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第130节

  单月三百多万,全年累积下来能上四千万,这是五九六零年那会,他们才敢报的数字。

  因为来了一批新人,周丰年造车的进度反而慢下来,不过他也没着急赶趟,零件结构图什么的都是慢慢画。

  主要还是带刚来的技术员熟悉机床的数控系统,等他们自己的数控车间建立起来后,便能直接投入工作。

  设备还得一两个月才能到,在这之前他们也暂时轻松。

  周丰年每天除了讲解带人,就是继续研发机床或者汽车,不过投入在前者上的精力时间,肯定比投入造汽车上要多。

  不过就算投入的精力不多,周丰年也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将电控发动机所需要的零件图纸画好,并且让人拿去用机床加工生产。

  刚好他们厂有五轴机床,最适合加工制造这种精密的零件部分。

  加工组装后还测试了一下,一点问题都没有。

  甚至高志远听到消息后都赶来,虽然他不太能听得懂技术问题,但看到成功测试运行的汽车发动机,脸上还是笑的跟开花一样。

  高志远就是来看看周丰年有没有成功的,显然这次周丰年依旧没让他失望。

  而且高志远从周丰年这里打听到,造汽车是他们机床厂的‘副业’后,心中更加乐开花。

  他们机床厂计划任务比重太大,虽然受上级重视是好事,但也有些缚手缚脚的。

  看到其他工厂大搞副业,年底那丰厚的收获,让他们也十分羡慕。

  但没有副业的机床厂就很难了,他们生产的机床技术太先进,放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所以计划外生产出来的机床,也要服从统一调配。

  一点余量都留不下来,每次想给工人同志们搞点福利,还要卖老脸去要东西。

  要是能生产出汽车,哪怕一个月只卖五六辆,那机床厂的账面上就富裕多了。

  至少每个月能加两顿荤的,甚至进行一次会餐。

  “周副厂长来了,坐吧,有件事得说一下。”

  周丰年来到厂长办公室后,高志远便招呼他坐下来,等他环视一看,发现厂长书记全来了。

  “发生了什么事?”

  周丰年坐下后问道:“怎么感觉像是有大事要发生一样?”

  “算是大事吧,周副厂长,上面要我们进行一项接待任务。”

  康书记开口说道:“不是部委的任务,是外贸部、外交部和其他部门的接待任务,定在我们厂了。”

  “外国人吧,哪个国家的?”

  周丰年很快便反应过来,这几个全是涉外部门,八成是哪个和国内搞贸易的国家人员要来。

  “.东瀛那边的。”

  听完康书记的话后,屋内忽然安静了下来,虽然战争结束了快二十年,但没有谁能这么快忘记小鬼子。

  不过他们这些人倒没显露出特别仇恨的神情,毕竟是上面的任务。

  其他人都没有开口,安静了一会后,高志远才主动开口道:“咱们上个月好像刚和东瀛签订了一项进口电缆管设备的合同,他们又恰好提出这项要求,外贸部那边不好拒绝.”

  洪副厂长问道:“专门参观咱们厂?”

  “对,好像是指名点姓。”

  “那不就是奔着咱们厂的技术来的,我反对,跟上面说这事不行。”

  周丰年开口说道:“五轴机床车间的保密程度连普通工人都不能进去,让外国人来参观,这像什么话,坚决不行。”

  “周副厂长,上面也没说一定让他们参观重要车间,意思是应付一下就算了。”

  康书记开口道:“毕竟咱们刚从他们那进口一批设备,完全拒绝,这批设备合同也有可能出意外。

  所以上面让我们自己看着办,只要让他们来转一圈,应付的过去就行。”

  周丰年皱眉问道:“要是有意外怎么办?万一技术泄露呢?”

  “全程保卫科的人跟随,无论他们接触哪个工人,保卫科和厂里当晚登门告诫,顺便让车间主任提前通知,不该说的不要说”

  高志远开口说道:“不让他们去那个车间,这样应该可以防止外泄。”

  “直接划一个禁区吧,所有和五轴机床相关的车间,都不允许靠近,生产数控机床的车间,也只开放一个装配车间。”

  周丰年补充道:“他们要是想要靠近,保卫科立刻阻止并且中止参观,这是咱们的底线。”

  “行吧,领导也告诉我们要慎重对待,小鬼子明显是奔着机床技术来的。”

  高志远听到周丰年答应,心里也稍微松了口气;要是周丰年一直反对,那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周丰年啧了一声道:“最好的办法还是不答应,之前还是第二机床厂的时候他们怎么不来参观?

  重组成华夏机床厂就来参观,还指定来咱们厂;真是司马昭之心。”

  马副厂长也不乐意的说道:“谁说不是呢,一想到要给小鬼子做招待,我心里一万个膈应。”

  “忍耐一下吧,毕竟是上面的任务,就那么几天,忍过去就行了。”

  康书记开口劝慰道:“到时候谁去.”

  “我最近在忙机床研发,关系到明年五轴机床的技术改进,我得忙一段时间了,康书记。”

  周丰年率先开口说道,把自己摘出来再说。

  康书记一脸无奈,他知道周丰年之前一直在搞副业,好像是造汽车,结果现在又突然忙研发了.还真灵活啊!

