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第387节

  周浩然点了点头,“对,用甲骨文的技术团队帮我落实。不过他们开出的价码太低了,区区200万美元……哪有一点科技巨头的气魄?”

  “帮你把技术理论落实,帮你做个人名望的推广,还给你200万美元的报酬,这还少?”谭明亮扯了扯嘴角,“你这是把帮忙玩出了艺术性!”

  “垄断下的价格,就是低,得竞争起来!”

  周浩然可不能把报价的主动权都交给甲骨文,否则单方面的定价很容易造成不公平。

  “什么意思?”

  谭明亮对科研之外的事都不太擅长。

  周浩然笑道:“世界上的三大IT服务商,IBM、甲骨文和思爱普。微软、思科、奥多比什么的也有一些这方面的服务。甲骨文的航空系统做的最好,不过我相信IBM不会放过这块肥肉。我去联系IBM,问问他们想不想合作!”

  “那你可小心点,这些公司都要求技术专利的,你要是货卖两家,那肯定不行!”

  谭明亮很严肃的告诫。

  周浩然道:“竞价呗,总不能让甲骨文单方面出价,把IBM吸引进来,才能让甲骨文展现出更大的诚意!”

  谭明亮“嗯”了一声。

  周浩然自顾悠悠的说:“一个项目里,99%的工作可能只会花掉1%的经费。1%的关键节点,会花掉99%的研发费用。甲骨文请我去解决关键节点的难题,钱少了肯定不行!”

第352章 囤版权

  中博书局进行了人事调整。

  李长兴不再担任长兴印刷厂总经理,由韩航接任。

  他的工作重心,将会放在中博地产。

  韩航上任后,第一条政策就是提价。

  市场已经改变了。

  长兴印刷厂的价格过低,已经不合适了。

  这是因为国家政策的调整。

  印刷产业开始公平化的竞争,除了个别特殊部门,出于保密性质必须要把订单交给国营印刷厂之外,绝大部分的官府部门、国营企业、事业单位,都允许自由的和民营印刷厂合作。

  不必像过去那样,只能给国营印刷厂下单了。

  这样一来,民间就拥有了巨大的需求量。

  民营印刷厂的春天就来了。

  去年还不是呢,政策没放开,民营印刷厂普遍只能接到民间的订单……可民间的订单量很有限,尤其是出版行业,民间没权限,必须要挂靠在国营出版社名下。

  这就进一步的压制了民间印刷厂的生存空间。

  民间的订单量极少!

  所以之前长兴印刷厂的报价很低,就可以把大部分民间最优质的订单都吸引过来,对同行形成强大的竞争威慑。

  现在不一样了。

  民间订单大幅度的提升。

  长兴印刷厂的产能低,根本吃不下那么多订单,无法形成垄断的格局,还是会有大量的优质订单流失到同行那里去,低价的优势就不明显了。

  所以韩航要提价。

  提价后有了更多的利润空间,才可以不断的扩大产能,兼并更多的印刷厂。

  周浩然同意,“不过,教材、教辅的印刷,价格上还是要有竞争力,这是中博书局的战略。争取把海港地区,所有的教辅订单都抢过来。”

  韩航笑着说:“周总,经过你的牵线,我们刚刚跟复旦出版社签约了。复旦的教材出版,会优先跟我们合作。”

  “别的都可以放弃,教辅、教材这个领域,必须牢牢抓在手里!”

  周浩然再次重申他的理念。

  图书产业不好做。

  但教辅是例外。

  哪怕是二十年后,图书产业全国总产值也就只有2000亿,其中教材、教辅领域就占去了1000亿。

  姜雄也给出了令人兴奋的好消息。

  说已经跟海港18家从事教辅的文化公司展开合作,把他们捆绑在了中博书局的战车上。

  不过,会后姜雄还是主动找了过来,感慨着说:“大先生,中博书局作为一家民营的出版社,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周浩然点了点头,“慢慢来吧!”

  姜雄道:“上半年,我们的教辅项目做的很好。自营项目里,一共销售了206万本书,销售额超过了3000万元。其中170万本,是教辅相关。”

  周浩然之前看过这样的报表,笑着说:“这说明‘中博状元’这个品牌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可是其他领域,我们很难跟老牌的国营出版社竞争,”姜雄顿了一下,叹息着说,“差距非常大!”

  “哪方面的差距?”

  周浩然并不觉得意外。

  姜雄道:“品牌和信任吧……就比余华的作品,谁都知道他的书好卖,只要印了就能赚钱。可他都是跟几家知名的国营出版社合作,我们没有任何机会。”

  周浩然笑道:“《长恨歌》不是签下来了嘛。”

  “是签下来了,却不是独家版权。如果是一家国营出版社,慧眼识珠发现了一部还没冒头的文学,一定会签下独家版权。《活着》没拍电影之前,余华的作品也是被长江文艺出版社拥有独家版权。”

  姜雄对此就深表无力。

  中博书局发现了《长恨歌》,也顺利出版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销量超过5万册。堪称是中博书局现有的除教辅之外最成功的一个项目。

