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第262节

  李大哥想到村里的情况,不由得有点着急,“那你吃过饭去问问冬伯。”

  “先问问阿爸,这块地基有没有人批下再说。”

  两人回屋,饭菜已经摆好了,这几天家里忙,老太太拿了口粮过来,在李家一起吃。

  陈阿奶笑道:“下午把虾仁剥好,明天把大缸里盐渍的黄鱼洗了晒出来,把这一批鲞头晒好,就没啥好忙的了。”

  李母接过去说道:“是啊,船都回港避风了,再等两天想忙也没得忙。”

  “都好好休息几天。”李长乐说着看了看晒黑了不少的周若楠,忽然想起两条石头鱼,“二哥,那两条石头鱼呢?”

  “坤叔要了,还给的一块五一斤。”李二哥高兴的说,“他说以后还弄到的话,也送去。”

  “卧槽,比黄鱼价钱还好,这几天不能出海就去礁石边钓石头鱼去。”

  “哥,上次我们抓到大青斑的那片礁石滩好钓。”

  李母笑道:“阿威,还有几天就初八,这几天不出海就别去海边钓鱼了,在家好好养养才是。”

  陈永威憨笑,“伯娘,阿蝉晓得我生的黑,不嫌弃的。”

  陈阿奶也跟着笑,眼角的皱纹亲密地挤到一起,“还是阿乐好,怎么晒都晒不黑。”

  李长乐一脸得意,“听他们说,石头鱼炖汤喝了对皮肤好,等我们钓了石头鱼回来,给你们炖美容汤喝!”

  李小青好奇的问:“三叔,啥叫美容汤?”

  “就是吃了对皮肤好,会变白的汤。”

  李父好笑的看着他,“吹牛不打草稿,渔村人从小到大喝的鱼汤还少啊?该黑的还不是照样黑!”

  李大嫂笑嘻嘻的说:“没错,连开荤都是用的鱼汤。”

  “你看人家阿威在找对象都不怕黑,我们这些老菜头更加不怕。”

  “就是,一块五一斤的石头鱼,还不如卖了买肉吃。”李母说着还横了李长乐一眼。

  “不吃算了,我还想炖了给你们保养一下,你们还不要。”

  不识货,等新房建好,各家单独开火了,再去抓了煮给我家阿楠吃。

  “三叔,喝了鱼汤真的能养白啊?好喝不好喝啊?”

  李长乐笑眯眯的点头,“好喝,等阿叔钓回来,炖给你们吃了就晓得了。”

  李小美和李小涛听说有好吃的,连忙说道:“三叔,我要喝!”

  李小洲不甘落后,“阿爸,我也要喝。”

  “好,等阿爸把石头鱼钓回来,就炖给你们喝!”

  李大哥见他说了半天,就是不说买地的事,“阿乐,你还是把地的事跟阿爸他们说说。”

  “哪块地啊?”

  “就是新房屋门口那块!”李长乐跟几人说了一下。

  大伙儿听后都觉得有点贵,又担心地基被人批走了,以后晒不开。

  几人商量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先去问问,村里要卖的话,就买下来,不卖的话,只有想别的办法。

  一家子吃过饭,李母几人将断掉大鳌和蟹脚的梭子蟹拿出来,刷洗干净腌制红膏呛蟹。

  几个孩子拿着叔伯家送来的甘蔗,坐在门口啃。

  李父对李长乐几人说道:“你们去睡两个钟头,起来帮着收墨鱼鲞装缸发花。”

  李大哥摇头,“我现在还不困,浸泡的黄鱼鳔也差不多了,先把鱼鳔剪出来晒好再说。”

  “也行!”李父几人一起朝空屋走去。

  李长乐靠在竹椅上懒懒的看着周若楠几人,将刷洗干净的白蟹,一层盐一层螃蟹码在陶缸里。

  腌制呛蟹用的是肥壮膏满的活蟹,一层海盐,一层蟹,蟹口朝上整齐地码在陶缸里。

  码好后将兑好的盐水倒进陶缸里没过白蟹,用蒸篾盖在上面,再压一块石头腌制。

  当蟹壳偏前部位出现两个近似眼睛的圆点时,呛蟹就腌制好了。

  腌好的呛蟹红膏满盖,肉色晶莹,取出后沥干水分,切成小块,蘸姜醋汁食用,味道十分鲜美。

  呛蟹虽是腌制过的,但还是生的,肠胃不好的吃了容易拉肚子,最好少食。

  周若楠码好一层白蟹,扭头看了他一眼,“你靠那做什么?把小海小涛叫回来,带他们回屋睡一会儿,省得上课打瞌睡!”

