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讨价还价。
最终成交价3.68万。
怀里抱着一个大大的电脑盒子离开鸿翔百货,乔诺眼睛发红。
不是因为太沉。
而是感动。
这就是金钱的力量了。
要是买那台便宜的联想,肯定没这种效果。
也算是千金买马骨了。
乔诺眼眶发湿,哽咽的说:“周老师,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周浩然好笑道:“你别多想,这电脑是咱们两个共用的。你要写信,等以后有空了,我也得拿它来写论文呢。”
“嗯。”乔诺抹了抹眼眶,“周老师,我们要给谁写信啊?”
“给客户啊,不说过了嘛。”
“可是你给我的客户资料,我都看过了。那些客户,基本都被判定为‘不可能’了,都没有签单的机会。周老师,你手里的客户,怎么都是这种啊?”
“你看的这都是国企客户。”周浩然没必要告诉她自己当初挨欺负的事,“这些客户如果要签,得去实地拜访才行。”
乔诺听明白了他的意思,抱着电脑气喘吁吁,“你手里还有私企的客户吗?”
周浩然道:“暂时没有。”
“啊?”乔诺有些慌神,“没有客户,我们要给谁写信?”
周浩然笑道:“没有客户,就去找客户呗。”
乔诺眉宇间就困惑起来,感觉这个周老师好不靠谱,“去哪找客户啊?”
“我之前就踩好点了,有一大片民企呢,下午咱们就过去。”
“哪啊?”
“工业园区。”
第184章 周记者上线
乔诺是主动选择来销售部工作的。
她很有上进心。
觉得自己有些胆小、软弱、内向,想要克服和改变,这才来了销售部锻炼。她来当销售,不是为了每天留在办公室里写文件,而是为了跑客户。
这次有机会跑过来跟周老师拜访客户了,就很兴奋、很期待。
却有些事与愿违。
“咱们不是去拜访客户,咱们是去拿客户资料,然后给他们写信。”
中午吃饭的时候,周浩然就给她浇了一盆冷水。
乔诺很不理解,质问道:“不去拜访客户,怎么拿到客户资料?”
周浩然笑道:“这就要想办法了。”
“我想不出来。”
乔诺有些泄气。
周浩然道:“咱们是电视台啊,这么好的资源不利用起来,销售业务很艰难真是一点不奇怪。”
“哦。”
乔诺有些闷闷不乐。
周浩然看到了白盼漾也跟着同事来食堂吃饭,就跟她招手,“漾姐!”
白盼漾瞟他一眼,没搭理他。
估计是最近的接触中,周浩然动手动脚有些过分,尤其有一次都把手伸进她内衣里了,这让她很恼火。
这引来了乔诺的戏谑眼神。
原来周老师不是万能的。
周浩然咳了咳嗓子,正色道:“拜访客户很辛苦,大部分时候都是吃力不讨好。”
乔诺还没经受过毒打,就很有斗志,“周老师,我不怕呢!”
周浩然道:“有一次,我拜访一个客户,连续去了很多次,都没见到他们厂长。想签下那单,就必须见到他们厂长;可是想见到厂长,就必须跟他认识;想跟他认识,又必须见到厂长。这就陷入了死循环。”
乔诺眨眨眼,听明白了他的意思,“所以你给他写了一封信。”
周浩然笑道:“对,后来有一次我来了灵感,找到了破解这种死循环的方式,那就是写信。通过信件的渠道,不用去拜访他、不用跟他面对面,也能形成很有效的沟通。后来就把那单给签下来了。”
乔诺轻轻颔首,“可是想要写信,就需要先知道客户的地址、邮编和联系人。”
“有办法!”
