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570节

  关键设备太老,尺寸不稳。

  公差难保稳定。

  图纸上要是标0.05的公差,它干出来能差0.2。

  陈露阳遗憾的看了看几个老师傅。

  但凡他们的机器争点气,他都不用往后看了。

  两人出了门,骑车沿着厂区小路往东走,没几百米,就看到一处红砖厂房,

  下一家是路东的一处砖房。

  管事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陈露阳走进铁皮门时,一股机油味混着邓丽君的《甜蜜蜜》扑面而来。

  中年人正蹲在机床边,用煤油擦洗一把千分尺。

  “师傅,这个能做吗?“陈露阳从包里掏出一卷图纸,递了过去。

  中年人手在裤腿上随意蹭了两下,接过图纸,食指下意识顺着尺寸线滑了一圈。

  看到φ6.5±0.5那行,他的眼皮微微跳了下,但没吱声,片刻之后笑着抬起头:

  “三百件起做,一件八毛。“

  陈露阳没接话,只是视线一转,目光扫向车间角落那台C616车床。、

  车床上齿轮箱盖板有一排不规则的刻痕,看得出来是自己手工改过的。

  “您这机床改过进给箱?”陈露阳随口问。

  中年人眉毛一挑:“小伙子眼挺毒啊。”

  “以前跟着别人看过。”陈露阳笑道:“您这机器确实不错。”

  中年人站起来,语气不无得意:“就这片儿,我这设备是最整的。你要是真想打件,选我肯定没错。”

  “挺好挺好~”

  陈露阳笑着将图纸拿回来:“我们再走走。”

  等出了小工厂,

  陆局感慨道:“机器挺好,师傅手也不错,可惜了……”

  陈露阳也感慨:“可惜了人品不行。”

  那张图纸是陈露阳特意带出门试人的。

  行家看图纸会先找配合尺寸。

  喷嘴管要与阀体过盈配合,正常公差不可能超±0.1。

  而图纸上面φ6.5±0.5的标注意味着允许6.0-7.0mm的加工范围,而实际装配要求±0.03(6.47-6.53mm)。

  一旦真的照着这个图纸做了,基本就得当废品扔了。

  一个能改进给箱的师傅、能做千分位加工的人,不可能看不出问题。

  但这人看出来了,却没提一句,直接报价。

  这事儿,不是水平问题,是人品问题。

  “陆叔,前面有个面馆,咱俩去吃点饭吧。”

  眼见一上午溜五六家,就跟谈对象似的,一个也没谈成。

  陈露阳决定先填饱肚子,然后再接着找厂子做工。

  “行,走吧~”陆局乐呵呵的答应。

  陈露阳本就大方,尤其在吃的上面更不会苛待自己。

  进了面馆,

  他给自己和陆局一人要了一大碗羊杂面,还要了几个小菜。

  两人吃得热气腾腾。

  等到最后一口汤喝干净,陈露阳刚想起身结账,胳膊就被陆局一把按住。

  “哎,小陈主任,您坐着。”

  陆局乐呵呵道:“今儿这顿我来!我带伙食费出来了。”

  陈露阳翻了个白眼:“少来!”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那点伙食费是啥钱!今天别跟我抢,你们跟我出来辛辛苦苦的,我还能让你们拿钱?”

  陆局一本正经::“小陈主任,你可真误会了。这钱真的是伙食费。”

  陈露阳眼睛一亮:“厂里的钱到账了?”

  陆局笑眯眯点了点头:“到了。”

  陈露阳一下坐直了:“快说说!厂里给了多少钱?”

  上次他给王轻舟打电话要钱,老厂长虽然答应得利落,但是却没告诉他给批多少。

  害得陈露阳每天都惦记。

  瞧着陈露阳急迫的模样,陆局蔫坏的来了句:

  “你猜~”

  “5万??”

  “不对,再猜。”

  “往多了猜还是往少了猜?”

  “往多了猜!”

  “那10万?”

  “再猜!”

  陈露阳眼睛都瞪大了:“那100万??”

  陆局一口热面条汤差点喷出来。

  “刚刚还10万呢,怎么一下就跳到100万了?”

  陈露阳有些失落:“原来不是100万啊……那给多些啊?”

  陆局无语的看着陈露阳,伸出了两根手指。

  “20万?!”陈露阳声音都压低了,眼睛却闪闪发亮。

  陆局点点头。

  陈露阳的手颤抖了……

  还得是王厂长啊,这一出手就是20万!

  有这20万,别说做小零件了,就算想搞新设备都够周转一部分了!

  他猛地坐正了:“那这顿饭我更不能让你出了!”

  陆局一愣:“为啥?”

  陈露阳坚持道:“好钢得用到刀刃上,这顿饭我来!”

  陆局不理解:“这厂里都批经费了,咱们就花经费呗,花自己钱干啥啊?”

  陈露阳严肃的摇了摇头:“厂里现在造汽车、造玩具、造飞机都要钱,能给咱们拨20万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得省着点花。”

  陆局看着陈露阳的目光,逐渐从惊诧到疑惑到欣慰到赞赏。

  “好!这顿饭我就吃小陈主任的。”

  “嗯呢!”

  陈露阳高高兴兴的掏了饭钱。

  一边交钱,陈露阳一边乐呵呵的向面馆大哥打听:

  “同志,我想打听打听,这附近的工厂哪家靠谱啊?”

  兴许是陈露阳和陆局点了不少菜,面馆大哥蛮是热情的朝门口指了指:

  “往前头那条路拐进去,有个老国营改制留下的家族厂,师傅手艺还行。他们挺多人都去他家做零配件啥的。”

  陈露阳乐道:“谢了同志,我们去瞅瞅。”

  按照面条大哥的指引,陈露阳和陆局来到了这家家族厂。

  院子不大,废料码得整整齐齐。

  工厂里机器声轰鸣,显然在开工。陈露阳站在门边打量了一圈。

  车间里主力机床是沈阳产的C616老式车床,边上还有一台年头不短的万能铣,不过保养得挺好。

  虽然设备老了点,但调刀平台和导轨干净利落,明显是常年有人精修。

  陈露阳照例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诱饵图纸,递给了厂里的老师傅。

  “这内径,您是不是写错了?”

  老师傅看着图纸,皱眉道:“公差没有这么大的,你们这张图纸谁画的?这不是坑人么!”

  陈露阳故作惊讶:“是吗?哪错了?”

  老师傅指着图纸上那处明显的错误:“这里的误差都±0.5了,哪有这么写这么大的数的……公差放这么大,做完还怎么装配?”

  陆局露出一脸后怕的表情:“哎哟,还真是!这要真做了,回头全成废件了”

  老师傅将图纸还给他们:“你们把图纸好好画画再过来。”

  陈露阳点点头,试探着问:“那如果我们图纸改好了,做五十件试产,价格怎么算?”

  老师傅:“试产和批量一个价,不合格我们返工。”

  陈露阳:“那要是我们真做五百件的量,什么时候能交?”

  “你图纸什么时候给,我什么时候开工。”老师傅抬手指了指里头,

  “我们这设备一天干十小时,一周能出完。”

  听得这一句,陈露阳心里基本就定下来了。

  但面上仍然装得谨慎:

  “那我们这边再把图纸修修,回头带样品过来跟您定工艺行不?”

  “行,按图纸来,配合尺寸你们自己核过再说,我这里保证按公差做。”

  “好!”

  ……

  走出“家族厂”,天色已经不早了。

首节上一节570/7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