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第226节

  李长兴很泄气的说:“前几年印刷出版的生意,多好做啊?怎么就急转直下了……三彩印刷厂,买的都是日产的全新设备,这得需要多少贷款?”

  “贷款?”周浩然眼睛一亮,“他们背负着巨额贷款?”

  李长兴道:“肯定啊,那一套最新的设备估计得一千多万,谁能拿得出?他们的贷款,没有一千万,也得八九百万。”

  “好!好事!”

  周浩然很高兴。

  “好事?”

  李长兴苦涩一笑,他都快急哭了,这周大先生还说风凉话呢。

  周浩然很轻松的道:“咱们的印刷厂,设备落后,正缺一套世界级的新设备呢。这要是申请贷款、申请外汇、海外采购、报海关……这一套流程可不容易。现在好了,他们帮忙解决了。”

  “啊?”李长兴微微一怔,“周先生,你说什么呢?”

  姜雄一脸茫然,“什么解决?”

  盛温婉和乔诺也都不理解。

  不过她俩没有发言权。

  安静的坐在一边。

  谁都不插话。

  “暴富和暴穷的逻辑,都是加大杠杆。贷款几百万,这么大的杠杆……”周浩然笑呵呵,从理论层面给出了判断,“他们可能走上赚大钱的成功之路,也可能走上靠着变卖家产还债的资产缩水之路。”

  “啊?”

  李长兴和姜雄对视了一眼,都面色震惊。

  周浩然冷冷的说:“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跟这个三彩印刷厂正面血拼!让他们在巨额举债的重压下喘不过气,最终破产!”

  “怎么可能?”

  李长兴正处于绝望的状态,不知道周大先生是从哪里来的自信。

  姜雄以为他不了解情况,就让李长兴把两家印刷厂的实力给全面的说清楚。

  可别产生了什么误判。

  周浩然摆摆手,笑着说:“用不着那么紧张,我说了,这说不定还是好事!我本就有计划要一统海港民间的印刷产业,可要是冒冒失失的对同行下死手,容易得罪人。现在好了,有理由了。”

  “有理由?”

  姜雄真是跟不上他的思路。

  周浩然笑道:“三彩印刷那边连续的从我们这边抢单,我们忍无可忍,这才被迫反击。我们不是想要干死所有同行,我们只是对三彩印刷厂的正当防卫。”

  “啊?”李长兴真是有点哭笑不得,“这有什么意义?”

  周浩然正色道:“意义太大了,这可以让我们站上道德的制高点,我们可以不用得罪人。那些被我们消灭的竞争对手,就算是生气有怨恨,也只会怪三彩印刷惹上了不该惹的人。”

  姜雄和李长兴一脸懵。

  乔诺就忍不住了,她跟在师父身边久了,很能够理解他的思路,“说白了,就是要祸水东引。我们害死了所有的印刷厂同行,然后让他们都去痛恨三彩印刷。”

  “最后,我们再把那些活不下去的同行,都收编过来。到头来,他们还都得谢咱呢!”

  周浩然的这番话,着实惊到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也太阴了吧?

  “不是,等等!”姜雄越听越觉得迷糊,“周先生,你说的意思我明白。可是,我们不是要对付三彩印刷嘛,怎么就消灭海港的所有同行了?”

  周浩然淡淡地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只要跟三彩印刷斗起来了,那些小鱼小虾都得先死!换句话说,就是‘消灭你,与你无关。’”

  乔诺眨巴着灵动的眸子,捂嘴偷笑。

  觉得师父可真有意思,坏坏的还有点小可爱。

  李长兴这时已经脑子乱成了浆糊,各种思路在脑子里打架。

  姜雄勉强能跟上,思忖着说:“周先生,我基本明白了你的意思,这可真是一个伟大的布局。不过,想实现这个计划,还有一个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我们要打败三彩印刷。”

  周浩然笑笑,“对,以他们抢单为借口,对他们下死手。”

  “可是,我们的印刷厂,样样都不如三彩印刷,凭什么能打败他们?”

  姜雄问出了最关键的所在。

  李长兴似乎醒悟过来了,连声道:“对啊,就是这个点。周先生,说破大天去,我们现在没有竞争力啊,订单都跑到三彩印刷那边了。”

  周浩然点点头,“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把消息放出去,让同行们都知道,三彩印刷的行为太恶劣。我们要报复,要跟他们斗到底!”

  乔诺在旁补充,“先站上商业道德的制高点,我们这是正当防卫。”

  要么说是师徒呢,心有灵犀很默契。

  周浩然笑道:“嗯,告诉同行,我们要正当防卫了,然后就对三彩印刷出手。第二步,就是争取把作协的这个订单给抢回来。”

  姜雄道:“通告同行的事情,我可以去做,海港出版行业的,我基本都认识。不过,抢单的事,我这边真没什么办法。”

  周浩然当仁不让,“我来!”

