他们一人扯一套的布料下来,晚上我给他送去。”

  “嗯!我还带了些糕点回来,你一起送过去。”

  李长乐高兴的搂着她亲了一口,“老婆,晚上早点让两个小家伙上床睡觉,今晚我们打地铺。”

  周若楠嗔怪的瞪了他一眼,“明天凌晨要去试船……”

  “明天凌晨要试船又咋样,我又不是七老八十……”李长乐拉起衣服,露出自己的八块腹肌,拉过她的手……

  “吱呀”一声,门忽然被人推开,两人闪电般的分开,周若楠的脸红得像熟透的大虾,连耳根子都红了。

  李长乐慌忙把衣服扯下去,“臭小子,进来怎么也不敲门?”

  “自己家为啥要敲门?”李小海理直气壮的看着两人,“阿爸、阿娘你们在做什么?”

  周若楠急中生智,拉拉李长乐裤子,“你阿爸不晓得在哪惹了虱子回来,阿娘帮他找找。”

  李长乐:“……”怎么是我,不是你?

  “啊~阿爸你真不爱干净。”李小海拿了陀螺往外走。

  李长乐刚要说话,李小海又转身冲周若楠说道:“阿娘给我钱,我去小卖部给阿爸买虱子药。”

  兄弟俩以前惹了虱子回来,周若楠就是去小卖部买的那种,样子像粉笔条一样的虱子药回来给他们灭虱,小家伙就记住了。

  “虱子药有毒,等会儿阿娘去买。”

  “哦!”李小海转身走了两步,又回头小大人似的嘱咐道,“那你别忘了,不然我们也要长虱子了。”

  “晓得了!”李长乐瞪了他一眼,“小毛头一个,天天操那么多心,小心不长个子。”

  “我长了的,阿奶也说我长高了。”小家伙开心的拉拉裤腿,“阿爸你看,新裤子又短了。”

  李长乐见原本在膝盖下面的短裤裤腿,这会儿刚好在膝盖髌骨上,“哟!真的长高了,以后多吃点虾皮。”

  “嗯!你记着买虱子药。”李小海又来了一句。

  “嗦!赶紧玩去。”

  感谢友友夜天打赏支持!谢谢!

第298章 看船

  李长乐四人分别骑着三轮和脚踏车出门,在信用社取了钱后,又去废品张家。

  “大张老板,生意上门喽!”

  “是你们啊,进来坐!”张老大看到李长乐兄弟几个来,满脸笑容的递上香烟,“阿乐,多谢你帮忙宣传。”

  自从李长乐把三轮车骑回去后,附近几个村收海鲜的几乎都来他这定三轮车,一天天忙都忙不过来。

  李长乐笑嘻嘻的接过香烟,“看你的样子,生意好的很哦!”

  “嗯!”张老大高兴又烦恼的说道,“前后定了七八辆三轮车出去,还有来定的,就是没材料给人做。”

  李长乐觉得还是这年头的人老实,“这样啊!我今天来打算再定一辆三轮车,两辆脚踏车,啥时候能拿到货?”

  “家里还藏了一辆车的料子,你要就先给你做。”

  “定车的价钱我也不跟你讲,只要你把料给我用好的就成。”

  “这个你放心,藏着的都是好料子。”

  李长乐订了一辆三轮,两辆二手脚踏车,几人又蹬着车去了下桥。

  想着以后的管控越来越严,买枪的时候就多买了些子弹,打算有空的时候,去鲤鱼山找钱阿聪进山打猎去。

  李大哥又买了一面缎面的五星红旗,新船的驾驶台顶部设有旗杆,用于悬挂国旗。

  一行人出来,先去买了木炭、又去渔具行买鱼钩、渔线,还买了几十张七八十米长,三指到四指半的三层沉底粘网备用。

  等天气冷下来,中层鱼会越来越少,要么洄游,要么沉到更暖和的海底,到那时用粘网捕捞更合适。

  粘网的成本不高,一条才七八块,但一张网最多就拉个三五次,网到大鱼一次就报销。

首节上一节208/2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