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第420节

  周浩然笑笑,“没事。”

  “啊?”

  胡小宸一百个不乐意。

  唐老师是她的偶像。

  “《家长里短》做了两年,节目热度已经下滑了,的确需要做出一些改变。”周浩然不认为林主编说的就是错的,“未必是坏事。”

  “那怎么行?”胡小宸有点郁闷,“师父,我不开心了。”

  周浩然笑道:“平常心看待,就跟文艺电影和商业电影似的,没有谁高谁低之分,都有存在的价值。唐老师的理念,是做文艺电影。林主编的想法,是做商业电影。各有各的道理。”

  胡小宸很担心的说:“现在台里是收视率为王,唐老师的会输的!”

  “没有谁是常胜将军。”

  周浩然现在也挺为难。

  论远近亲疏关系,那当然是跟鹿鸣更亲。

  两人是同门。

  还是叔侄。

  鹿鸣甚至还想拜师。

  可是从理念上来看,周浩然和林主编才是一路的,走的都是市场路线。

  帮亲,还是帮理?

  索性就两不相帮。

  等尘埃落定了,他去恭喜赢家,再帮助输家东山再起。

  “可是……”胡小宸还想争取,忽然脸色一变,冷淡起来,“周浩然,别以为做了一期收视率第一的节目就了不起了,还得再接再厉再努力!”

  周浩然连忙道:“胡组长,我会努力的!”

  胡小宸冷哼了一声,起身走了。

  周浩然回头,果然看到有人过来了。

  竟然是栏目里的另一位主持人赵巧巧。

  “周哥,你忙呢?”

  赵巧巧面若桃花,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周浩然叹了口气,心说这还真是个人精。

  拿得起放得下。

  上辈子,乔岁青后来失去了主持人的工作,被人抢了位置。现在看来,大概率就是她了。真别说,她这能屈能伸的品质,混职场真比青梅姐厉害。

  明明大了七八岁,还能很从容的叫出一声“哥”。

  周浩然点了点头,“什么事?”

  赵巧巧很开心的说:“我刚到单位,就听说你的节目收视率全台第一,我都高兴坏了。我早就跟他们说了,周哥你有才华、有本事!昨晚的节目,我在家里看的,太好看了!收视率第一,名副其实!”

  “谢谢。”

  周浩然不冷不热。

  赵巧巧叹了口气,“周哥,说起来,我也得跟你道歉呢。”

  “嗯?”

  “之前福利房的事,我冲动了。福利房本来就该属于贡献最大、最有才华的人,咱们频道里,非你莫属,我哪有资格跟您争啊?”

  “都是误会,都过去了。”

  周浩然摆了摆手,对方的态度这么好,他也不好太拿捏着不放。

  赵巧巧脸上的笑脸更灿烂了,欣喜的说:“周哥,你太有才华了,你做的节目太好了。以后有机会了,我可以跟你合作吗?我都期盼很久了!”

  “只要有机会。”

  周浩然也没法拒绝。

  “谢谢周哥……”赵巧巧这态度,真是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出来,赞不绝口的说,“18.2%的收视率,周哥,你真是太厉害了!”

  20分钟后。

  赵巧巧又回来了。

  她去咖啡厅,买了十几杯咖啡回来,每一位同事发一杯,自然也发到了周浩然这里。

  “周哥,喝咖啡!”

  “谢谢。”

  “周哥,我刚才出去,发现很多人都在讨论昨天的收视率呢!我听很多人都在说‘周浩然’的名字呢,很多人都在打听你是谁呢!周哥,你火了!”

  赵巧巧目光炯炯。

  她这下真的看明白了。

  这小子在销售部,创造了销售奇迹。现在来《家长里短》当编导,又做出来了创造收视奇迹的节目。这样的人,得抓紧机会去靠拢啊!

