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100块……不知道我啥前一个月能赚100。”
“军儿,明天整点肘子啊?今天喝着酒就馋了。”
“整!!我再弄点皮冻,整点蒜酱。”
……
“真好~”
张楠窝在被窝里,听着他们七嘴八舌地聊天,不知不觉就笑了。
至于具体好在哪,他说不上来。
但就是这么听听他们说闲磕就挺好。
“小张,我们这是不是还呆的挺有意思?”
被床板翻身的声音弄的睡不着觉的谭仁松,再次开启了每晚的“话疗”。
张楠点头笑了笑:“……挺有意思的。”
“哪有意思?说说呗。”焦龙探头趴在床板上,好奇的问道。
“就、就……你看那图纸,原来我只知道上面画的是‘结构’,现在我知道它是个‘部件’、‘零件’,还能转、会热、会断……是活的。”
“我发现我画图比以前快了。”
焦龙微微皱皱眉。
这叫啥有意思???
“还有别的吗?”他又开口问。
“……还有你们吧。”
“我们?”
焦龙愣了下,连李河和孙红军都停下了悄声说笑,悄悄竖起了耳朵。
“我以前实习是在一个机修车间,每天一来就在小黑屋抄图纸,谁也不搭理你,说话都冲着墙。”
“午饭排队打饭,不熟的就不说话,吃完了谁也不等谁。”
“我那时候感觉自己像个影儿,没人知道你在干啥,也没人关心你图画得对不对,反正你干完活就行了。”
“但来这不一样。我感觉特别有价值。”
张楠抬起小脚脚,把沉甸甸的老军被蹬松点,再往床角一掖,给自己包成了一个长方形。
“我第一次去加工厂画图的时候,裤子刚往地上一跪,张叔你就从里屋拿了个纸壳子塞我腿底下,还说‘小孩儿别给膝盖落病根’。”
张国强无所谓“害”了一声:“你那裤子是新的,那厂里地又脏,我还能不管?”
“还有那次我中午没吃饭,红军儿硬给我从锅里捞了两个白面馒头,还塞我半碟花生米。”
嗯???
屋里一下安静了半秒。
然后宿舍里所有人几乎是同时转头,黑暗里齐刷刷地盯向孙红军。
“嘿,你小子真是说一套做一套啊!”
“嘴上说着舍不得,结果给的比谁都狠~”
“我说那天我记得还有半碟花生米,怎么厨房里就是咋找都没有。合计让你给小张带走了。”
黑暗中,孙红军在被窝里一激灵,脸“唰”地红了。
这张楠怎么一幅没见过世面的模样。
丫丫呸的俩馒头和几颗花生米,也值得拿出来说一说???
可张楠声音还在继续,语气沉沉的,却像拧了个弯儿,往人心里钻。
“一开始我还担心自己就是个画图纸的,干不出啥体力活,也不太会说话,跟你们搭不上话。”
“可你们谁都没拿我当外人。”
“讲活路的时候拉着我听,吃饭的时候喊着我一块凑,连休息的时候……都给我留了一张床。”
他语气一顿:“我是真没想到,在厂里我还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床。”
一句一句说的越来越煽情,陆局一听苗头不对,赶紧把话岔开:
“得嘞,听听,咱这小张,感情上头了。”
“可不是,给我都说感动了,我都没有半碟花生米的待遇。”刘康文笑道。
“是啊,平常咱们别说吃花生米了,花生米皮子都吃不着一片。”
焦龙打趣。
耳听着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
孙红军受不了了。
“我错了各位祖宗,明天一人炒一锅花生米行不行?”
说完,孙红军望向张楠的方向,半哄半求:
“都早点睡吧。”
“别整这些感人肺腑的了,再整几句出来,我不定还要多做啥饭菜呢。”
屋里又是一阵哄笑。
张楠笑着缩回被窝,拉紧被子的一角,整个人慢慢放松下来。
第438章 孩子肾不太好啊
这一宿,他睡得格外踏实。
而与此同时,北大421宿舍里,
陈露阳躺在床上,手臂枕在脑后,目光炯炯的盯着天花板。
从力学楼出来,
张殿才那句“只要成果能落地,学校不会不批”就像钉子一样卡在他脑子里。
直接捅破一层窗户纸,把他的思路给打开了!
只要干出了实打实的东西,就能名正言顺地敲开校门,甚至拿到政策和经费!
陈露阳越想,思路越亮,脑子里开始飞快地转起来。
一条新路子光明宽敞的在眼前铺开。
起初他把心思全压在修理厂那摊事上,想着从零部件入手,稳扎稳打一步步发展。
争取半年做3个,一年做10个,积少成多,慢慢干出个模样。
不够的地方就向省机械厂争取点材料费,自己再多翻译翻译资料,打点生活补贴。
可这么算来算去,能抠的那点钱,顶多也就给实验室添两把卡尺,再好点儿就是再买一个报废的旧机床。
甚至厂里的一部分资金,还是陆局他们从兜里掏出来的。
每次想起这事儿,陈露阳心里就揪揪的难受,觉得特别对不起陆局和孙红军他们。
他们抛家舍业的大老远跟着自己跑来片儿城。
非但多一点福利待遇没有,反而还要自己搭钱干活。
尽管陈露阳可以向省机械厂要钱,
但是手心向上的日子,他不乐意过。
当初他可是给王厂长和于副厂长拍胸脯打包票,说要把修理厂弄好,为厂里创收!
而不是一次又一次伸手朝省机械厂要钱的。
况且哪有总往家里要钱的分厂?
那不是办厂,那是养个孩子。
而且这孩子还没断奶,天天喊着‘再来一点’。
想要让修理厂快速成长起来,光靠省机械厂远水救近火,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要努力的把朋友弄的多多的,把资源弄的多多的才好!!
虽然张殿才给自己承诺,说会帮自己争取。
但是靠谁不如靠自己。
与其等着张殿才的一句承诺,天天等着批条子、盼拨款,
不如自己动手去把门敲开,想办法在学校立项,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技术革新项目……”
陈露阳心里默默念了一遍。
最近他经常在外联部干活,和团委那帮人打过几次交道,多少也知道点门道。
近几年,校团委年年都在搞“青年技术攻关”、“五小成果展”、“科学春天”活动……一层一层的活动就跟下饺子似的。
甚至哲学系都报了一个《小平理论与技术思维结构》的课题,说是从思想层面“配套四化建设”。
连哲学系都能争取技术项目了,
他一个真刀真枪干设备的修理厂,凭什么不能申?
陈露阳越想越是靠谱,越想眼珠子越亮!
至于项目……更是现成的!
汽车配件通用化研究!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它和大炼钢铁那种不沾边的“上天项目”不一样。
这个事情是真实的社会刚需,不仅跟“四化”挂得上钩,也确实解决了当下修车、换件难的实事。
最关键的是!!!
第一批试制件眼看就要出厂了!
这时候正是成果“能看见、能摸着”的当口!
去报项目再合适不过了。
呼……
陈露阳深深吸了一口气。
大后半夜的北大宿舍里,
陈露阳激动的眼珠子瞪老大,全部的血液全都集中在了智慧的脑瓜里,脚丫子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