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豪办喜酒的鲜货,别的都足足有余,还差二十多条大黄鱼。”
“还有两天呢!用不完都是。”
李二哥和陈永威将竹筐朝货舱口推,李长乐和王新城将螃蟹、海鳗装活舱里,王杰收拾剩下的竹筐,将甲板上的垃圾清扫后倒进海里。
几人刚把鱼获送进货舱码好,喇叭里就传来李大哥喊起网的声音。
李二哥看了一下时间,“乖乖,这一网才拉了一小时四十多分!”
“二哥,现在已是两点多了,让大哥找个地方停靠下来,咱们把这一网分拣完,都去睡一会儿。”
李二哥犹豫了一下,“好,你去跟他说一声。”
李长乐去了驾驶室,“哥,你把船开到海龟岛停靠好,就赶紧去睡觉。”
“没事,在家歇了好几天,趁现在鱼情好……”
“哥,钞票是挣不完的,只要身体好,多的是好机会。”
“好吧!”李大哥发动渔船朝海龟岛方向驶去。
李长乐出去,网袋已经被拉上了甲板,看到鼓的像气球一样的网袋,几人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这网捕捞的时间最短,捕捞起来的鱼获重量,跟遇到鱼群时捕捞起来的差不多,现在就看这一网的鱼获到底价值多少?
网袋被解开后,最先涌出来的全是黄鸡鱼、石斑鱼,里面还夹杂着不少黑乎乎的,身体像鞋底似的,嘴歪眼斜的家伙。
“杀甲,怎么这么多牙鳎鱼?”
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牙鳎鱼,陈永威几人都有些吃惊。
“这个好,多多益善!”李长乐说着又冲李二哥挥手,“哥,网袋里的先别倒出来,赶紧把活鱼抓桶里放气!”
“好嘞!”李二哥关掉机器,跑过来提起水桶忙了起来。
陈永威抓住一条十多斤重的红石斑,拿起放气针利落扎了下去,王新城和王杰把挑出来的活鱼,分别递给三人。
红石斑三条,最大的十五六斤,最小的也有五六斤,还有十来条点带石斑、云纹石斑,其他全是黄鸡鱼,估计有一千多斤。
看样子刚才遇到的鱼群全都下潜了,幸好拖网放的及时,又捞了一批起来。
活鱼放气装活舱,死了的放血装竹筐里。
几人像陀螺似的忙了二十多分钟,总算将先放出来的鱼获分拣入舱。
李二哥再次启动机器,剩下的大半袋鱼获,像潮水似的涌到了甲板上。
这半袋鱼获有点杂,以前看到这样的,大伙儿都心烦的皱眉,可这次全都咧嘴笑得一脸灿烂。
主要是好货大货真的有点多,以往常见的虾蟹、鳗鱼、带鱼这些就不说了。
二三十斤重的红甘鱼李长乐就看到三条,军曹鱼,鲷鱼、鲽鱼、鲆鱼也有不少,还有李长乐最喜欢的大黄鱼、小黄鱼。
“阿乐,我们先把螃蟹绑起来,阿城你和阿杰把大货翻出来放一旁我们放血。”
“哦哦!”几人快速行动起来。
李长乐分开两只干架的青蟹,“最讨厌的就是这些家伙了,都被捞上来了还在掐!”
“海鳗也讨厌,到处窜还要咬人,被它叼住就不松口。”
王新城抓起一条颜色血红的大鱼,“叔,这也是红斑鱼么?”
李二哥回头看了一眼,“不是!这种鱼叫长尾鲷,价钱还不错。”
陈永威笑道:“看着跟红眼鸡鱼差不多!”
“红眼鸡小,这种鱼大的能长到七八十公分。”李二哥说罢,将放完血的红甘鱼装竹筐里面。
王新城把鱼放他脚边,又抱了一条大红甘鱼给他放血,“还是这种的好,跟抱小猪仔差不多。”
“这种的捕鱼佬都喜欢,巴不得每网上来都是这种大货好货。”
王杰抱起一条比瓷盆还宽,将近一米长的牙鳎鱼,用手肘拐了一旁抓鱼的王新城,“阿城,你看!”
