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第383节

  “浩然!”谭明亮见他过来,马上起来拉住他,“浩然,给你介绍个朋友,我大学时期的同学,梁建长。现在是甲骨文中国区的技术总监。”

  果然是他!

  周浩然微微一笑,主动伸手,“梁总,你好!”

  “你好!你好!”梁建长伸出双手,既惊讶又敬佩的说,“原来大名鼎鼎的周好人这么年轻!你写的论文,我都读过!真是太佩服了!”

  周浩然失笑道:“我叫周浩然,孟浩然的‘浩然’。不知道怎么传着传着,就变成‘周好人’了。”

  梁建长哈哈大笑。

  谭明亮拉着他坐下,笑道:“我和建长是本科时候的同学,后来我去美国读硕博,也是受了他的影响。”

  “这个……”周浩然忍不住问,“谭教授,你和梁总的年龄不太匹配吧?怎么会是同学呢?梁总感觉不比我大几岁。”

  梁建长的确很年轻。

  今年也就27岁。

  对方就简单的解释了年轻差距。

  让人目瞪口呆。

  原来,这位梁建长就是程院长此前说过的“神人”中的一位。

  他初中毕业,跨过了高中,直接来复旦的计算机学院读大学。

  这还不算。

  在复旦读了一年,他就去美国读硕士读博士了去了。

  还没完!

  博士读了一年,他就觉得在学校里已经学不到什么东西了,就果断的放弃了博士学业,加入了甲骨文公司。辗转几年,已经是甲骨文中国区的技术总监。

  周浩然早有这种感受。

  牛逼的人,早就开始牛逼了!

  所以培养东方朗的时候,就是要让他在校期间就挑大梁。

  梁建长这次回母校,不是来叙旧的。

  “我是专门过来见你的。”

  梁建长看向了周浩然。

  “我?”

  周浩然不明所以。

  梁建长道:“我现在是甲骨文中国区的技术总监,我们公司现在接了国家民航局的一个管理系统……民航你知道,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稍有失误,可能就会造成空难。”

  周浩然很吃惊,“你们接到了这样的订单?”

  “怎么呢?”

  梁建长不明白他的震惊从哪里来。

  周浩然扯了扯嘴角,“这种项目,怎么会外包给外企?”

  梁建长笑道:“不交给我们,那交给谁?国内的科技公司,也没有那个实力啊!民航局那边本来想自主开发,后来发现承担不起责任,这才委托给了我们。”

  “所以你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技术上的困扰?”

  周浩然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梁建长笑道:“不是我,是甲骨文。”

  “嗯?”

  周浩然眉梢一挑。

  梁建长道:“甲骨文的ERP业务里,民航系统是核心产品之一,跟十几个国家的航空局有合作。我们有业内最丰富的经验、最成熟的技术。民航局会把订单外包给甲骨文,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周浩然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

  梁建长低声道:“你有一篇高并发下安全策略的本地计算复审机制,受到了我们公司技术委员会的那些专家们的认可。”

  “美国那边?”

  “对。”

  “想跟我合作?”

  周浩然挺高兴。

  梁建长道:“你的这篇论文过于复杂,也是出于版权和安全性考虑,技术委员会希望能跟你沟通、跟你合作,把这篇论文的技术思想给实践出来,用在民航系统里。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数字化管理的安全性,减少塔台人为操作失误而产生的空难。”

  谭明亮感叹着说:“这可真是技术改变世界!”

  梁建长笑道:“你可能是航空界的英雄!”

第349章 大单

  这俩人一通胡吹。

  就好像周浩然成了全球航空业的救世主似的。

  好在他足够冷静。

  “梁总,你今天过来……”周浩然没有轻易答应,“你是以甲骨文高管的身份跟我对话,还是以校友、朋友的身份来交流?”

  梁建长笑道:“这里复旦。”

  周浩然这么一听,也就有数了。

  他前世今生都没跟梁总有过交集。

  可这不妨碍有信任。

  周浩然道:“学长,甲骨文是世界级的IT服务公司,每年上千亿美元的营收。不说别的,你们给民航局开发的管理系统,每年的服务费,就不低于1个亿吧?”

  “至少。”

  梁建长跟他实话实说。

  周浩然点了点头,“我的确有一些分布式计算的方法,来降低高并发下可能出现的错误。这样的思想,我在很多论文里都已经阐述过了。”

  其实就是一套概率方法。

  可以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创造出几近100%的准确率。

  这也是云计算的理论基石。

  关系到民航领域,那就更为重要了。

  比如……

  一台机器,正确率是99%;一台机器,正确率是90%。

  哪个好?

  前者的正确率高,但是价格太昂贵,可能是后者的十几倍。

  可这么昂贵了,还是会犯错!

  分布式的处理方法,就是集群化的计算。

  单台机器的正确率是90%,如果买10台这样的机器同时计算,正确率就可以达到99%;如果是100台机器,正确率就可以达到99.9%;如果是1000台机器,正确率就可以达到99.99%。

  靠着数量的堆积,就可以战胜品质!

  把几十上百台廉价的机器连起来,正确率远超世界上性能最好的单台机!

  这个思路,跟国内真是太契合了。

  国内最大的优势是量大,缺点是品质不够好。

  堆量就行了!

  这是国内互联网最擅长的领域,也是周浩然最擅长的方向。

  梁建长笑着说:“所以要靠你帮忙,美国那边,甲骨文每年都会花掉很多钱,来研究新的算法提高民航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周浩然问:“出过空难吗?”

  “啊?”梁建长微微一愣,随即失笑,“塔台的引导,主要还是靠人,系统是辅助工具。人命关天的事,谁也不敢压在管理软件上啊。”

  周浩然松了口气,“那就行,技术方案可别背负责任。”

  梁建长笑道:“不会,这主要是管理的,提供一些辅助提议,主要还是靠人。以前没有管理软件的时候,飞机不还是全球照飞嘛。”

  “只要费用合适、条件合适,就可以合作。”

  周浩然知道硅谷公司的尿性。

  过去指点几天。

  在关键节点上给一些意见,可能很轻松就是几百万美元。

  他正缺钱呢!

  “有什么条件,你尽管提!费用方面你更不用担心,这件事如果真做成了,那一定是一笔天价的劳务报酬!”

  梁建长最不担心的就是钱。

  周浩然笑道:“那就甲骨文来报价,我看看诚意。如果真的合适,我会直接去美国,花点时间给他们的科学家们做一些技术指导。”

  这话一出,梁建长那叫一个佩服。

  关键还真挑不出毛病。

  “可以,那我回头就这么跟总部说!”

  梁建长就是来递话的。

  他的级别还够不到这种层次的合作。

  这事就算应下来了。

  接下来就随意了,周浩然询问:“梁学长,你怎么回国了?在甲骨文总部工作,那才有前途,回国就等于发配了,你在甲骨文的前途就渺茫了。”

  “我知道,本来也没想长时间干。”

  梁建长对甲骨文没什么归属感。

  “哦?”

  周浩然眼睛一亮。

  梁建长笑道:“我是主动申请回国的,近几年国内的创业浪潮很好,市场里出现了许多商机。我现在主要是想借着甲骨文这个平台,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寻找一些机会,然后一起创业。”

  “创业好!”

  周浩然很高兴。

  梁建长很热情的说:“等我找好了项目,你也一起过来?你要是过来了,你就是首席技术官,技术方面都由你负责!”

  “你心可真大。”

  谭明亮听了老同学的说法,差点笑出来。

首节上一节383/5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