  “这……”

  姜雄惊吸了一口气,跟李长兴对视一眼。

  两人脸上都浮现出了一抹士气振奋的红润色彩。

  这一幕,让他俩都记起了过往在周先生的带领下,清理《少儿百科全书》库存的光辉岁月。

  周浩然郑重其事的说:“现在我宣布,‘战斗小组’正式成立,我来当组长,老李、老姜,你们两个是副组长,盛经理主管财务,乔诺是组长助理。”

  “好!”

  乔诺脆生生的应了一句,俏脸流动着掩饰不住的兴奋,眸子里跳动着火花。

  周浩然瞪了她一眼,正色道:“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所有人都要认真起来。从今天开始,如无意外,每天中午12点,我们都要在这里开会,及时的交换信息、通报各自的情况。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了战斗状态!”

  “好!”

  李长兴神采奕奕。

  姜雄也好像雄心万丈起来,“既然要战,那就战!”

  盛温婉语气轻柔的说:“我听组长的指挥。”

  乔诺红着脸,小声道:“我也听组长指挥。”

  周浩然点了点头,“老姜,你先来说说,作协的这个文化项目,到底是怎么回事?想要把订单抢回来,就必须得搞定海港作协!人情不够,还有利益!”

第217章 文学的萌芽

  “这个……”

  姜雄不太想说。

  周浩然沉声道:“作协就是个穷衙门,一次性拿出了几百万来做这个文化项目,一定有什么重大企图。”

  姜雄有些难堪,吞吞吐吐的说:“自1982年茅盾文学奖创办以来,这已经成为了国内最重要的文学大奖。十多年来,全国一共评出了18本获奖作品,却没有一本是海港的作品。”

  “啊?”

  周浩然马上意识到了什么。

  海港是什么地方?

  这是江南地区!

  这是民国时期的文化之城,那一部部经典的民国文学作品,都是在海港弄堂的石库门里写出来的。

  新时代了,文学竟然不行了?

  这的确很让人泄气!

  姜雄是文化人,以前在报社当编辑的时候,也跟作协那边有很深的往来。

  很多事情都他清楚。

  “这种大奖,也不能说不公正,评出来的获奖作品,都实至名归。”姜雄摇了摇头,“可这种文学类的东西,本来就没有客观标准。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作品都很优秀,选谁不选谁,就很有讲究了。”

  周浩然点了点头,“分蛋糕。”

  姜雄道:“是啊,要分蛋糕,可这么多年了,怎么就没分到海港头上?西北、西南、南方、北方、首都什么的都分到了,尤其是西北地区,分到了好几块,西北文学都好像一统文坛了。”

  周浩然不是业内人,对这种事情就不好过多评价。

  不过有一件事是确定的。

  海港文学竟然拿不到茅盾文学奖,一定是受压制了。

  很有可能就是海港这边的优越感所致。

  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荣耀感。

  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对所谓的茅盾文学奖不以为意,表现出了一种轻蔑的态度,并没有去努力公关。西北落后,各方面都不行,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文学了,那肯定就会在这方面多投入、多公关、多拿奖。

  姜雄感叹着说:“海港的特殊性,导致本地社会民间的心态不太合群。”

  周浩然笑道:“这次海港作协牵头,要印刷1万套茅盾文学奖的全集丛书,就是一种示好?”

  “对,这些书印出来后,很大一部分会用来捐赠。”姜雄给出了他的分析,“外地作协都很穷,海港最大的优势就是有钱。”

  周浩然道:“一套书18本,价格不便宜。只有靠着捐赠,才能把茅盾文学奖的影响力更大范围的推广开,让更多的人阅读到国内当代最好的文学著作。”

  “就是这个意思。”

  姜雄剥茧抽丝般把这里面的内情给说了一遍。

  周浩然眯着眼睛,“所以,下一届的茅盾文学奖,海港这边是志在必得了。”

  姜雄笑笑,“只要想争,还是能争一下的,过去这些年缺乏重视。”

  周浩然笑道:“这不就找到需求点了嘛,接下来只需要对症下药。只要我们能帮助海港作协在全国范围内提升影响力,甚至能推进他们拿奖,订单不就回来了?”

  有了方向,接下来就好办了。

  先去全面的搜集海港作协的相关信息,看看他们想在哪些方面提振影响力,下一届志在参赛的文学作品都有哪些。

  只用了三天,消息汇总就出来了。

  周浩然就利用先知先觉,很敏锐的从诸多消息中,发现了最重要的关键点!

  想要抢单,就得为海港作协提供帮助。

  可总不能白帮忙。

  最好是互利共赢。

  周浩然找到了互利共赢的两个关键要素。

  这天中午,“战斗小组”五个人,在友谊商城的五楼用餐。

  曾经这里只招待外国人。

  现在开放了,只要有钱,谁都可以过来。

  盛温婉就有些紧张。

首节上一节226/2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