第148章 狡猾的鬼子

  整个华夏机床厂对这次的接待任务都不怎么满意。

  不过这是三个涉外部门安排的,一机部也不好拒绝,何况他们找来肯定得到更上领导的同意。

  部委领导也只能私下叮嘱,让华夏机床厂的人看着办,做事灵活一点。

  商议完的第二天,所有生产五轴机床的车间都被贴了:非本车间工人禁止入内,的标语。

  而且每个工人都被车间主任谈话了,不能将本车间的生产工序、零件样式以及零件数据等等所有信息,透露给外人。

  否则就有保卫科介入,到时候开除都有可能。

  车间主任告诫的时候十分严肃,所有工人都十分认真的记下了,不敢在这种事上开玩笑。

  这时候一份工作就是传家宝,要是被开除了,那就是全家的罪人。

  上面派人来机床厂接待,弄得他们有些鸡飞狗跳。

  周丰年倒是挺轻松,他只是去了一趟技术科,将所有关键图纸全部收了起来,放在他办公室的保险柜里锁了起来。

  并且叮嘱所有技术科的人,面对外厂人员的任何提问,都不允许回答,否则就算别人说没事,他这个副厂长都要处理回答问题的人。

  周丰年平时挺平易近人笑呵呵的,但现在认真起来后,技术科所有人都不敢不当回事。

  堵死了一切技术外泄的可能后,周丰年便继续忙自己的事情。

  期间他还和李副领导打了一个电话,问清楚事情由来后,也没什么话说了。

  之前国内的机床主要有三个来源,苏联提供的技术,以及从日德购买;不过大部分都是从日本购买,而且他们还管售后维修。

  但最近两年国内机床进口数量直接腰斩再腰斩,所以小鬼子机床流逝一个大客户,可能有点着急。

  这才借这次机会想要来华夏机床厂考察一下。

  他们卖机床是赚一份钱,维修售后又赚一份钱,而且维修售后赚的才是源远流长的大头。

  这收入一下子被断了,日方的人怎么可能不着急,至少要弄清楚情况。

  过了几日。

  五辆车突然开到华夏机床厂门口,随后从车上下来一批人,有穿着中山装和衬衫西裤的人。

  其中几人来到机床厂大门前,向保卫科出示了证件。

  保卫科成员确认证件无误后,便向上级通知这件事。

  没多久,高志远带着助理和两个办事员来到大门口,对外贸部和外交部的同志问好道

  “邱主任,李主任,华夏机床厂欢迎你们到来啊,我是厂长高志远。”

  “今天要打扰了,高厂长。”

  “哪里的话,上级部门需要我们配合,我们肯定竭尽全力;中午也尝尝我们厂大厨的手艺,这是我特意挖来的。”

  高志远笑呵呵的说道,他本来就是搞后勤出身的,经常拉关系谈朋友,处理人际事务来得心应手。

  交谈了几句后,便将两个部门的主任哄得一脸笑容。

  在邱主任和李主任看来,华夏机床厂也算是郑重欢迎他们,毕竟厂长都出来迎接,足够代表态度了。

  总不能让厂长书记所有领导一块出来迎接,他们心知肚明,自己和厂长平级,让一个厂长迎接已经很给面子。

  高志远笑呵呵的说道:“里面请吧,邱主任,李主任,还有来自东瀛的松下先生

  我们厂刚刚并厂重组,也是第一次接待外宾,如果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邱主任麻烦帮我解释一下。”

  “放心,高厂长,我们都知道你们厂的情况.”

  邱主任凑到高志远身边,低声说道:“领导也叮嘱我们了,不能为难兄弟单位,不会让你们难做的。”

  高志远脸上的笑容更甚,准备带路说道:“来,到里面再说吧。”

  华夏机床厂的面积不小,而且人员也多,现在全厂人数眼瞅着奔六千了。

  在全国都算的上数一数二的大厂,这时候人数过万的大厂没几个,而且很多都不对外透露,都是各部门心中的宝贝。

  高志远带着他们在厂里参观的时候,来到普通车间就是一阵吹嘘。

  并且重点介绍这是他们从‘老大哥’那边引进的技术,一直生产着全国顶尖的机床技术,并且全是高级工制造。

  要是周丰年在这,看到高志远的表演后都得怀疑一下,想着老毛子是不是给他们特别先进的机床技术了。

  东瀛来参观的松下先生听到高志远翻译过来的话后,也是认同的频繁点头。

  老毛子的工业水平,谁都不能说一个‘差’字。

  不过东瀛跟来的两个技术工程师倒是低声交流,他们感觉有点怪。

  看这些机床,老毛子的工业水平好像不怎么样,这些机床都是他们六七年前的技术。

  不过他们又听到高志远说自从老毛子的工程师被撤走后,机床已经很长时间没提升了,不由有些相信。

  这事不是什么难打听的,老毛子差不多要和华夏撕破脸皮,几次外交发言那个味就不对。

  一上午没参观几个车间,主要是高志远能拖时间。

  而且当东瀛工程师想凑近研究后,又被高志远郑重的制止了,并说这样很危险,他们工厂经常出现工人伤亡。

  并且列举伤亡数量。

  邱主任和李主任两个四九城本地人听了后都感觉不对劲,一个刚并厂重组的工厂,是怎么做到半年几十起事故的?

  一起伤亡事故都算不小的事了,半年几十起,按理说应该传遍四九城了,机床厂怎么一点动静都没传出来?

  两人对视一眼后,便猜到怎么回事;不过他们也没蠢到为了小鬼子揭穿兄弟单位的话,所以就认同这个伤亡事故数据。

  反正东瀛也不可能调查这方面的消息。

  逛了一上午,看了不少地方,也听了不少的话,就是没得到多少有用的消息。

首节上一节130/3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