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第201节

  过了一会儿,她脸上的红晕不那么明显了。

  两人外出,去吃晚饭。

  “浩然。”盛温婉伸手,“你扶着我点。”

  周浩然挽着她的胳膊,低声问:“还没缓过来?”

  盛温婉轻轻点头,“腿软。”

  周浩然失笑,“婉姨,你这也不行啊。”

  盛温婉白他一眼,“不像你那么经验丰富!”

  “我可没经验。”

  周浩然实话实说。

  盛温婉才不信,小声问:“你跟姨说实话,在外面有几个?”

  “什么几个?”周浩然哭笑不得,“一个也没有啊!”

  盛温婉凤目流转,略带娇嗔,“不说实话。”

  晚饭吃的是手擀面。

  花销不大。

  主要是聊天。

  谈起小时候在弄堂里的日子,如果抛开那些杂七杂八的传闻,那段时光还是很快乐的。至少在混乱的年代里,弄堂这边被保护的很好很安全。

  ……

  原计划是周浩然去接婉姨。

  不过,太远了。

  他在市中心,要跑去松江,再一起去浦东……等于绕了大半个海港。

  而且没导航,路也不熟。

  盛温婉就说会自己乘车去市里,到了后会打他传呼。

  周浩然就不着急了。

  上午去单位。

  女学徒乔诺,愁眉苦脸。

  周浩然以为她是在抱怨,就笑着说:“下周,下周就带你去拜访客户!”

  “周老师……”乔诺一脸烦躁的样子,“不是这个。”

  周浩然问:“那怎么了?”

  乔诺苦着脸道:“那个实习生郭向笛。”

  “他怎么了?”

  “总缠着我。”

  “嗯?”

  周浩然听明白了她的意思。

  乔诺很不高兴的说:“我都跟他说了,我对他没感觉,也不想跟他吃饭,他就是缠着我。每天晚上下班了,都在门口等我。昨天我带着电脑回家,他还拉扯我,电脑都掉地上了,还好没摔坏。”

  “他跟你动手动脚?”

  周浩然睁大眼睛。

  “也没有,反正我就是不想看到他。”乔诺双手抱胸,气呼呼的样子,“都影响我工作的心情了。”

  “行,这事我来管。明天周例会,我就说说这事,他要是不识相……”周浩然冷哼了一声,“看我不开除了他!”

  “啊?”乔诺就觉得有些好笑,“周老师,那个郭向笛家庭背景不一般呢,他有编制哦!”

  周浩然不以为意的说:“反正有我呢,你就别担心了,信怎么样了?写完了吗?”

  “早写完了,都发出去了。”乔诺想起来了什么,弯腰打开了柜子,拿出来了一个绿色兜袋,“周老师,这些是你的信。”

  “这么多?”

  周浩然有些出乎意料。

  他之前听刘正月老爷子说了,最近有红楼茶馆那边收到了很多信。

  周浩然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有人给他回信呢!

  就让乔诺去取了。

  没想到有这么多。

  “一共有68封信。”乔诺就挺高兴的,小脸雀跃,“周老师,这说明有效果呀,第一封信一共发出去了172封。我们还没说什么呢,就有68个客户主动给我们回信了。”

  周浩然点了点头,“都写什么啊?”

  乔诺一脸茫然,“不知道啊。”

  “你没拆?”

  “没有啊,这是写给你的。”

  “不用见外,以后这种商务信,收了你就直接拆。”

  接下来,周浩然就和女徒弟一起,把这68封信都拆开了。

  看看写的是什么。

  主要就是三大类。

  第一类,感谢来信,受教了。

  希望以后保持联系。

  第二类,你是谁?

  写的内容真好,想跟你认识。

  第三类,课题真好。

  怎么跟你请教更细致化的企业管理问题?

  可以付费咨询!

  周浩然对这样的结果比较欣慰,却也不出意外。

  他想寻找一种“线上”模式。

  可写信跟互联网的线上模式,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互联网的线上交流,对方可以爱答不理,给对方发过去了一个长篇,对方可能始终处于“未读”的状态。互联网上的信息太多了,碎片时间都被占据了。

  现在就不同了。

  信息量很低,信件很宝贵。

  写信这种模式实体存在,看得见摸得着,显得更亲切、友好。信件的成本比较高,几乎没有什么广告信件存在,重视程度就可以大大提升。

  也就是说,虽然都是“线上”模式,信件沟通的成交率可以远高于互联网!

  “哎呀!”

  这时,乔诺捧着一封信,尖叫了一声。

  周浩然气道:“咱们孤男寡女在一起,你别大呼小叫的。”

  乔诺脸色涨红,却难掩兴奋,“周老师,你看这封信!”

  “怎么了?”

  “他说想请你出点子呢,点子如果奏效,他愿意出10万元的报酬呢!”

  “哦?”

  周浩然从她手里接过了信件。

  这是一个服装厂来信。

  说他们厂的库存积压,已经超过了80万元,负债超过了50万元。经过他们的估算,如果不能有效的清理库存,服装厂在8-10个月内就有可能倒闭。

  所以就想请写信的这位“周大先生”出一个点子,帮他们清理库存。

  乔诺凑过来,很兴奋的说:“周老师,你有没有好点子啊?一个点子10万块钱呢,你跟何阳一样啦!”

  “何阳?谁啊?”

  周浩然没听说过这号人。

  乔诺睁大眼眸,“周老师,你连何阳都不知道?你不看报纸吗?”

  周浩然不明所以,“干啥的?”

  乔诺是这个时代的人,就很清楚,语速很快的说:“他是点子大王啊,可厉害了!最擅长给企业出点子,可有名了,他曾建议金华火腿出罐头,然后就大获成功了,一个点子赚了10万块钱!跟你这个邀请是一个数目呢!”

  “点子大王?”周浩然就觉得很可笑,麦肯锡也没这水平啊,“搞诈骗的吧?没被枪毙?”

  “哪有!”乔诺大发娇嗔,“人家有真本事!”

  周浩然撇撇嘴。

  觉得很扯。

  在全民下海的浪潮下,很多人都是对商业一窍不通,就下海做生意了。

  所以什么都不懂。

  自然就出现了很多职业骗子,可以很轻松的在市场里兴风作浪。

  像他这种有真才实学的,反而要爱惜羽毛,不能来的太猛。

第200章 命中注定

  周浩然在第一封信里,写了一些企业治理的方法,既有专业的内容也有猎奇的属性,发出之后,一下就被很多企业主奉为圭臬。

  当成了救命稻草。

  万一有用呢?

  这就是现阶段国内企业的普遍现象了。

  病急乱投医。

  不分国企还是民企。

  等到第二封信的回信反馈,估计就更多了。

  周浩然吩咐道:“小乔,你把这些咨询类的信件都汇总起来。就比如这个远光电子,他们咨询的是融资,你就写一个融资类,把远光电子列进去。还有什么用人问题、效率问题、渠道问题、库存问题等等,都分好类,把信都分好。”

  “以后来信了,也要分吗?”

  乔诺有很强的工作积极性。

首节上一节201/2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