  “哦!”李长乐刚起身,张得金就拿着单子来了,“阿乐,你抽空去钱家一趟,看看他们那儿有没有碗口粗的小松木,买一些回来搭晒架。松木不怕水,日晒雨淋也不怕。”

  “有,我上次在山里,见他们锯了当柴烧。”

  李长乐想到后世都是用铁架,焊接成人字架晾晒鲞头,“姐夫,你跟木匠师傅说一下,做晒架的时候,做成人字形的,这样抗风性能更好。”

  “好,我跟他们说一声。”

  李长乐想到屋门前那块地,现在又要买木料,顿时坐不住了,对腌制周若楠说道:“我去阿冬伯家一趟。”

  周若楠心疼的看着他,“你不去睡一会儿啊?”

  李长乐心里一暖,“我去问好了,再回来睡。”

第367章 老子扔的就是你

  李长乐蹬着脚踏车出去,见几个孩子顶着太阳在坝子里跳绳,一个二个的脸蛋晒得通红,也不觉得热。

  摇摇头,蹬车去了陈会计家,见他靠在摇椅上听戏,觉得还是这老爷子会享受,敲敲门说道:“老头,买烟!”

  “臭小子!”陈会计睁眼笑道,“你这家伙,大中午来找我做啥?”

  “买烟啊!”

  “少来!”陈会计睨了他一眼,“快说,别耽搁老子听戏。”

  “嘿嘿!”李长乐笑着进屋,冲他竖起拇指,“你老就是袁天罡再世!”

  “少拍马屁!”陈会计虚点他几下,“老实说,是不是想找我买码头的屋子?”

  李长乐听后立马想到码头那三间仓房,他记得上辈子是陈东家买走了的,回来后以为陈东家已经买走了,没想到还没卖。

  忙拉了凳子坐他旁边,“冬伯,是不是大队那几间仓房要卖?”

  “你小子到底在哪听来的消息?我们这边刚开完会,你就来了。”

  “你自己说的码头的屋子,我就是再笨也晓得除了大队那几间仓房,就没别的屋子卖了呀!”

  “那你来找我做啥?”

  “我想问你,我家前面那排宅基地,批出去了没?”

  “还没人批!”陈会计睨了他一眼,“咋了,你想买下来做晒场啊?”

  李长乐笑得一脸谄媚,“我就说你老会算嘛!你还说我拍马屁!”

  “你家在那晒了那么多鲞头,还用得着算啊!”陈会计顿了一下,“才卖了一块地给你,现在又要买,你小子不会是捞到金银财宝了吧?”

  “真捞到金银财宝我就不干了,没事去镇上看看电影、打打台球,做个安乐王多逍遥自在。”

  “你小子干得出这样的事。”

  “没金银财宝,大货倒是捕捞到几条。”李长乐说着凑上前,小声道,“上一洋捕到两条毛鱼,还有一条月亮鱼,卖了点钱。”

  “难怪昨天在码头听李记和陈龅牙说你日进斗金,我还以为他们瞎吹的呢!”

  “可能是海龙爷晓得你们要卖仓房,晓得我还欠着一屁股债,大手一挥就赏了几条大货给我。”

  “这事谁说的清楚。”陈会计想到渔村有传说,捕捞到月亮鱼的都是有大运气的,李家二房看样子真要起来了。

  “叔,要不就把仓房和地皮都卖给我呗!”

  “我倒是想卖给你,就怕村里人,在背后编排造谣说我吃了你家的回扣!”

  “村里谁不晓得你老的为人,身正不怕影子斜,那些红眼病要说啥,你还不给他说啊!”李长乐说道,“就算不卖给我,卖给别人,要说的还不是要说。”

  “你买仓房打算开海鲜行啊?”