  可是,没有独家出版权。

  人家作家看不上一家民营的出版社,不愿意签独家。

  这就导致《长恨歌》火了之后,别的出版社也会跟进,就会大大的侵蚀属于中博书局的利润。

  没有签独家资格,“慧眼识珠”的价值就会大大缩水。

  周浩然对此并不意外,“中博书局的品牌还是不足,没法跟国营出版社相提并论。”

  “是啊!”姜雄又叹了口气,觉得好可惜,“不仅是大作家签不下来,很多优质的好项目,他们也是优先选择国营出版社合作,哪怕我们开出的条件更好。”

  周浩然笑道:“所以,新概念作文大赛一定要办好!那些成熟的顶级作家,目前我们的确拿不到独家。可是一些刚冒头的新人作家,还是可以签独家的,并且长期合作。”

  “这……”

  姜雄对此没什么信心。

  一个作文大赛,真的能捧出来一批国民级的作家吗?

  要是一个作家的销量就几千本,都不够费劲的!

  周浩然鼓励道:“老姜,中博书局现在还是起步阶段,有困难都正常。可只要中博书局捧出来了一批优秀作家、优质作品,就可以积累出口碑,形成行业内的影响力,就可以在一些优质的内容上形成竞争力。”

  姜雄道:“得大先生提供一个思路。”

  “市场竞争嘛,策略都是一样的。既然跟主流竞争不过,那就先从市场的空白区开始。”

  周浩然不太懂文化产业。

  但他懂商业。

  “空白区?”姜雄微微一愣,眯起眼睛,“就像作文大赛这样?”

  周浩然笑道:“没错,通过作文大赛培养青年作家,这就是市场里的一个空白。国营出版社还没有关注,甚至不屑参与。我们把这件事运作起来,就可以近水楼台。”

  “嗯。”

  姜雄坚定了要把作文大赛办好的信念。

  周浩然接着说:“又比如,现在是武侠热。可我们这种民营出版社,就不可能运作顶流武侠作品。只能是依靠着印刷厂的业务,从国营出版社那里接到印刷单。”

  如果是接印刷单,那就只能赚印刷业务的钱。

  只有中博书局立项,才可以真正的完成“生产-销售”的商业流程,这才有更丰厚的利润空间。

  只不过国家有政策,民营出版社没有书号,中博书局还是得挂靠在国营出版社名下,向他们支付一笔费用,以国营出版社的名义出版。

  难点就是在立项。

  顶流作家、顶级作品,才不跟民间书商合作呢。

  万一销量造假,侵吞版税怎么办?

  万一版税延期,或者找各种理由拒不支付怎么办?

  还是国营的靠谱!

  姜雄痛心疾首的说:“民间书商的骗子太多了,只要有选择权,谁都不愿意跟民间书商合作。”

  周浩然笑道:“所以要找没什么选择权的空白市场,武侠的项目不好做,可是科幻呢?我看《科幻世界》杂志上也有很多优秀的小说。”

  “科幻小说?”姜雄连连摇头,“这可没市场。”

  周浩然凛然道:“正因为没市场,咱们才有机会!如果签约科幻小说,那可能就不是签下5年、10年的独家出版权了,而是永久性的版权买断!”

  姜雄不这么认为,“有市场,哪怕是部分版权,也能赚钱。没有市场,哪怕是买断了版权,也没有任何价值。”

  “没人能认清市场。”

  周浩然觉得他的观念过于保守。

  “嗯?”

  姜雄微微费解。

  周浩然道:“现在科幻不热门,说不定二十年后就热门了呢?现在是武侠热,说不定十年后就过气了。老姜,市场是变化的,我们需要抓住不变的东西!”

  “是什么?”

  “版权!”

  “啊?”

  姜雄还是不理解。

  周浩然淡淡地说:“买断后的版权!老姜,我提议中博书局每年要拿出利润的10%出来,在市场中采购优秀文学作品的版权。不管是爱情小说、科幻小说、青春小说,还是武侠小说、地摊文学。只有一个要求,得是全买断!”

  “投资文学作品的版权?”姜雄这下听懂了,大吃一惊,“提前下手,把一些优质的作品版权买下来。然后等待市场机会的出现。”

  “对,这就是囤版权!”

  周浩然知道中博书局发展困难,那就只能得来点先知先觉的手段了。

  “囤版权”的潮流兴起,要等到十年以后才开始流行,即IP的概念。

  国外的起因,是漫威电影的风靡全球。

  国内的起因,是《三体》版权被作者以10万块钱卖掉了全部版权后,后来的版权辗转几手的各个持有方,都成了亿万富翁……哪怕是小说的出版版税,国内外加在一起也有几亿美元。

  姜雄总结道:“十年不开张,开张吃百年。这就是囤版权的意义。”

  周浩然笑道:“就是这个意思。很多作家,写出来的东西都卖不上钱,个人生活拮据。用很小的代价,就可永久买断他的作品版权,然后慢慢等待时机的出现就行。”

  姜雄欣喜的说:“我们去买版权,对很多拮据的不知名作家来说,短期内就有了一笔过日子的钱,对他们来说,既可以解燃眉之急,也可以坚定他们的文学创作之路,算是一种鼓励。这就等于中博书局培养了一批嫡系作家。”

首节上一节387/5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