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635节

  可真落到实处,情况却远没那么理想。

  按协议,学生应定期进厂实践。

  可实际上,他们大多时间还是窝在教室里画理论图。

  排了整整两个月的课,真进厂操作的次数,却只有两回。

  最要命的是,因为早前轻工厂态度消极,配合得很不到位,导致实训进度一拖再拖。

  眼看教学质量拖了底,技校也急了。

  只得考虑把一部分实践课时外包出去,寻求新的实践单位。

  可眼下这个节骨眼,实践单位可没那么好找。

  一来,很多企业刚从“停产、转产”中恢复没多久,自身都在调整,不愿接学生来添乱;

  二来,不少厂子对“接学生”这种事兴趣寥寥。

  怕出事故、怕担责任、怕耽误工期,还不如图省事自己干;

  三来,部分厂长、车间主任思想还没转过弯来。

  觉得“学生就是麻烦”,还不如去车间找临时工靠谱;

  再加上眼下是年底,各单位都在赶产、清账、报指标,

  哪有心思管外头学校的教学安排?

  所以就算学校再着急,也是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新点。

  技校的校长被逼的没办法。

  最近隔三差五就往他办公室跑,打着喝茶的幌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聊,

  但话里话外,全都是盼他出面帮忙牵线搭桥,找个靠谱的实训单位落脚。

  归根结底,绕了一圈,这事儿还是得他梁仲维出面兜着。

  也正因为如此,

  这次调研除了完成常规任务以外,

  更重要的就是得替技校把这个实训单位的缺口给补上,

  趁年底前,把这块谁都不愿碰的“硬骨头”给啃下来。

  可是没想到,他惦念的事情竟然在这小小的修理厂实现了。

  而且实现的不是技校的学生,而是北大的学生!

  这边梁仲维正想着技校的事儿呢,

  忽然听见旁边小马发出一声惊讶:

  “哎,你们这配件还挺全,连我这老款火花塞都有?”

  张国强抬起头,乐呵呵道:“可不是你想的原厂件。”

  “这是我们厂自己画图纸、自己找地方打出来的通用火花塞,好使吧?”

  小马惊讶道:“你们自己造的?”

  “那可不!”张国强眉毛一挑,

  “不光火花塞,喷嘴、垫片我们也都做成通用型号了。”

  “你要换,随时来,咱这都有现货。”

  小马听得直点头:“这真方便!”

  “我们单位以前要换个火花塞,光等件儿就得好几天,现在你这儿来一趟就能换上。”

  “那除了这三个,还有别的通用件吗?”他问。

  “有啊,”张国强拍了拍身边的工具箱,“现在还在设计呢。”

  “我们主任说了,争取明年造上三十种配件。”

第463章 他是哪个单位的你都不知道?

  张国强指了指不远处画图的张楠,开口道:

  “瞧见没?那小兄弟,北大力学系的,专门负责给我们画通用化配件工业图的小专家。”

  梁仲维在旁边听着,眉毛轻轻一挑。

  “你们自己造零件?”

  张国强道:“对,现在市场上的小汽车型号太杂,原厂件各一套,根本不通用。”

  “我们要想把配件标准化,不自己造能行吗?”

  小马一听,更兴奋了:“那你们这要是搞成了,以后咱修车可太方便了!”

  正在此时,门口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

  “今天车这么多啊?”

  梁仲维回头一看,只见陈露阳背着书包,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

  由于修理厂里人太多,陈露阳一时也没注意到工作区里的梁仲维。

  似乎有什么着急的事情,

  一进屋,陈露阳就将一个工人师傅叫到身边,两个人一起向着仓库的方向走去。

  梁仲维下意识跟了几步。

  只隐隐的听见陈露阳边走边低声说着:

  “……找了个技校,但他们做不了全套零件……”

  “只能生产一部分,其余的我再想办法。”

  “咱们材料就这么点吗?我记着之前挺多的啊?”

  技校?

  梁仲维眉头一挑,神情中闪过一丝意外。

  他刚要再走近听一听,

  背后忽然传来一声客气又带点警觉的询问:

  “同志,请问您是要找谁吗?”

  梁仲维回头一看,只见一个戴围裙的小伙子,眉眼利落,一脸谨慎地站在身后。

  孙红军警惕的看着梁仲维。

  虽然修理厂开业以来,车间里来串门打听的常有,但像这样悄悄跟着走到仓库方向的,还真不常见。

  孙红军见这位大叔一路盯着陈主任走,不免多了几分提防。

  他这一声反倒把陈露阳和陆局也喊回了神。

  “师兄?你怎么在这儿?!”

  陈露阳猛一回头,脸上顿时浮现惊讶之色,

  梁仲维笑道:“你不是老念叨你们修理厂这也好那也好,”

  “我今天正好路过西客站,正好顺道来看看。”

  “哎呦,那正巧啊!”陈露阳一听,脸上乐开了花,立马转身朝众人介绍:

  “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北大的师兄,56级的梁仲维。”

  “以后只要是他来修车,都按半价收!”

  好家伙……

  半价?!

  几位师傅听得心头一震,纷纷朝这位“师兄”多看了几眼。

  平时客户能抹个零都算给面子了,主任今天这张嘴一张就是半价,

  这人肯定不一般。

  梁仲微维笑着摆摆手:“不用半价那么夸张,能抹个零就行了。”

  陈露阳原本是着急回来回来看料头的,

  可这会儿见到师兄来了,

  陈露阳马上换了方向,笑着一把揽过梁仲维的肩膀,热情地往招待室请。

  “师兄,你看我这修理厂怎么咋样?”

  “真不错。”梁仲维点点头,目光扫过院里工人和学生混合操作的场景,状似随口问道:

  “我刚看见那边有几个学生在做试验,你跟学校建成合作了?”

  “可不是嘛。”陈露阳笑道,

  “力学系那边正好有个关于连接件的课题,要找个现场做实验的点儿。”

  “我这边零件多、人也齐,大家就一拍即合了。”

  “现在不光是师傅干活,学生也在搞课题。”

  “一到中午,饭桌都快坐不下了,热闹着呢。”

  “挺好,真挺好。”梁仲维发自肺腑感慨。

  别看这修理厂地方不大,但是工作氛围和状态确实很不错。

  人手不乱,节奏不慢,连带着学生也干劲十足。

  “确实不错!”

  梁仲维无比感慨。

  不像某些地方,只会挂个合作牌子,人也不来,活也不干。

  他顿了顿,嘴角浮起笑意:“说起来,你们修理厂现在名气可不小。”

  “我上回打车回来,司机一路都在夸,说这地方修车靠谱、配件全、手艺好。”

  “是嘛?”陈露阳一听,顿时乐了。

  “不是我自己吹啊,咱这厂子小归小,师傅可个顶个的拿手。”

  “只要从我们厂里开出去的车,我敢拍胸脯保准,妥妥的没问题。”

  梁仲维点点头,语气略带鼓励:“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像你们这样,肯真干事的学生不多了。”

  他想了想,又开口问道:“我刚刚听你提到技校,你们修理厂现在也和技校搭上了?”

  “唉,别提了。”陈露阳叹了口气,脸上浮现一丝无奈。

首节上一节635/7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