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第172节

  不过在临走前,领导拿出一本书笑着对周丰年说道:“丰年,上次答应你的书晚了这么久,我猜你肯定把那本书看完了,这本送给你,也算是我最喜欢的一本。”

  “领导,我肯定好好看完。”

  周丰年接过书后笑呵呵的说道,随后便跟领导一行人告别。

  

  “哎,领导让我好好看书,他知道我有这爱好,就送了一本.哦对了,上次还有一本,不过那本我看完了。”

  周丰年拿着书对其他厂干部说道,还特意露出扉页的赠予、签名和印章。

  “呵”

  “嗤”

  看到周丰年毫不掩饰的炫耀模样,高志远和马思生等关系不错的厂干部,纷纷忍不住冷笑。

  其他人也是一脸羡慕,这得多看重才会留下私章签名的书,他们活了几十岁都没有,未来几十岁估计也不会有。

  高志远当即说道:“周副厂长,等会你得分一下你那茶叶吧。”

  马思生接着说道:“对对,至少得请我们喝两杯,周副厂长的茶叶可是从部长那拿来的。”

  康红年和其他人也看过来,周丰年见状后只好答应,喊来潘恒,让他去把抽屉里的茶叶拿过来了。

  等泡上茶后,高志远和康红年谁也没敢开口询问,怕问到什么不该问的东西。

  不过周丰年知道他们的意图,主动开口道:“各位,这杯茶就当践行茶吧。

  我下周会被调到计算机研究所和微电子研究所联合成立的微计算机项目组,虽然保留机床厂副厂长的干部职务,但以后可能会很少来了。”

  “要走了!?”

  高志远忍不住惊讶的问道:“丰年,领导把你调走了?”

  “嗯,那边涉及多个重点项目,更需要帮忙,不过机床厂需要的话,我也会回来帮忙的。”

  周丰年开口说道:“这周我会安排好的工作,厂长,集成电路车间和数控车间我安排了任务。

  暂时别给他们增添新的事情了,技术科厂里安排吧。”

  高志远知道周丰年的调动不是他一个小厂长能左右的,只能在心里叹口气,周丰年这么一走,明年产值能否继续增加,他心里都没底了。

  其他人也有些心里也有不愿意,周丰年在机床厂的好处他们都体会到了。

  技术革新快速,新机床一台接着一台,坐在办公室里就有功劳分。

  而且周丰年除了技术方面,什么权力都不挣,标标准准的知识分子。

  这么好的搭档,谁愿意让他走?

  但是上面的命令,不愿意也得服从。

  趁着人都在,周丰年也简单将他手中的任务安排出去,技术科最后分给洪博文副厂长了,他本来兼顾生产方面的事。

  还有两天就到周末,周丰年这段时间得全部安排好。

  到下工时间,周丰年也仅仅是和技术科沟通完,给他们安排了一下之后的技术革新方向。

  今天没有留厂里加班,去车间逛了一圈后,周丰年便让保卫员送他离开了。

  回家后还要忙活洪家村或者三水公社的事,而且调岗的消息也得和家里人说一下。

  微计算机项目组有保密守则,但学部委员的身份没说保密,周丰年和家里透露的时候,只能说去研究所干活。

  

  “爹,长善书记,还有伍书记,让你们久等了。”

  周丰年回来的时候,洪长善和伍有海已经来了。

  将东西放下后,周丰年又去厨房看了一下,看到买齐全的调料后满意的点点头。

  “长善书记,伍书记,我爹都和你们说了吧。”

  周丰年来到院中的石桌旁,坐下说道:“我是建议你们趁机建一个蘑菇酱厂,专门生产罐装蘑菇辣酱。

  这样自家公社种出来的蘑菇也有地方处理,做成蘑菇辣酱后八成更受欢迎。”

  “丰周厂长,你说的那个蘑菇辣酱,真的能受欢迎吗?”

  伍有海脸上闪过迟疑,不过还是开口问道;现在三水公社种蘑菇的乡民太多了,他得为村民负责。

  而且建一个厂投资不小,买生产线和订做玻璃瓶得几千块,这笔钱就算是公社和所有生产队凑,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你们等一下,我现在就去做,蘑菇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周丰年说完,便去厨房做蘑菇辣酱了。

  以他的手艺,调料都把控的十分精准,没多久便做出来一碗蘑菇辣酱,同时还蒸了几个馒头。

  等他端上桌后,对周父、洪长善和伍有海三人说道:“爹,长善书记,伍书记,你们尝尝吧,这是我做的辣蘑菇酱。”

  “三儿,这闻起来就香啊,太勾人了!”

  因为是自家儿子,所以周福贵没有客套,拿起一个馒头掰开后便抹上蘑菇辣酱。

  随后一口咬下,便感觉到蘑菇的滑嫩和开胃的香辣。

  “嗯,挺好吃的,长善书记,伍书记,你们快尝尝!”