  “不开海鲜行。”李长乐想了一下,老实说道,“我想买下来,等以后攒了钱建一个冻库,仓库的位置建冻库最好不过。”

  陈会计沉吟片刻后,说道:“好,这事我有数了,等村委开会决定下来,我再通知你。”

  “叔,我新房外面那几块地基呢?”

  “你要几间一起买,我得找他们开会商量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再跟你说。”

  李长乐也晓得这事,他不可能不跟村委通气,“好!麻烦你了。”

  陈会计摆摆手,“听说你在镇上买了间铺子,价钱还蛮贵的,你就不担心亏本啊?”

  李长乐晓得是陈东父子跟他说的,暗骂MMP,“我本来是想租铺子,坤叔说往后走,铺子只会越来越值钱……

  我觉得他们干大事的人,比我们看得长远,就跟我阿姐凑钱买下来了。”

  “有道理,老大也说,往后走做买卖的人会越来越多,以后有什么小道消息,跟我说一声,我也去买一间。”

  李长乐想到综合市场的事,点头道:“好,只要有消息我就跟你说。”

  “听说你这次收了不少大黄鱼晒鲞头,你就不担心货压在手里销不出去?”

  “叔,你信我呢,就让阿萍多收一些大黄鱼晒鲞头,鱼胶也留下,我那些货到现在一斤都没卖,留着明年涨价了再卖。”

  他记得明年水产品购销价格就会全面放开,价格随行就市,淡水鱼价钱上涨的不多,海水鱼上升幅度较大,其中黄鱼几兄弟的涨幅最大。

  他记得当时帮船的船老大说过,弯弯那边的渔船在海上高价收购大黄鱼,导致这边的黄鱼价钱飞涨,黄鱼四两以上的涨到三块多一斤,一斤以上的根本没货。

  “叔信你,等风停了,我就让阿萍多收一些。”

  陈会计觉得这事他肯定是从阿坤管事那听来的,大老板消息灵通,他们普通人不晓得的,人家早就晓得了。

  “你跟阿清说一声,鲞头的品质相当重要,晒和存放都要按照老规矩来,不然卖不上价。”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晒干货的事,李长乐从陈会计家出来,推着车刚走到石桥中间,就听到长塘边传来妇人的咒骂声。

  “高炮鬼,才挣了两个路头钱就了不起啊!有本事就把两个小鬼头接家里养着啊!狗爪子那么长,伸到别人家管闲事,小心哪天被人剁了。”

  “卧槽,这话听着咋这么刺耳,分明是在指桑骂槐,骂的还是老子。”

  李长乐嘀咕了一句,回头朝长塘下面的石阶看去,这才看到项大老婆在那洗网纲。

  扭头看了一圈,停好脚踏车,抱起一块瓷盆大小的石头,“噗通”一声砸在石阶前面,水花溅起老高。

  “啊~哪个短命鬼,眼瞎了眼眶子也不在啦?”

  项大老婆吓得一个趔趄,一屁股坐在石阶上,抹了一把脸上的水,抬头见是李长乐,老鼠眼一瞪,“明明看到我在这里洗网纲,你还往下扔石头,你眼瞎啊?”

  “臭八婆,老子扔的就是你!”李长乐指着她,“心眼比墨鱼墨还黑的臭娘们,老子就是管你家闲事了,有本事就指名道姓的骂,指桑骂槐算啥本事!”

  项大老婆愣住了,在她的常识里面,一般人听到这种话,就算不高兴也只是当没听到罢了,这二溜子怎么就当面骂开了?

  住在长塘附近的村民闻声走了出来,走到长塘边看到项大老婆都撇嘴摇头,交头接耳的小声议论起来。

  项大老婆看到周围鄙夷的目光,脸涨得通红,刚想回嘴,李长乐又指着她骂了起来。

  “死八婆,刚才不是骂的挺起劲的么?老子现在给你机会骂,怎么不骂了?踏马的,连小孩子口粮都要克扣,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缺德的。

  老子跟你说,小鱼兄弟俩的闲事老子管定了,以后再敢克扣他们口粮,在他家外面阴阳怪气的指桑骂槐,老子就去派出所、公安局,举报你两公婆虐待小孩。

首节上一节262/2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