“我的乖乖,这么大的牙鳎鱼!”王新城接过兴奋的喊李长乐几人看,“叔,你们看,这条牙鳎鱼起码有二十多斤。”
“我这条也不错!”陈永威也抱起一条大的,看了几眼后,奇怪的问,“二哥,不是说左鲆右鲽么,压鳎鱼的嘴怎么是朝右边偏的?”
李二哥笑道:“嘴和眼珠子朝左偏的为鲆,朝右偏的为鲽,它嘴为啥朝右偏,你得问它阿娘了。”
“得找隔壁老王问问!”李长乐补了一句,大伙儿听后都笑了起来。
牙鳎鱼学名牙鲆,也叫牙片鱼,鸦片鱼,偏口鱼、牙鳎、左口鱼。
牙鲆鱼大的能长到两尺多长,肉质细嫩鲜美,渔村人喜欢用来红烧或是清蒸,体型较大的牙鲆鱼,也可做生鱼片,肉质柔软鲜甜。
这些牙鳎鱼小的一两斤,大的目测有二十来斤,出海这么久,还是第一次捕捞到这么大的牙鳎鱼。
上次那条七斤多的,都是两块五一斤卖的,这一批的价钱起码翻番,想想心里就美的慌。
李大哥把船停靠好后,没听李长乐的去船舱睡觉,而是戴上了手套跟大伙儿一起分拣鱼获。
看到这么多大货,也激动的不行,六个人一直忙到将近四点,才把所有的鱼获分拣出来,开始装舱。
牙鳎鱼七八斤到二十来斤的一共有十一条,小的牙鳎鱼和鳎鱼皮、鲽鱼一共有十一筐。
军曹鱼有九筐,死了的黄鸡鱼两筐,一筐半石斑鱼,十来斤重的红甘鱼一筐,二十斤以上的三条。
小黄鱼两筐,大黄鱼有一筐多,三十条一斤一二两的已经全部凑齐,李长乐还多准备了两条,单独装了个竹筐。
然后就是常见的马鲛、带鱼和虾蟹,他估计了一下,这一网捕获了将近四千斤鱼获。
把最后一筐装进货舱,李长乐和陈永威将李二哥和李大哥拉上甲板,把货舱盖好后,几人一屁股坐在了甲板上。
“累死我了!”李二哥拍了李长乐一下,“阿乐,有什么吃的么?得吃点东西才睡得着。”
“有,我给你们拿红糖馒头。”李长乐有气无力的起身,看了看又忙着冲洗甲板的陈永威三个,叹道,“还是小后生精神头好。”
天气热,钢精锅里的红糖馒头还是软乎的,李长乐想想烧了些开水,做了一盆紫菜汤,把陈阿奶做的豆腐乳夹了几块,端着朝甲板走。
甲板已经冲洗干净,几人坐在油布袋上,靠着船舷昏昏欲睡。
除了渔船灯光照射的海面,附近的洋面漆黑一片,连一只作业的船只都看不到。
“大哥,陈老大出海了么?”
“应该没有,以前刚出码头他就呼叫我们,昨晚出了码头我就把对讲机打开了,一直都没动静。”
“吃饭了,红糖馒头、紫菜汤!”
王新城和王杰忙站起来接住了他端着的锅和饭篓,大伙儿围坐在一起,喝着热乎乎的紫菜汤,就着咸香的腐乳,一锅馒头被吃了精光。
陈永威打了个饱嗝,对李长乐几人说道:“哥,你们去睡觉,我留下值守。”
“我跟…阿威叔…一起!”
“好!阿杰跟阿威一起值守,三个小时后喊我和二哥、阿城起来,大哥继续休息。”
第383章 网到一头海兽
李长乐几人将防水裤和雨靴脱下放在甲板上,连脚脸都没洗,回到船舱躺在床上,没过多久,船舱里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打鼾声。
感觉刚睡着,就被陈永威给推醒了,“哥,七点半了,干潮了。”
“哦!”李长乐揉了揉眼,扭头见李二哥和王新城已经下床往外走了,闭着眼眯了几秒钟,才翻身下床。
“大哥,你起来做什么?”