周浩然早就计划好了。
之前拜访客户的时候,就掌握了相关信息。
海港现在经济大发展,搞了很多工业园区。在一些新发展的工业园区或者经济开发区里,一小片地方,可能就密集驻扎着数百家乃至数千家民营企业。
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让政府服务更集中,也可以便于统一管理。
这种地理上的集中,自然也就形成了信息的集中。
下午,周浩然找到了此前认识的《民生调查》栏目的记者严宏,还有摄像大哥邓顺。
一起出发。
去松江工业园区。
乔诺就很好奇。
不知道周老师有什么锦囊妙计。
到了园区后,严记者就张罗起来,指引着摄像在园区里到处拍。
周浩然和乔诺跟在身边。
穿着比较正式。
在园区里指指点点。
果然,没一会儿就有反应了。
几个穿着白衬衫、黑裤子的园区管委会的同志,火急火燎的跑了过来,询问这是怎么回事。来查他们的身份,打听他们过来拍摄的目的。
周浩然笑笑,“同志你好,我叫周浩然,我们是电视台的。”
严记者的话筒上,还有着很醒目的栏目标志。
对方看到了《民生调查》的标志,神色一下就郑重起来。
这可了不得!
现在全国最火的调查类节目,是皇冠台的《焦点访谈》。可是在海港地区,收视率最高的调查类节目不是《焦点访谈》,而是《民生调查》。
海港人骨子里都很骄傲。
他们不关心全国其他地方怎么样,他们只关心本地的情况,《民生调查》的社会调查针对的都是海港本地。
这算是当前红星台最热门的一档节目。
也是展玉山在生活频道当总监的最大政绩。
“周记者,你好你好!”
对方那个圆脸哥一下就热情起来,笑呵呵的跟他握手。
周浩然笑笑,“怎么称呼?”
圆脸哥自称名叫姜奇正,是一个小股长,负责园区的接待工作。
“周记者,你们来采访,得跟我们报备啊,否则我们不好管理。”
姜股长说话很客气。
周浩然恍然大悟,“这样啊,我们栏目组之前走到哪,都是不打招呼随便拍的,就是希望能拍到最真实的画面。”
姜股长也是《民生调查》的忠实观众,自然知道他们的做派。
只不过这种事情落在自己头上,还是很为难。
“周记者,如果不报备,这会让我们的工作很为难。”
姜股长的语气多了些请求。
现在国内流行社会调查类的节目,这就导致调查记者的身份水涨船高,别说是他一个小股长了,就算是更高级的领导,都不敢得罪这样一个能对舆论形成重大影响的群体。
周浩然笑道:“那就报备吧,我们这次过来,不是说收到了群众举报,而是想紧随时代脉搏,来做一期宣传本地民营经济欣欣向荣的主旋律节目。”
“这样啊,好!这样好!”
姜股长听他这么一说,就心花怒放起来,然后告诉身边人,说是去通知领导。
周浩然道:“先不用这么麻烦,姜股长,实不相瞒,我们《民生调查》栏目组有很多团队。每期节目能够上线,要经过内部讨论、竞争,还有很多轮的审核才行。我们这次过来,就是先踩踩点,先对我们园区的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
姜股长不敢怠慢这样的贵客,“周记者,要不我们去屋里聊聊?先喝口水吧,这大热天的,你们也太辛苦了。”
周浩然笑笑,“行,那就打扰姜股长了。”
严宏记者和摄像大哥本来就是陪衬。
主导权在周浩然的手里。
乔诺没进过社会。
一切对她来说都很新奇。
这时就有点小鹿乱撞,小脸蛋红扑扑,也不知道是太阳晒的,还是第一次参与这种事太紧张。
只觉得周老师的控场能力好强大。
跟管委会的同志沟通,也能牢牢占据主导权。
一行人去了园区招待处。
这地方说是个领导机构,其实就相当于电视台大院的门卫,级别非常低。
过去之后,先报备。
报备的时候,周浩然就不必留名了。
他不是《民生调查》栏目组的人,真要是查起来也麻烦,就以领导的身份,指示严记者去签字报备。
姜股长这边不敢托大,赶紧向领导汇报。
电视台的记者来了,这可不是小事。
尤其还是《民生调查》这样的当红栏目,必须得认真对待、严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