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然点了点头,“请了。”
“你能请到什么重量级贵客?”
魏清风觉得他一个小年轻,就算做生意赚了点小钱,又能认识什么大人物?最后砸的是红楼茶馆的招牌。
“算了,我这张脸还算是有几分薄面,我去联系吧,争取请几个贵客过来。”魏清风叹了口气,不忍默视,“你应该早跟我联系的,时间这么仓促,我都不确定贵客明天是不是有时间!”
周浩然眉梢一挑,“魏先生,你说的贵客是?”
“大人物!”
魏清风神色淡然。
周浩然对此就很谨慎,“我说了,体制内的人一律不邀请。红楼茶馆只面向生意场,不提供官商对接的机会。”
魏清风“嗯”了一声,“慎重一点,也挺好。”
周浩然连忙道:“魏先生,明天的嘉宾,都已经确定了。人数太多,就超标了,就照应不过来了。”
“加几个名额也不行?”魏清风不悦,略带几分数落的语气,“你邀请的那些人,全加起来,也不比过我邀请的这几个人!”
周浩然也就不好跟他争辩什么了。
多几个重量级嘉宾到场,也挺好的。
回去后,魏清风就开始亲自打电话联系。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如今黄浦滩最有威名的后起之秀、最具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家郭关昌。
“郭总,我老魏,魏清风啊!”
魏清风就跟换了个人似的,语气没有一点面向周浩然时的强势。
“哦,魏总啊!”郭关昌跟他有过生意的往来,“什么事啊?”
魏清风道:“明天我这有个很重要的活动,想请你参加……”
“明天?”郭关昌愣了一下,“明天21号吧?”
“对。”
“不行不行,明天我有安排了。”
“郭总,明天我的活动非常重要,请你一定要给面子……”
魏清风苦苦争取。
郭关昌又打断了他,很为难,语气也坚定,“魏总,这不是不给你面子,我这边真的都已经安排好了,我要是敢不去,以后我在黄浦滩就没法混了,意义很重大!”
“啊?”
魏清风一听,还以为郭总要去见什么大领导呢,一下就心灰意冷了。
郭关昌叹息着说:“魏总,这次真不行,明天的安排改不了。”
“明天晚上,你抽空过去站一站,几分钟就行,怎么样?”
魏清风还不想放弃。
郭关昌堪称现如今海港明面上最厉害的大老板了,复星医药一上市那至少是十几亿。
魏清风辛辛苦苦奋斗了这么多年,涉足了那么多行业,也才积累了不到4亿的家产,跟郭总比,还差远了呢!
郭关昌叹气道:“真不行,魏总,明天我的安排非常重要,我一上午就得过去帮忙,可能要半夜才能回家。我这也是身不由己啊,我要是抽空离开一会儿,惹人生气了,那就不好了。”
“这样啊……”魏清风见他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也就不争取了,有些失望,“那就算了,郭总既然有安排,那就不打扰了。”
挂断了电话,魏清风就有些恼火。
觉得周浩然这小子太不靠谱。
既然把开业时间定在了21号,那为什么不提前通知?
以自己和郭总的交情,要是提前几天跟他说好,就算他明天有很紧急很重要的事,他怎么也能抽空过来亮个相……
郭关昌要是来了,这面子里子,不就都有了?
第475章 学生团
12月21号,星期日。
红楼茶馆开业!
开业主要是两场。
中午场,主要就是开门大吉,有糖果、鲜花和礼炮,还有许许多多来参加开业大吉的宾客。
人数非常多。
没有门第限制,商业伙伴都可以来,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可以来。
主打一个热闹。
不过,也只是热闹。
真正的大场面,得是晚上的鸡尾酒会。
鸡尾酒会采用的是邀请制。
只有那些真正有头有脸的人物,才有资格参加。
有个别人白天有事来不了。
可晚上这场无论如何都不会错过。
魏清风作为红楼茶馆的元老,就不能自持身份了,要早早的赶过去,为今天的开业典礼做准备。
等上午九点钟过去。
就发现有不少客人已经到了。
至少二十多人,分成两伙,在两个茶室里喝茶呢。
“李总?”
魏清风竟然还从中发现了熟人,佳和地产的李光元。
“咦?魏总,你也来了?”李光元似乎比他还吃惊,“魏总受过大先生恩惠?”
“啊?”
魏清风愣了一下。
李光元指了这间茶室,笑着说:“我们这屋,都是同窗。魏总要是学生,就过来跟我们一起;要不是学生,就去隔壁那屋。我们这都分好了!”
“学生?”
魏清风就更是一头雾水了。
李光元笑道:“对啊,我们这十几个,都是大先生的学生。”
“大先生?”魏清风都有些难以置信,“你说的大先生,是周浩然?”
李光元奇怪的看他,“不是他,还能是谁?魏总,你……你今天过来,难道不是投奔大先生?”
“我是……”魏清风没好意思说自己是红楼的先生,属于大先生的“小弟”,就刨根问底,“李总,你怎么成大先生的学生了?”
李光元又指了一圈,“不仅是我啊,我们这些人都是……那个是南极人的张总,这个是永裕制造的倪总,这个是家辉超市的庞总,还有这个是合光家具的罗总……”
魏清风看了一圈,都不太认识。
只觉得这屋里都挺年轻。
普遍也就三四十岁。
还有两个也就二十来岁,面孔很青涩。
李光元又拍拍手,让茶室里安静了一阵,笑哈哈的介绍:“同学们,给大家介绍下,这位是清风集团的大老板,魏清风魏总!清风集团都听说过吧,那可是大公司!”
“原来是魏总!”
“幸会幸会!”
“原来魏总也是大先生的人,以后一定要多合作!”
茶室十几个人,就都纷纷起身。
有的递名片,有的做自我介绍。
感觉是一群很有朝气的创业者。
魏清风有点晕头转向,“很高兴认识你们,不过我还是不明白,你们怎么成大先生的学生了?大先生开班讲课了吗?”
“大先生要是开班,我第一个报名!”
李光元笑哈哈。
“没开班?”魏清风百思不得其解,“你们怎么就成学生了?”
“我们下海做生意,都是大先生教出来的。”
李光元看样子是这伙人里的“班长”。
其实班长也好选。
看谁有钱就行了。
李光元做的是地产生意,一个项目就2个多亿……
不过要说生意做的最好的,那还得是南极人的张永祥张总,他笑着说:“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创办南极人,全是受到了大先生的感召。要是没有他的信,没有他的指点,我现在可能还在百货商场里开柜台呢!”
“对对,我那厂子本来都快破产了,大先生教了我两招……竟然就起死回生了!”
“我也是!我本来也快破产了,后来订阅了大先生的信,调整了经营思路,很快就起死回生了。”
“我本来在上影当策划呢,后来从朋友那看见了大先生的信,受到了启发,这才下海辞职,做起了广告公司的生意。”
“我是听了大先生的号召去红星台做广告,然后产品销路一下就打开了。”
“对,我也是电视广告带来的市场……”
在场的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
听的魏清风内心震撼。
如受雷击。
竟然真是学生?
他听懂了,在座的这些人,都是订阅了周浩然的信。通过他的信,摸到了做生意的门道,这才步步为营、走向了成功。
当然,这里有幸存者偏差。
不是大先生的“学生”都成功了,而是只有成功的“学生”,才能来到这里。
失败的说不定多如牛毛!
可这也足够让人震撼了。
这么多人都成功了!
魏清风作为商场中的一份子,他知道做生意有多难,要冒着多大的风险!他也知道,那个大先生在做一些“书信”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