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都来了,怕啥~
陈露阳大大方方的坐在凳子上,正在脑海里飞速琢磨话题,准备找个点跟这些前辈们唠呢。
但没想到,反倒是几位老师先开口了。
“小陈,你的那本《英语实用交流手册》写的真好!”
“尤其是里面的许多句子,真是非常灵活!”
一位女评委忍不住开口夸赞。
“是啊,而且上面还标注了语音语调,对于学生们自学有非常大的帮助。”
紧接着,一位男评委笑着接话道:
“听说你的语言都是听广播和在外宾饭店学的。”
“说起来,我们学校的学生也每天听广播,平时也会跟外宾交流,但是也没有你的英文水平这么好。”
“你是有什么窍门吗?”
说着说着,
原本的轻松寒暄,逐渐就转成了认真取经。
毕竟方法人人有,但有人能学得特别好,这中间势必藏着旁人未知的小窍门。
瞧着几位老师询问的眼神,
陈露阳开始淡定自若的编起假话:
“我是自学多一点,小时候家里收音机没关过,我就跟广播里学着模仿声音、练嘴皮子。”
“后来我高中毕业之后,去外宾饭店工作了一段时间,那段日子我跟‘真人’做了对话,感觉一下就不一样了。”
他说得一本正经,声音不大,但落点自然,表情里还带着几分“我也说不清怎么就学会了”的随和感。
几位老师听完,面面相觑,倒是先乐了。
“说白了还是‘悟性’高。”
一位胡子花白的大爷点头,“这东西不是光啃教材就能啃出来的。”
“但也不光是悟性,”另一位老师沉吟着说,
“他能把东西整理出来、写成手册,还能被全国高校选用,那是能‘教给别人’的本事,这可比自己会说更难。”
“对,我就想说这事!”女评委立刻接上。
“我们系的教学指导组之前还专门拿你的书讨论过,说你在例句设置上很讲究。”
“灵活,而且不乱,用词控制得挺稳。”
陈露阳一边坦然自若的听着各路大牛逼人们对自己的夸奖,一边不忘细心的补了一句:
“我也就是记得多、用得勤,写手册那会儿没想太多,就照着‘怎么说得顺、怎么方便对方听’的逻辑整理了一下。”
“这就够了。”胡子评委点头。
“语言的本质,不就是为了让人听得懂嘛。”
……
几个人正唠着呢,
忽然许主任问道:“奇怪了,杜老师怎么还没回来?”
“是啊,这眼看比赛都要开始了,老杜怎么还不回来。”另一个评委纳闷道。
就在此时,一个小干事慌慌张张的跑进来,
“许主任,不好了,杜老师蹲在厕所,出不来了!”
“出不来了?”
许主任面色一怔,“啥叫出不来了!”
“就是……出不来了。”小干事面露难色,实在不好意思当着众人把话说出来。
许主任神情一肃,马上和小干事转头往屋外走。
只留下一屋子人在原地大眼对小眼。
瞧着两个人离开的身影,陈露阳头皮倏地一麻!
日了亲娘了……
不能这么巧吧?
怀揣着一丝惴惴不安,
陈露阳强装镇定的喝了口水,刚把水杯放下,屋门就被人推开。
一名穿蓝呢工作服的现场调度员走进来,客气道:
“各位老师,比赛即将开始,请随我走这边。”
几人陆续站起身,整了整衣襟,跟着调度员从休息室侧门绕出,
推开前方一道沉重的红木门,一股温热的灯光扑面而来。
陈露阳犹如土包子进城似的,看着眼前的大演播大厅。
只见整个大厅层高接近七米。
四周墙壁贴着灰蓝色吸音板,地面是铺光的木地板,踩上去带着一点微微的回响。
正前方,是略微高起的演讲台。
上头放着一只黑色硬壳方形金属话筒,侧面还有备用一支麦克,后方是一块深红色绒布背景幕。
台上没有屏幕,只有几盏碘钨灯打在演讲台中央。
靠台下右前侧,是由半月弧形木制书桌制成的评委席。
桌面上依次放着评分表、写字板、钢笔,还有一副带着粗线圈的监听耳机,以及一只黑色铁底座的话筒。
旁边还贴着一个红色按钮,用于向导播提示需要发言。
在评委席的后方,还竖着一根粗大的麦克风吊臂,从天花板一直探到桌边。
“这是广播专用收音臂。”
一位老评委随口解释。
“现场声音不从前台话筒进,都是靠这个收。”
在台下约有三十来个座位,一排排坐着来自教育部、广播总台、参赛学校的代表和记者。
还有几个拿着笔记本的青年人,坐在靠后的位置一边记录一边小声交流,可能是电台新闻处的。
“评委请这边入座。”调度员轻声示意。
几位评委顺势在指定座位上坐下。
靠中间的位置自然留给年纪最大、资历最深的那位老专家。
其他人则按顺序分列左右。
陈露阳在指引下坐到了靠边的位置。
他一边落座,一边瞥了一眼身边空着的那把椅子。
如果所料的不错,这位大爷应该是够呛能出现了。
……这该死的命运!
不过亏了这时候是广播直播,不是电视直播。
就算是现场少了一个评委,也不用重新布置,完全不用担心现场画面。
眼看评委都已经坐好,放在旁边的耳麦中传来一道道调度口令:
“广播那边信号已经接通。”
“导播确认完毕。”
“灯光组准备,麦克风监听红灯闪烁正常。”
……
随着评委就坐,后台调度工作完成。
选手等候区里,几个人探出红色的帷幕,偷偷向前台观察。
“还真是他!”
“原来他就是陈露阳!”
“我说呢,为啥他跟咱们岁数差不多,却能往右走。”
“合计他竟然是评委!!”
“不知道他手里还有没有《英语使用交流手册》,要是有的话,能不能向他要一本。”
……
第489章 你家老二上广播了?
隔音帘后的选手候场区,
不少参赛者正按号坐着,手里攥着稿纸,有人闭目背诵,有人搓手走神。
而还有好信儿的,则是透过缝隙,看见陈露阳和几个老师一起坐在评委席上。
随着隔音帘外的灯光忽然暗了一层,广播厅内亮起了一圈顶灯,照在评委席与舞台中央。
墙角还摆着两台大型的落地式收声话筒。
“你们看那两根信号线,说是同步接入中中台第一套,连各校广播站也同步接线。”
“真的啊?那咱这不就是全国都能听见了?”
“可不!”
“我们咱校团委说,这场比赛录音还会剪进‘高校语言交流示范素材库’,选得好的能当教学范例。”
“真哒?!!”
“……”
就在这时,舞台上话筒前的红灯忽然亮起,
主持人上场了。
“各位听众、各位朋友,上午好。”
“这里是中中人民广播电台演播大厅,您正在收听的是‘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演讲试比赛’的现场直播。”
“本次比赛由教育部主办,中中人民广播电台协办,来自全国十八所高校的优秀学子齐聚一堂,以语言为媒介,以思想为桥梁,展示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与表达能力。”
“我们欢迎北大、复旦、南大、人大、北外、浙大、中山大学、省大、鸿津外国语学院等十八所重点高校的代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