  说完周父又咬了几个,这蘑菇辣酱挺开胃的,一个馒头让他三两口就吃完了,然后又拿起一个抹了起来。

  洪长善和伍有海见到这一状况,也忍不住拿起一个馒头尝了起来。

  一口下去,那味道真让他们说不出来,他们没上过学,除了好吃外想不到其他词。

  吃完一个他们还想吃,蘑菇辣酱的口感让他们直咽口水,恨不得一次性吃饱。

  不过这是在周丰年家,而且他们也没带粮食来,吃一个馒头是客气,吃两个就有点上脸了,他们只能忍下来。

  “周厂长,确实好吃。”

  “还可以吧,这种口感的蘑菇辣酱,拿出去买肯定会有卖的,而且这是独一份。”

  周丰年顿了一下,随后继续说道:“伍书记,三水公社管的生产队多不好调节,这我知道,不过这蘑菇辣酱我一开始就是给洪家村准备的。

  过年的时候已经跟长善书记说过了,如果其他村子不愿意加入进来,那让洪家村建厂就行,以后蘑菇洪家村来收。”

  “对,洪家村两次卖蘑菇和集体菜棚的钱,倒是能开个小厂。”

  洪长善支持的说道:“村民们也都会理解,洪家村能有现在,都是丰年出的主意。”

  伍有海连忙说道:“别,别,周厂长,长善,我没说不答应,只不过这事给我们一下商量的时间吧。”

  “也行,长善书记,这种事你们也回去和村民商量一下,我那做的蘑菇辣酱还有一些,你们带回去点。”

  周丰年开口说道:“这次的蘑菇我帮你们多联系几个工厂,分散出售的话也不用去农贸市场了。

  有决定了就跟我爹来城里找我就行,以后白天可能找不到我,下工后我可能在家。”

  说完,周丰年起身给伍有海和洪长善分别装了点蘑菇辣酱,让他们带回去,让其他人尝尝更有说服力。

  这次他做了不少,也给周父装了两斤。

  剩下的留着自家吃,吃馒头面条米饭都能当配菜。

第186章 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调岗的事情,周丰年就和周燕说了一下,省的让怀孕的媳妇担心。

  不过具体干什么还是没说,单单要把他去的单位说了一下。

  学部委员、还有科学院成立的研究所,一听就十分重要;周燕也知道轻重,心里知道后便默默的点头,打算谁也不告诉。

  反正周丰年身上还有机床厂副厂长的职务,要是几天没回来别人问起来,那就说出差了。

  不过几天不回来的事情也不太可能会发生,毕竟就在京城内,每天下工后就能回来,再晚的话也能骑自行车。

  一机部派的保卫员没有收回去,周丰年已经是明面上的人,他研发的重要机床早就被外国佬得知了。

  老毛子、东瀛等国家都知道周丰年这号人,就算现在隐姓埋名也来不及,只要不是一开始就隐姓埋名,那就隐不住。

  要是一机部撤回保卫员,路上碰到周丰年骑自行车,一梭子手枪就能要了周丰年的命。

  只是明面上保卫员的数量减少到一人,而且只管开车接送,暗中维持不变。

  周丰年以二十五的年龄,一去就是项目副组长,而且这还是他竭力推脱、不想担任组长的结果。

  他只对项目负责,其他的事一概不管,而且周丰年觉得当组长很麻烦,一旦当上了就要对所有人负责。

  这几天,周丰年便在忙碌厂里的事情交接工作,不过只用了一天,他就全部交接完了。

  技术革新暂缓后,周丰年负责的事情根本不多;他去厂里后仅仅是安排集成电路车间和数控车间,着手制造中规模集成计算机。

  这算他给两个车间布置的作业,而且周丰年有可能两周回来一次,碰上没有解决的问题顺道给他们解决了。

  除了厂里的事情,这几天周丰年闲下来后,还将答应李怀德的事情弄了一下。

  热轧轧机和其他类型的轧机,周丰年都将关键的地方画出来并且标注出来。

  时间太短,他没有完全弄完,不过剩下的都不难,交给机械厂的技术科就能完善解决。

  李怀德在接到电话后,当天下午下工后便登门拜访,手里还带了一些礼品。

  从周丰年这里拿到轧机制造图纸后,脸上笑的和开花了一样。

  “周工,现在我们轧钢厂是正儿八经的冶金部重点单位,而不再是之前被调侃的‘重点单位’。”

  李怀德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一脸畅快,之前轧钢厂近万人,年总产值也不低;但主要产值都是零件加工赚来的,因此兄弟单位也总会笑话他们。

  擅长开车的厨子,这是夸人还是骂人?反正李怀德听着挺膈应的。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们轧钢厂变成重点精钢生产单位,虽然任务量很重,但李怀德在和所有车间主任开过会后,都认为年底完成不是问题。

  他现在已经正式成为厂长,而杨为民直接变成厂里副书记,协助工会和团委去了,虽然没退到二线,但也差不多了。

  要是没人拉杨为民一把,十年后他就能在四九城大街上遛弯了。

  “部委领导只要开会,都会拿我们厂当表扬对象.对了,你发明的顶底吹炼钢法和四辊式轧机,要在全国的钢厂推广。”

  李怀德突然想起来的说道,这机器是周丰年研究制造的,得和他说一声。

  “嗯,这不挺好的,精钢产量估计至少能增加三成,可惜咱们国内都不够用的,有出口条件都无法出口。”

  听完周丰年的话后,李怀德面露震惊,这和他在部委会议上的听到一样。

  要不是知道周丰年是机械部的人,他都怀疑开会的时候周丰年是不是也在。

  周丰年说道:“李厂长,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可能会经常出差,有事的话给我家里留个纸条就行,我看到后会立刻联系你。”

  “好的周工,我要是有事找你,就拜托白副厂长转达一下。”

  李怀德立刻领悟的说道,周丰年不在,剩下的全是女眷,他自然不好上门,拜托白副厂长转告是最好的。

  而且出差李怀德一下子便想到保密项目,能让一个六级工程师经常出差,肯定和这个有关。

  随后李怀德心中更加尊敬,客套了一会后,便告辞离开了。

  这几天的时间,都是给周丰年处理机床厂工作交接的时间。

  不过周丰年在没有继续研发机床技术后,对生产上的事情就很少关心。

首节上一节172/346下一节尾节目录