  “都是虚名。”

  周浩然摆了摆手,似乎对此不在意。

  是真的不在意。

  在这种国营单位里,底层的呼声不重要,重要的是领导的看法。

  现在收视率第一的成绩做出来了。

  接下来,展玉山副台长那边有什么好资源,就有理由协调过来了。

  下午,栏目组里全员到齐。

  林主编开表彰大会。

  着重表扬了周浩然为《家长里短》栏目组做出的重大贡献,说他创造了栏目成立以来最高的一期收视率!号召全体员工,都向他学习!

  周浩然被高高捧起来。

  众星捧月一般。

  在热烈的掌声中,他站起来发表了一段简短的讲话。

  林主编也顺势重申了她的节目理念。

  要求《家长里短》接下来,要围绕着矛盾、冲突和情绪的故事来打造,要制作那些观众喜欢看的节目!

  栏目组里的气氛……

  跟以前不一样了。

第381章 撒狗血的趋势

  晚上。

  周浩然有一个应酬。

  郭关昌请他去喝茶。

  双方合伙做的地产项目,已经正式启动了。这个项目规模其实不算太大,总投入也就几千万,可仍旧存在着一些风险。

  所以要加一道保险。

  以备不时之需。

  复旦的校友群里,牛人有很多。

  郭关昌就找来了这么一位,曾经也是复旦大学有名的神人,毕业后加入了陆家嘴集团,开始在地产行业里崭露头角。

  现如今,已经是陆家嘴集团下属公司的副总经理了。

  名字那更是如雷贯耳。

  陈田桥。

  周浩然自然会接受邀请,去见见这些上辈子没机会近距离接触的大人物。

  交流很愉快。

  陈田桥的年纪也不大,91年上大学,93年就本科毕业了,今年也才24岁。就已经是国营大企业的下属公司的副总,副处级领导干部了。

  不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陈田桥对现如今的处境并不满意,正计划着辞职呢……像这种层次的人,对什么副处级的行政待遇,根本不在乎。

  关键是工作舒不舒服,能不能有施展抱负的空间。

  郭关昌一听,就有点着急,“你要辞职?那我这边怎么办?”

  陈田桥拍了拍桌子上放的材料,笑着说:“我都看了,你们这个项目没问题,用不着我帮忙。”

  “那也得有一手保证啊。”

  郭关昌曾经在复旦的时候,他是团委老师。陈田桥作为学校内的风云人物、学生会主席,在校期间就有很多的接触。

  陈田桥道:“你们这个项目的工期,不是到明年4月份嘛。来得及,我就算辞职,估计也得到明年夏天了,我得先把手里的一个项目完成。”

  “那就好。”

  郭关昌现在也没底,谁知道民营地产生意会不会忽然遭到重锤。必须得有一个预防,实在不行,就请国营地产集团入局。

  周浩然倒没什么政策上的担心,主要谈的都是一些事业、理想之类的大话题。

  还说应该构建一个校友群,方便资源的互通。

  还说,他正创办一家高端茶馆。

  回头喝茶了,都去他那里!

  郭关昌听后就挺高兴,“你要做一个企业家俱乐部?”

  周浩然笑笑,“差不多。”

  郭关昌道:“首都那边,很流行这种,海港这边还真不多。首都的长安俱乐部,就在紫禁城的旁边,可气派了!”

  陈田桥自嘲的说:“海港就没什么企业家啊,这边流行的是白领文化。有能力的人,都去当职场经理人了,很少会出来创业。”

  郭关昌分析道:“首都那边创业多,是因为好公司太少。很多有追求的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就只能创业了。海港这边,外企太多了。说真的,外企的工资待遇、工作氛围什么的,真不是咱们这些土包子能比的。”

  “那也应该创业。”

  陈田桥已经有了这样的打算。

  周浩然很真诚的说:“创业是九死一生,如果各方面的资源都能比较好的对接起来,就可以大大的降低创业门槛。学长,你以后如果创业,一定要告诉我!”

  应酬不喝酒,就很舒服。

  坐了一个小时,就散场了。

  周浩然去徒弟那里。

首节上一节420/5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