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母李父见他买了那么多,想说他两句的,又担心才好了一些的儿子起逆反心。
“你两个嫂子拿了那么多鸡蛋、鸭蛋,营养好的很,挣钱不容易,你别乱花了,回去就把剩的钱给阿楠放着。”
“晓得的!那你们记着煮了吃!”李长乐拎着姜糖出了医院,走到马路边,拦了辆小巴车一路走走停停到了白沙头,在村口下了,兴冲冲的往回走。
坑坑洼洼的石子土路两边的水田里种的是晚稻,再过一二十年,这些稻田全都变成了一栋栋楼房和小洋楼。
村口,有几栋在这年头已算是高大气派的两三层砖瓦楼,再往后走,一排排错落有序的石头房一直通到岩头山山脚。
白沙头村地处海边,因为石头可以抵挡海上的潮气和台风。
在旧时几乎家家都是用石头修建房屋,屋顶的瓦片也用碎石片压着,防止台风来临时,狂风暴雨把屋顶掀飞。
另外,以前沿海一带,经常遇到海盗和倭寇,用石头建造的房屋,可以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
李家有四间石头房,他们三个结婚后,又在旁边搭建一间屋子做饭。
六月天,弄巷里比较凉快一些,不少妇人就聚在弄巷织补渔网,不时还挤眉弄眼的交头接耳一番。
看到他走来,几个妇人立马凑到一起交头接耳起来,说话时还不时扭头瞥自己一眼。
李长乐明白,她们在讲他淘到大货的事。
没办法,村子就那么点大,加上村情六处的威力,谁家要是丢了一只鸡,不到半天就能传遍全村,更不用说像他这样的二流子,淘海卖了几百大洋的稀奇事了。
李长乐懒得跟她们多话,拐进一条没人的弄巷,大步朝岩头山山脚的家走去。
远远就看到自家屋旁的弄巷里,跟他一模一样满头自来卷的小儿子李小洲,夹着笤帚当马骑。
大儿子李小海,乖巧的坐在凳子上帮她阿娘绕梭线。
周若楠左手拿着尺板,右手拿着梭子织网,见她利落的样子,想起她刚下乡时不会织网,还是嫁进来后,才跟着阿娘学会织补各种渔网的。
“阿爸,你回来啦!”李小洲见他回来,扔下笤帚朝他跑来。
第8章 冷淡的母子
李小海看了他一眼,依旧埋头绕着梭线,阿楠更是连看都没看他一眼。
大儿子懂事的早,在外面听多了他的闲话,对他有意见,一丁点大就对他爱理不理的。
阿楠在的时候还好,她走后,两个孩子都怨他把家里的重担压在他阿娘身上,害她早早的就得了重病没了。
从那后看到他跟外人没啥两样,就没拿他当老子……
李小洲跑到他跟前,一把抱住他双腿,望着他奶声奶气的说道:“阿爸,他们说你淘到大鱼鱼了啊?”
“对,阿爸淘到大鱼鱼了。”李长乐见大儿子和阿楠听到后,都抬头看了自己一眼,笑着单手抱起缩小版的小家伙,觉得还是这么大的小儿子贴心。
不知那边对他各种不满的兄弟俩,这会儿有没有赶回家,有没有哭?
他抱着李小洲走到李小海面前,放下他,把姜糖放在大儿子面前,“姜糖,留一包和弟弟分着吃,那两包分给哥哥姐姐吃。”
李小海看了看放在腿上的糖包,抿抿嘴,还没应声,李小洲就“哇”的一声上前拎起糖包,“哥哥、哥哥,好多糖哦!我要吃!”
周若楠抬头瞥了李长乐一眼,对大儿子说道:“小海,拿回去放着,姜糖吃多了上火,跟弟弟一天吃两块。”
“记住了。”李小海拎起糖包带着李小洲往回走,李小洲牵着他的手,“哥哥,阿娘说只能吃两块,我要两块一起吃好不好啊?”