“睡了三个小时了,也差不多了。”李大哥穿好鞋,“把延绳钓放好,潮水差不多就涨起来了,去拖两网回来收钓刚合适。”
“好!”李长乐去厨房洗漱完出去,陈永威和李二哥几人,已经把饵料和放延绳钓的竹筐搬到甲板上。
“阴了十来天,总算看到太阳了。”
“再不出来,人都快发霉了。”李大哥看了一下风向,发动渔船转舵朝西面驶去。
这段时间他们也摸索出一些规律,早上放钓得去深一点的水域,下午则在浅一点的水域,顺风偏流钓到的鱼获更多。
李长乐接手后,王新城提着满满一篓包子馒头,还有几只断了大鳌的螃蟹去厨房煮海鲜粥。
陈阿奶用豆酱、虾皮、还有香葱头、肉碎给他们炒了满满一罐子肉酱,喝粥下包子馒头最好不过。
王新城觉得在船上比在家过节吃的还好,他们巴不得每天都出海,日子过得又快又刺激。
李大哥把船开到西面,李长乐几人由西向东北方向开始放钓,一组绳钓下好后,用绑着红色旗帜的浮标旗标明放钓位置。
这次又带了十组绳钓,五百个钩子,加上以前的一共有一千个钩子,要是还和以前一样,平均六七成的中鱼率,也有上千斤鱼获。
李大哥操控着渔船缓缓朝东偏北方向行驶,这时对讲机里面传来了陈阿毛的呼叫声。
“阿乐老大,你们出海了么?”
“陈老大,你现在到哪里了?我们昨晚涨潮出海的,眼下还在海龟岛放延绳钓。”
“我刚驶过大竹山,鱼情好吗?”
“鱼情不错,一连拉了两网都爆网了。”
“太好了,我们在海龟岛碰面。”
“好嘞!”李大哥关掉对讲机,看到李长乐在冲他挥手,“绳钓全都放好啦?”
“好了!”李长乐点了点头,冲他打手势,让他下来吃饭。
李大哥从驾驶室出来,王新城和王杰就端着早饭走了出来。
李长乐嗅到米粥的鲜香味,肚子咕噜噜叫了起来。
昨晚吃的那些馒头,经过三个多小时,和今早下钓的两个钟头,早就消化一空。
拿起一个皮薄馅大的大肉包子,啊呜就是一大口,吃两口咸香的肉酱,再来几口热乎乎的海鲜粥,有钱挣,有好吃的,这日子真的安逸极了。
美中不足的就是断断续续的休息,真的很影响睡眠质量,总觉得没睡够似的。
满满一锅海鲜粥,十几个大肉包子,一盆肉酱被六人炫了个精光,一个个腆着肚子,满足的一动不想动。
“来,整一支神仙烟!”
李长乐摸出香烟给几人发了一支,王新城和王杰连忙摆手,起身收拾了碗筷回厨房收拾去了。
李二哥叼着香烟站了起来,“大哥,你去睡一会儿,我来开船。”
李大哥从昨天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睡了三个钟头,现在也觉得没什么精神,“好,把拖网放下去,我就去睡。”
李二哥点点头看向李长乐,“阿乐,朝哪边走?”
“继续朝东偏北方向行驶。”
“好嘞!”李二哥去驾驶室发动渔船,缓缓朝前,李长乐几人将拖网放下海,继续回去睡大觉。
两个小时后,喇叭里响起了李二哥的喊声,几人翻身下床出来,快速各就各位。
站在甲板上,这才发现渔船四周游弋着两大一小三头白海豚,王新城和王杰都一脸好奇的,朝那些嘤嘤叫着的海豚张望。
“阿威叔,那是什么海兽?”
陈永威扭头看了一眼,“海豚,你别看它们是海兽,机灵的很呢!还会抓河豚当皮球玩。”
王新城和王杰一脸新奇的扭头,看着在海里绕着渔船游弋的海豚,“它们围着我们的船,是不是也想阿乐叔,喂它们吃鱼啊?”
“鱼还没拉上来呢!拉上来了就喂它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