“不行,上午一块,下午一块……”
李长乐提着网兜走到周若楠跟前,见她在织的是一种叫蟹网的机织渔网,人工只需把经过窑烧的泥坠固定在渔网上。
他看着神色淡淡的老婆,心里涩涩的,深吸一口气,腆着脸蹲在她面前,“阿楠,我带了青占和皮皮虾回来。”
说着又苦着脸揉揉肚皮,“好阿楠,能做点吃的么?我早上就吃了两张麦饼就去淘海,又背着几十斤重的海货去码头,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
周若楠抬头,“你真淘到了大米鱼和大花龙?”
李长乐没回答,伸手将她手里的梭子和尺板取下来,“回家,我一五一十的告诉你!”
周若楠看了看网兜里的鱼虾,担心天气大,放久了就不新鲜了,便起身跟着他一起往回走。
分家时,他们抓阄抓到的就是靠着弄巷边这间,门口有一个七八米长,四米多宽的小院坝。
屋子的进深大概九米的样子,分家前就隔成了前后两间,屋后还搭了间茅草房做厨房。
周若楠学校没放假的时候,他们就跟父母一起吃,放假了父母就在这边一起吃。
两人拐进院子就看到小洲蹲在那看小海抽陀螺,见两人回来,丢下哥哥跑到他跟前。
“阿爸,姜糖好甜,以后你抓到大鱼,还给我买。”
“好!”李长乐捏了他鼻子一下,“院子里太热,去弄巷里玩。”
“好!”李小洲甜甜的应了一声,就去拉李小海,“哥哥,去弄巷玩。”
“天天就你嗦!”李小海说了他一句,还是拿着陀螺一起过去了。
周若楠进屋拿了口瓷盆出来放在地上,冲他淡声道:“把鱼和皮皮虾倒出来,我拿去洗。”
“阿楠!”李长乐伸手拉住了她的手,掏出剩下的钱放在她手里。
“阿爸住院花了三百块,你跟阿娘给我的钱,还差一百五……我淘海货卖了268……这是剩下的68,你拿去放好。”
“你怎么了?”周若楠诧异的看着手里的钱,不明白往日手里有十块就要花出十一块的男人,怎么一下就转性了?
难道是公爹受伤的事,刺激了他?
李长乐脑子一转,“今天送阿爸去医院的时候,他在路上晕过去了……我不想以后,连给家里人治病的钱,我都拿不出来。”
也不想你用命来养这个家,不愿让小海心怀怨愤的过一辈子。
最后一句他在心里对自己说道。
周若楠抬头深深看了他一眼,拿着钱去了隔出来的房间,呆呆的看着手里的钱,没想到李长乐还有交钱给自己的时候。
李小海进来,看着她手里的钱,像做贼一样压低声音问:“阿娘,是他给你的钱啊?”
周若楠“嗯”了一声,想到他刚才的用词,又瞪了他一眼,“那是你阿爸,不许他啊他的!”
李小海哼一声,“他都不帮你做事,就晓得天天出去鬼混。”潜意思李长乐不配当阿爸。
“老大,他是你阿爸。”周若楠看着他,柔声道,“他刚才跟我说,已经晓得以前做的不对,我们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好吗?”
李小海不放心看着她,“他要是又骗你,怎么办?”
“阿娘觉得他这次和以前不一样了。”周若楠心疼的看着儿子,气李长乐不务正业,让这么大点的孩子跟着操心。
李小海犹豫了一下才点头,“那我们就给他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
周若楠揉了他脑袋一下,“乖儿子!”
“我带弟弟去。”得到表扬的李小海欢喜的出去了。
“别去长塘边玩。”周若楠追到门口叮嘱了一句,见他点头应下了,才转身回去把钱放在抽屉里锁好,准备去清理那些鱼。
出去见李长乐不在,鱼和皮皮虾还在瓷盆里,便去厨房拿了洗米箩,出来就看到李大嫂走到自家门口。
“阿楠!”李大嫂掏出卖鳗鱼和马鲛鱼的钱递给她,“阿乐那些鱼卖了三块钱,你拿好。”
“麻烦大嫂了。”周若楠接过钱放口袋里,拿起桌上的糖递了过去,“阿乐买回来的,还有几条青占鱼,我给你拿一条”
“不用,我一个人也懒得做。”李大嫂接过姜糖,凑上前小声问,“阿乐抓到大米鱼和大花龙的事你晓得了吗?”
“他回来就告诉我了!”
“让他把钱交给你管着,不然他又拿去乱花掉。”
“他到家就把钱给我了,说给了几十给阿爸做零用。“
“那你得看紧点,别让他再跟王麻子、阿荣混。”李大嫂有点不信李长乐,想着去医院的时候问问公婆。
周若楠苦笑了一下,没有应声,李大嫂同情的看了她一眼,把背篓放在门口,就回了东头第二间屋。
周若楠端着瓷盆出来,去弄巷看了看孩子,见兄弟俩还在那玩,这才朝小溪边走。
第9章 操心的儿子
周家屋旁边就有一口大水井,过去十几米远还有一条小溪,山脚这两排的人家都在那挑水、洗衣服。
到那见李长乐赤脚坐在沟边抽烟,筒靴、网兜和抄网放在一旁。
周若楠下了两个台阶,“大嫂拿了三块钱给我,说是帮忙卖鱼的钱。”
“你拿着就是。”李长乐想起自己放在油布袋下面的东西,“阿楠,背篓里还有条裤头,你记得拿出来洗了。”
说着又凑上前,小声说道,“吃过饭我带你去我抓海鱼的地方,里面有不少牡蛎,大的比我脚板还大,悄悄的,别让人晓得了。”
周若楠看了他的脚一眼,“哪里有这么大的牡蛎?有也早被人撬完了。”
“你老公出了名的海运好,每次淘海只要有我出马,百分百大货!”
“……每次出马都是大货,这么些年咋没见你去淘海呢?”
这年头不说赶海,而是“淘海”或是“讨海”,意思是向大海讨生活。
“这……”李长乐讪笑,“老婆,以前我不是不懂事嘛,以后你看我表现。”
周若楠看着这样的李长乐,觉得他要是真的能改的话,不求他淘到多值钱的海货,只要别再像以前,天天游手好闲的瞎晃,让人瞧不起就行。
李长乐见她不应声,忙拉住她的手,“老婆,你的学生做错事,你都会给他一个机会,我是你老公,我们是一家人,也给我个改正错误的机会!”
周若楠抽出手,“小海一天天大了,希望你别让他失望!”
李长乐眼前闪过大儿子冷淡的样子,“这次一定不会了。”
周若楠点了点头,埋头清洗皮皮虾。
李长乐咧嘴笑得一脸巴结,“阿楠,我帮你杀鱼。”
周若楠把菜刀给他,淡声道:“别把苦胆弄破了。”
“放心,闭着眼睛杀都不会弄破。”
周若楠没应声,脸上的神色分明就不信。
李长乐这才想起自己以前在家,连菜刀都没摸过,“我在家不杀鱼,跟阿威在外面烤鱼吃,都是我杀的,不信看你老公露两手给你看看。”
周若楠依旧不理会他,自顾自洗皮皮虾。
李长乐把鱼杀完,放瓷盆里,一脸得意的看着她,“没吹牛吧!”
从小海边长大的哪个不会杀鱼?
周若楠腹诽了一句,把鱼内脏拢在一起,“我去做饭,你去看看小海和弟弟还在巷子里玩么?我担心他带弟弟去长塘边找鱼。”
“找鱼?找什么鱼?”李长乐发现自己对两个孩子小时候的事,还真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他昨天在长塘边玩,看到一条鲈鱼浮在塘岸边,还没等他跑回来喊我,就被老歪家阿爸捞走了,我担心他又去那儿。”
“好,我去看看。”李长乐提着抄网和网兜回家挂在晾衣杆上,探头看了看弄巷,见兄弟俩和后排的孩子在那抽陀螺玩。
午饭时间,弄巷里一个织网的妇人都没有,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在往外冒烟。
“吃过饭谁要跟我们一起去淘海啊?”
“我要!”李小洲立马丢下哥哥朝他跑来,“阿爸,我要去!”
“好,吃过饭阿爸就带你去。”李长乐牵着她,看向李小海,“听说你昨天在长塘边看到鲈鱼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